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营销,一直是一个很被动的命题!
因为一提到客源从哪里来,生意好不好?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餐厅的 地段!!!
如果你身处繁华的闹市区,日均人流量上万,只要餐厅供应的菜品优良,生意自然差不了哪去。
如果餐厅所处的地段人烟稀少,且位置隐秘,那基本不要幻想顾客会奔着你来。因为还有很多位置好,名气大,口味还不错的餐厅在一路上奋力拦截。
同时!
地段的优劣与租金高低有着一荣俱荣的关系!
好的地段往往伴随着居高不下的房租成本。而地段不好的餐厅,没有了人流量,依然入不敷出。
以上种种,使得餐饮营销越发依赖地段的影响,而为了赢得好的地段,我们又不得不付出高额的房租,靠补贴成本去赢得客流量。
那么,餐饮营销就只能按这样的方式听天由命吗?
当然不是!
互联网存在的意义就是打破行业的僵局!
新的营销方式,已经应运而生。好哇智慧餐饮以微信为突破口,实现了餐厅与客户的有效连结。能够切实有效的维护老客户,带来新客源。
传统电话外卖、预定
可视化低、信息量少、沟通不畅无法提前付款
餐厅太忙,电话无人应答......顾客未付款,送上门的外卖无人接收......订餐员记错,送来的不是我点的菜!!!看不见菜单,不知道点什么!电话信号不好,听不清楚.....对方口音太重,听不懂在说什么!......
好哇微信外卖、预定
界面清晰、内容丰富、操作简单支持在线付款
通过餐厅微信公众号进入可视化点餐页面
类目清晰,价格明了,还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相应备注
通过餐厅微信公众号进入预定页面
填写预定信息,预定相应菜品,完成在线支付
除了提供远程点餐与预定以外,好哇智慧餐饮还支持店内自助扫码点餐,顾客到店后,无需呼叫服务员,只要通过微信扫描桌台二维码,便可进入点餐页面进行自助点餐,在线支付!
点餐方便:好哇智慧餐饮系统支持用户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建立云餐厅。顾客关注餐厅微信公众号,即可在微信平台进行点餐。
操作便捷:微信点餐与好哇智慧餐饮系统打通,顾客一经下单,订单信息将通自动导入商家后厨。无需二次中转。
营销简单:鼓励顾客关注餐厅微信公众号,让其成为餐厅的粉丝。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餐厅活动促销等信息,把顾客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里!再也不用发传单、打广告烧钱又费力了!
微信关注“好哇智慧餐饮”
咨询在线客服,了解功能详情
>015年5月15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中国(上海)餐饮食品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上午11:30,在好哇智慧餐饮的CEO—郑金君的主持下,烹饪协会众多领导、支付宝和微信的相关领导、众多媒体共同见证下,好哇智慧餐饮2015新品发布会荣耀揭幕。整个发布会以“变”为主题,用传统川剧变脸点燃发布会。
(中国烹饪协会供应商委员会秘书长——刘兰英秘书长致辞)
现场邀请到了中国烹饪协会供应商委员会秘书长刘兰英,刘秘书长首先对好哇智慧餐饮的发布会的举行表示欢迎,随后说道如今已经是互联网时代,O2O在餐饮业的大力发展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的必然方向,只有顺势而为,借势而为才能让企业有进一步的发展。刘秘书长更是表明,好哇智慧餐饮是一个极好的项目,带来的是整个行业思维的变革,更是在帮助传统餐企实现思维上的逆变。
(好哇智慧餐饮CEO-郑金君)
去平台——思维逆变
好哇智慧餐饮CEO-郑金君上台致词,郑总一上台就直指众多传统餐企最关心的问题,那就是如今O2O时代下大平台的肆掠,传统餐企的出路在哪里?团购和外卖等大平台瓜分市场,传统餐企纷纷开始依靠平台,随后传统餐企就会发现自己:钱包空了,客户丢了,品牌弱了。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餐企都开始寻求改变之道,只是一来没有能力,二来没有方向,三是不懂会员经营,随后就陷入到“入平台无利润,出平台无客流”的怪圈里,那么好哇智慧餐饮又是如何来帮助餐企实现思维逆变之路的呢?
