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老板认知的竞争。
餐饮经营中,很多坑都是老板自己主动跳的。大部分时候,是认知限制了你的格局,进而影响决策。
内参君梳理出6个大多数餐饮老板会陷入的认知误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餐饮老板内参 于聪聪 整理
01
|情怀误区|
过分强调情怀就忘了市场
一些餐饮人创业做地方菜时,释放出一种近乎非理性的“情怀”。在他们内心里,好像家乡的一切都是最好的,而且以坚持原味为傲。
< class="pgc-img">>有一个地方菜品牌,菜单上有大量地方菜,为数不多的大众菜品是一款炒饭。老板却“执意”删除这款点单率很高的产品,理由是家乡没这道菜。
还有一个餐饮人,深陷家乡情结里,凡产品必以情怀解释。结果,他的多次尝试都不太成功。
坚持“情怀”不是不对,而是说,不能把“情怀”玩过度。
情怀过度的直接表现,就是餐饮人在用自己的专业主义,去设想消费者的需求。而小白跟餐饮人是没有共识的。没有共识,就需要餐饮人付出代价去“教育市场”,而这个教育的过程,成本是巨大的。
决策者需要让心态归零,要像小白一样思考,不讲专业,只讲直觉。消费者需要的,就仅仅是告诉他:你是谁?他为什么要选你。
本质上说,地方菜就是一个小众产品。而当地方菜走向全国化之后,情怀既是特色,又是束缚。
越是坚持绝对化的原乡原味,越是和市场在较劲儿。那么,情怀到底要多少才是合适的呢?内参的道哥说,合适与否,取决于品牌势能。
02
|定位误区|
以为定位就是改个名字和slogan
最近两年,对餐饮业影响较大的理论恐怕就是定位了。稍微有点段位的老板们张口闭口都是聚焦、差异化等关键词。但为什么有些品牌定了位却把自己给定死了呢?因为你进入了误区。
< class="pgc-img">>你以为定位是找产品优势?不,是抢占用户“心智资源”。真正的战场在顾客以及潜在顾客的脑子里!
你以为定位就是与众不同?不,前提是准确地界定竞争。定位不是你认为差异是什么,想定成什么,而是竞争决定了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位置在哪里。这也是做定位的第一步。
你以为定位就是要单品为大?不,在变化中不断再定位。因为,聚焦到一个很细分的领域,会给企业的扩张造成困难。所以,定位一定是动态的,并不能让企业在品牌营销上一劳永逸,也需要升级调整。
你以为定位是大企业的事?不,定位不关乎企业体量大小。上海有一家“苍蝇馆子”,十足脏乱差,口味也一般。每天从早晨六点开始排队,每天至少销售2000碗面。这是一个典型的定位成功的案例,因为它的最大客群是出租司机,聚焦于低价,获得成功。
你以为定位就是改个名字和slogan?no,定位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
03
|效率误区|
忽视真正决定企业命运的2大效率
在惨烈的餐饮竞争中,决定甲品牌还是乙品牌获胜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效率。
效率才是这个行业竞争的本质。与所有的行业一样,高质量高效率的企业打败落后的、低效的企业。
效率之争才是企业看不见的战场。而被90%的餐饮人忽略的两大效率,才真正决定企业的命运。
第一个是认知效率。在今天信息爆炸时代,红海竞争时期,没有清晰的定位,不能成为第一,又如何能提升认知效率,没有认知,哪有转化,没有转化,何谈留存,没有留存,何谈口碑。
定位也罢,品类战略也罢,就是解决“认知效率”,这是一切的基础。对于一个餐饮品牌来说,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你是谁”?
