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三伏天来临,餐厅的食品安全,用电、用气等问题,成为餐饮老板们最为担心和重视的大问题。
很多餐饮老板认为只要不吃出蟑螂、老鼠等残骸,一些小的瑕疵,如:头发、小虫子、烂菜叶等都不属于食品安全大事件,这种思想意识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其实,很多食安问题的根源都是人,小到食材不新鲜、未熟透,菜中有异物、异味,大到食材过期、腐烂等,只有我们在日常足够重视、严格执行,从小事着眼、从细节着手,才能防范于未然!
< class="pgc-img">>今天,我们帮助大家梳理了一份详细的食品安全和清洁妙招指南,一起看看吧!
食品安全—6安1净
想要餐厅每日出品安全必须从源头做好“6安1净”:
原材料的采购过程必须安全;
食材的效期管理必须合格、安全;
食材的存放和保管过程必须安全;
加工设备必须安全;
烹制过程必须安全;
工作环境保持整洁、干净。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容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
< class="pgc-img">>餐厅清洁口诀
1. 食材要新鲜,从源头做起。
严禁使用变质、发霉的食材烹饪,防止因食材引起的食安隐患。
2. 分装贴标签,杜绝交叉污染。
所有进入餐厅的食材必须分装,并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标签信息包括:品名、进货日期、保质日期、责任人。
同时,不同的食材分类、分区冷藏保存,禁止不同类型的食材放一起,防止交叉污染。
< class="pgc-img">>3. 每日检查食材,选定专门责任人。
选定的责任人,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冰箱内的每种食材,临期的食材尽快用完或处理掉。每天下班前,责任人同样要盘点不同食材的留存情况。
4. 加工器具无污染,清洁设备要常检。
加工食材的砧板、刀具等禁止交叉使用,做好分类存放。同时,清洁设备、工具(洗碗机、消毒柜、拖地机等)要定期清洗、检查,确保功能使用正常。
< class="pgc-img">>5. 抹布使用分颜色,不同区域不同色。
不同颜色的抹布清洁不同地方和物品,比如:红色清洁砧板,绿色清洁刀具,蓝色清洁餐具,白色清洁餐桌等,防止乱用导致的交叉污染。
6. 前厅后厨人员,规范操作和穿戴。
对餐厅的前厅服务员、后厨人员出台对应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规范从业人员个人卫生检查管理制度,每日监督、检查。后厨工作时,戴好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使用专用分餐工具。
< class="pgc-img">>10个清洁小妙招
餐厅厨房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但是想清洗干净却并非易事,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不同用具、区域 种快速清洁的妙招。
1. 水池清洁
对于洗碗碟的水池很容易沾染油污,可以撒一点盐,用废旧的保鲜膜上下擦拭,再用温水冲洗。水池四周用小刷子或牙刷用细盐、肥皂水、清洁剂擦拭,下水处的水盖用温肥皂水浸泡20-30分钟,达到理想去污效果。
2. 瓷砖清洁
厨房瓷砖沾上厚重的油污时,可覆盖纸巾并喷上清洁剂放置一会,再用清水擦拭即可。对于去不掉的顽垢,可用棉布取代纸巾。
< class="pgc-img">>3. 抽油烟机清洁
它是厨房中最难清洁的灶具。先倒掉油盒里的油污,将油盒、油网浸泡在肥皂水或中性清洁剂兑成的温水中20分钟左右,油污顽固可浸泡40分钟。
4. 排气扇清洁
清洗前,先洗手再打上肥皂,指甲缝里要多留些,然后擦去手上的水。
拆卸排气扇,取一些细锯末备用,用棉纱裹些细锯末或直接用手抓锯末擦拭,直到把排气扇各部件的油垢擦净。
油垢清除后,用清水冲洗各部件上的残留的锯末、棉纱,再擦干组装,排气扇便洁净如初。
< class="pgc-img">>5. 碗盆器皿清洁
长期使用的玻璃器皿,如没有较多污垢,可用茶叶渣洗擦。
擦洗有印花图案的玻璃器皿可用薄绵纸,避免用洗洁精清洗,以免腐蚀图案。如油垢较多且有异味,可将鸡蛋壳捣碎放入瓶中,加少量温水盖紧瓶盖,上下摇晃约1分钟左右,倒出残渣,用水冲净。
铝制锅盆有积垢时,可用乌贼鱼骨轻擦,即可光洁如新。
搪瓷器皿的陈年积垢,可用刷子蘸少许牙膏擦试,效果很好。
6. 锅盖清洁
锅盖用久了会有一层厚厚的油垢,用去污剂擦费时又费力。
最便捷有效的方法:锅内放少许的水(也可加一点洗洁精),锅盖反盖,让蒸汽熏蒸一会,待油垢变得发白柔软时,再用软布轻轻擦拭,锅盖便光亮如新。
< class="pgc-img">>7. 砧板、菜刀清洁
砧板很容易积污纳垢并产生异味,可将2匙醋与200毫升温水混合,然后倒在铺好纸巾的菜板上放置15分钟,污渍便易清除、异味也消失,还有杀菌作用。
8. 水龙头清洁
将一片新鲜的柠檬在水龙头上转圈,擦拭几次便能清除。
或用一块新鲜橙子皮,也能起到强效去污的作用。
电镀水龙头变黑可用少许面粉放在干布上反复擦试,再用湿布、干布擦。
< class="pgc-img">>9. 厨房木器、碗柜清洁
木器餐具、工具上积满油垢时,可用漂白粉加水涂刷在油污表面,第二天用清水冲干净即可。油污较少时,可在水中加些食醋擦拭即可。
10. 油炸锅和烤架清洁
餐厅的炸锅和烤架上堆积的油污可能会成为火灾隐患,定期清洁篮子、过滤器、衣架和罐架,并用百洁布和浸泡在温肥皂水中的湿海绵擦拭,保持油炸锅和烤架的内表面没有油迹。
也可以将烤架浸泡在肥皂水中24小时,以去除硬化的沉积物和变黑的碳。
< class="pgc-img">>另外还有两点一定要谨记:勤洗手和勤清洁卫生间。
我们在保持后厨餐具、工具等干净时,更不要忘记时刻提醒员工洗手,保持双手清洁和消毒,最好在厨房里张贴提醒告示。
在准备熟食前,加工中,完成后;接触生鸡蛋,海鲜、家禽前、后;上厕所后,打喷嚏后,擦鼻涕后,触摸垃圾后等等。
餐厅不仅就餐区、厨房要保持整洁、干净,洗手间更要如此。人手允许的话,每2小时打扫一次,尤其是容易滋生、传播细菌的手柄、开关、水龙头等“接触点”。
还要定期检查固定装置,水龙头和马桶座是否有可能需要维修或更换的损坏。
< class="pgc-img">>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餐厅前厅、后厨的日常管理中,只有规范了相应人员的行为,掌握了对应的清洁技巧,才能守好整洁、干净的餐厅环境,才能让餐厅成为员工工作开心、顾客就餐舒心的幸福港湾。
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研究院
