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成都商报
饮品点的是少冰 结果半杯都是冰?
是否构成消费欺诈?看律师怎么说
3月2日,记者从互联网科技博主@蒋鑫说事处得知,当天14:33,一位消费者向@蒋鑫说事反映,她在成都火车南站候车厅内一饮品店花了22元购买了一杯饮品,备注的是少冰,结果15:22,当她到达目的地眉山时却发现,饮品喝完后,杯内仍有大半杯冰块。
“明明点的是少冰,结果半杯都是冰。”她认为“这太坑消费者了,自己花了22元钱却买到了一杯冰糖水。”此事发生后在网上引起热议,有网友也认为“太坑了”,并认为“饮品店的套路越来越多。”
3月3日,记者了解到,该饮品店店长向@蒋鑫说事说明了此事,在说明中除了向该顾客表示抱歉外,也说明了饮品出现“半杯都是冰”的原因,“我查看了监控,在操作流程中,我们一名来了不久的新员工,在进行雪克操作中,没有认真查看了解到顾客的实际需求,少冰做成了标准冰。”
探访:店长点的单 店内没有新员工
那么,真如该店长所言系新员工操作失误所造成的吗?
3月3日下午,记者也来到消费者所购买饮品的书亦烧仙草成都火车南站候车厅店询问此事。
记者看到,该店当日已不再售卖上述消费者所购买的“草莓啵啵益菌多”饮品,店员表示“卖完了。”
对于为何会出现网上所说的“半杯都是冰”的情况?店员表示“冰太大了,太多了,就散播到网上去了。”而对于店长所说的是由新员工操作不慎所引起的,该店员表示“否认”,店里并没有新员工,当时也是店长给该顾客点的单,“店里的员工给她做的。”
店员表示,“当时点单的时候就给她说了,这(款饮品)是冰的,她要的也是冰的,我们给她做了少冰,但冰块太大了,所以看起来冰比较多。”所以,其实该消费者所拿到的就是少冰的饮品,而不是店长所说的做错的标准冰饮品。
测评:购买5款“少冰”饮品 “书亦”冰最多
由于店内已无消费者所购买的同款饮品,随后,记者在该店以顾客身份购买了一杯“少冰”的百香益菌多饮品,在将饮品中的水与固体冰块分离后发现,冰块至少占据整个饮品杯的一半。
那么,是所有饮品店的“少冰”量都这么多吗?
随后,记者又在5家饮品店购买了5款“少冰”饮品进行测评,分别为德克士的可乐、厝内小眷村的奶茶、蜜雪冰城的绿茶、一点点的四季春茶以及消费者在书亦烧仙草所购买的草莓啵啵益菌多饮品(注:该款在市二医院店购买)。
记者看到,5款饮品中,书亦烧仙草的草莓啵啵益菌多饮品的冰量最多,占据饮品杯的三分之一左右,其次为德克士的可乐,占据饮品杯的四分之一左右,一点点的四季春茶占据饮品杯的五分之一左右,而厝内小眷村的奶茶以及蜜雪冰城绿茶的少冰饮品中则根本没有冰。
律师: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那么,上述消费者遇到的饮品“半杯都是冰”的情况算不算消费欺诈呢?