解决认知效率就如巴奴杜中兵所说的:实现消费者脑海中的“你是谁”与企业传播的“我是谁”完美统一。
第二个是结构效率。这两年间通过和大量餐饮人深度沟通,我们发现90%餐饮人都忽略了菜单的价值,尤其是忽略了产品结构、盈利模型对餐厅的效率影响。
产品结构、盈利结构才是餐饮企业第二件要务。这就是为什么老司机死盯着菜单,整天琢磨如何调整产品结构,如何打磨单店盈利模型的秘密。
04
|成本误区|
用“穷人思维”做餐饮,追求利润最大化
很多老板车子能换,房子能换,老婆都能换,就是不舍得在品质上多花钱。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思维方式,是“穷人思维”。
< class="pgc-img">>相反,那些能把餐饮做出品质感的,都很舍得。在深圳,乐凯撒用了世界级公司艺康来做食品安全服务。在郑州,海底捞进入一家购物中心,顺便也把旁边的公共卫生间也管理了,派专人打扫。
而有些餐饮老板可以花几万元去听品牌课,却舍不得多花几万元做品牌投放。在经营中,他们的“穷人思维”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原材料和员工支出上,一般都是这些餐饮老板的“穷人思维”在做决策,能省就省。如果遇到这种老板,基本上可以判断:餐馆做不大,未来没前途,终生个体户。
因为他追求利润的计算方式,是用销售额,减去支出,然后求得利润。这种方法即使短期时间会产生利润,也难以持续。
海底捞张勇曾说过,“如果想让一个企业变得强大,得看有没有能力把员工凝聚到一起,有没有能力去保证顾客的满意度。这样才能保证长久的利润。”
和“穷人思维”不同,更积极的思维方式,是先设定“利润”,用利润+支出,得出“销售额目标”,然后把“销售额目标”分解成每天的业绩。
05
|创新误区|
把餐饮想得复杂,固守手工业思维逻辑
很多人过分强调餐饮业的个性化,认为各有各的做法,各有各的成功。这其实是餐饮业胎里带的弱点:手工业的思维逻辑。
< class="pgc-img">>这种思想认为,越是个性的,不确定的,越是好的。比如,他们常说:火锅有火锅的成功,黄焖鸡有黄焖鸡的成功。
其实呢?餐饮业根本就没有那么神秘,也没有那么复杂。很多时候,复杂都是由于落后的生产工艺产生的不确定性。像早期的“盐少许,料酒少许,酱油少许”等少许文化,造成了种种繁(混)荣(乱)。
而这些年,餐饮业的进步,就是通过量化,把美食的美味,变得可控。盐精确到几克,油温精确到了几度。在一些管理标准化程度高的企业,美味品质得到持续的稳定,并且简单。
因此,当餐饮业摆脱手工业的局限,回到企业这个大品类中,它就和汽车企业、IT行业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虽然企业经营的产品可以不同,但是企业经营的方法是相同的。
浓缩精华,就是6个字:成本、效率、体验。
所以说,“餐饮业特殊论”,其实是在保护落后。不遵守“成本、效率、体验”三原则的创新,都是耍流氓。
06
|管理误区|
不放权,忙得焦头烂额却月月亏损
巡茶3年前有近200家直营店,创始人谭智文一个人对公司500个员工,“忙得焦头烂额,管理运营却乱七八糟”。后来一算账,每月还亏损120多万元。
< class="pgc-img">>后来他了解了阿米巴模式,就立刻调整,做裂变式创业,把每个店的管理者变成股东,用8%的资金获得20%的股份,管理者做“店魂”,全权处理门店运营。调整之后,亏损120万逆转到盈利100万元。
“要做好一个品牌、一个企业,是场接力赛,就像做一杯茶饮,每个人负责一个环节、四五秒钟。产品是我擅长的,我只做产品,其他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谭智文说。
安徽蜀王集团总经理孔健曾说:她在开到7家店时发现自己“管不过来了”,从事无巨细到分身乏术,她意识到需要引进管理制度,自己是时候放手一些事情了。
大龙燚是由CEO管事儿,董事长只管“大方向”。大龙燚董事长柳鸷说,既然选择了职业经理人做CEO,不给权限、自己还要事事插手的话,那就“费钱又费力”了。
柳鸷把这种放权形容为“农耕地包产到户”,划给你的田你自己去种,一年种多少粮食就得多少收成。当然,这种情况下,需要时间去沟通各部门协调配合。
一般只有几家店,老板谈不上放权不放权。而连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老板一个人管不过来,放权“甩手”就成了一道必选题。
|小结|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成功。而一个餐饮老板的格局,无疑跟他的认知水平成正比。
很多餐饮老板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认知。比如上各种商学院、培训班,还比如游学考察,去市场最前沿了解产品、服务和环境。
彼酷哩烤鱼创始人田学伟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学习路上,他去美国、德国、瑞士,也去香港、澳门,而且必须坐头等舱头等座,住超五星的酒店。在他看来,没有吃过、体验过最好的,就做不出来最好的。
