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基金报 泰勒
兄弟姐妹们啊,周五的A股一点也不好看,高开低走尾盘加速跳水!感觉短期内真的要跟回本说拜拜了。
来看看今天市场的事情。
7月15日,三大股指盘中震荡回落,尾盘大幅下探,沪指、深成指跌幅超1.5%,创业板指、上证50指数跌约2%;两市成交额仍突破万亿,北向资金尾盘加速流出,全日净卖出近90亿元。
截至收盘,沪指跌1.64%报3228.06点,深成指跌1.52%报12411.01点,创业板指跌2.08%报2760.5点;两市合计成交10881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89.31亿元。
大家可能会疑惑为何跳水,从盘面上看,似乎跟北上资金午后加速卖出有关,15日的上午,北上资金波澜不惊,勉强维持在净买入的状态,谁知道下午开盘,狂砸了80多亿,流出和指数基本完全吻合。
消息面上,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2464亿元,同比增长0.4%。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
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600只个股下跌。
地产产业链个股全线大跌,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89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6%。商品房销售额66072亿元,下降28.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1.8%。
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47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3.5%。
另外,近期烂尾楼停贷风波发酵,此外,多家房企发布上半年预亏公告。
建筑装饰、建筑材料、钢铁、厨卫家电等板块跌幅居前
酒店餐饮涨幅居前,新冠特效药板块午后短暂冲高后出现猛烈下杀,这两天消息需要一起结合看。
消息面上,据河南日报消息,获批开展Ⅲ期临床试验两年多的阿兹夫定,有望成为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抗新冠药物!
7月15日,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实生物”)宣布,近日已正式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阿兹夫定治疗新型冠状病毒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
阿兹夫定是全球首个双靶点抗艾滋病创新药,已在中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申请专利并获授权。作为一款抗病毒小分子口服药,阿兹夫定具有广谱抑制RNA病毒复制的作用,新冠病毒同属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病毒,经临床试验证明,该药对新冠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
消息出来之后,A股就内卷了,阿兹夫定概念股大幅跳水,拓新药业跳水跌超10%,奥翔药业、华润双鹤、新华制药等大幅跳水跌停。
而有了新药,资金又去炒疫情复苏板块。
汽车赛道强者恒强,长安汽车盘中一度冲击涨停,截止收盘涨5%,比亚迪涨4.7%,全天成交额超150亿。
网红吃濒危大白鲨?最新回应
近日,一位名为“提子”的百万粉丝网红拍摄水煮鲨鱼和烧烤鲨鱼的视频,在网上传播。但有科普博主反映,这条鲨鱼竟是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噬人鲨,相当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月15日,记者获悉,目前,四川南充市公安局森林暨食药环知侦查支队就此事介入调查。