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副主任陈逢逢律师表示: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陈律师表示,在饮品中,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饮品的口感和品质,而品质即质量,无冰类、少冰类、标准冰类的饮品口感和品质肯定也有所区别。
在该事件中,如果消费者点的是少冰类饮品,商家做成了标准冰饮品,且没有事先征得消费者同意,则涉嫌以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品标准方式销售产品而构成消费欺诈。
对此,太琨律创始合伙人朱界平律师则表示:是否算欺诈,主要需要判断是否存在欺诈的故意和欺诈的行为。如果商家对于消费者购买的该款饮品的宣传为“半杯都是料”,而实际提供给消费者的是“半杯冰”,那么就涉嫌消费欺诈了。
如果商家未对该饮品里面料的多少进行特别的宣传,仅仅根据一杯饮品里有半杯是冰,认定商家故意欺诈以及实施了欺诈行为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朱律师表示,因为不同的饮品有不同的风味,根据风味的不同对于冰的多少的设定可能就不一致。对于这种情况,消费者如果对于冰的多少特别有要求,可以询问标准冰量是多少,在此基础上要求少冰。
对于商家来说,为了避免纠纷发生,可以对饮品的标准冰量进行公示,特别是基于风味要求冰量多于普通饮品的,应当在消费者购买时进行特别的提示。
最后朱律师提醒:消费者购买到这类容易溶化的饮品或者容易变质的食品时,如果确实遇到了欺诈,可以先拍摄照片、视频等作为证据,然后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如果遭遇欺诈的金额较大,也可以直接选择诉讼维权。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摄影报道
< class="pgc-img">>
知从何时开始,各个品牌的茶饮就在海口井喷式的出现,往往是一波热浪还未平息,另一波热浪又汹涌来袭。而厝内小眷村作为开店已久的品牌茶饮店,却依旧还有点单队伍排长龙的场面。
作为一个严谨的美食公众号,我们第一时间上网搜索了官方网站、微博和公众号,发现各种信息鱼目混珠的,在不同渠道留言咨询也没问出个所以然。
虽然小编有在外地喝过它家,但也没法准确从店面来判断品牌的真假,只能通过味觉体验告诉你们这家怎么样,跟其他店的味道像不像。在冲入排队长龙之前,先看准我们划好的重点吧~
< class="pgc-img">>初 始 印 象
厝内小眷村在网络上的名气应该也是无人不知了,各个城市遍地开花~来了海口,选址在国贸的黄金地段,热闹也是肯定的。
熟悉的小房子造型,装修比较简洁清新,有点台式怀旧的感觉~
木质的菜单板子上是各种它家经典的茶饮,单从名称来看,跟外地的一模一样,完全没有区别。
< class="pgc-img">>店面不大,堂食只有一片不到10平方的区域,临窗一排吧台式座位,2张简约的小桌和几把椅子。
坐7、8个人就已经略显拥挤,排队的人再一多,等茶的喝茶的往这角落一凑就更嘈杂了,还是买了茶带走比较方便~
这里的服务蛮热情的,店员会耐心地跟我们介绍产品,并询问喜欢的口味,不同饮料的甜度和冰量也做出了合理的“官方”推荐。
点单间隙,我们有问服务员这家是不是那家很火的正宗的厝内小眷村,服务员回答是肯定的,加盟店!
< class="pgc-img">>?
收银台背后是比较私密的制作饮品区域,你可以在等饮料的时候,隐约看到几个小哥哥和小姐姐在里面忙碌的身影。
< class="pgc-img">>饮 品 测 评
都知道厝内小眷村的奶茶最为出名,我们在店员的推荐下,选择了5杯明星产品,其中三杯是奶茶!
小眷村奶茶 13元
来了厝内小眷村,怎么能不喝小眷村奶茶呢?第一次打卡的保守选择。
< class="pgc-img">>很少在奶茶上看到有一层浮沫的情况,问了店员说是现打的奶茶都会有这种小泡沫的,感觉比较新鲜。
< class="pgc-img">>这里的奶茶奶香十足,入口柔顺,不像港式奶茶那种有点茶涩味,尝不出讨人厌的香精感,很有“轻”奶茶的style~
< class="pgc-img">>打底的黑芝麻芋圆也给得大方,嚼一嚼,是QQ软糯的弹牙口感,淡淡的黑芝麻香味马上就溢出来了。
< class="pgc-img">>比起常见的“珍珠”,黑芝麻芋圆跟奶茶的搭配别具风味,真的有那种喝到满意奶茶时短暂而实在的欣喜~
< class="pgc-img">>涓豆腐奶茶 10元
小眷村名气最大的可能要数涓豆腐奶茶,第一次在外地喝的时候,没想到豆腐放在饮品里能如此好喝!
