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消费 陈晓京
一个“小动作”,香飘飘连续登上热搜。
这杯奶茶上一次这么火,恐怕还是上一次。特别是近几年,受现制茶饮的冲击,香飘飘的日子并不好过。
冲泡奶茶已难有大突破,公司转而重点培育即饮业务,欲借此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借助Meco果汁茶等产品,香飘飘曾用短短两年收获一个10亿元的即饮板块。但市场环境突变,斩断香飘飘的增长之路,即饮业务一再下滑。
直到2023年,公司终于摆脱窘境,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增,重回正常轨道。但与巅峰时期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
今年,将是香飘飘的关键之年,蒋建琪家族和杨冬云领衔的职业经理人团队,都得奋力一战。
< class="pgc-img">>诡异出圈
香飘飘(603711.SH)再次站在聚光灯下。不过,这一次爆红,一开始就略带几分诡异。
五一长假期间,一组香飘飘MECO果汁茶产品的照片,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照片拍摄于日本某商店,MECO果汁茶上印有讽刺日本核污水排海标语。网传,该事件疑为香飘飘员工个人行为。
一下子集齐了讽日、核污水排放和国民奶茶品牌三大标签,香飘飘轻松地站到流量中心。
对于突如其来的流量,香飘飘照单全收、大胆直接。5月4日晚间,公司官方微博发文力挺,“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
随着热度不断蹿升,公司对肇始员工给予罕见的高规格待遇。公司总经理杨冬云现身直播间里宣布现金奖励10万元;董事长蒋建琪在5月5日凌晨,亲自往机场拉横幅接机。
公司在抖音直播间迅速上架了同款果汁茶产品,在流量加持之下,瞬间卖爆了。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5月4日至5日,香飘飘官方旗舰店抖音直播间日销售额飙升至100万元,涨幅400倍。
5月6日开市,香飘飘股价强势上扬,盘中直接涨停,并延续至收盘。当日收报于19.21元,总市值78.90亿元,市值一天增长超7亿元。
刚走出阴霾
在这一波泼天流量降临之前,香飘飘才刚刚缓了口气。顶着“奶茶第一股”的光环,公司连续过了3年糟糕日子,终于在2023年才彻底走出业绩阴霾。
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5亿元,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0%和31.04%。同期,公司的冲泡业务、即饮业务一改连续两年下滑局面,纷纷录得增长,收入分别实现26.86亿元和9.01亿元。
这一趋势,在今年第一季度延续。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元,归母净利润2521.2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76%和331.26%。
香飘飘2020年-2022年的业绩窘境,既有现制茶饮的冲击,更有其自身原因。归根结底,传统冲泡奶茶的饮用场景越来越狭窄。
为挽救危局,公司从高管层开始,着手调整,去家族化。
去年底,59岁的创始人蒋建琪,辞任总经理,由职业经理人杨冬云接任。杨有着丰富的工作履历,其曾在白象、宝洁、黛安芬以及速8酒店等多家知名企业任职。
与此同时,蒋建琪还以13.43元/股,向杨冬云转让香飘飘2053.73万股,占总股本的5%。将职业经理人,变成了公司的重要股东。
今年3月,公司管理层再生变动。蒋建琪的兄弟蒋建斌,辞任董事和副董事长职务。
即饮救命稻草
蒋建琪2005年创立香飘飘时,以冲泡奶茶起家。产品瞄准学生群体,布局学校和周边商超渠道,收入获得连续突破。
那时,香飘飘的劲敌,是优乐美、香约等一众奶茶品牌。优乐美背靠喜之郎,被周杰伦“你是我的优乐美”带火,引发奶茶品牌互相厮杀。
香飘飘先发制人,砸出真金白银登上地方卫视黄金时段,并量身定做以香飘飘品牌命名的歌曲,抓住了流量密码,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2017年,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奶茶第一股。香飘飘的命运,开始跌宕起伏。
现制茶饮在资本的簇拥下快速崛起,香飘飘一时手足无措。2016年,蒋建琪对独生女蒋晓莹委以重任,让其先后负责电商、品牌创新等部门,2020年被提名为公司董事。
作为90后,蒋晓莹主要关注线上和品牌及产品年轻化。据媒体报道,如今置身流量中心的MECO杯装果汁茶,以及兰芳园等,正是由她推动上市。
2023年,香飘飘即饮业务收入9.01亿元,同比大增41.06%;冲泡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7%至26.86亿元,但较巅峰期2020年的30.67亿元,仍有一定差距。
两大业务在公司收入中的比重亦在发生明显变化。冲泡类业务收入由2020年81.55%降至2023年74.10%;同期,即饮业务由17.47%增至24.86%。
尽管,这次讽日事件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MECO果汁茶确确实实拿到了流量。
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锌刻度”(ID:znkedu),作者:锌刻度,36氪经授权发布。
撰文 黎文婕
编辑 许伟
早已显露出“老龄化”颓势的香飘飘,最近试图重新追上年轻人们的脚步,开始做起轻食生意——据工商信息显示,香飘飘近日新增了多条“轻食”商标信息,包括方便食品、啤酒饮料和食品。
身为“奶茶第一股”的香飘飘似乎终于意识到,在几近变化的市场环境,仅靠冲泡即饮奶茶,已经“飘“不动了。
不久前,十一长假配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梗顺利出圈,而在这场奶茶的狂欢里,几乎没有老牌冲泡即饮奶茶品牌的身影。
这不过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曾一度风靡的优乐美,能被人记住的仅剩那句广告词“你是我的优乐美”;而由SHE代言的香约奶茶,也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已经很难将奶茶再绕地球三圈的香飘飘,又能否靠着轻食重回轨道?
