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年,国内尝试墨西哥餐的餐饮品牌,做成功的都不缺两个要素:
一是本土化改良,就地取材,适应国内口味,灵活应对市场;二是利用墨西哥菜在西餐领域的特色,打造出时髦、健康的时尚餐饮品牌形象。
▲ 十年后重返中国市场的 Taco Bell,其品牌形象和格调,不论是和美国市场及曾经的中国相比,都已经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
距我们上次“黑”塔可钟(Taco Bell)已经有一年了——(点击链接看文)《百胜餐饮终于掀开了在中国的最后一张底牌,肯德基笑了》。(点击链接看文)
十多年前退出中国,去年又卷土重来,那又怎样,重要的是Taco Bell 在中国活下来了。这次, 你还敢笑人家吗?
也不想想,人家Taco Bell的亲妈是美国百胜餐饮集团,本身是和肯德基、必胜客并列的三大金字招牌,特色是提供墨西哥食品。
在刚发布不久的 2018 年度连锁餐饮 500 强报告,Taco Bell 超越汉堡王(Burger King)成为美国排名第四的快餐品牌,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麦当劳、星巴克和赛百味。人家在美国拥有 6200 多家门店(完爆任何天朝餐企了有没有)。
▲ 紫色霓虹灯、大面积的涂鸦墙、即使白天也很暗的室内光、调酒台和高脚椅……这一切都让 Taco bell 看起来像个美式餐吧,而不是一家快餐店。
整整一年半了,Taco Bell 不但没死还活得挺好。在上海现在有3家门店了,为什么?
改良后,真变时髦了
“位于上海的中国第一家 Taco Bell 餐厅反响热烈,我们很兴奋能在上海再开出两家新店。”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潘伟奇(Micky Pant)曾表示,这两家Taco Bell 新餐厅设计独特,把品牌特色与品牌理念融入所在社区,并推出 Taco Bell 经典产品和针对中国消费者喜好开发的原创美食。
“我们十分期待更多顾客光顾位于上海的Taco Bell 餐厅,也期待在2018年将这个充满活力的全球品牌推向中国其他城市。”潘伟奇说。
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氛围激发了 Taco Bell 本土设计团队的灵感,他们在新餐厅中把该品牌的起源文化与当地社区文化巧妙结合,通过新旧融合、独特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彰显“活出无限”的精神。
1、产品:打造特色菜单
这两家 Taco Bell 餐厅打造了专属晚间菜单,以及现点现制的烤扒类产品,为顾客带来更多新体验。在难以数计的尝试之后,Taco Bell 的厨师们带来全新首发产品,包括肋眼牛排塔可脆、沙拉伴肋眼牛排、美墨风翅霸配玉米片、烤牛肉菠萝配玉米片。
▲ 精心调制的鸡尾酒“激情魔都”很好看。
和之前也有不同的是,新的Taco Bell 餐厅都在本土化上积极尝试,比如推出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全新专属晚间菜单,以及适于年轻人聚会场景的现点现制的烤扒类产品,还推出全新酒精饮品,如精心调制的鸡尾酒“激情魔都”,并提供送餐到桌服务。
2、选址:锁定了消费人群
首家门店开在了陆家嘴,有大量游客,也离大批银行总部、金融机构和公司不远。
第二家位于五角场万达广场,覆盖到复旦、同济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同时这里的万达广场刚刚经历了品牌的更新换代,变得更年轻化。