< class="pgc-img">>涓豆腐像豆花一般嫩嫩滑滑的,有豆乳的奶香和若隐若现的花生味,还是挺有记忆点的,好豆花这口的一定要尝尝。
< class="pgc-img">>茶味和奶味搭配的很平衡,全糖也不会太甜,一抿即化的涓豆腐与丝丝微甜的奶茶一起滑进喉咙,沁人心脾。
< class="pgc-img">>咕噜咕噜两口下去,回味满是涓豆腐和奶茶的香甜,跟我在外地喝到的没差,还是有点小惊喜的~
< class="pgc-img">>甲仙芋头奶茶 13元
除了上面两款招牌的奶茶,这里的甲仙芋头奶茶也是十分值得Pick了,一杯戳中我这个芋泥狂热者的心!
< class="pgc-img">>虽说奶茶底是相同的,但这款加了芋泥的奶茶,莫名自带一种金味麦片的诱人香气。芋泥浓稠的厚厚的一层,感觉值回票价~
< class="pgc-img">>绵软如沙的芋泥,每一口都细腻得不行,顺滑的奶茶也没有被盖过风头,喝起来也不会腻,越喝越喜欢。
< class="pgc-img">>啊~甲仙芋头奶茶~我的幸福源泉~说它是当之无愧的芋泥奶茶King,一点不带夸张的!
< class="pgc-img">>奶霜不知春 14元
奶霜不知春也是极力推荐的招牌,店员建议是“半糖+去冰”,茶底选用的台湾不知春茶,说是口感比较清爽~
< class="pgc-img">>奶霜部分薄薄一层,可可粉做了个“厝”字小房子,质地很细腻轻盈。还没上桌2分钟,奶霜就已经开始快速沉降了。
< class="pgc-img">>与我们常喝到的咸味奶霜不太一样,很像香草冰淇淋的味道, 有种甜甜软软的奶香!
< class="pgc-img">>不知春味道比较淡雅,顺口不涩,可惜越喝到后面,茶味被落下的香草味奶霜稍微压制住,风味有所影响,如果茶香再突出点会更好~
< class="pgc-img">>喝上一口能感受到香甜的奶霜,接踵而至是清淡的茶香,点半糖倒是不会甜腻,没有什么特色,平庸到出店门就快忘了它的味道。
< class="pgc-img">>恋上海柠威 15元
网红款的恋上海柠威,可以说是小眷村的颜值担当,蝶豆花与柠檬碰撞出好看的紫色,3色的分层十分貌美~
< class="pgc-img">>然而第一口就酸到我皱眉,从舌尖到喉头被一股刺激的酸感包围,很像小时候喝过的青柠味廉价饮料……
< class="pgc-img">>唯一欣慰的是,底下的果冻还不错,滑滑的酸甜爽口,有点蜂蜜柚子茶的味道。但不好意思,你的味道真的对不起你的长相!
探 店 小 结
难得又遇上奶茶味道不错,价格又亲民的街饮店,无论是奶茶本身,还是搭配的配料,表现都让人很满意,是令人满意的“快乐肥仔奶茶”。多数单价在15元左右,亲测了三款招牌的奶茶(小眷村/涓豆腐/甲仙芋头奶茶),均无雷点,建议“半糖,少冰”,跟小编在外地喝到的几乎一样,算得上近期在海口比较惊喜的奶茶啦~
你们可以去尝一下三囍奶茶,或是加配料加奶霜的组合,应该更有1+1>2的叠加效果。没太多亮点的奶霜不知春试试也无妨,但酸到脸变形的恋上海柠威,就算了吧……
最后,要认真地给各位奶茶爱好者们安利一下,厝内小眷村招牌的几款奶茶,值得你特意去喝,安排!!!
厝内小眷村
人均:13元左右
地址:玉沙路16-1号(国贸富国商业广场麦当劳附近)
编辑:北极熊
摄影:子不语
EN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 class="pgc-img">>#吃在海口# #吃在中国# #新星计划#
很难过,我最喜欢的奶茶最终还是没熬过这个冬天。”杭州一网友在小红书发帖称,自己在杭州后也喝不到伏小桃了。
该博主发帖的伏小桃EFC欧美金融城店已于2023年12月16日正式关闭,据悉该店于2022年8月开业,经营尚不足2年。
新消费日报记者注意到,伏小桃抖音号最后一条视频停留在去年6月21日,此后再无更新。
有数据统计,伏小桃曾在国内开出了270多家,估值达到2亿元。但目前在“伏小桃点单”小程序里,全国仅有29家门店可以下单,且分布在19个城市,其中成都、南通、武汉、盐城均有3家,银川、遵义均有2家,其余13个城市仅剩下1家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不光是伏小桃,包括奈雪的茶旗下的台盖被集团放弃,厝内小眷村也濒临倒闭。
曾经红极一时、大排长队的茶饮、新消费品牌,为何再次遭遇寒潮?
