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2018年9月中国的财经江湖,有四个财经人物不得不说。
巧合的是,其中两个事件与张勇有关。 一个是马云宣布他将把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的职位移交给张勇,另一个是张勇的海底捞上市后市值将达到1000亿港元。!
你没看错。 是张勇,但不是同一个人。 一个是1972年出生的阿里巴巴·张勇,另一个是1970年出生的海底捞张勇。
2018年9月,另外两个主要金融人物是涉嫌性侵犯的刘强东和王兴旗下美团港股上市。
我国大约有10000名名叫张勇的人,其中大部分是男性。 在名为张勇的名人中,除了阿里巴巴张勇和海底捞的张勇,还有部长级高管、清朝名人、内地市长、大学校长、教授、主持人等。
阿里·张勇:会计出身,一路“斩钉截铁”
< class="pgc-img">>现在,阿里巴巴张勇出生于1972年1月,今年46岁,他将在一年后成为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
他是一名会计师出身,从大学到工作,他在会计或金融领域工作了20多年。。
他毕业于中国顶级金融机构之一的上海财经大学。
毕业后的前10年,他在安达信和普华永道工作。 2005年,应前首富陈天桥的邀请,他加入盛大担任首席财务官和CFO。
两年后,2007年,他加入马云旗下的淘宝,担任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并在2011年脱离淘宝后成为天猫的总裁。
加入阿里八年后,张勇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2015年5月接任阿里集团首席执行官,成为继董事会主席马云之后的第二大集团经理。
今年九月的教师节,马云宣布他将集中精力做一名马老师。一年后,也就是2019年9月10日,张永将接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
阿里巴巴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根据最新的市值,阿里巴巴的市值为4224亿美元,相当于2.9万亿人民币。
然而,阿里的业务远远不止了阿里巴巴的主体。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是蚂蚁金融服务,其最新融资估计价值为1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其他公司,阿里部门的总市值+估计价值将不低于4万亿元人民币。
如此庞大的企业帝国将会压在70后中年人张勇身上。
海底捞张勇:中专毕业后,他开着拖拉机
四张桌子从零开始,24年后市值1000亿
< class="pgc-img">>与阿里·张勇相比,海底捞张勇的更草根,他的教育和初步工作远远落后于阿里·张勇。
海底捞张勇1970年出生在四川简阳,比阿里·张勇大2岁。
1988年,18岁的张勇从中专毕业,那时许多人才刚刚进入大学。18岁时,他进入了四川拖拉机厂,他父亲在那里当了六年厨师,也就是生产、修理和驾驶拖拉机。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躁动不安的心在不停地跳动,他总是想着出去,辗转反侧。1994年3月,张勇和他的女朋友舒萍,以及施永宏和他的女朋友李海燕,筹集了8000元,打了四张火锅,开了火锅店,第一家海底捞。
就是这样一家店。经过24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火锅餐厅。
海底捞逐渐成为火锅行业最受欢迎的公司! ‘ ’如果你想生存,你只能有更好的态度。客人想要什么速度?客人对这个笑容不满意?多陪笑脸。‘ ’为了留住客人,张勇的团队帮人带孩子,提着包,擦鞋子。
不管客人需要什么,他们都会一个一个地满足。客人吃饭时,他站在一边。 当客人抱怨喝酒伤了胃时,他煮了一壶小米粥。 客人称赞辣椒酱味道鲜美,并慷慨地赠送了一些罐头。
张勇曾在海底捞火锅店当过传菜员、收银员、厨师和其他职位,尊重、重视和关心员工也是张勇在海底捞火锅店定下的规矩。
今天,海底捞的股票在香港正式上市,在今天的早期交易中上涨了10 %,市值1040亿港元,上涨了0.11 %,市值也达到9440亿港元,相当于830亿人民币。
无论是盘中最高的1040亿港元还是收盘的830亿人民币,张勇的海底捞都是世界火锅之王。
2017年,年营业收入为106亿元人民币也在全球火锅行业排名第一。上市后,海底捞的营业收入预计将进一步快速增长,预计在200亿元以上。
张勇和舒萍,夫妻双方,持有海底捞60 %以上的股权,按今天的收盘价计算,价值520亿元人民币,可以跻身中国最富有的30人之列。
两个张勇曾经说过10句话
海底捞和阿里的张勇都是中国金融界的名人,都在2018年9月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阿里·张勇和海底捞张勇都有一些精彩的演讲或发言
阿里·张勇说过5句话
1。今天的成功归功于我们过去做的一些事情。我们将来是否会成功取决于你今天是否能建立一个好的布局。如果你只考虑当前的结果,你会失去很多未来的机会,甚至会做一些短视的事情。你必须有这样的勇气:我做不好,世界上没有人能做好。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打通关,但是你必须有这种信心。如果你活着只是为了做好工作,那有什么意义
2、对一个leader来讲,核心问题不是他有多懂,最重要的是,首先心意要相通,第二是用人能力和学习能力。今天不同的管理者的层次度不一样,你必须去观察他需要什么。我是给他提供帮助的,不是给他去(制造麻烦的)。
3、对于阿里来说,生态意味着高度。这就像爬山。今天阿里也许已经站在了一万米的山峰上。有些人也想爬这座山,一开始只要(细分领域)切得越准,目标受众定位清楚,用户价值选择清楚,爬的速度会越快。这就是创造一个新业务的典型做法。
4、 一个事情该怎么做,哪个部门做,谁做最好,他不会因为要搞协同就不说了,而是觉得应该这么干,我就干了。我们今天就是要这样的一种思考方式。
5、今天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是我们的幸运,因为有竞争,我们才会逼着自己不断去想,应该做哪些创新,应该做哪些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而不是跟在竞争对手身后做他已经做的事情。
海底捞张勇也说了许多经典的话
1。任何一个自吹自擂的人都会很快死去! 美味不是核心竞争力,不值得拿出来说!
