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作为重庆的美食名片,这些年来受到全国各地吃货们的追捧。近日,有人向12315举报称,白乐天火锅馆较场口店广告宣传“重庆第一家火锅”涉嫌违反《广告法》。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
自称“重庆第一家火锅”的白乐天火锅到底是不是重庆第一家?白乐天方面表示有证可查。那么,这一广告词是否涉嫌违法?工商部门目前正在调查中。
“重庆第一家火锅”被举报
2014年8月25日,渝中区较场口新开了一家名为“白乐天”的火锅店。
这家火锅店自称重庆第一家。理由是一本《火锅中的重庆》一书中提到,“1921年,重庆城内有了第一家火锅‘白乐天’,店址仍在较场口。”书中称,白乐天毁于1939年的大轰炸。2014年开张的白乐天火锅店,正是针对书中考证的观点复建而来。
据了解,白乐天由重庆汇源火锅研究所所长、奇火锅董事长余勇带领一群重庆火锅发烧友筹钱重建,并成立了白乐天毛肚火锅馆恢复重建顾问团,尽力还原数十年前的火锅口味。
复建的白乐天火锅店,在门匾的显著位置上标注了“重庆第一家火锅”,也成为了该店对外宣传的广告词。
使用“重庆第一家火锅”广告词近4年,白乐天遭遇到涉嫌违反《广告法》的投诉。近日,有人向12315举报称,白乐天火锅馆较场口店的广告宣传语“重庆第一家火锅”,涉嫌违反了《广告法》。
白乐天:广告词有证可查
6月6日,重庆晨报记者来到位于解放碑的白乐天总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网上的报道他们已经知晓,渝中区工商分局也正在进行调查中,他们打算在调查结果发布后再进行回应,“目前火锅店经营都是正常的,也没有收到要求拆除‘重庆第一家火锅’牌匾的要求。”
相关工作人员称,目前他们正在配合工商部门的调查,并表示相关广告词都是有证可查——《火锅中的重庆》一书里介绍的情况,是根据1949年2月24日《南京晚报》记载的内容。在当天一篇名为《毛肚火锅流源》的报道中,提到了白乐天于民国十年(即1921年)在较场坝开设。
白乐天方面认为,他们所说的“第一家”,就是让火锅从街边挑扁担的“游摊”转移到了厅堂里,报纸记载属于能够追溯到的历史。
“如果谁发现了更早的,拿出证据,我们自然也会认同。”昨日,奇火哥快乐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黄贤富告诉记者,他认为,对于重庆第一家火锅的溯源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但要建立在有凭有据的基础上。
业内:谁是始祖尚无认定
两年前,白乐天便因火锅始祖的问题,与锅锅筵水八块老火锅打过口水仗。后者认为,水八块才是火锅始祖,没有一个品牌可以独占这个称号。不少业内人士也在这场争论中表示,火锅始祖并不好确定,谁是第一还需要更多专家进行探究。
去年11月,白乐天举行了“火锅始祖白乐天铜像揭幕仪式”,更将白乐天具象化为“火锅始祖”,再次引发业内大议论。去年12月7日,重庆市火锅协会在官网上发布声明,表示该活动系企业行为,并称“坚决抵制任何一个重庆火锅企业臆造并强加在重庆火锅全行业头上的所谓‘重庆火锅始祖’的言论和行为”。声明提到,重庆火锅的始祖是重庆众多的劳动人民,任何一个企业品牌和任何一个火锅人都只能努力做一个重庆火锅的传承者。
重庆火锅协会秘书长李乾惠告诉记者,认定谁是第一家、谁是火锅始祖的问题与协会并无关系,此前也因为这些问题,导致协会部分会员单位意见很大,“当下,我们需要的是保持团结,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
对于这起引发业内关注的事件,6月6日,重庆晨报记者从重庆市工商局获悉,目前渝中区工商分局针对白乐天涉嫌违反广告法的举报已立案,正处于调查阶段,并未做出任何行政决定。
观点
律师:
广告语应避免 使用极限用语
重庆康渝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晔律师认为,重庆火锅的历史源远流长,很难认定谁是真正的第一家。而按照我国新广告法的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陈晔表示,新广告法对极限用语进行了限制,要求禁止使用“第一、最佳、最大”等极限用语。商家在进行广告语宣传时,应避免使用这类词汇,规避违法风险。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梓涵
