源:南方日报
图集
最近“排队”成了热搜词:超级文和友要排30000桌;海底捞以#花40元可买海底捞插队服务#登上微博热搜。
排队成为“网红”餐厅的印证,是餐饮蓬勃复苏的写照,但也容易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如此次登上的热搜的海底捞,排队就为品牌带来了舆论危机。
超一半人就餐要排队
刚过去的长假中,外出就餐排队令不少人还“心有余悸”。
本周,南方日报记者在南方+客户端发起一项“排队N小时,吃还是不吃?”的问卷告诉我们,排队已成餐厅尤其是“网红”餐厅的标配,近一半南方+网友表示日常出去吃饭“大概率要排队”或者“基本都排队”。47%受访者表示,能忍受的排队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对于排队的方式,71%左右的南方+受访者表示更喜欢手机排队的方式。
近年艾瑞咨询在一份新餐饮消费趋势研究报告中透露,超过四成消费者有明显感觉,近一年自己就餐排队的时长显著增加。
口碑的数据也显示,消费者近一年外出就餐的频次为平均每周5.2次,平均每次的排队等位时间接近19分钟,而消费者整体从到达餐厅到吃完离开,平均的时长为70分钟,平均排队时长已经占据整体用餐时间的近30%。
排队“极端案例”当属超级文和友,这个国庆长假,超级文和友长沙店有一天的牌号量破30000,“广州(超级文和友店)的这个数虽然没破万,也有好几千”,入驻超级文和友的西关老店“陈添记”第三代传承人陈映华告诉记者,国庆忙到“飞起”。
“排队热”催旺跑腿生意
“排队”还带动了跑腿生意的激增。
美团有关负责人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庆长假前3天,跑腿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151%,其中,跑腿代排队订单同比增长419%,尤以网红餐饮店排队为主,热衷网红消费的90后成为幕后“推手”。值得一提的是,美团该负责人表示,广州是今年黄金周前三天跑腿订单量增速最快的城市,苏州和杭州则紧随其后。
不仅美团有跑腿代排队等业务,记者在淘宝上搜索“代排队”,服务商家也不在少数,代排队的餐厅包括点都德、海底捞、超级文和友等,价格从二三十至一百元不等。
登上热搜的“海底捞‘花40元可免排队’”一事,就来源淘宝上的此项服务。
网上有不少卖家在售卖海底捞“黑海会员权益”,称可以出售所持卡号的会员权益,优先排号。根据海底捞APP提供的黑海会员权益介绍,该等级会员可以在正常营业门店当前网上取号已满时正常取号,还可以在APP提前两小时联系专属客服、尊享优先安排位置的权益。而成为黑海会员,需要近12个月内在海底捞消费满1.2万元。
虽然海底捞已紧急发布声明,表示将采取法律手段打击此类行为。但记者在网上仍可找到相关“插队”服务,可见此项服务依然有市场。
“排队”是把双刃剑营销和优化间需要平衡点
“排队”对餐厅来说意味着什么?口碑、影响力以及生意。门前没有长长的长队都不好意思叫“网红店”,因此许多餐饮企业有意识地在放大排队这件事,更有餐饮企业制造噱头,夸大排队。早在2018年就曾有媒体曝出商家雇佣排队充场人员、制造虚假人气的做法。
除了显示人气和影响力,红餐网联合创始人、红餐品牌研究院执行院长樊宁表示,善于运营排队的商家还会用排队“生利”。以南方+网友选出的排队体验最好的海底捞,虽然动辄等号上百位,但等位过程中提供零食小吃、美甲、擦鞋等额外服务,收获不少好评。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许多餐厅都配置了排队小程序,消费者可以选择先逛商场,等到排号临近了再回到餐厅。更智能的,如喜茶在达到排队热度的顶点后,便推出了“喜茶GO”小程序,通过数字化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从而让消费者减少排队时间,获得更好的就餐体验。
在业内人士看来,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就餐体验,解决排队难等问题,是让消费体验迅速跟上消费升级的好方法。(记者 周中雨 李劼)
●你平时出去吃饭,排队多吗? | |
基本都要排队 | 17.65% |
排队概率较大 | 23.53% |
基本不排队 | 58.82% |
●你能忍受的排队时间是多久? | |
10分钟以内 | 17.65% |
半小时以内 | 47.06% |
45分钟以内 | 5.88% |
1小时以内 | 11.76% |
2小时以内 | 5.88% |
不会选要排队的餐厅 | 11.77% |
●你更喜欢什么排队方式? | |
手机排队 | 70.59% |
门店取号 | 17.65% |
其他方式 | 11.76% |
●以下餐厅的排队体验, 你觉得哪家好? | |
文和友 | 3.13% |
喜茶 | 12.50% |
海底捞 | 18.75% |
肯德基 | 18.75% |
广州酒家 | 9.38% |
点都德 | 9.38% |
陶陶居 | 3.13% |
麦当劳 | 15.63% |
星巴克 | 9.38% |
责任编辑: 张欣烁
人挤人】
挤到没信号!网红饭店排队7000桌,食客用5台手机才排上
@梨视频消息,五一假期期间,湖南长沙一家网红龙虾馆排队达7000余桌。本地食客表示,自己带着亲戚来打卡,5台手机一起排号才在晚上成功就餐,被挤到没有信号,笑称感觉长沙被吃得“物价飞涨”,以后不是特别重要的朋友绝不再来排队。
【人从众】
排队3小时“挤哭”!小学生神吐槽:爬黄山不如写作业
@梨视频 消息,5月1日,安徽黄山游客爆满,上下山都十分拥挤。长长的爬山队伍中,一位小学生忍不住吐槽称,自己排队上山已经花了3个小时,预计往上爬还要3个小时,累到脚都废了,“不如回家写作业上课,再也不想来了。”相关视频
【煲鸡汤】
为什么有的人半年才发一次朋友圈?