2、忠诚度是员工用心服务顾客的基石。只有当一个员工觉得这个店和他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时候,他才会把它当做自己的家,爱他如命。
3、海底捞最厉害的不是服务,海底捞之所以强大、所向披靡,核心竞争力是他自己独创的、能够激发员工创意、热情、积极性的一套海底捞人力资源体系。
4、我倡导亲情式的管理,但并非放松要求的管理。从表面上看海底捞的管理不成章法,实际上很有章法。
5、我一直在琢磨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是环境、口味、食品安全?还是服务品质?我发现最后都不是。我觉得如果人力资源体系打造好了,反而有可能会成为海底捞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 class="pgc-img">>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说起“海底捞”,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个以服务闻名的餐饮品牌火锅店。“海底捞”在我国以及国外开了上百家直营餐厅。
他们因为服务曾多次上过微博的热搜,许多网友对他们的服务都十分称赞。“海底捞”的服务员不仅可以帮你美甲,还可以给你过生日以及看小孩等等。而作为“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从原来一位普通的四川人如今成为了新加坡首富,他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呢?
没背景,没学历
张勇出生于四川简阳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上小学到初中,张勇的成绩一直都不是特别突出,在班级里也很难让老师记住他。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为了能够早一点出来工作,减轻父母的负担,在他读完初中之后就打算上一所技校。
< class="pgc-img">>父母对于他的这个决定也是十分支持,为了将来能够稳定就业,他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都是找那一种能够保证分配工作的技校。后来他被简阳一所技工学校所录取,学习电焊手艺。学成之后,他便被分配到了一家拖拉机厂当一名焊工,这个工作枯燥而且极其乏味。
刚开始工作的他工资非常之低,一个月只有100元的收入。这100块钱根本就不够他生活,每个月还得向父母伸手要一点来补贴。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曾经的他以为毕业之后就有能力养活自己,并且能补贴父母,如今曾经的想法都变成了笑话。
有一天他从别人口中得知,自己那卖烧鹅的邻居阿婆成为了一名万元户。当时一个普通人一年的工资也就一两千块钱,万元户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个富人的存在。张勇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他开始动起了创业的念头。
< class="pgc-img">>当时他工资少的可怜,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闲钱用来创业。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之后,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父母认为如今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创业所需要的启动资金又多,家里实在没有钱支持他。无奈之下,他只好暂时先放下创业的这个想法。
三次创业接连失败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工资慢慢增加了。虽然钱不多,但足以养活自己并且还能存下一点。他那创业的想法又出现在了脑海里,通过他对市场的考察,发现赌博扑克牌游戏机在当时非常的火爆。他的利润非常之高,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为了购买赌博扑克牌游戏机,他跟周围的好友一共借了1200块钱打算来到成都购买。然而人还没有到成都,他就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那个人拿着一块金表打算出售。张勇看到之后,发现那一块金表发现做工很细致,于是就花了1000块钱将这块金表购买了下来。