口锅里“烫”出上亿身家。靠做火锅水产批发起家的余勇创建奇火锅、白乐天两个火锅品牌,如今全国门店年营业额达数亿元。
卖毛肚成为首批10万元户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家连温饱都不能保证。吃鸡蛋都算得上是奢侈品,吃到后要高兴好多天。”余勇向记者讲述自己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苦日子时,依然感慨良多。不过好运很快降临,改革开放后,作为首批下海的个体户,余勇做起了毛肚等水产批发。1985年,余勇成为了第一批万元户。
在那个路边卖香烟也能成百万富翁的年代,余勇拿下了第一批四川省内外长途贩运的正式执照,成了远近闻名的10万元户。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余勇已经小有积蓄,给自己在解放碑买了套房外,还剩下20多万的存款。“虽然有钱了,但没什么社会地位,别人一说就是,‘哎,那个卖毛肚的’。”余勇说,他想改变,梦想成为真正的公司老板。1992年,政策进一步放开,允许私人成立公司。余勇便相继成立了第一批快递公司、广告公司、经纪人公司、装饰公司……
开火锅店从“三拖一”开始
由于对自己涉足的这些行业缺乏了解,加上受大环境影响,余勇第一批开的数家公司,在3年的时间里相继倒闭。之前的存款一扫而光,还欠下了不少外债,他不得不远走杭州打工还债。
在外地的几年时间里,余勇不断在进行反思,认为自己应该做自己熟悉的行业。余勇介绍,1997年,他在大坪医院对面开了一家仅有7张桌子的小火锅店,取其谐音命名为“奇火锅”,价格体系是传统“三拖一”(即荤菜3元素菜1元),一个月能卖18万元。
余勇介绍,当初重庆的火锅店并不多,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升级,只要味道好的火锅店生意普遍火爆,这带动着整个火锅行业飞速发展。2001年,重庆市火锅协会成立,拉开了重庆火锅品牌加盟向外扩张步伐。截至2006年底,已有超过70%的成都火锅品牌被重庆品牌收编。
企业搭上资本快车迅速扩张
面对竞争激烈的重庆火锅,有了一定积累的奇火锅也在寻找新的起点。当年,他们作了一个当时看来很大胆的决定。奇火锅总裁、余勇的老婆谢莉代表奇火锅参加了2008年央视举办的“赢在中国”创业大赛,并抱回了全国总冠军。一时间,谢莉成为许多人的偶像,女性创业的标杆。在这过程中,谢莉也与马云等评委结下缘分。
“2010年,马云曾带高管团队到奇火锅解放碑银座店探望徒弟,还一起合影留念。”余勇拿出一张和马云的合影告诉记者,“当时,我们一起烫了火锅,他对重庆火锅评价很高,说喜欢这种麻辣味道。我还提到之前开快递公司时的趣事,马总还对他的高管说:看到没,高手在民间。”余勇笑称,结果没过几年,马云的菜鸟物流便风生水起了,想必马云早已看到快递行业蕴藏的商机。
奇火锅很快搭上资本的快车,在正规化、品牌化上深耕不断,奇火锅进入高速发展期,高峰时发展至400多家门店。
未来 将启动全球战略
在奇火锅一路狂奔的路上,余勇却悄然转身,并在2014年开始做起了白乐天火锅品牌。
“我的目标是将品牌做上市。”余勇说,如今火锅的竞争早就不是简单的价格战,而是产品、文化、经营、产业链等全方位比拼。“之前资本并不太关注餐饮,但随市值近千亿的海底捞上市,也给品牌火锅带来了许多机会。”余勇称,如今政府正提倡文商旅城融合发展,这也是白乐天发展的方向,坚持传统火锅文化,保证菜品、锅底品质,守住餐饮的健康底线,做一个有传承精神的品牌。另一方面,白乐天也会不断追求进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白乐天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国际商标注册,并拿到了商标专利证书,对白乐天相关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对于未来,余勇很有信心,他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参与到白乐天全球战略中,共谋改革开放的春天。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侯佳