郑总提出让餐饮O2O回归到餐饮本质这一说法。而好哇智慧餐饮作为全国首个餐饮业“全渠道整合”整合运营服务商,帮助餐饮商家的自有品牌为中心,从餐饮商家需求出发就是餐饮商家就是平台,把团购、外卖等大平台平台转变为自己的一种营销工具,而不再是他们的供应商,从被动转主动,彻底扭转自己的地位。这一论点更是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
紧接着郑总介绍了好哇智慧餐饮新品的各项功能,在点餐方面,好哇智慧餐饮提供二维码点餐、PAD点餐、微信点餐、点菜宝点餐以及银行卡、会员卡、支付宝,微信支付、扫码支付等市面上所有常见的点餐收银方式,同时还能满足库存、财务、员工管理、成本控制等基础管理需求,帮助商家快速降本增效,更有移动办公、大数据分析等精细化管理手段,让餐企管理者轻松知晓顾客喜好、人群分布、消费趋势,帮助餐企更快实现去平台。
支付宝O2O事业部餐饮总监可道更是明确表示,支付宝和好哇合作十分紧密,只要利用好智慧餐饮的餐企都会获得利润最大化的机会。
(好哇智慧餐饮副总—李文剑)
新加盟——变革大局
接下来好哇智慧餐饮的副总—李文剑就如果软件免费了,传统代理商的出路在哪里与众人进行了探讨。传统加盟代理,受品牌、区域、价格、政策等的限制,盈利模式单一,主要以一次性的软硬件费用为主,而如今软件免费的时代即将到来,那么传统代理商要怎么办?
李总指出好哇颠覆传统加盟理念,带来变革大局。好哇一直旨在帮助合作者创建有影响力的本地化专业O2O商圈平台,不再受传统的四大限制。除了传统的软硬件费用收益,还帮助合作者实现商圈分成成等持续盈利方式,让合作者收益多元化。
整个发布会别开生面,不只是让众多观众体验到了国粹——川剧变脸的魅力,更是对餐企和传统代理所面对的问题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直观的了解。现场反应热烈,许多观众表示这不单单是一次新品发布会,更是整个餐饮业的一次重大变革。现场一位资深的餐企管理者更是明确表示了自己对好哇智慧餐饮新品的关注度极高,他告诉记者,这次发布会改变的不只是传统餐企人的思维,更要改变如今整个餐饮业的格局。
好哇智慧餐饮作为中国餐饮业去平台化的倡导者,这次新品发布会的圆满成功更是带给众人对于餐饮企业变革新出路的新期待。
<>/吴梅梅(品途网记者)
俏江南高级总监赵锡刚曾说过“餐饮业是世界上文化最低的一帮人做了流程最复杂的一件事”,而在互联网技术去不断去改造传统行业的时代,餐饮可以说是最先接触到软件系统和互联网的行业,餐饮O2O也一直是品途网重点关注和讨论的一个话题;悠先点菜CEO侯峰告诉品途网:“杭州老头儿油爆虾的老板非常传统且年纪很大,之前也接触过很多互联网公司做的产品,但是他不相信一群互联网人能够想象复杂的就餐环境,解决餐饮人细致的需求”。
正是如此,餐饮O2O之路显得漫长,而其中最难的在于利用互联网改造餐饮业落后的流程上,其中有面向商家的系统提供商,如已上市的石基信息,大众点评去年入股的天财商龙等多家餐饮软件信息商;也有同时面向B端和C端的互联网公司,且偏向于通过改变用户的就餐习惯来优化餐饮的流程并提高效率,即从前端切向后端,前端是水龙头,后端是蓄水池。那么,在第二类中有哪些玩家,他们各自情况如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这即是本文所讨论的议题。
玩家:他们这样改造餐饮业流程
在整个餐饮业,快餐市场占比23%,中餐市场占据了62%,而剩下不到5%的高端餐饮在面临转型的压力;那么在中餐领域,传统的就餐流程通常是:进店—等位(找位)—上菜单—点菜—下单—制作—上菜—支付—离店,而互联网所能改变是从等位到下单这段过程,这其中的关键节点是点菜,因此有不少产品选择从点菜切入,包括文中未提及的小灰灰点餐。
遥摇排队: 2012年10月在北京成立,是一个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排队应用,同时具备提前点菜的功能,并为B端提供排队机(安卓平板+打印机),商业模式主要是广告,据说目前已被美团网收购,并成为独立的事业部。
番茄快点:2013年3月在北京成立,是一款基于LBS定位的手机点菜应用,特色是系统可以根据餐厅、就餐人数,通过摇一摇自动点出一桌菜,创始人黄炜曾任职百度地图和58的无线部门,现产品已归入58同城旗下。但是使用场景是用户就餐落座后点菜,模式存在一定的硬伤(下文有分析)。
美味不用等:2013年4月在上海成立,是一款远程排队App(也开发了微信服务号),提供点菜及排队功能,到号时会提醒用户就餐;其从排队切入获取用户,同时为餐厅提供一套包含软硬件的客户管理解决方案,现已获2000万美元B轮融资,并接入支付宝和百度地图。