作为餐饮老板,你是如何提升自己认知水平的呢?欢迎在留言区和内参君分享。
>日常饮食必须要科学合理地搭配,如果饮食失调,肯定会对内脏造成损害,这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满足健康和长寿的能量需求,应该要纠正日常饮食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如避免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以免给心脏、肾脏和其他器官带来负担,只有这样才能更合理地养生,从而才能健康长寿。
要想健康长寿,这8个饮食禁忌事项要避免
第一、不要只挑精食吃
如果一个人长期只选择食用一些精米、精细面条,而且还极少摄入一些纤维食物,会样会减少肠道蠕动,容易形成便秘等疾病。
第二、不要重口味
有一些人不喜欢吃清淡的食物,而是口味过重,摄入过多的钠和盐会增加肾脏负担,这很容易导致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和肾脏虚弱。
第三、不要吃较硬的食物
肠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如果暴饮暴食、或吃一些坚硬、没煮熟的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或出现肠胃问题。
第四、不要贪心吃太多
每餐不要吃得过饱,最好只吃七到八分饱,如果长期贪多了,会加重消化和吸收的负担,还会诱发或加重脑血管病、从而发生猝死等事故。
第五、不贪吃过多的肉
如果肉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失衡和代谢紊乱,容易发生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第六、不要贪怀
男人长期贪杯饮酒的话,会使心肌变性,失去正常弹性,增加心脏负担。如果老年人多喝酒,也容易引起肝硬化。
第七、不要贪吃过多甜食
如果吃过多的甜食,会引起身体机能失调,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这样不利于身心的健康。
第八、进食不要太快
我们在吃饭时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牙齿没有完全脱落,每餐饭时最好放慢节奏,吃得慢更有益于食。如果饮食吃得过快,食物还没有完全咀嚼就吐下,就会增加胃肠的消化和负担,同时,也容易发生误食鱼骨头的事故。
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身体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科学的饮食搭配,这样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而通过调整和控制饮食,学会积极地调理好身体,并懂得调节心理压力和减轻心理负担、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有益于养生。
址,是餐饮开店的一大痛点。选得好,门店可能成功了一半;选不好,后患无穷。今天,红餐网专栏作者顾亮将和大家系统盘点一下,门店选址中常见的5种“大坑”,大家要细读哦。
< class="pgc-img">>为什么会选这个题目和大家分享?因为这两年,看到身边很多没有餐饮经验跨界进入这行业的朋友,以及那些做了很多年餐饮的老鸟都在选址上面栽了跟头!
其实,店面选址的学问很大,现在这个时代“酒香也要巷子好”!用中国传统的观念来讲,就是要门当户对,明确自己定位,你是什么店,需要什么层次的顾客。
比如你明明要做高档市场,却把店开到了贫民窟,生意能好吗?你明明是做主流的流量产品,却把店开在了没有人气的新商圈,要和商圈一起慢慢培养市场,你耗得起吗?
选址对一个小店经营成功所起的作用可见一斑。
那么,到底如何选店面呢?其实,餐饮人要做好选址,除了要学习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也要特别关心一下失败人士的失败教训,避免了别人走过的坑,成功的几率才能提高。
< class="pgc-img">>忌选“草肚皮”店面
选店铺一定要知道店铺有“金角”“银边”“草肚皮”之说:
① 金角
“金角”的铺位是首选,因为街角汇聚四方人流,人们立足时间长,展示面大,品牌曝光度高,因而街角商铺财气旺。
肯德基、星巴克等大型连锁企业都爱选这样的金角位置。
以下图星巴克的选址为例,这种位置展示面非常强,南面是汽车客运站,东侧南园路主干道,西侧南环主干道聚客能力强。
< class="pgc-img">>▲ 星巴克的选址位于金角(红圈标注位置)
② 银边
“银边”是指街两端处于人流进入的端口,也是刚进入商街的客流有兴趣、有时间高密度停留的地方。
银边的典型案例,可以看看这家东吴面馆:
< class="pgc-img">>▲ 东吴面馆的选址不愁客源(红圈标注位置)