着岁月的流转,重庆火锅逐渐风靡全国、名扬海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拥有重庆火锅门店超20万家,其中重庆拥有火锅门店达3万余家,位列全国火锅门店数量第一名。重庆火锅全产业链收入超过4000亿元,其中火锅营业收入600多亿元,解决就业人口100多万人。2007年,中国烹饪协会正式命名重庆为“中国火锅之都”。
< class="pgc-img">>在重庆众多火锅名店中,出现了“德庄”、“小天鹅”、“秦妈”、“孔亮”、“苏大姐”、“奇火锅”等一批大型火锅品牌企业,其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火锅企业10余家,年营业额超亿元的火锅企业17家,先后进入全国餐饮百强企业的有14家。重庆火锅已经走出重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在传承重庆火锅制作技艺中成效突出,先后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有桥头火锅、巴将军火锅、朝天门火锅、三耳火锅、巴江水毛肚火锅、陆派巴倒烫火锅等6家火锅品牌。
< class="pgc-img">>桥头火锅:重庆桥头火锅始创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距今已有115年历史,是一家“中华老字号”火锅品牌。桥头火锅的特点有“四绝”:选料绝、做工绝、调味绝、色香绝。
一百多年来,桥头火锅严格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及配方,制作工序严格遵循传统,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经过选料、配料、制油、炒料等多道工序,加之秘传香料调味,坚持“五味中求平衡,清鲜中求醇厚,麻辣中求柔和,口感中求层次”,形成了麻、辣、烫、嫩、鲜、香的鲜明特色,深受美食界及广大顾客的喜爱,素有“食在重庆,味在桥头”的口碑。
作为重庆火锅文化的杰出代表,桥头火锅又有“三最”:最历史、最文化、最美味。所谓最历史,是指桥头火锅是重庆火锅中最早的名店和品牌;最文化,是指桥头火锅在传承过程中,不仅自身成为地方饮食文化的代表,也通过文化名人的活动,在地方文化演进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最美味,即指桥头火锅烹饪技艺精湛,传承有序,是正宗重庆火锅的代表。
在技艺传承过程中,桥头火锅由于选料讲究,做工精细,炒制独特,调味鲜明,因而其火锅调料传统熬制技艺,于2014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class="pgc-img">>巴将军火锅:始创于1998年,得名于巴蔓子将军。巴蔓子为古巴国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是东周末期(约战国中期)巴国的将军。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传奇故事,在巴渝大地传为佳话。
江苏人王人庆为巴将军“忠信”精神所感动,于1998年4月创办了“巴将军”火锅馆。从此,一个与巴将军精神和巴渝文化血肉相连的新星企业在重庆冉冉升起,直到成为在全国拥有300多家连锁店的知名火锅明星集团、重庆市著名商标和中国餐饮百强企业。
巴将军火锅的特点:1.汤色红亮自然、醇朴可口、源于本色;2.麻辣适度、回味悠长、油而不腻;3.不糊锅、不浑汤、久煮不变味;4.选料配制绿色健康,具有舒胃健脾、除湿滋补等作用。
王人庆诠释巴将军精神和巴渝文化不是浅尝即止,更不是沽名钓誉。20多年来,他先后挖掘巴将军的人文精神,塑造了具有浓郁巴渝地域气息的重庆火锅文化,完成了巴将军火锅考、火锅赋、火锅颂等文化建设工作。并要求各连锁店必须在大门口矗立一尊巴蔓子将军塑像,以缅怀将军的义举。如今,位于大坪石油路的巴将军火锅旗舰店,已成为远近闻名、富有巴渝文化内涵的特色火锅店。2019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