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语闻“五月的麦地·致敬劳动者”征文活动陆续收到来稿,下面这篇写的是一位湘菜馆的老板娘:她相貌“可爱”,向日葵般的脸上总有用不完的笑容;她风风火火,疫情期间迅速推出外卖服务,让餐馆挺过了艰难的3月。
开湘菜馆的玲子
文/郑德宏(广州增城)
开湘菜馆的玲子人缘极好。她的相貌“可爱”得让你无法拒绝,一个80后姑娘,个子不高,一米五八左右,身体像个圆筒,胖乎乎的。重点在她的脸蛋,圆圆的,精致而光滑,一双大眼睛似乎永远眯成一条缝,缝上面堆积着用不完的笑容。“今天子,你恰么子菜唦?”迎接你的是乡音夹着的普通话,让你瞬间从她身上闻到家乡的味道。一张向日葵的脸,真正应了那句老话“相能生财”。
话说广州东部有一座小城,叫增城。增城有一条巷子,叫五斗街。顾名思义,五斗,指小,方寸间;街,指繁华,流光溢彩。五斗街,横直不够一里,但这里却是一个街的“江湖”,餐饮、酒吧、歌厅、商行、银行、单位等等盘踞,各种营生风生水起。我要介绍的就是这里一家“著名”湘菜馆的老板娘:玲子。
玲子与我是同乡,湖南华容人。她是什么时候来增城开湘菜馆的,我不清楚,我只知道,2006年夏天的某一日,一位哥们请我吃饭时,玲子的湘菜馆就开在那里了。也就是从那一顿饭开始,我认识了玲子和她的湘菜馆,至今十五年了,其间有人走了有人散了,而我和玲子都还坚守在增城。
玲子的湘菜馆能挺到今天,算是一个奇迹。除了她的人缘极好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味道:家乡的味道,家乡的好味道。好味道源于两点。其一,食材。玲子湘菜馆的食材都是她爸妈从家乡农户手里进货,然后快递过来的,有时候,也用顺风车打过来。野芹、芦笋、雷蒿、豌豆、黄花、野鳝、泥鳅……这些新鲜的食材晚上发出,到第二天就到货了。吃货们晚餐便可享受到上好美味,不喝上两杯是对不住美好人生的。其二,烧菜。菜香不香,一个“烧”字了得!烧菜得好厨师。玲子湘菜馆的主厨姓耿,大家都叫他耿师傅。耿师傅也是我同乡,他烧的青菜色泽鲜艳,嫩而爽口,他烧的扣肉油光滑量,肥而脆舌。他有一绝活:“天外飞仙”。我曾进入厨房目睹这一蔚为壮观的场景,但见耿师傅右手握锅柄,魔术师一般朝上一扬,一团火焰便在离锅一尺的空中升起,左手将一把青菜朝锅底一扔,火焰在空中停留两秒后自动消失,只留下锅底嗞嗞嗞的声音。耿师傅和玲子一样,他油腻腻的脸上永远堆着笑。耿师傅不是别人,正是玲子的老公。
玲子开的湘菜馆是家族式抱团。他哥哥和弟弟入股参与其中,许多兄弟姐妹合伙做生意不能坚持长久,玲子却能做到让哥哥和弟弟都“服她的箍”。用玲子的话说,做“掌柜的”,像烧菜一样,要有一颗火热的心。
我是玲子湘菜馆的常客。我经常带朋友们去光顾。大家在一起吃饭喝酒,无非谈各自家长里短或吹牛解压,玲子有一丁点儿空闲就走过来,加入话唠。周末,我一个人闲得无聊的时候,就会带着姨侄子去吃饭,我姨侄子在附近当保安,三十岁了,至今还没成家,连女朋友的影儿都没摸到。“李田,么子时候请我恰喜酒唦?”“女朋友都冇得咧!”“快点找一个唦!”每一次,玲子笑盈盈地问,我姨侄子就笑盈盈地答。尽管有戏谑的成分,但玲子的内心总是带着关切,曾经还亲自介绍了一个,可惜姻缘没成。
玲子开的湘菜馆不大,三层,接近四百平方米,一层是厅,厅里容七张桌子,还有一个收银吧台,那是玲子的位置。二层和三层是以湖南地名命名的客房。玲子既是老板娘,又是服务员。玲子姓许,大家也不见外,平时都叫她许姑娘,只有我例外,叫她玲子。玲子帮人点菜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一人一菜,她从不让别人浪费。玲子性格温和,待人极好,有些客人看见冰柜里的新鲜野芹,就说买一把回家烧着吃,玲子就直接拿出一把给客人,客人要付钱,玲子连连摆手:“你出钱,下次就不到我店里来吃饭了。”
来玲子湘菜馆吃饭的大抵都是湖南人,熟人。有些不熟的,来两三次后就又成了熟人。我和玲子有一个共同的熟人,叫良哥,良哥是湖南平江人,在增城做个小包工头,手里面有十来号人干活,平时就来玲子湘菜馆吃饭,刚开始一次一结账,后来一月一次,再后来半年结一次。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良哥忽然间就人间蒸发了,欠下了玲子湘菜馆三万多元的债。玲子就托我去调查情况,原来是良哥妻子恶性肿瘤,去了北京医院,现在是债台高筑了。玲子说,你帮我告诉良哥,饭钱不要了,希望他老婆好起来。
今年春节,因为新冠肺炎,大街上所有餐饮业都歇业,后来我上班,吃饭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我想到了玲子。我打她电话,她在电话里说,原本正月十五准备开业的,现在快到三月了,还没有一个头,这该死的新冠肺炎,害死个人,叫人怎么活唦!
