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7日,河南洛阳涧西万达店的喜茶店铺上演了一出"奶茶大战"。一名女顾客与店员发生争执,场面瞬间失控。只见这位"茶客"二话不说,抄起奶茶就往店员身上招呼,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店员也不甘示弱,抓起手边的东西就还击。两人你来我往,把店里搞得一团糟。
< class="pgc-img">>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天气太热,把人的理智都蒸发了?还是说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热血沸腾"?不管怎么说,这场闹剧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 class="pgc-img">>说实话,看到这个视频,我都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这年头,连喝个奶茶都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但仔细想想,这件事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可就一点都不好笑了。
咱们先来聊聊这位"暴走"的顾客。我说姐姐啊,你这是咋了?是不是刚被男朋友甩了,心情不好想找个地方发泄一下?还是说你家里有个熊孩子,把你折腾得筋疲力尽,所以看谁都不顺眼?不管是什么原因,你也不能把气撒在无辜的店员身上啊。人家辛辛苦苦做奶茶,就是为了让你喝得开心,你这么一闹,把人家一天的心情都搞没了。
< class="pgc-img">>再说说这位"还击"的店员。兄弟,我知道你也不容易。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顾客,有的温和有礼,有的刁难刻薄,确实挺考验人的。但是啊,你得记住,你是在提供服务,不是在打仗。就算遇到难缠的顾客,你也得保持冷静,用专业的态度去应对。你这么一还手,不就把自己也拉低到对方的水平了吗?
说到底,这件事反映出的是我们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大家都像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一场"核爆"。而且,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大家都把头埋在手机里,真要面对面交流时,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了。
< class="pgc-img">>再加上现在的服务行业竞争激烈,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往往忽视了对员工的关心和培训。员工们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顾客,压力山大,却没有一个合适的渠道去宣泄。久而久之,这些负面情绪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那么,我们该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呢?
< class="pgc-img">>对于顾客来说,咱们得学会换位思考。人家店员也是人,也有情绪,也会累。你多给人家一个微笑,说不定人家就多给你加一份料呢。
对于店员来说,要记住,服务行业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即使遇到无理取闹的顾客,也要保持专业的态度。你的一个微笑,可能就会化解一场即将爆发的冲突。
< class="pgc-img">>对于企业来说,不能只顾着赚钱,也要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培训,教员工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也可以设立一个"情绪宣泄室",让员工有地方发泄压力。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但不能把怒气发泄到无辜的人身上。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偏见,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 class="pgc-img">>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需要的是理解和包容,而不是对抗和争吵。下次你去买奶茶的时候,不妨多给店员一个微笑,说声"辛苦了"。也许,这就是化解矛盾的最好方法。
记住,生活就像喜茶,有甜有苦。关键是我们要学会调配,让它变得恰到好处。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吧!
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一桩事啊,在洛阳这个地方,哪吒还没等重生,喜茶店里就已经“妖风四起”了。
< class="pgc-img">>服务行业里有句老话,顾客就是上帝。但是,仔细一想,这若真要是上帝和喜茶店员在那里刚,那可真是“笑话百出”了。
< class="pgc-img">>这不,洛阳涧西万达广场的喜茶就上演了这样一出好戏,让我们不禁思考,这世上的“上帝”怎么就那么不好伺候了呢?
