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热锅咕嘟嘟地冒着热气,三五好友围坐一圈,随着秋冬季节到来,全国火锅市场迎来消费旺季。近日,中国饭店协会联合美团发布《2023火锅品类发展报告》,全面了解火锅行业现状和区域化发展的新特点。据报告,火锅连续三年登上“正餐细分品类中市占率第一”的宝座,其中,四川火锅门店数全国首屈一指,河南、安徽、山西年复合增长率名列前茅,折射出中部地区的潜力和活力。伴随服务零售需求扩大,火锅消费市场呈现出品质化、下沉化等新面貌,推动餐企加速开启健康化、年轻化、连锁化的新进程。
川渝“当道”,重庆火锅消费势头最旺
美食遍地有,火锅最销魂。据美团综合洞察,火锅门店数占比及堂食订单量连续三年居正餐品类之首,连锁化率较2019年提升63%,长期呈现供需两旺的发展态势。区域分布上,四川是全国火锅门店最多的省份,无愧“火锅第一省”称谓,“潮汕牛肉火锅”大本营广东省则紧跟其后。同时,中部崛起为火锅市场注入新活力,2023年,河南、安徽、山西火锅门店数年复合增长率远超川渝、广东,位列全国前五。
中国地大物博,热辣成瘾的川渝火锅却统一了国人的审美。2023年,美团平台中,川渝火锅贡献了近一半的火锅团购订单量,其中,“遍地开花”的重庆火锅消费势头最旺,成为过节标配。
在四大一线城市大众点评榜单上排名居榜首的“珮姐老火锅”在中秋国庆假期颇受欢迎,不少游客跟着大众点评前来打卡。珮姐去年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以直营模式扩张,每到一座城市都能带来一股排队风潮,让人对“重庆火锅”有了全新的深刻记忆。重庆的火锅上下游产业正在加速发展,重庆火锅作为中华美食代表,也将在全世界大放异彩。
品质消费,头部品牌加速回归“鲜”时代
从乌拉盖草原养殖基地到自建食品级屠宰场,新鲜牛肉可通过冷链,按照“一日两配”的需求,送达全国100家“左庭右院”直营门店。
2015年成立于上海的“左庭右院”餐饮品牌,一直将“鲜”看作立身之本。自建的供应链体系保障牛肉鲜配的同时,还各地搜罗与牛肉火锅相得益彰的优质菜品:江苏如皋的萝卜、巴马水泉冬瓜等,让食客随时都可享受鲜美。“吃火锅就是吃个新鲜。除菜品上下足功夫,我们也通过大众点评的门店运营、头图装修和套餐搭配,突出‘鲜’这一主题,让有需求的顾客第一时间选择我们。”左庭右院市场负责人石吟表示,目前大众点评上,三分之一的评论会提及“鲜”这一关键词,“人们觉得鲜就会觉得值,好的口碑也让生意不断增长。”今年以来,左庭右院在美团上的团购订单量已位列全国前十,未来还将再开30多家门店。
有机蔬菜、鲜切羊肉、现打牛肉丸……人们的餐桌愈发新鲜,以“左庭右院”为代表的火锅餐厅也加码品质化、健康化布局。今年以来,美团上“品质”“健康”相关主题餐饮团购的餐饮门店数同比增长133%,相关订单量增长160%。其中,100元至300元价格区间的品质火锅团购订单量增长速度最快,是去年同期增速的3倍。
下沉扩容,借数字化打开增长新空间
伴随小镇青年崛起,不少火锅店将目光盯上下沉市场。以“下江腩”为例,这家杭州起家的牛腩火锅今年在美团上入驻的门店数同比增长超68%,并凭借线上运营和大众点评口碑在下沉市场风生水起,成为增长性最大的品牌黑马。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下沉市场的火锅团购订单量复合增长率超13%,明显快于一线城市。
门店扩张之余,很多品牌也开始尝试“火锅+”等形式,加速产品扩容、体验升级,挖掘市场潜力。
工作日晚上9点,位于重庆景苑路的“渝厨生态火锅”正忙着接待当晚的第二波客人。作为一家主打“火锅+生态”的新晋品牌,老板的开店思路来源于自己的用餐体验。“每次吃重庆火锅都十分喧闹,特别希望能有些松弛感”,创始人杜代明介绍道,他和朋友将火锅与田园体验相结合,力求为食客们提供一个城市中的心灵栖息地。产品方面,除了传统多人套餐,渝厨会在美团的线上门店重点推荐自制饮品,试运营阶段便售出4000杯,“火锅+饮品”已成为渝厨招揽年轻客人的又一杀手锏。
在火锅市场竞争激烈下,行业正在顺势发生变化。“火锅+小酒馆”“火锅+卤味”“火锅+国潮”等全新火锅模式不断涌现,并借助美团、大众点评走上更广阔的舞台,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社交选项,推动行业向着“年轻态”发展。
上游新闻 涂源
年以来,北京火锅市场接连“迎新”,朱光玉、鸿姐老火锅、萍姐火锅等网红品牌相继在北京开设首店,动辄排队1小时说明了“新星”的人气之高。与此同时,一些已在市场上打拼多年的“老牌”川渝火锅则进入了批量关店时期。据红餐研究院、红餐大数据显示,过去近一年小龙坎火锅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减少了129家,谭鸭血门店数量减少了136家,贤合庄门店数减少了269家,刘一手门店数量减少了57家。
业内观点认为,相较于“新星”,这些“老牌”川渝火锅确实面临品牌老化问题。实际上,火锅行业的竞争壁垒并不太高,容易“各领风骚三五年”,门槛低、同质化严重等因素加速了网红川渝火锅品牌迭代。
“新”“老”上座率拉开差距
5月16日12时,新京报记者来到小龙坎火锅北京三里屯店,午间时段上座率不足2成。面对稀少的客流,该店工作人员认为原因在于当下正是火锅淡季,且当日为工作日,该店工作日晚间的上座率能够达到8至9成。而后新京报记者又来到旁边的谭鸭血火锅店,该店情况与小龙坎三里屯店相似,午间时间段上座率不足2成。