网传视频画面中,该美食博主在一店铺门口,将一包裹拆开,里面装着一条体型硕大的鲨鱼,引来不少人围观。之后,该网红博主和其他人将这条鲨鱼运到乡下,对鲨鱼进行了分割,用来水煮和烧烤。视频画面中,左上角写有“人工养殖可食用”的字幕。
今早,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目前,该博主快手账号的相关视频内容已经下架。
时你方唱罢我登场,跌时乱花渐欲迷人眼,创业板是真不行了,各大权重股交替掩护轮着跌,宁德、迈瑞、爱尔……今天翻东财的牌子,要不是猪肉二当家温氏顶着,恐怕早就到30月线静待花开了。
首先明确:东财跳空放量大跌14%,成交156亿,肯定是机构砸盘跑路,你们千万别再问“庄家洗盘”之类的问题,请参考2021年12月24号的宁德。虽然二者业务内容不同,但这种跌法,压根就跟业务没啥关系,本质还是交易结构恶化的问题:
1. 东财转债即将进入转股期,本次转股金额高达158亿,而东财今天开盘的总市值为3200亿,大家理解成股权被稀释5%即可。
2. 作为创业板的权重股,宁德、迈瑞、爱尔等跌幅都不低,但东财却没怎么跌,而其估值远高于同行水平,包含了很多成长溢价,这在杀成长的风格里,补跌是必然的。
3. 东财也是机构重仓股,截至去年底主动型基金持仓9.52亿股,排名第三。最近交易结构震荡加剧,公募先卖新能源、医药、科技,现在减仓只能卖东财了,早晚挨一刀、谁都跑不掉。
4. 我在直播时说过,如果真的走熊,那券商肯定没机会,无论交易量还是融资融券,都会大幅缩水,甚至IPO业务也会下降。目前虽谈不上全面熊市,但三大指数的月线全部死叉,图形非常难看,估计有趋势派抢跑离场。
5. 据传东财正在申请起源于股吧的“关灯吃面”商标,引起股民的不满:难道东财这是未雨绸缪,准备大发股难财?以后股民再流泪,最好吃“关灯吃‘面’”牌面条,吃别的咳嗽。
无论怎样,今天东财这根大阴棒子非常酸爽:跳空低开、放量、跌幅巨大、跌破年线,股东们可以醒醒了,要跑早跑,不跑的也别急着补仓,下跌刚开始加速而已。
……
国家食药监局批准辉瑞的新冠特效药Paxlovid进口注册,今天辉瑞供应链回光返照。
这事的第一层理解,就是中国市场需求巨大、Paxlovid未来的量会很高,原料药、中间体、包括cxo最受益;第二层理解,我们为什么突然放开进口注册?估计是要打开国门,为疫情常态化、与病毒长期共处做准备,所以旅游、酒店、影视大涨。
如果再往下延伸:既然国门能打开,那国内的流动就更不成问题,受害于疫情的消费,尤其是餐饮、食品饮料等,自然也有复苏的逻辑,我觉得应该关注。
你先别管国门是否真会于近期开放,猪肉股都能在亏损加剧时走出主升浪,无非赌“肯定反转”的预期,那国门也肯定会开放,这点恐怕没人能否认。
与之相对应的逻辑,就是疫情受益股,例如海运、口罩、防护设备等走弱。虽然很无厘头,但这就是A股的风格:你因为啥涨,就会因为那啥的消失而跌,服不服气都得忍着,你还想跟老婆讲道理不成?
……
1. 国内大宗商品普跌,黑色系领跌,铁矿石跌超6%,PVC、尿素、螺纹钢、郑煤、硅铁等无一幸免。
我昨天也说过,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我绝对看空周期股,哪怕短期不跌,但政策也不利于继续涨价了,否则只会引发美联储更激烈的收缩动作:你不跌,我就缩到你跌为止。
而且在加息周期中,美国肯定要到处煽风点火,逼迫美元回流,这又会引发不确定性的增加,对经济、股市,有百害而无一利。
2. 锂矿价格继续上涨:金属锂涨6万元/吨,碳酸锂涨0.9万元/吨,氢氧化锂涨0.9万元/吨。
很多股民感到郁闷,为啥锂价都涨疯了,锂矿股票却不能共振?其实市场也很纠结,正因为锂价很高,大家都怕买在历史高点,而一旦资源价格下滑,那股价可是会戴维斯双杀的。
世界上没有永远涨的东西,更别提锂矿这种涨速,恨不得每周跳一个台阶,要像酱油那样每两年提回价,反而会形成稳定预期,锂矿甚至能变为成长股,但现在欲速则不达了属于是。
3. 港股地产、银行、物业服务、风电、光伏等板块全线大跌,融创-12%,穆迪下调其评级至B1、展望为“负面”,中国奥园-11%,正荣地产上周五跌67%、今天继续-15.5%。
房地产的雷,恐怕不像A股表现的那样乐观,其实A股股民很幸运,流动性溢价杠杠的,很多中小房企如果在港股,现在恐怕连渣都不剩了。
……
周末机构一片唱多“稳增长”之声,今天就被上眼药,现在听机构的炒股,还不如算命先生准。
下一个关键时点在2月底、3月初,咱们开两会,美联储加息听牌,就看是胡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前者屁胡输100、后者清一色输200,你想要哪个?
