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不少年轻人爱上了“中医养生局”,momopark商场举办的养生市集火遍朋友圈,著名餐饮长安大牌档也将在“七夕”当天推出更适合打工人逛的“中医夜市”,主打专家现场坐诊开食谱,以食疗养。在这股养生之风下,中医文化正悄然融入现代生活。从最初的中药咖啡到如今的中药面包、中药甜品乃至药膳餐厅和草本啤酒,各式各样的“中药+”餐饮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跨界融合的现象,正引领着一股健康新食尚的风潮。
从中药咖啡到草本啤酒 年轻人的花式养生大法
去年,一则“去中药房抓酸梅汤”的话题使得中式药饮爆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健康茶饮的问题。在养生热潮之下,一众“草本系”潮饮涌现,中药奶茶、草本咖啡等正逐渐改变着年轻人的饮品选择。
含有人参和枸杞的熬夜水,加入了山楂与陈皮的美式咖啡,搭配了蒲公英、桂花、贡菊和陈皮的花茶、节气饮、生发饮、姨妈饮、祛湿饮……
在社交平台上,中药奶茶成为新的网红打卡产品。“看配料表会让自己喝得没有那么多罪恶感,甚至觉得养生。”热衷于养生的95后伏女士告诉记者,对于既爱喝奶茶咖啡,又重视养生的人来说,中药奶茶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十分省事的方式。
除话题讨论外,社交媒体评论区里清一色的“怎么加盟”,也显示出中式药饮产业的崛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30家以上主打中药和草本养生的茶饮品牌,部分品牌已开出上百家门店,陆藜·开了个方子、青楠五味茶等热门品牌在西安均有门店。
记者观察到,这些门店多开在商场或热门商圈,也有品牌直接开在中医馆或是药房里,装修风格普遍以中式药铺风为主,走进门店就能看见陈列整齐的药材,部分门店还提供了中医的“望闻问切”服务,主打以方入茶,如西安北大街的“怡茶自得”就开在了璞太和中医馆的隔壁,喝茶前可以享受免费把脉;深圳连锁中医馆“众心堂”在诊所里开设了中式饮品专区,主打“羊奶+中药材”的中药奶茶。
与此同时,啤酒业也紧随大健康的趋势跨界中草药,年轻人“啤酒杯里放枸杞”的朋克养生再次升级。广州医药集团就瞄准高尿酸人群不宜喝啤酒、易痛风这一痛点,与南京大学米草科研团队合作推出了“凌爽草本精酿啤酒”;今年5月,金台文院研发团队与青岛知名精酿啤酒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打造多款传统中药草本和高品质精酿啤酒融合的新式饮品。
开在医院里的面包店 中药面包成医院新副业
中式药饮的走红也再次带火了中医文化,许多中医院、药房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纷纷入局这一赛道,在医院里开起了面包店。
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其在医院一楼开设了名为“药食坊”的烘焙店,店内主打养生欧包,其推出的黄芪养生欧包、阿胶软欧包、人参软欧包等,不仅口感丰富,更蕴含了滋补肝肾、养血安神的功效,深受患者与市民的喜爱。
老字号北京同仁堂也创建了“知嘛健康”品牌,在知嘛健康零号店里,顾客既可以品尝到融合了中药元素的创意美食,还能在二楼的中医养生馆了解和学习中医养生之道;创立于2021年的仲景生活也正是郑州张仲景大药房旗下的甜品品牌,其推出的艾草香肠面包、香椿什锦芝士面包火遍全网。
这些开在医院、医馆里的面包店,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健康、便捷的饮食选择,还通过创意十足的中药面包,让中医文化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得以传播。“新冠之后中药材的运用被重视起来了,我们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如果能够将中药与日常饮食搭配起来恰当地使用,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防病强身效果,这种还是很推荐的。”陕西省中医医院临床营养师尹薇表示。
即将“而立之年”的伏女士作为养生爱好者,十分期待中药面包店能够开到更多医院、医馆,“看诊结束之后我都会奖励自己吃点好的,要是医院里有面包店,正好可以满足这个需求,还能顺便根据看诊结果补一补。”
药膳餐厅成潮流 食疗要好吃也要健康
中药茶饮火了,中药餐厅还会远吗?2023年,一家坐落于郑州中医馆内的养生食堂——东济堂,凭借其独特的药膳佳肴迅速走红,一度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店。这家餐厅将中医智慧融入日常餐饮,主打养生主食及滋补汤粥,如温润养胃的月子面、解郁提神的鲜菌胡辣汤,以及养颜的龟苓玫瑰膏等,令人耳目一新。
在东济堂的成功示范下,全国迅速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药膳餐厅。这些餐厅不仅注重食材的选取与搭配,还纷纷引入专业中医团队,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和健康咨询。先义诊,再对症吃饭的模式成为行业标配。
云南大理的“膳源本草药膳茶餐厅”,根据顾客体质搭配适合的药膳茶点,还聘请养生指导老师给会员做体质分析和体质调和方案;广州的“鄉伴如初药膳堂”,更是覆盖了从早晨到夜宵的消费时段,草本咖啡、养生下午茶、药膳和养生酒等产品搭配齐全;西安的广誉远国医馆也开出了预约制的聚贤堂药膳餐厅,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获得专业的健康指导。