研究员 邹永勤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4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把扩大消费作为经济结构转型重要一环的政策目标十分明显。而规模超5万亿元的餐饮消费市场,无疑是贯穿宏观经济大盘和个体生活需求的一大主线,从而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经济发展大潮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如何培育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土壤,并充分发挥龙头餐饮企业的引领作用?而餐饮企业又应该如何把握难得的机遇打开自身的增长空间?这无疑是当下摆在监管层和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餐饮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食品安全监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餐饮服务行业空间巨大是社会共识。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对行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监管层、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合力。
首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餐饮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对于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企业,应加大惩罚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还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建立完善的投诉和处理机制,及时回应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反馈。
其次,餐饮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食品储存等方面的规定,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同时,还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此外,企业还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公开食品安全信息,确保消费者知情权。以餐饮龙头企业为例,其独特的门店管理模式——“四色卡”打卡制度中,绿卡代表的就是食品安全。正是由于海底捞能够长期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把其摆在首位,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才能使其品牌影响力和门店规模均稳居火锅行业第一位。
最后,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同样至关重要。消费者是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受益者,除了政府应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外,消费者也应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选择餐饮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选择信誉良好、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完善的企业。此外,消费者还应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二、良好的环境卫生能够提高餐饮企业的经济效益
餐饮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核心,其高质量发展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餐饮行业环境卫生的好坏由于与食品安全、消费者体验以及企业形象塑造直接关联,因此是衡量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
比如,良好的环境卫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的用餐环境,提升消费者对餐饮企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从而增加回头客和口碑传播;整洁、卫生的餐厅形象能够展示企业的专业性和对品质的追求,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品牌塑造和市场拓展;而环境卫生与食品安全紧密相连,良好的卫生条件能够降低食品污染的风险,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统而言之,良好的环境卫生能够提高餐饮企业的经济效益。
但现实是,在我国餐饮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与环境卫生相关的问题,通常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餐饮垃圾处理不当,部分餐饮企业将厨余垃圾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餐饮场所卫生条件堪忧,部分餐饮企业的后厨环境脏乱差,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那么,该如何解决餐饮行业的环境卫生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餐饮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餐厅运营的各个环节符合卫生要求;其次要提高员工卫生意识,加强员工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三,要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定期自查和外部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整改卫生问题,保证餐厅环境卫生质量持续改进;第四,要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互动,及时收集和处理顾客关于环境卫生的反馈意见,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比如在海底捞的“四色卡”制度中,蓝卡代表的就是环境卫生。