冲泡奶茶想用轻食“重绕地球”?
从“奶茶就要香飘飘”,到“香飘飘奶茶,杯装奶茶开创者,连续八年销量领先”,再到深入消费者脑海的“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香飘飘曾通过这一系列宣传,在众多同质化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许多“80后”和“90后”共同的青春记忆。
彼时,靠着广告营销的大手笔,在多年的竞争中,被香飘飘打败的品牌包括但不限于喜之郎旗下的优乐美奶茶、大好大集团旗下的香约奶茶以及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奶茶。
也正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杯装固体冲泡奶茶都是香飘飘的爆款,并成为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依靠爆款产品“发家”的企业,很容易陷入路径依赖的问题。
其实,早在2010年4月,香飘飘曾透露过,今年将进一步涉及轻食代餐等泛冲泡领域,通过拓宽品类来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不过,计划真正落地,却花了近十年。
2019年10月,香飘飘终于推出在饮料品类外涉足的首个新品类——代餐谷物麦片“Joyko”,却并未在市面上溅起水花,如今,这款谷物麦片已从其天猫旗舰店下架。
而后,备受热捧的轻食领域吸引了香飘飘的目光。在轻食化流行的Z世代,这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作为奶茶界的老将,香飘飘踏足而入的身影,显得有些迫不得已。
毕竟,鲜制新中式茶饮门店正出现在全国各地的街头,一二线城市有喜茶、奈雪的茶等定价较高且有高颜值的网红奶茶店,三四线城市也有蜜雪冰城、益禾堂等定价较低,专注“下沉”的连锁品牌。
这些可以调节糖分、温度的多元化奶茶品牌,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真香”。
据公开数据,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量已近50万家。这些茶饮门店,以丰富多元的口味、五花八门的命名以及年轻有趣的营销,推出“茶底+果汁+水果+奶盖”的高颜值主打产品,迅速抢占年轻消费者的心。而迈入“老龄化”的香飘飘们,难以追上新一代消费者的脚步。
更为残酷的事实是,给消费者带来惊喜感和新鲜感的同时,新中式茶饮也成了资本热捧的宠儿。
2018年至2019年末,新中式茶饮的融资已超20起,融资数额动辄数亿起。以喜茶为例,据相关工商信息,喜茶获得了来自IDG、今日资本的超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以及龙珠资本、黑蚁资本的4亿云人民币的B轮融资,估值高达90亿元人民币。
除了这些鲜制茶饮,在香飘飘的主打领域冲泡赛道上,也出现了一大批更懂年轻人的品类,比如爆摇奶茶。尽管看似做着同一门生意,这些品牌却比老前辈们更受当下消费者的欢迎——以果遇茶爆摇系列产品为例,上市一年多时间以来,Ole’6月份数据显示单天最高销量达到197袋,平均每天销量近40袋。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大背景。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冲泡奶茶市场规模已出现负增长;2016年有所复苏,增速达到17.1%;2017、2018年,增速再度下滑至个位数2.4%、5%。显然,冲泡奶茶市场已现天花板。
在此情况下,香飘飘将十年前的计划重提,可谓是给予了厚望,试图借“轻食”重回年轻消费者们的视野。
无路可走,还是创新不足?