5月16日午餐时间段的小龙坎三里屯店。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摄
同样是工作日午间,新京报记者在珮姐重庆老火锅三里屯店、海底捞三里屯店注意到,上座率超过5成。据珮姐重庆老火锅三里屯店的工作人员反映,相对于火锅旺季,目前的客流的确有所减少。而在萍姐火锅三里屯店,上座率超过7成。据了解,该店是萍姐火锅在北京开设的首店。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产品方面,朱光玉、萍姐、珮姐、怂火锅等“新秀”火锅的菜单除了基础的涮品和锅底之外,还增加了多个地方特色小吃、应季甜品、自创奶茶柠檬茶等餐饮品类。比如朱光玉专门开设了一个档口,提供酱肉包、特色炒饭等地方小吃。相比之下,小龙坎的菜单主要以火锅相关涮品、锅底为主。在小龙坎三里屯店,新京报记者询问是否有奶茶等产品,工作人员表示并未推出过这些品类。
“老牌”调整门店、整合品牌
据红餐研究院、红餐大数据显示,2022年6月20日至2023年5月10日,小龙坎门店数量从超760家减至631家,一年时间门店骤减129家,目前小龙坎在北京有12家门店。5月17日,新京报记者浏览大众点评注意到,目前小龙坎在北京正常营业的门店为8家 ,4家显示暂停营业。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小龙坎常营店、东直门店、亦庄店、西直门等多家门店所属的公司显示已注销,注销时间在2021年至2023年4月底之间。
小龙坎方面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现在北京区域共计8家小龙坎门店,最多的时候有16家,目前也在持续拓展中。针对过去近一年全国门店数量骤减,小龙坎方面回应称,由于过去三年环境客观因素,实体商业尤其餐饮行业受大环境冲击,部分合作商重心发生变化。
小龙坎同时表示,小龙坎坚持提质保量策略,对老一批门店进行梳理,门店数有所调整。“自2022年下半年,小龙坎品牌打造了多元化的门店模型并同步迭代升级,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据2023年第一季度数据统计,已累计新签约111家门店。”
面临餐饮市场环境的变化,小龙坎也尝试整合其他品牌资源谋求出路。2023年1月,小龙坎全资收购蜀大侠,小龙坎当时回应新京报记者称,股权变更主要是为了实现双方品牌长期发展进行的资源整合,目的在于优化供应链,最终实现合作伙伴门店降本增效,多方共赢。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蜀大侠也是川渝火锅品牌,成立于2015年,目前同样面临门店收缩现状。据红餐大数据显示,2022年6月30日至2023年5月,蜀大侠全国门店数量由超480家缩至444家,该品牌目前在京未设门店。
一位在川渝火锅行业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小龙坎门店数量骤减的原因在于品牌面临老化问题。从2020年至今,主打川渝火锅的品牌层出不穷,为吸引年轻消费者,这些品牌均推出“火锅+茶饮+酒”、就餐场景化等多元创新举措,而在市场端,未见小龙坎做出相应的产品、服务创新举措。
小龙坎曾对新京报记者透露,在目前的环境下,对于小龙坎、蜀大侠等全国大多数餐饮品牌来说首要问题仍是调整门店,实现“活下来、活更久”,要把过去的三年时间追赶回来,应全力优化产品、控制成本,协助加盟商门店更好地实现单店盈利。
川渝火锅加速迭代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年中至今,贤合庄、德庄、谭鸭血、刘一手等火锅品牌均大幅缩减了门店数量。
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德庄门店数量超过540家、谭鸭血门店数量超740家、贤合庄火锅门店数量超570家、刘一手门店数量超300家。截至2023年3月28日,德庄门店数量降至481家,整体门店数量减少59家;谭鸭血门店数量为604家,其中在京13家门店,整体门店数量骤减136家;贤合庄门店数量降至301家,整体门店骤减269家,刘一手门店数量降至243家,整体门店骤减57家。
小龙坎、谭鸭血等在成立时也曾被业内称为新派火锅的代表品牌,贤合庄等还曾通过明星引流、制造服务噱头等营销方式迅速获取了消费者关注。2018年,谭鸭血老火锅成立,创立了“开鸿运”的社交仪式,以“有料”的锅底同时依靠互联网传播模式,短时间内迅速吸引了年轻人的喜爱。
最近两个月来,多家网红川渝火锅品牌在北京开设首店。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摄