三、企业自身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餐饮企业是服务性行业,顾客体验和满意度是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就需要企业自身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在产品、服务以及空间环境方面下功夫。在海底捞的“四色卡”打卡制度中,除了蓝卡代表环境卫生、绿卡代表食品安全外,还有红卡代表服务、黄卡代表菜品,而这两个,体现的正是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具体而言,餐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升。企业应关注顾客需求,提供符合健康、营养、口味等要求的菜品;注重原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的改进,保证产品质量;与此同时,餐饮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技能,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此外,良好的空间环境可以提高顾客的就餐体验。餐饮企业应注重餐厅布局、装修风格、灯光音效等方面的营造,为顾客提供舒适、愉悦的就餐环境;甚至还可以通过引入绿色植物、艺术品等元素,提升餐厅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氛围,增强顾客的就餐体验。
总之,餐饮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关注产品与服务质量、优化空间环境、引入现代科技手段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治安防控体系是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餐饮行业的营商环境涵盖了多个方面,比如社会治安环境、行为文明环境、市场竞争环境等等,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发展和创新;其中的社会治安环境和行为文明环境尤为重要,它们是餐饮企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生产和经营环境,保障企业资产和员工的安全,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可以为顾客提供舒适安全的消费环境,从而进一步释放消费动能。相反,如果治安环境较差,犯罪率较高,不但企业可能会面临财产损失、员工受侵害等风险,更有可能导致企业的消费需求下降。
治安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安全和稳定,是投资者和企业家在选择经营地点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在评估营商环境时,需要综合考虑治安环境的相关因素,包括当地政府的治安管理能力、犯罪率、执法效率等。
就政府而言,需要构建一个和谐治安环境和行为文明环境来促进餐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宣传与执行、提升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以及创新服务模式和技术应用等措施的实施,可以创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促进餐饮、现代服务业等经济领域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五、龙头企业应发挥示范标杆作用,助力餐饮行业的生态环境建设
任何一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建设,餐饮行业尤其如此。在餐饮行业高速发展冲刺5万亿元规模的过程中,一批企业享受了红利并迅速成长为具有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等优势的龙头企业。而在餐饮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这批龙头企业可以积极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从而助力生态环境建设,另一方面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亦将进一步打开这些龙头企业的增长空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反哺效应。
那么,龙头企业该如何发挥示范标杆作用,从而助力餐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龙头企业应勇于尝试新的经营模式和营销策略,为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例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或推出定制化、体验式服务等创新业务模式。其次,企业应与供应商、加盟商等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展,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进步。第三,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例如,引入智能化的点餐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提升行业科技含量和运营效率。此外,企业还应遵守市场规则,保持良好的竞争秩序,同时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敢于发声,维护行业健康发展。通过上述措施,龙头企业不仅能够推动整个餐饮行业的进步和创新,更能打开整个行业的增长空间,并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爱干净、讲卫生”
是我们打小就培养的习惯
再加上疫情原因
对卫生的要求更是达到“新高”
但你知道吗?
生活中有些一直坚持的“卫生习惯”
其实是多此一举
甚至反而威胁健康!
指甲剪太短
当心甲沟炎
我们经常会被长辈叮嘱“指甲要剪短一点,留太长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因而一些人习惯把它们剪得很短,甚至是“贴着肉边”剪。
但如果指甲侧剪得过短、过深,两侧的皮肤皱襞失去了指甲的制约,就会往中间生长,当指甲再长回来时,好比硬刺扎进了甲沟里的软组织,会造成嵌甲,引起疼痛、生液、化脓等症状;若细菌由破口处进入,引起感染,则可导致甲沟炎。
正确剪指甲的三要点
①剪前温水泡一下:在剪指甲前,可以先用温水泡一分钟左右,让指甲吸水软化,不但省力好剪,指甲也不会四处乱飞;如果嫌麻烦,洗澡后也是剪指甲的好时机。
②剪时留出1毫米:修剪时要先中间后两边,这样容易掌控长度,要让指甲尖露出1毫米左右小条白边。
③磨平尖锐边角:剪完后,在边角稍作修剪,再用指甲锉把尖锐的边角打磨光滑。一般来说,成年人的指甲建议一周修剪一次即可。
打喷嚏用手捂?
可能伤人又伤己
据研究资料表明,当我们打喷嚏时,鼻腔、口腔同时排气,唾液、鼻腔分泌物会形成1000~40000粒飞沫随空气高速喷出,能够把细菌或病毒带到2米左右的距离,而且一个正常人的喷嚏里约有30万个微生物!