对于香飘飘而言,前有连锁现制茶饮,后有新式冲泡奶茶,夹击之下,求变的举措似乎是被逼上了绝路,无路可走。
但事实上,早在2017年,香飘飘就开始频繁推出创新之举,只不过都并未跳出即饮的范畴——2017年推出“MECO”和“兰芳园”等不同风味的液体奶茶;2018年又推出了适合春夏季节的果汁类饮品,弥补了原有业务中的季节性缺陷。
可以看出,香飘飘并非没有探索过新的路径,只不过步子迈得太小,仅是在饮料品类上做出了一些改变。
“冲泡奶茶有着一个天然的短板,即冲泡条件并非随时都能实现,香飘飘推出的果茶类饮品,虽然减少了冲泡环节,但口味却依然单一且无法多元调节。而在外卖快捷的今天,不管是涉及超市还是奶茶门店,消费者选择现制奶茶反而更加方便。”食品饮料行业的一位分析师告诉锌刻度,从香飘飘近两年的表现来看,的确有一些新的亮点,但是整体的发展路径变化不大,“既拥有原料,也有客户群,香飘飘完全也可以尝试开自己的现制茶饮。毕竟风口变了,就得追上新风口。”
事实上,已经有传统老品牌做出了这样的改变——2020年7月27日,娃哈哈奶茶在广州开出了全国首个直营店,盯上了红到发紫的新茶饮市场。
尽管娃哈哈奶茶能否在新茶饮领域的激烈厮杀中脱颖而出,尚且是个问号,但其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老字号,迈出这一步,必然是嗅到了饮料行业的风口变迁。
相较于并非奶茶领域出身的娃哈哈,号称“专业做奶茶”的香飘飘,明明有着更大的优势、更专业的资源渠道,却反应更为迟钝,或者说更愿意继续在舒适圈里打转。
“要想转型做现制奶茶,还是和冲泡奶茶有所差异,尤其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还需要不断推出新口味的产品,且需要在门店设计和包装设计等方面都下功夫,这就对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设计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上述分析师称。
但是,这方面香飘飘明显有所不足。单从研发费用来看,从2012年以来,研发支出占比尚未超过1%。
这背后有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迷恋广告打法的香飘飘,仍然因此前的优异业绩满是自信,坚持着“烧钱打广告”的打法和“重营销、轻研发”的战略,秉承“在快消行业,营销费用不能省,该花的钱要花”的信念。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香飘飘全年净利润分别达2.68亿元、3.15亿元和3.47亿元,而广告费用却高达2.3亿元、2.99亿元和3.57亿元,与净利不相上下。
但事实上,消费者的喜好和广告营销的环境早已更新,新零售瞄准的消费群体对于产品的外观设计有着更高的期待,消费者在评价新式茶饮产品时,大多会把对外观的评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老式品牌香飘飘们靠着当年那套“爆红明星代言”、“洗脑广告台词”、“头部电视媒体循环投放”的营销模式,已经难以再让年轻一代买单。
当下,消费者们显然更爱看品牌线上“讲好故事”,以同是冲泡赛道上的新咖饮品牌为例,三顿半的数字咖啡罐、永璞的飞碟咖啡罐、时萃的甜甜圈挂耳咖啡等新咖饮品牌,都是从第一眼外观上都与传统咖啡进行了区分。随后,配上对应的品牌故事,产品与品牌的形象一下就变得立体了。
外观的突破和依托互联网讲出的故事,成为了这些品牌在社交品牌上实现粉丝裂变的重要手段。
反观香飘飘,依然沿用着变动不算大,设计不算独特的外包装,除了“绕地球”也没能讲出更多的新故事。
从行业现状而言,在时代变迁间,其实已经有着许多全新的路径可走,只不过,香飘飘似乎既不舍得放弃自己辛苦打下的奶茶江山,又不愿抛弃固化的运营思维,依然在原有的方向踱步。
老牌冲饮奶茶们如何跳脱困境?