银边的作用就是借力,能分一杯羹,仔细看看上图,百安居、欧尚的员工及里面的店员走100米就能到东吴面馆。
因为银边距离金角不算远,即便顾客有惰性,这个距离也在他们的接受范围内。所以,同样是面馆,比起下面的贝勒府杠子面,东吴面馆每天都不愁客人。
③ 草肚皮
“草肚皮”则指中间部分,因客流分散,顾客购物兴趣下降、行走体力不支等原因,位于这种位置的店铺经营通常困难重重。
另一种情况是一头一尾都有吸引人气的竞品,店铺开在中间,那就是一个字“死”。
草肚皮典型案例—贝勒府杠子面 ,这是我曾经开的面馆,就以自己案例现身说法吧。
< class="pgc-img">>▲ 贝勒府杠子面选址(红圈标注位置)
这家店原位于杨驼子龙虾旁的这个位置(距离上面东吴面馆的西面300米),西面走200米是万科美好广场,东面走500米欧尚购物中心。
两家购物中心都位于金角上,吃喝玩乐应有尽有,门店的主要客流都被它们分流了,要完全靠产品吸引客流,困难很大,这就是典型的草肚皮店面。
< class="pgc-img">>转让的店铺要多留心眼
转让的店铺坑很多,所以我一般不建议选转让店铺。如果一定要选转让的店铺,则要多留心眼:
1)转让费增加的成本回收周期,一定要仔细测算;
2)房东是否同意转让,如果房东不同意转让就存在合同到期没法续租及房东随时收回出租权的风险;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3)债务是否交割清楚,如会员卡怎么退费、菜款、煤气、电费等都要了解清楚;
4)证照是否齐全,卫生许可证、消防、餐饮许可证,特别是环保许可证。油烟、排油烟的噪音都是居民投诉重点,天天投诉,那你就不用开店了。
现在开在居民区很难批得出环保证,如果原来就没有环保证,那你转让下来风险就大了,居民一投诉,油烟环保局就天天找你。
< class="pgc-img">>▲ 网友投诉的案例
5)将来的转让风险,店铺如果是在房东不知情的情况下转让过来的,将来要转让的话,谁敢接?
< class="pgc-img">>盲目跟着大佬走,未必有饭吃
很多餐饮朋友都有这样一个观念,跟着大牌开店准没错,比如肯德基、星巴克等行业大佬。
我们来看看,跟着星巴克开店的太平洋咖啡、Costa咖啡是否占到了便宜。
星巴克的客户是这么说的:今天星巴克人太多了,我们去附近咖啡厅看看吧——其实这些咖啡就是星巴克的备胎。
太平洋及Costa的客户通常在价位、口味、环境上与星巴克没什么差异,但在品牌认知上,星巴克早已抢占了消费者心智。所以结果很明显,这些跟随者的顾客粘性并不高,竞争力不强!
< class="pgc-img">>△逛商场的人行经星巴克。红餐网摄
因此,我们选择跟随策略时:
第一,要清晰你的消费者是谁,你能满足他们什么价值需求,客群是否和星巴克重合,重合的话,你凭什么竞争力和星巴克去抢客户?
第二,考虑位置,你肯定拿不到星巴克那么好的位置,那是否能拿到“银边”那样的位置?
第三,你资金实力或者说流动资金是否充足。星巴克开店有一套完整的数据分析,可能眼前不赚钱,但2年后周边起来了,它就能赚钱,别人看的是潜力,有的是资金,你是否耗得起?
所以跟着大佬开店不能盲目,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客群,自己的优势,能给目标客户创造什么价值。
我比较推崇一句话“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同质化的产品,肯德基在一、二线城市开店时,华莱士选择了肯德基未进入的空白市场三四线城市。
< class="pgc-img">>进深过深、停车不方便
开间进深标准铺是4M x 8~12m。4M x 20M铺,进深过大,不利于销售,同时影响后续经营。人都有惰性和安全感,太深的店铺让人发怵,不利于吸引顾客进店。
另外,台阶过多的店铺也是,顾客都有惰性的。要爬7层以上台阶、要穿马路、店铺周边没有停车位,停车不方便等因素都会阻碍顾客进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 class="pgc-img">>不做客流调查就盲目开店
为什么我强调一定要做客流调查?因为先天的不足,后天再怎么补也是追不上的。不做客流调查分析就开店,这种盲目开店的做法是餐饮人大忌,只能说明开店人不专业,不脚踏实地。
调研时间要分早餐、中餐、晚餐、雨天、晴天,周五周六日及周一;此外,还有人群调研,店铺门前客流、有效客流(即目标消费人群有多少)、竞争品牌客群等数据调研。
在选址上,我们要明确,首先要考虑人流量。举例:如你的保本点在1万,你门前通过测人流量得到的数据,客流量每天在10000~13000之间,按照全天3%的捕捉率算出实际到店人数是全天330人左右,乘以客单价70元,平均23100元/天收入,当然周末可能更高。
< class="pgc-img">>得有这样的数据支撑,才能判断是否能在这开店,门前人流量是否能确保盈利。
很多跨界朋友感觉餐饮进入门槛很低,但一旦进入,就会深刻体会到要想生存,要想盈利,得学很多东西,很多细节来不得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