在上述品牌缩减门店的同时,一批新兴的川渝火锅品牌出现并获得市场关注,而后迅速跑马圈地。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以“火锅+”多元素组合、“市井火锅”“公路夜市”场景化营销而迅速出圈的火锅品牌超过10家,今年3月,朱光玉在京连开3家门店,怂火锅第2家门店也选址三里屯。目前在北京三里屯商圈,聚集了萍姐、朱光玉、怂火锅等多家火锅“新星”。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对新京报记者透露,在疫情的影响下,很多餐饮门店无法盈利,因此通过缩减门店延续品牌发展。此外夏季是火锅消费的淡季,小龙坎等火锅品牌如果要继续拓展门店,需等至秋季之后。文志宏认为,火锅行业的竞争壁垒不太高,且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很容易出现“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现象,“消费者通常有审美的疲劳、饮食疲劳,所以很多消费者抱着尝鲜心态,去尝试具有网红基因、新出现的火锅品牌。”
一位加盟多家火锅品牌的投资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实新的品牌也很容易被市场淘汰,这与火锅企业的盈利方式有关,很多企业仅仅通过加盟方式挣取加盟费、管理费等“快钱”,而没有中长期的品牌发展规划,由此导致3至5年内又被新的火锅品牌取而代之。
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编辑 王琳
校对 王心
国火锅发展历史悠久,经历数千年,派系众多,其中川渝火锅对现代火锅的发展和文化的塑造影响深远。从行业发展看,火锅目前是餐饮细分品类中市占率第一。在“火锅之都”重庆,全市火锅门店超过3万多家,数量为全国之最。
< class="pgc-img">渝叔公/图源网络
>重庆火锅是火锅的起源地,历史悠久,传承了不同时代的味道记忆,在岁月的洗礼中历经一年又一年的创新优化,各方面都发展得十分成熟,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实力遥遥领先。特别是对于爱吃辣的消费者来说,重庆火锅可以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更是为重庆火锅的扩张提供了机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后起之秀在重庆火锅行业中立住了脚跟,也有不少的传统重庆火锅店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中国重庆火锅行业的未来发展中,重庆火锅店经营者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思路开阔,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渝叔公深知,只有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同质化严重的重庆火锅中走出来,因此,通过不断地尝试,精选好原料,发酵4个月,100%无添加,成功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发酵锅底,还原经典老火锅的醇厚味道,为顾客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
< class="pgc-img">渝叔公/图源网络
>渝叔公的创新发酵火锅不仅保留了传统重庆老火锅的鲜美口感,还非常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健康,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从选材到烹饪,确保每一道菜品都是新鲜、安全、卫生的,同时做到了手工制菜,现切现上。而且渝叔公始终秉承着“品质至上、服务第一”的经营理念,会持续不断地创新和提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试问,这样优秀又独特的重庆老火锅品牌谁能不爱呢?自开店以来,渝叔公以味道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好评,成功出圈。渝叔公能够如此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店铺特色装修:老重庆风格,拍照打卡,轻松出片,风格鲜明,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种草打卡,再加上互联网传播,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
< class="pgc-img">渝叔公
>未来,渝叔公会继续保持初心,积极拓展市场,争取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吃到口味优秀、环境独特的纯正重庆老火锅。如果你看好我们的发展前景,不如加入我们,携手共享蓝海市场,据市场调查显示,开重庆火锅店失败的大多数都是毫无餐饮经验的小白,而加盟重庆火锅则可以大大降低失败的风险,因为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完善的经营模式,专业的扶持团队做后盾,开店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