第三家店所在的丰盛里是典型的士绅化区域,原来的石库门居民楼被重新估价和出售,中低收入的街区被改造成适合新兴的富裕人群。除了 Taco Bell ,入驻的餐饮还有精酿酒吧鹅岛、精品汉堡 White Castle 等,大多数是西餐,据说其目标是成为“下一个新天地”。
在百胜的官方说法中,“国际社群”是最重要的选址标准,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不错,愿意为更好的食物和体验买单。
3、店面:融入潮流元素
Taco Bell 的店面设计也迎合了现在“适合拍照”(Instagrammable)的流行趋势,陆家嘴的门店带有加州元素的冲浪板挂在天花板,两家店都有大面积的涂鸦墙,大片的霓虹灯装饰也是传统快餐店很少用到的内饰元素,总体来说营造一种潮流入时的氛围。
在百胜中国 CEO 屈翠容的计划里,百胜打造的餐厅,一定得是互联网时代应有的样子。
快休闲的细分市场
“这里的食物看上去更高级(the next level)了,”Lindsay 说,一年前来中国之前,她是美国Taco Bell 的常客。
不难看出,百胜中国在中国市场上引入了Taco Bell 最时髦的形态。在美国主打 1 美元超值套餐,客单价和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定位并无太大差异的Taco Bell ,可能相比之下看起来会更时尚,更有高级感。
Taco Bell 餐厅成功做到了和本土社区文化结合,打造了一个创意平台。
位于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的全新Taco Bell 餐厅,位于高校圈之中,餐厅内的共用餐桌鼓励前来就餐的学生与都市白领聚会、交流、学习,当然还有享受美食。
除此之外,Taco Bell 还打造了一个创意平台,激发顾客在这里挥洒他们对艺术、音乐、及其他兴趣爱好的热爱。他们邀请顾客在“活出无限”墙上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诗歌、设计以及其他创意作品,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个性。餐厅也会通过才艺秀等活动,搭建创意社区平台。
在必胜客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消费者觉得如果把必胜客品牌视作个人,他像一个’暖男’或’备胎’,”百胜中国 CEO 屈翠容说。百胜中国急需一个新的餐饮品牌能代表时尚休闲的生活方式。
虽然和肯德基以及必胜客比起来,Taco Bell 一直在国际市场都没什么动作,现在百胜准备在 2020 年前,将海外 280 家店的数量增长到 1000 家,销售额达到 150 亿美金。
毕竟大家对墨西哥食物都越来越熟悉了。
Taco Bell 是否能改变快餐业的市场格局还是一个谜,不管这个品牌在中国未来发展如何,快休闲这种新兴的细分需求市场已经开启了。
往期精彩内容,扫下方二维码关注~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记得点赞和分享
有想看的内容,在下面评论哦
关心你的人一定会回!
年百胜的“塔可钟"退出中国这件事,对俞杭宁是个警示:“他们坚持要做正宗的味道,国内市场未必合适。”
后来,俞杭宁做了两件事:
一,吸取墨西哥菜的特点,融合中国本土口味,开出65家墨西哥风味店,把Tacos(塔可)变成中国最大的墨西哥风味连锁餐厅;
二,基于改良的成功,他吸取意大利、西班牙、日韩、中国本土的元素,升级塔可,做出世界美食集合店,既有“国际范儿”,还能在一个店里满足人们对食物不同的偏爱。
▲ 十几年间,塔可的墨西哥风情风靡了南京的大街小巷。
对于吃这件事,他是个行家,吃遍南京城后,他开了酒吧,研究起西餐,并打算做国内少有的墨西哥餐厅。