1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热议话题:为什么有的人半年才发一次朋友圈?
底下有不少评论:“朋友圈没什么意思了”“我自己过得挺充实,为什么要发朋友圈”“朋友圈里没朋友”“懒得再费力气维持自己的朋友圈人设了”……
是啊!以前我的朋友圈里都是一些玩得好的朋友,我很乐意向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他们会给我点赞,你一句我一句地评论回复,感觉很有意思。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朋友圈里慢慢多了很多不熟悉的人。他们涌入我的朋友圈,却没成为我的朋友。偶尔有一天,我打开朋友圈想刷刷朋友们最近的动态,刷到的却都是微商、代购、广告或是集赞投票。
有时候我心血来潮地认真p好了9张图,花了半个小时配好文案,满怀期待地发出去。但没有一个人理我,我一直等待着那个小红点出现,但始终没有,冷冷清清的。
我这才发现,原来我微信里的那几百个好友,其实很多都不是朋友。我真正的朋友不是随时随地都在刷朋友圈。他们很忙碌,为了生活奔波,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朋友圈和我互动。
所以,我便越来越不想发朋友圈了。相册里保存了很多美好的照片,想和人分享的时候就直接发给我的朋友们。朋友圈本来的意义是分享,但如果没有你想分享的人,又何必发朋友圈呢?
2
成年人的世界真的不容易。平时生活中有无数件让你烦闷的事,它们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堆积在心里的某个角落。等到某一天,就像是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你再也忍受不住了。情绪像火山爆发般,从心底喷涌而出。
其实,压死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之前堆积在它身上的每一根稻草。
心里难过的时候,可能有些人的第一反应是发条朋友圈倾诉一下。无论有没有朋友来安慰自己,好歹是种发泄。人一直憋着会憋坏,即使你看到别人朋友圈的岁月静好,其实都经过了别人的过滤。
人越长大,烦恼就越多。但也有许多人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难过,偷偷地藏起来。即使是泣不成声,也不想在朋友圈暴露自己。
开心的时候不想发朋友圈,难受的时候更不想发朋友圈。好几次,我点开我的朋友圈,写写改改一大段话,最后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删掉。我发出去给谁看呢?有谁会在意呢?我想让他在意的那个人真的会在意吗?
后来,我们都学会了默默地收起自己的情绪。
3
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我们和朋友的联系要不然是写信,要不然是打电话。两个人约好时间一起出来吃饭,从来不会觉得麻烦。
有了手机、有了微信,我们和别人的联系变得简单多了,只要发句消息或发个语音,就能和对方聊天。这样便捷的联系,有时候却反而让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你有多久没和朋友面对面聊过天了?你上次对朋友说过的约,真的约起来了吗?你的生活离开了手机,还能正常继续吗?
我很佩服那些生活很充实还很少发朋友圈的人,因为他们不需要向谁证明什么,也不必维持自己在朋友圈的人设。他们只是过着自己的日子,而不是活在朋友圈里。我不在意别人对我生活的看法是什么,我只想好好珍惜在乎我的人。与其浪费时间在朋友圈上,不如和自己喜欢的人吃顿饭。
即使开心的时候偶尔发一条朋友圈,我也不是为谁而发,只是记录生活。别人点不点赞,我并不在乎。人应该活得洒脱一点,不要一味活在别人的眼里。在朋友圈里活得再风光,都不如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幸福。
有个朋友问我:“你最近怎么了?怎么都不发朋友圈了?”我说没怎么啊,没什么好发的。她又接着说:“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我说真没有,我过得挺好的。
别去猜测那些半年发一次朋友圈的人怎么了。他们往往过得好好的,也许比每天都发的人还充实。人生不需要太多解释,更不需要虚伪,需要的只是少在意一点别人的眼光,多做一点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