快消八谈##消费##天味食品##好人家#10月12日,天味食品在资本市场惹来了一天的冷眼。当日股价下跌3.01%,报收12.9元/股。同时,大量投资人在天味食品股吧、投资者互动平台表达不满,“市场以近乎跌停的方式做出了投资人的回应”。而引起天味食品当日股价下跌、投资者如此不满的背后原因,是一则并购交易。
< class="pgc-img">>2023年半年报披露显示,天味食品在今年5月通过股权转让、增资入股的方式获得四川食萃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食萃食品”)55%的股权,投资金额3.62亿元,确认商誉2.91亿元,形成大额商誉。高额的溢价让投资者对这起交易颇感疑惑,也让天味食品因上述并购事项收到了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
10月12日,天味食品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对投资食萃食品股权项目进行解释。公告显示,按照食萃食品2022年的净利润686.77万元,收购对价5.66亿元,本次交易估值的市盈率为82.4倍。对此,天味食品表示,本次交易定价是各方根据食萃食品在复合调味料市场的竞争地位、客户资源积累、业务成长性及业绩承诺情况协商确定。经各方友好协商确定本次交易前食萃食品的估值为5.66亿元,本次交易定价具备公允性。
< class="pgc-img">>食萃食品是什么企业?天味食品为何选择这家企业?资料显示,食萃食品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餐饮调料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旗下拥有“拾翠坊”“面之大”“香呷呷”品牌,产品近90个品类、近200个SKU,在淘宝、天猫、京东、抖音、微信等主流电商平台上拥有11家线上店铺。以此来看,复合调味品品类多、线上渠道布局广是食萃食品的长处。
近年来,天味食品不断加码复合调味料的研发,对食萃食品的这笔投资也被业内视为天味食品进一步推进复合调味品市场布局之举,看中的是食萃食品在复合调味品领域积累的技术、客户和市场。
数据显示,随着调味品市场竞争的加剧、赛道拥挤度的不断上升,天味食品所处的火锅底料等复合调味品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于2017-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1.3%,高于单味调味品和整体调味品市场的增速。其中,中式复合调味品是复合调味品中增长第二快的板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预计2030年复合调味品市场有望达4000亿元的规模。
天味食品在公告中称,食萃食品是复合调味品互联网小B端的头部企业,投资其可使公司具备服务包括从单店到大型连锁餐饮在内的所有B端客户的能力,支撑主营业务可持续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生态链良性发展。
< class="pgc-img">>不过,股民对此解释并不满意。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人发问“花3个多亿的资金收购千万级的食萃食品,食萃有什么法宝?”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天味食品的回复函显示,2020-2022年和截至今年8月,食萃食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88.2万元、6557.83万元、8981.01万元和10862.19万元(仅2022年财务数据经审计);净利润分别为227.23万元、218.51万元、686.77万元和2476.27万元。
对于未来食萃食品能带来的实际回报,天味食品预测,食萃食品2023年全年收入约1.77亿元,预计实现净利润3351万元。新建生产线预计2023年11月投产,新增生产线的月产能为1300万元。
在业内看来,天味食品企业本身只是区域品牌,基础建设还有所欠缺,全国化的进程也并不是非常完善。天味食品的整体架构、体系、团队、客户以及市场规划能力、拓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或许是天味食品投资布局食萃食品的原因。但这笔价值3亿多元的投资能否如愿为天味食品带来期望中的回报,还需打上问号。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伴随着餐饮渠道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复合调味品市场的增长前景可期,全国化发展、产品创新升级或是为天味食品下一步提升和突破的重点。
就上述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官方邮箱发函联系了天味食品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郭秀娟?张函
图片来源|天味食品官网
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