淘点点:最早取名淘宝点点,于2013年6月在杭州低调上线,选择从点菜切入是有意避开竞争激烈的团购、优惠券,用户可现场点菜或在线点菜,通过现场扫描二维码来提交订单;虽然花了很大力气推广营销但是效果不佳,2014年初开始把重心转向外卖领域,此后走上了与饿了么、美团外卖厮杀之路,目前在外卖行业市场份额居前三。
案例:悠先点菜如何提升餐厅效率
品途网了解到,悠先点菜(原名优先点菜)最近刚获得来自纪源资本的A轮投资,此前获得了王刚的天使投资,王刚早期投资了滴滴打车、友友租车。悠先点菜于2013年9月上线,是一款基于在线点菜,通过C端提前点菜并支付来帮助B端提升经营效率的App,用户的账户红包还可以直接抵现,目前合作商户近千家,主要是杭州、上海两地的连锁中端餐厅,未来会覆盖到更多的城市。
一般来讲,单店提升营业收入的方法最主要有两种:增加客流量、提高翻台率,因此新餐厅的痛点是引流,而对于知名餐厅来说,他们需要考虑的则是效率问题,加之餐饮业的一大特性是具有集中性,在午市、尤其是晚市高峰期,等位是经常性的。当桌位成为稀缺资源后,有效的解决办法包括:在线取号排队(也可现场取)、预订桌位(门槛较高,恐有最低消费)、提前点菜,预留桌位的话用户的等待时间是最少的但对餐厅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单纯的排队系统能减少客人的流水但还是不能提高翻台率,在线点菜通过尽力节省用户的点菜时间来帮助餐厅提升效率,间接地增加了营业额,但对于用户习惯还是一个挑战。
悠先点菜的解决方式就是把时间提前到就餐前,把空间放大到餐厅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看菜单及点菜下单时间,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改变;据悉,与悠先点菜合作的杭州老头儿油爆虾星光店接待量从晚市的250桌提升到了320桌,效益还是可见的。此外,目前用户点菜后 没有就餐时间的限制,一周后到店都没有问题。
教训:创业初期要跳过这几个坑
第一个坑:没有B端的服务。
客如云也曾经推过一个应用“找位”,反响并不好,彭雷最后总结出的经验是先做好B端再做C端,没有B端就别谈O2O了。同理,笔者认为番茄快点这种互 联网点菜方式看似比纸质菜单方便环保,但实际上仍是一种资源浪费,重要的是没有对餐厅起到帮助;在理论条件下,厨房并不是限制餐厅服务能力的最大瓶颈,应该是桌位,桌位的闲置以及就餐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浪费,而番茄快点既没有做到提前点菜,服务员还不能起到推荐的作用(要知道菜品的利润是不同的,有些比较高),最坑爹的是最初菜谱的上传者还不一定是餐厅工作人员,服务价值与推广缺失的矛盾显示了该模式的弊端。
第二个坑:不顾成本和用户体验。
侯峰告诉品途网,悠先点菜App较早的版本还保留了二维码验证这个功能,但他们在实践中它被部分验证是不合理的。虽然二维码技术的应用场景很多,但多用于支付上,而在验证订单这个环节用户比较习惯的还是手机验证码,悠先点菜尝试二维码验证所带来的问题有:第一,餐厅需要额外配置扫码设备(手机也可以),不仅增加了成本,服务员操作还需要培训;第二,摄像头的像素和识别的速度相关,而验证费时这种经常发生的事情很一些用户体验。在走过弯路之后,悠先点菜使用了手机尾号来取代二维码。
第三个坑:贪多嚼不烂。
创业时创始人的另一个职位是产品经理,他们对方向把握不好而更迫切地想知道用户的需求,因而侯峰早期还充当了客服的角色,他总是能接到用户的反馈电话,或是抱怨或是提各种各样的需求,比如预订(留位)、外卖、自提等。这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他确实这么做了,而一味满足用户需求所带来的是业务多而全,但贪多嚼不烂,创业团队本身还没有摸清餐厅的实际情况就去冒然涉足堂食以外的其他领域,实际服务是明显跟不上的,那么线上的那些功能入口也基本形同虚设,后来全部砍掉了,只留最核心的在线点菜功能。
在优化餐饮O2O服务流程的道路上,品途网见证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此,包括客如云、好哇智慧餐饮,我们希望创业者不仅有热情,还有聪慧和眼界去避开这些可能的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