< class="pgc-img">>张勇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让他拿这块金表到典当行去询问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块假金表,自己被人忽悠了。而知事情真相的张勇一下惊呆了,自己什么都没买到,反而还欠下了1000块钱的债务。
通过这件事情之后,张勇并没有因此而打消创业的想法。他发现倒卖汽油是一笔不错的生意,于是就拿着一块写着收油的牌子在路口收购汽油。没想到司机对于这些倒卖汽油的贩子十分厌恶,在经过他身旁时都吐下了口水。最终他一滴油都没有收到,反而被人辱骂。
没过多久,他又看中了麻辣烫商机,他开了一家麻辣烫的店铺。店铺生意不错,很快他就赚到了1万多块钱。然而这辛苦赚来的钱却被所谓的“女朋友”给骗走了,伤心欲绝的他将店给关闭了。
< class="pgc-img">>4张桌子起步
这三次创业的失败,让张勇一度认为自己可能没有什么经商的天赋。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才明白之前的那三次创业都是想来钱快又没有付出努力。没学历,没背景,又不认命的他只能靠着双手去改变命运。
于是他和妻子以及同学一人出2000块钱,凑够了8000元,来到四川简阳县城开了一家名叫“海底捞”的火锅店。由于起步资金很低,第一家“海底捞”只有4张桌子。
在开这家火锅店之前,张勇根本就不会制作火锅底料。为此他还买了一本书来学习,边看书边炒料,这样做出来的火锅味道很一般。那时候四川已经有很多家火锅店,每一家火锅店都有各自的特色,张勇所开的这个“海底捞”什么优势都没有。
< class="pgc-img">>为了生存,张勇只能将服务做到极致。刚开始由于客人经常抱怨火锅店的味道一般,张勇为了让客人满意,经常送出了很多东西赔礼道歉。他送的比卖的还多,那段时间尽是亏本买卖。为了留住客人,只要客人提出的要求,他都一一满足。就这样他开始帮客人带孩子,拎包擦鞋甚至熬小米粥给喝酒的客人。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只有4张桌子的小火锅店的服务在简阳城小有名气。
成为新加坡首富
积攒了不少积蓄之后,他开始扩大店面,在全国各地开了很多家分店,后来甚至走出了国门。“海底捞”的员工工资比一般的餐饮业要高,而且他们有完善的晋升机制,员工有极高的福利待遇。这也导致在“海底捞”工作的人几乎很少有辞职的,甚至让他们走,他们都不愿意走。
2019年,“海底捞”在香港上市,上市之后张勇夫妇的身价就达到了637.5亿港元,成为了新加坡首富。当时百度词条立即将张勇的国籍改为新加坡国籍。国内的很多网友吐槽张勇夫妇改国籍的行为,毕竟“海底捞”的主要产业和收入都是来源于中国,却选择放弃中国国籍。
< class="pgc-img">>有专业人士对张勇夫妇加入新加坡国籍做出了解释,他们选择移民最主要的不是重点布局海外市场,而是因为新加坡对于企业的税收相对而言比较低。新加坡也因此被称为典型的避税天堂,除了张勇夫妇之外,我国还有一些富豪也加入了新加坡国籍。
从1994年到2018年这24年的时间里,“海底捞”从一个原本只有4张桌子的店面发展到全国100多家分店,海外几十家店面,他的创始人张勇从一个没学历、没背景的电焊工成为了新加坡首富,他的成功无疑让人敬佩。
如今“海底捞”还在不断的持续扩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底捞”会成为一个商业传奇。让张勇放弃国籍加入新加坡国籍的这一行为也可能会成为他一生的污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 class="pgc-img">>/ 何己派 编辑/ 谭璐
卖火锅比卖房还赚钱?海底捞做到了。
最新发布的《2019胡润百富榜》显示,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以1200亿元财富登上榜单第九位,比肩前中国首富王健林家族。
仅一年时间,张勇夫妇的财富猛涨118%。按吃喝划分的食品类目,张勇夫妇超越了海天味业的庞康,以及娃哈哈的宗庆后家族。
与创始人的快速造富步调一致,海底捞如今的市值近2000亿港元,已稳坐上市餐饮企业一哥位置,接近龙湖地产等地产巨头。
掌舵海底捞25年,张勇靠什么锻造白手起家的火锅神话?