实际上,香飘飘的困局也是众多老牌冲泡饮品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而曾被香飘飘早早挤至市场边缘的竞争对手们,却也依然未跳出香飘飘的发展轨迹。
当香飘飘在2018年推出Meco蜜谷果汁茶,香飘飘的老对手大好大集团旗下的香约也迅速推出了果汁茶,香飘飘请来王俊凯代言,香约果汁茶则特别签约欧阳娜娜,口味和定价,甚至包装设计都相差无几。
2020年,香飘飘推出波波、好料及双拼三大系列共6款新品,包括波波珍珠、黑芝麻血糯奶茶等,与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现制奶茶口味类似,香约便也紧跟着推出了港式珍珠奶茶和伯爵奶茶等。
而喜之郎推出的优乐美奶茶,在包装和口味上和十年前并无变化,如今在喜之郎的旗舰店仅上架9款产品,月销量最高的一款奶茶也只有390单。甚至有一款月销量为15单。
“这些老牌的奶茶品牌几乎都没有摸透新营销的路径,基本还是传统的传播体系,产品和品牌营销已经较大程度脱离了年轻目标受众。”一位奶茶品牌的经营者告诉锌刻度,这背后或许正是因为拥有了强大产业基础和客户沉淀,“香飘飘”们往往过于自信,而忽视了新趋势的变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的确,相较于花式百样的年轻后浪品牌们,老式品牌“香飘飘”们,在面对时代的浪潮下,终究少了一份破釜沉舟、勇于创新的勇气。
或许只有真正跳出过往光环,向全新的路径迈开步子,“香飘飘”们才能“飘”回消费者们的视野。
起香飘飘,一波80后、90后的回忆杀来袭,特别是“一年卖出X亿多杯,连起来可绕地球X圈”的广告语,让人感到既亲切又熟悉,仿佛尝到了香飘飘奶茶的味道。
< class="pgc-img">>香飘飘成立于2005年,当时,市面上几乎没有固体奶茶,凭借新颖的冲调方式,香飘飘成功转型,成为时下年轻人最喜欢的饮品之一。
仅过去一年的时间,香飘飘就干到了惊人的业绩。这一年也是香飘飘最火爆的一年,销售额从千万级直接干到了4.8亿,杯装奶茶市场彻底被香飘飘引爆了。
这个时候联合利华向香飘飘伸出了橄榄枝,准备出资10个亿收购香飘飘。香飘飘创始人蒋建琪开始很心动,虽然也有一点顾虑,国产品牌很难逃脱被雪藏的命运。晚上回到家的蒋建琪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妻子只问了他一个问题:一旦被收购,我们的员工怎么办?他们会不会面临失业?
当然,看到香飘飘赚钱,不乏引起同行的关注,在香飘飘最巅峰的时期,引来了多位竞争对手。不只是我们熟悉的周杰伦曾代言过的优乐美奶茶,还有大好大食品旗下的香约奶茶、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奶茶。
< class="pgc-img">>香飘飘凭借“国民奶茶”的形象,成为了很多开创奶茶品牌的启蒙师。不过,自从越来越多的奶茶品牌和新式茶饮崛起,整个赛道瞬间变得拥挤起来,人们不再把香飘飘当做是“唯一”。香飘飘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大受欢迎,反而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最近,它又出现了!
< class="pgc-img">>不过,这次香飘飘的出场方式完全不同,是因为在日本的一家华人超市里,有网友发现,香飘飘Meco的包装上出现了中日双语的嘲讽日本核污染水的标语,有“无耻”“0.1%的土地污染了70%的海洋”“可以没有日本,不能没有海洋”“海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等字样。
这一番“操作”引起了网友热议,都纷纷站队香飘飘,国民奶茶又站起来了!
< class="pgc-img">>日本核污水事件再次引起讨论,人们早已对此愤慨不已,对于如此自私的“国家”,有些网友坚决不用日本制造的产品,而香飘飘这一举动,也充分证明了民族品牌的威慑力。
要不是这次事件的再度发酵,人们都已经把香飘飘遗忘到脑后了吧?
你们有多久没有再喝过香飘飘奶茶了?
< class="pgc-img">>“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落寞”。实际上,从网上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香飘飘已经很久没“盈利”了。根据香飘飘此前的一季报,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521.2万元,第一季度,香飘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亿元。
面对如此“负债累累”的香飘飘,它还能起死回生吗?
如今,消费者的消费趋势不断变化,作为中国奶茶第一股,香飘飘上市迎来的并不是全新的机会,而是重重挑战,奈雪、喜茶等新茶饮相继推出,奶茶消费不断升级,香飘飘曾经雄霸天下,却也变成了沙滩上的前浪。在全民奶茶热的今天,香飘飘还能再香起来吗?
< class="pgc-img">>秦叔有感:如今的时代,消费者为王,只有掌握用户的核心需求,才能生产出独一无二的产品,如果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自顾自生产和制造,注定是一条漫漫长路。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