而如果用手捂住口鼻,的确可以阻挡飞沫向空气传播,但也有隐患!
打喷嚏时用手捂的错误点
①打喷嚏时用手捂,微生物会附着在手上,若你没有及时洗手就触摸其他物体表面,有可能通过碰触传播流感病毒给他人,尤其是一些免疫力低的人群。
②打喷嚏时,上呼吸道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如果将口鼻完全捂住,无法缓解的压力会向内“返回”,进而冲击咽鼓管,甚至损伤鼓膜,严重时可造成鼓膜穿孔!
打喷嚏的正确方式
想打喷嚏别憋着,可以用手帕、纸巾等轻掩口部;如果一时情急,来不及准备,可以用肘部衣袖遮掩。因为肘部接触其它地方的机会少,不易造成细菌和病毒的散播。
捏住两个鼻孔擤鼻涕?
小心伤耳
感冒、换季、鼻炎,最容易流鼻涕,你平时都是怎么擤鼻涕的?是按住一个鼻孔,另一个发力;还是捏紧两个鼻孔同时用力擤?
如果是堵住两个鼻孔一起擤,可是非常危险的!
捏住两侧鼻孔擤鼻涕的错误点
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涕时,部分鼻涕不能从缩小的鼻孔擤出,会反流入鼻窦,甚至由咽鼓管涌向中耳腔,出现耳朵嗡嗡响的感觉,且鼻涕中含有的细菌可能会引起中耳炎或者加重鼻窦炎。
擤鼻涕的正确方式
闭上嘴巴,用手指压紧一侧鼻孔,将鼻涕从另一侧鼻孔擤出,然后换边。切忌用力过猛。
掏耳朵上瘾?
小心失聪
大家认为耳屎是身体代谢产生的垃圾,要将它彻底清理,保持耳道干净。其实,适当的耳屎也是有一定的好处——既能对耳朵起到润滑作用,也能防止灰尘进入耳道。有研究发现,如果一点耳屎都没有,反而容易引发感染,诱发外耳道湿疹或外耳道炎。
频繁掏耳朵的错误点
频繁掏耳朵,可能造成外耳道皮肤破损,一旦细菌感染后可能引发急性外耳道炎,出现明显外耳牵拉痛、耳内疼痛、耳阻塞感等症状;若是挖勺耳、棉签进入耳道后,对深浅控制不当就会伤及鼓膜,如:鼓膜被刺破穿孔,会有失去听力的风险。
耳朵的正确清洁方式
一般情况下,耳屎可借咀嚼、张口等动作自行排出,不需要掏。耳朵难受的时候可尝试这样做:
①先用手轻轻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
②如果确实有必要掏耳屎,应先洗净双手,将医用消毒棉签浸透温开水后稍稍挤干,稍微探入和擦拭外耳道,并且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将耳屎带出。
饭后立刻刷牙保护牙齿?
伤害牙釉质
刷牙本来是一个好习惯,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早晚两次刷牙已成习惯。但有些人饭后马上刷牙,甚至不管吃了点什么都要刷牙,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牙齿健康。
饭后立即刷牙的错误点
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层牙釉质,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或喝果汁后,其酸性物质能使釉质晶体变得松弛。如果此时立即刷牙,容易把釉质晶体轻易刷去,久而久之,牙齿釉质逐渐减少,就容易受到损害。
因此,饭后宜漱口,半小时后再刷牙。
开水烫碗能杀菌?
效果没你想得那么好
在外用餐时,你可能会见到这样的“餐前仪式”:撕开餐具包装,倒上热水,开始洗洗涮涮……觉得这样能“消毒杀菌”,用得更安心。
但这样真的有用吗?
高温消毒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有专家表示,高温消毒要达到效果,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作用的温度,另一个是作用的时间,缺一不可。
像餐具上常残留的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霍乱弧菌等,多数要经100℃作用5分钟,或80℃作用10分钟才能死亡;而乙肝病毒在100℃中至少10分钟才能被灭活;一些不怕“烫”的细菌芽胞需煮沸更长时间,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60分钟,肉毒杆菌芽胞则需3小时。
而一般情况下,餐厅提供的水温度往往较低,再加上很多人烫餐具最多也就十几秒,并不能保证杀死大多数致病性微生物,最大的作用可能是带走一部分灰尘。
消毒湿巾擦餐具也不可取
市面上清洁、抑菌的湿纸巾,大多只能用于皮肤清洁,不能起到消毒餐具的作用。
能达到消毒作用的湿纸巾也是用于皮肤或物体表面的消毒,其中的化学成分不能入口,用来擦碗反而增加安全隐患。
所以,外出吃饭尽量去卫生达标的餐馆,实在讲究的也可以自备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