< class="pgc-img">>据说,事发于8月17日中午12点左右,一位女顾客与一位喜茶店员因什么原因起了争执。视频中,两人可谓“打得不可开交”,互相扔东西,还通篇满嘴国粹,真是把“文化冲突”来了个淋漓尽致。
< class="pgc-img">>看这情形,绝对不是单纯 “我不对,你也不对”的小争执,简直就是“吾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势。
< class="pgc-img">>视频一出,网友们炸了锅。喜茶工作人员也是傻眼,听响声赶来的时候,战斗已经开打,简直是来不及准备观战的节奏。
据说,涉事的小哥现在人都走了,显然是“人间蒸发”,连个交代都没留下,这剧情的神秘度瞬间上升。
< class="pgc-img">>目击者纷纷出面作证,似乎画风一转,这位女顾客成了“起事者”。你看,网友们都说,一般服务行业人员很少和客户动手,这回可是个例外。
据说,是女顾客先骂的,也是她先动的手。嗯,突然感觉,这名女顾客不是一般的强悍。
< class="pgc-img">>关于为什么会动手,双方又是怎么个打法,目前还是一头雾水。但是,看视频中的小哥虽然壮硕,面对女顾客的攻击似乎也是“节节败退”,要说女顾客的战斗力,真是不容小觑。
结果,这场“喜剧”最后的下场是喜茶提前关门,真是“悲喜交加”。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喜茶的口号“喜悦发生”。是啊,在这桩喜剧里,唯一发生的“喜悦”大概就是那句话的谐音“戏剧发生”了吧。
网友的热评很是戳中笑点:“30块的奶茶,当自己是3万的上帝。”这不禁让人思考,现在的顾客,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华网北京7月31日电 近年来,新式茶饮在质量、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食安问题屡遭曝光,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奶茶”关键词,截至目前有高达17599条相关投诉。以“古茗”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出超过1700条投诉,其中不少投诉集中在“吃出虫子、喝出异物、食品安全”等问题。
7月7日,常德市的谭女士在黑猫平台投诉称,她的女儿在古茗奶茶店(常德武陵万达广场店)购买两杯奶茶,过后未进食,当天晚上先后出现腹泻、头昏症状,前往医院被诊断为食物中毒;在家休息,学业受到影响。谭女士要求退一赔十,报销医药费,但与店铺进行商议无法达成共识。为了维护权益,谭女士在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和黑猫投诉平台发起了投诉。
< class="pgc-img">谭女士投诉截图
>< class="pgc-img">谭女士投诉截图
>“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没有任何解决方案,纯拖延时间。”7月12日,谭女士再次在黑猫平台投诉。谭女士对记者表示,目前这一问题仍没有解决。
苏州的陆女士称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她表示,7月23日通过外卖平台在古茗奶茶杨舍老街店点了两杯奶茶,却喝到了虫子。“喝到一半,我觉得不对劲,吐了出来,这只虫子已经被我咬到,当时觉得很恶心,也很震惊。”陆女士气愤地说。
< class="pgc-img">陆女士提供图片
>< class="pgc-img">陆女士提供图片
>陆女士说,虫子看起来像鼠妇,于是立即与古茗奶茶杨舍老街店沟通。然而,古茗茶饮店回复称,“已经调取制作监控。从饮品制作开始到出餐全过程都有严格按照规定制作和检查,没有任何问题。”
陆女士对此存疑。她认为,比指甲盖还小的虫子,本来就很难从监控里看清楚,商家的解释说服力不够。她选择继续投诉。
古茗茶饮店称,“如有视频证据证明确实是从我们的奶茶喝出来的,那我们直接赔你1000元;如果提供不了,就直接申请退款。”
< class="pgc-img">陆女士投诉截图
>陆女士投诉截图
>陆女士只对虫子进行了拍照,但无法证明虫子与奶茶的直接关联,于是申请退款,但古茗茶饮店仍然拒绝了她的退款申请。无奈之下,陆女士通过饿了么平台的食安险进行理赔,饿了么最终赔偿了陆女士奶茶原价金额。
陆女士认为,商家的解决方案不合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商家应该赔付至少三倍,但是她表示没有视频证明也无可奈何。
针对上述投诉问题,记者采访古茗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前,古茗方面仍未给出回复。
公开资料显示,古茗创立于2010年。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古茗在全国拥有门店数超过9000家。2023年,古茗门店售出现制饮品12亿杯,交易额超过192亿元。今年1月2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目前已满六个月有效期。
古茗IPO之路似乎并不顺利。规模持续扩大,质量安全管控却显得力不从心。
去年8月28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食品安全抽检过程中,古茗茶饮奔牛镇店内使用的不锈钢小料盒被检出大肠菌群。
今年“3·15”期间湖北经视曾报道,多家奶茶门店出现食品安全风险问题,店员将没用完却即将过期的食材篡改有效期,继续使用,其中就点名了古茗。涉事门店的店员还表示,在操作此类手法时,专挑监控盲区动手。
黑猫平台数据显示,近30天,古茗茶饮投诉量有76件,完成处理27件。除了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诉,还涉及服务态度差、货不对板、冰多量不足、出单有误等问题。
据《国内奶茶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5月份至2023年6月份,奶茶消费维权舆情数据共31068条。其中,古茗占比10.30%。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茶饮企业都应该有相应的、完善的质量内控体系。同时要对员工培训到位,制定合理的薪资体系,科学分配订单,这样才能避免茶饮行业食安事件的发生。“类似的这类食品安全事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操作者不能严格按照整个质量内控体系的流程和标准去操作。”
对于消费者屡次投诉的茶饮食安问题,北京知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古利新对记者表示,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侵犯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权和生命安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商家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还可以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古利新提醒广大消费者,消费者在茶饮中喝出异物后,应保留好购买茶饮的凭证,如发票、收据或订单记录等。同时如果可能的话,拍摄异物及其所在茶饮的照片或视频,以作为证据。如果销售者拒绝赔偿或处理结果不满意,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据,也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销售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赔偿金额不足一千元,则按一千元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