22年,65家店,他从一个青年转变为成熟的董事长,他一手创立的“塔可”品牌,也发展成国内最大的墨西哥连锁餐厅。
“我叫俞杭宁,没学过餐饮,也不是高冷大厨,在进入餐饮这个行业之前,我是个‘吊儿郎当’的不着调青年。”
▲俞杭宁接受餐饮公会采访。
“我又不是做给老外吃”
时光回溯到1995年:26岁的俞杭宁,在金融行业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却觉得青春该献给小酒桌,下班之后,老爱和一群哥们儿在金陵城到处吃喝。
▲ “吃货”开餐厅,非常有故事了。
因为爱喝酒,俞杭宁在南京金银街开了家自己的酒吧。晚上店里是酒吧,白天店里会做点西餐。做西餐的同时,几个哥们也算花大量的时间,跑到南京内外的各个地方寻找美食。
慢慢地,俞杭宁跑多了,见识广了,总有收获。他发现,南京这么大,各种类型食物都有了,却唯独没有墨西哥菜,这个极有特色的世界美食。
机会说来就来。2003年,俞杭宁开出南京第一家可以享受墨西哥美食的餐厅“塔可”,名字就取自墨西哥菜的“灵魂”——Tacos(墨西哥玉米卷)。
最初,俞杭宁坚持把塔可做得很“墨西哥”,很正宗,店里虽总是客源爆满,却全是老外。
但俞杭宁并不自豪,反而有点纳闷:“我一南京人开店,不是为了给外国人吃啊,是要把美食分享给当地人的。”
三十好几的大老爷们,开始每天窝在餐厅的厨房里,跟在厨师身后研究菜系,想把墨西哥菜的特点和中国人的口味地结合到一起。
改良就像一场革命,塔可从辣度、口味,到各种卷饼、酱料的配比,都亲历亲为尝试过来。
“我们的客人99.9%没有去过墨西哥,他也不知道墨西哥菜是什么样,你怎么演绎,他就怎么理解。如果你做的太正宗,客人吃一次就不会吃第二次。”俞杭宁很有心得。
先本土化,后经营,再连锁,从第一家店扩张到现在65家分店,塔可做成了行业的标杆。它陪伴很多人走过了从年少到成家的路。很多人在塔可第一次吃到墨西哥的卷饼和海鲜饭,第一次喝到墨西哥的啤酒和Tequila。
▲ 独特的墨西哥菜。
▲ 俞杭宁自己把三种芝士混合在一起,配上松松软软的米饭,取名“总裁焗饭”。
“吃货”开店心得:
第一,为什么能把墨西哥餐厅做这么大?
国内没有人做墨西哥连锁餐厅。这个市场是平民化的,墨西哥菜不像法国餐或意大利餐高大上,比较接地气,也很有特色。没想到,墨西哥菜是一个蓝海,一做做成了国内最大的墨西哥连锁餐厅。
第二,当年塔可钟为什么撤出中国?
没有跟中国本土市场结合。肯德基之所以在中国发展不错,就是因为和美国的肯德基有很大的区别,有豆浆,又有油条,和本土化结合的比较好。如果在国内做墨西哥菜的话,一定要照顾到本地人的口味,要进行改良、优化,这样才能慢慢生存下来。
第三,如何做到既正宗又吸引中国人的胃?
我理解的墨西哥菜是这样的:如果做得太正宗,你的客人就是老外。如果你做了改良,老外觉得也不错,中国人觉得也很好吃,那你就赢了。
我们既然能开到现在,就一定有我们生存的道理。就地取材,站在顾客的角度,再加上墨西哥特色的东西,演绎成我们现在这个店。所谓的“就地取材”,就是大量的食材、调味品,能用国内食材替代的,就用国内食材替代。
▲ Taco塔可,源自墨西哥风味玉米饼,也称为墨西哥卷。加点碳烤的鸡肉条或是牛肉酱,然后再加点蕃茄、生菜丝、玉米饼起司……放进嘴里一咬,外面脆生生的,里面却是香、辣、酸、甜各味俱全。
▲ 墨西哥铁板海鲜饭。鲜虾、蛤蜊、豌豆、胡萝卜混炒而成的海鲜饭,有米的糯香又有海洋的气息。
▲墨西哥香草鸡肉焗饭。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正如俞杭宁的微信个性签名,他准备继续迎接挑战:既然一种极具特色的美食,能迅速扩张成功,为何不把世界各地的美食,都集合在一个店里呢?
65家店,遍布18个城市,Tacos成功做出后,俞杭宁新的目标,就是做出一家能集合世界美食的店。
坐拥不同国家美食的店,能满足你吗?