我建议她与美团合作开展网上外卖,玲子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说做就做,果然还是赚来了日常开销,把湘菜馆撑到了三月底。疫情好转,各行各业开始复工复产,玲子的湘菜馆终于又开业了。
她开业的第一天,每个餐桌上都备齐了口罩、洗手液、消毒酒精。我去的时候,她正猫着腰对座椅消毒,动作熟练而又略显吃力。我看见一缕刘海在椅子下方荡来荡去,她的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
见我来了,她站起来,依然保持着她标志性的笑脸——一张向日葵的脸,笑盈盈地问:“今天子,恰点子么里唦?”
【征文启事】
五月,属于劳动者;五月,也属于青年。
是否有一个忙碌的身影让你热泪盈眶?是否有一个朝气蓬勃的面孔让你心情激荡?
南都语闻第四期征文来了!在这个明媚的五月,拿起你的笔,用文字赞美生命,用文字描绘生机,用文字书写生活。
(一)写作要求
体裁:非虚构(文言文、诗歌除外)
字数:800-3000字
征文对象:面向爱好非虚构写作的所有创作者
(二)投稿方式
请将作品发送至nanduzaocha@126.com,邮件命名为“劳动者(或新青年)+作者姓名”,文章内容贴于邮件正文。如有配文图片或视频,请在附件发送。
请在作品正文文末留下您的姓名、联系电话,方便编辑部与您联络。
南都语闻致力于发掘青年写作者,如您是90后、00后,请在稿件最后注明。
(三)投稿须知
投稿作品严禁虚构、剽窃或抄袭,包括不得大量借鉴作者本人此前公开发表的内容。如有引用资料,请注明出处,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
南方都市报保留核查作品真实性的权利。作者需自行保留作品中相关信息的完整材料,以备核查。
投稿作品需为独家首发,此前从未公开发表(包括作者个人公众号、博客、社交平台等),在征文期间,不得将作品投给其他平台或通过其他公开渠道发布。
作品一旦提交,即视为授权南方都市报社有权对提交的作品进行删减或修改,南方都市报社有权对提交的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及宣传。同时,南方都市报社拥有稿件的出版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被《南方都市报》刊发选用的稿件,稿费从优。其他未被选用的优秀作品也将有机会在南都App上免费刊发展示。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南方都市报社所有。如有疑问,可发邮件至nanduzaocha@126.com咨询。
者 李培乐
济南泉城路市场监督管理所,辖区内的餐饮单位门前“贴笑脸” ,就餐消费的顾客可以“寻笑脸”而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一个微笑换一盒纯手工点心”,“答对一个心理知识奖励一个蛋挞”……5月25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学院的同学们向全校师生派送他们自己制作的点心,路过的师生开心地留下自己的笑脸,心理知识抢答环节更是火爆。
当天,该校西式烹饪工艺、烹饪工艺与营养、营养配餐、餐饮智能管理4个专业的同学们组成美食制作团队,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制作饼干、寿司、蛋挞等小点心在校园内进行大派送,共同迎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到来。
“我做的是最复杂的加州卷。先蒸米饭,拌醋,放凉至36.5度,然后在紫菜上均匀地铺上米饭,撒上鱼籽,再翻转放上蟹柳、黄瓜、牛油果。加州卷是一类反卷寿司,最考验手法的便是卷寿司,要留下一指宽度并卷成三角形,压实再卷起。”来自西式烹饪工艺2333班的江婷谈起自己的制作心得时,满满的自豪感。
“美?可以帮助调整情绪,?烹饪美?与品尝美?都能够治愈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在制作中体验指尖与食材碰撞的美感,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去享受关爱自己关心他人的快乐。”活动指导老师张冲表示,此次活动是湘菜学院落实今年职教活动周“一技在手 一生无忧”主题的成果。
湘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郑和斌表示,点心大派送是心理健康系列活动之一:“学院打出‘与心灵湘约,与健康同行’心理健康知识展示、‘倡导和谐心态,崇尚健康心理’主题班会、‘聆听心灵声音,放飞快乐心情’心理电影欣赏、‘开心笑一笑,幸福来报到’点心派发主题活动这套心理健康‘组合拳’,将劳动教育、技能提升融入心理健康,倡导全体学生以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关爱自己关心他人,筑牢心理健康‘防火墙’。”
据悉,该校湘菜学院十分重视学生活动品牌建设,围绕专业特色、技能提升、心理健康等构建“1+5+N”乐业餐饮人系列学生活动推进表,每月有主题,场场有亮点,让学生真学、真干,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通讯员刘梓红 李思浩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