1
慷慨的“暴君”
“用双手改变命运”,这是张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生于四川简阳的一个大杂院,父亲是农机厂的厨师,母亲是小学教师,贫穷充斥着张勇儿时的记忆。尽管技校毕业,没背景没学历,但张勇很敢闯。
不甘心做电焊工,20岁出头的张勇四处寻找生意机会,做过博彩生意,倒卖过汽油,还卖过麻辣烫,但都以失败告终。
1994年,张勇拉女友和好朋友入伙,四人凑了8000元买来四张火锅桌,开始经营一家火锅店,这便是初期的海底捞。
刚开业时,张勇不会炒料熬汤,甚至连毛肚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常常左手拿书,右手炒料,边炒边学。在火锅店遍地的四川,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当时海底捞的火锅口味一般,加上店铺选址不佳,生意很冷清。
“门外汉”张勇知道,靠口味无法取胜,但服务却能留住客人。“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态度好点,客人要什么,赶紧给人点好,有什么不满意,多陪笑脸。”张勇说。
为了打出服务的金字招牌,张勇帮客人带孩子、拎包、擦鞋,为喝酒伤胃的客人准备小米粥,给夸辣椒酱好吃的客人免费赠送几罐,尽量满足各种需求。渐渐地,海底捞在简阳的名气越来越大。
1999年,张勇走出简阳,把店开到外地,而后海底捞逐步拓展至全国各地。在创业的第8个年头,海底捞走出国门,在新加坡开出海外首店。
从夫妻小店成长为餐饮巨头,服务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海底捞经营的方方面面。在张勇看来,餐饮行业尽管复杂,但多年下来的核心问题,无非今天卫生没有打扫好,明天客人没有服务好,而这些问题,他已经解决了二十多年。
被视为几近“变态”的海底捞服务体系,缔造者是成千上万的员工。在员工待遇上,海底捞是出了名的慷慨。
公司内部有个关于“嫁妆”的说法,若店长离职,只要任职在1年以上,就送8万元的酬劳费作为辛苦工作的“嫁妆”。
海底捞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有约8.8万名员工,按员工成本36.52亿元人民币计算,员工的人均月薪近7000元,远超多数同行。
“我们对利润的看法,不看短期,而是要看长期。”谈及利润与员工报酬问题,张勇曾表示,店长的赚钱能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没有能力凝聚员工和保证顾客满意度,这才是实现长久利润的前提。
< class="pgc-img">>为激活一线员工的积极性,驱动满意度提升,张勇研究出“计件工资”的制度,这源于他在国外走访时对小费制的观察。
从顾客进店至离开餐厅,运营过程中的每项任务都被计入员工工作量,与薪酬直接挂钩,多劳者多得。张勇说,“我没有办法改变客人而采用小费制,但是我有办法引进计件工资。员工如果做得好,就让他多干。”
在外界印象中,海底捞给钱慷慨、管理温情,但张勇本人却表示自己“一点都不善良,算账很清楚”,他认为“家文化”仅是外界的误解,“狼性”才是公司文化。
将海底捞一举推上神坛的《海底捞你学不会》一书,直接给张勇扣上“暴君”的称号。在多位员工的描述中,张勇脾气暴躁,看到不顺眼的地方说翻脸就翻脸,毫不顾忌场合和对象。
一次张勇同高管外出旅游,时任副总经理的杨小丽随手摘了一朵野花,瞬间引发张勇变脸,当着所有干部的面,将这位海底捞唯一的副总经理骂哭了。
张勇的不留情面,也体现在对待合伙人施永宏的处理方式上。2007年,海底捞正值快速发展期,张勇却让创业起步时就一起打拼的好友施永宏下岗,并以原始出资额的价格向施永宏夫妇买回18%股份,自己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这一豪夺式的做法,张勇并没有感觉愧疚,认为“没有为什么,就是必须这样”。目前,施永宏是海底捞底料生产商颐海国际的首席执行官。
2
“网红鼻祖”的扩张野心
消费者永远喜新厌旧,在新品牌频频崛起的餐饮市场,即便是“网红鼻祖”海底捞,也不敢掉以轻心。
张勇常常枕着危机感入睡。2015年,乐视烧钱杀入多个行业,彼时的张勇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曾追问贾跃亭会不会开火锅店,“因为我实在搞不懂什么是互联网思维,这个问题这两年吓得我觉都睡不好。”
2018年,海底捞服务1.6亿人次,营收同比增长59.5%至170亿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幅达59.3%,净利润同比增长41%。
业绩高速增长背后,是门店的急速扩张。截至2018年底,海底捞全球门店共466家,这一数字在6个月后飙升至593家。这意味着,2019年上半年,公司平均每月新开门店超过20家。
< class="pgc-img">>尽管猛开新店带来规模的扩大和不错的业绩增幅,但隐忧开始浮现。
自上市后就一直被看好的海底捞,今年7月收到国金证券的“减持”评级,认为其新增门店中小店占比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单店平均贡献营收、利润规模会继续下降。与此同时,一线城市的门店分流效应显现,翻台率呈现“天花板”迹象。
一个明显趋势是,海底捞正在押宝下沉市场。截至2019年6月底开设的593家门店中,有550家位于中国内地的116个城市。
与去年同期相比,海底捞在一线、二线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新增门店数,分别为68家、104家和62家,下沉趋势明显。
海底捞上市时,张勇曾说,“我肯定不是做高端,而是又便宜又好,而且我还赚钱多。”
在这位掌门人的带领下,海底捞布局食品、底料、冷链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火锅版图依然在向外延伸,但如何平衡激进扩张与质量,将成为其面临的长期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