▲俞杭宁时常想,能不能有家店,能尝到不同国家的食物。
塔可要做的第一家美食集合店,选址挑在了南京的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取名“塔可VINTAGE”。(意为“至尊版”)
这里地处南京CBD,在商务区有不少世界500强的企业,聚集了这所城市的白领和时尚人士,这很符合升级版塔可的品牌调性。
看着这里来来往往的年轻人,俞杭宁又寻思着,在做墨西哥菜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年轻时尚元素。很明显,这次塔可的目标受众,都是年轻白领群体。
精心打造的塔可VINTAGE的确创造了新潮流:一片300多平的空间,酷酷的工业风,显得个性又干净。
▲ 墙上的装饰或者是座椅上的靠垫选的都很活泼,给工业风增加一些活力和小情趣。
除了原有的墨西哥风味,俞杭宁把牛排、日料、沙拉都搬进这里安了“家”。店里的装修也按食物种类进行了分区。
许多餐厅大都习惯了中央厨房,它确实很便捷,但也很草率。但俞杭宁坚持,食物,尤其是要拿来共享的食物,应该是很认真的。
所以,塔可VINTAGE店里的食材全部摆放在店里的冷柜内,隔着玻璃就能看见,里面的厨师们是怎么动手的,现场体验感非常强。
俞杭宁的“美食梦”可能在这家店实现了:让对食物有不同偏爱的人都能得到满足,吃到自己想要的那种味道。他希望在这里,每个人都以最自然的状态,享受到最走心的食物。
▲ 从食材到制作到摆盘,在塔可,都回归全手工。
▲ 一块块现煎的牛肉滋啦滋啦,均匀撒上盐和胡椒,热气蒸腾出了最原汁原味的肉香。
▲ 隔着玻璃就能看见食材和厨师们的操作。
俞杭宁曾亲眼看见,一个女生来店里,一个人点了牛排、沙拉、刺身、果汁,加起来花了180多。“这对她来说,是很营养健康的,牛排吃了不长肉,沙拉、牛油果汁也很健康,三文鱼、刺身油少,她吃的很健康舒服。”俞杭宁说。
消费升级的时代,升级版的“塔可”,客单价提高到100元,销售比以前翻了一倍。
说起世界上的美食,虽一次不可能真吃尽所有。但在这里,也许30分钟,能在体验中窥得一角。
针对喜欢吃又怕发胖的女性,这家全新的塔可店里,设立了沙拉专属区,有十几种单品沙拉类型,如爱琴海沙拉、法式浪漫沙拉、韩国欧巴沙拉、加州鸡肉沙拉、墨西哥热情沙拉、三文鱼牛果油沙拉等,都是专门请了有经验的厨师都搭配好,颠覆了传统沙拉的单一模式。
▲ 俄罗斯海鲜沙拉。
▲日料区的三文鱼从挪威空运到国内,打捞上来到进入制作之前,一直被保存在0℃的环境中,鲜艳的橘红色是最好的,紧实有弹性,没有裂纹,这样的最适合做刺身。
“曾有个客人来店里,买走当天的所有寿司。”俞杭宁说,客人们都知道,寿司都是当天做的。因此,附近一些写字楼的加班人员,经常会来店里将寿司、刺身通通买走,因为到晚上刺身都打八折,寿司买一送一,当天做的食物基本能全部卖完。
“丰俭由人,物美价廉,营业额就上去了,客单价也提高了。”俞杭宁说。
不久后,塔可VINTAGE第二家店也要马上开出来了。
至于增加后厨、面临人工成高较高等问题,塔可能还需搞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工业化的东西越多,厨师减少,产品就会朝快餐化方向发展,可能会牺牲口味。
“你到底是定位在快餐,还是休闲餐,还是特色餐厅,这就是你给自己的定位。”未来,在新店的定位中,俞杭宁还需要思考很多。
但无论如何,十四年前的塔可,给没有吃过墨西哥菜的人带去了一种新奇的体验。当人们打破一个个现实或认知上的痛点,就会发现后面的空间更加广阔。而塔可新店的挑战和创新,都是餐饮人无尽的创新和期待。
餐饮公会行业交流群已开放,欢迎加公会妹微信号(cyghmm)加入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