除此之外,药膳火锅、中药雪糕、中药甜品等其他餐饮业态也纷纷崭露头角,俘获年轻人的心。《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18-35岁的年轻群体已成为养生消费的主力军,占比高达83.7%。他们追求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便捷有效的养生方式,而中医餐饮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让养生变得轻松有趣。
但药食搭配并不能盲目跟风,消费者还需科学对待。“我建议老百姓接触药膳还是要理性消费,一是对于差价过大的产品谨慎选择,二是在享用这些中药餐饮时要建立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不能说完全代餐。另外,对于有特殊代谢疾病的人群,更需要谨慎对待。”尹薇表示。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曲丽莉 实习生 赵虹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
夏季暑热,吃什么火锅不上火?7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发现,有火锅品牌推出了将茶叶、中药材融入火锅锅底的养生新吃法,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尝鲜。
有分析人士认为,商家推出养生火锅品类,是在同质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种手段,能进一步满足消费端对于颜值、体重、健康管理的需求。
有品牌推出药材+火锅新吃法
近日,#原来吃火锅还能养生#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炎炎夏日,在武汉也有养生火锅吃吗?7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进行了探访。
在武汉市芦沟桥路的一家火锅店内,记者看到,一款二十四节气都能吃的药膳火锅成为店内主打。“夏日,我们主要有两款锅底,一款是药膳鸳鸯锅,一款是药膳锅,价格分别为68元和29.9元。”门店店员小满介绍,“以药膳锅为例,锅底是橙子切片、红枣和冰块,我们还会加入黑灵芝、土茯苓、葛根、党参等,再加入鸡汤进行烹煮,锅底比较鲜美。”
药膳锅底(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 摄)
“夏季吃的时令火锅,有了这些中药材的加入,能帮助祛除湿气、生津解渴。”小满表示:“店内的火锅锅底还会根据不同节气更换菜单。同时,我们也会结合顾客的体质需求进行配料上的删减。”不少在店内消费的顾客表示:“锅底体验很特别,巧妙地结合了传统药膳与现代火锅,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感受到季节的韵味。”
有没有夏季吃起来口感清爽的火锅?在武汉天地一家火锅连锁店,记者注意到,商家将铁观音、茉莉花茶加入了红油锅底,以平衡火锅辛辣的口感。品牌创始人陈先生告诉记者,这款茶汤锅底价格在市场上属于中等偏下,“是团队经过半年研制于今年推出的”,在经过5—8分钟的烹煮后,揭开锅盖就有茶香扑面而来。
茶汤锅底(受访者供图)
“将茶叶加入火锅,既好吃又不上火。同时,店内还提供了餐前茶和餐后茶,极大地减少了火锅的油腻感。”在店内就餐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在工作日的中午,记者留意到,有400人左右前来体验新式茶汤火锅。陈先生表示,自己做多年中餐出身,“后续还会结合中餐元素研发出一些新的火锅锅底”。
养生餐饮需求崛起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养生餐饮市场不断细分,在养生火锅领域就涌现了主打滋补的猪肚鸡火锅、药膳鸡火锅,以及低脂肪、低热量的椰子鸡火锅等。
消费者在店内吃火锅(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商家纷纷选择加入养生火锅赛道?这与新生代消费群体激增的养生需求息息相关。据《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揭示,18—35岁的年轻群体已成为养生消费的主力军,占比高达83.7%,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每年在健康养生上的花费超过1000元。在不少社交平台上,与养生相关的话题播放量高达千亿。
“主打养生概念的火锅门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体现了行业的创新迭代升级。同时,新产品的推出,也是商家引流的一种手段。”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从行业整体来看,火锅类餐饮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既比价格,也比食材,还要比服务。“火锅不断向细分领域发展,对于行业产品矩阵的扩容,对品牌效应、产品销量和未来可持续发展都有所助益。”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除了重庆火锅、鱼头火锅、潮汕牛肉火锅、海鲜火锅……你可曾听过药膳火锅?
药膳火锅是河北省安国市的一道创新美食,佐以药食同源的食材,能制作出各种不同功效的汤底。其中,白汤以鲫鱼为主要食材,加党参进行熬煮,色泽奶白;红汤则以牛油、辣椒为底料,加黄芪、人参进行炒制,色泽红亮。此药膳火锅口味独特,营养丰富,体验感满满。
制片人:马宝军
策划:杜屹然
统筹:张青
编导:申璇璇
新媒体编辑:汪峰 黄传莉
供稿来源:安国市融媒体中心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