伏小桃一年闭店181家
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巅峰时期伏小桃曾在国内开出270+店,浙江就有50家。
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伏小桃总共关闭了181家门店。
极海品牌检测数据显示,2021-2023年12月,伏小桃的全国门店数量分别为277、215、34。公开资料可见,其开新店的速度“直线下降”,2020年开出134家新店,随后步伐越来越慢,2023年只开出10家新店。
以杭州市场为例,新消费日报在高德地图上定位“杭州”,搜索“伏小桃”,会有13个门店结果,目前这些门店均显示“关闭”。
据了解,2019年8月,伏小桃杭州首店落地余之城商圈,随后又陆续在嘉里中心、杭州大厦、滨江龙湖天街等区域开出门店。
据悉2021年巅峰时期,伏小桃曾在杭州拥有超过20家门店。但没过多久,伏小桃在杭州的门店开始不增反降。
据小红书上多位杭州消费者透露,早在2023年11月,伏小桃滨江龙湖天街店发布公告称,门店因各种因素影响决定正式闭店。这家门店关闭后,彼时伏小桃在杭州已经仅剩下了一家门店,即伏小桃EFC欧美金融城店。很快,伏小桃EFC欧美金融城店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称,该店很快也会停业,店长已经在着手门店转让事项。
日前,新消费日报记者前往伏小桃杭州大悦城店,目前高德地图以及大众点评均显示闭店,该店旁边就是霸王茶姬,原店址上的招牌也变成了茉酸奶。
在“伏小桃点单”小程序里,截至到1月19日,全国仅有29家门店可以下单,且这29家店分布在19个城市,其中成都、南通、武汉、盐城均有3家,银川、遵义均有2家,其余13个城市仅剩下1家门店。而“伏小桃点单”小程序里显示浙江只有宁波海曙复悦城店和温州正大广场店。
伏小桃宁波海曙复悦城店老板向新消费记者表示,他是在2018年加盟的,当初光加盟费花了20万。
“不过我当初加盟的时候不是叫伏小桃,而是叫“汴京茶寮”。 上述店老板向新消费日报记者说道,开始加盟的那段时间月平均流水能有40多万。现在一个月的平均流水是七八万微利运营。
据伏小桃温州正大广场店店长向新消费记者透露,目前他们店正式员工有2个,其他的临时工有5个,一天的流水在1000元左右,一个月的营业也就在4万元上下,而该店卖的最好的是草莓大福奶茶。
目前,伏小桃的官方网站已经无法打开。
估值曾达2亿 命名惹争议 山寨品牌过多
公开资料显示,伏小桃创立于2017年,最初的名字叫“汴京茶寮”,第一家门店开在南京新街口明瓦廊。
据悉,创立之初,汴京茶寮定位茶与酒、茶与糕点、茶与餐相结合的复合业态模式,主打“日式奶茶”,门店也极力还原日本京都的日式风情,采用原木色的桌椅、京都样式的操作台、掺杂日文的海报设计,门口还有居酒屋招牌的日式门帘,因颜值出众,吸引了不少人前往打卡消费。
汴京茶寮迅速走红,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山寨门店。因“汴京茶寮”的品牌商标被山寨抢注,品牌于2019年8月宣布更名为“伏見桃山”,并获得了来自杭州快风投资的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估值2亿元,不过此后伏小桃再没有获得融资。
2021年8月,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伏见桃山陵是日本明治天皇陵墓,而茶饮品牌“伏見桃山”的名称与其相似,引起了不少的争议。迫于舆论压力,伏見桃山再次更名。2021年9月,“伏见桃山”正式更名成“伏小桃”,同步“去日式化”:原本的LOGO是以桃子造型为主要元素,并搭配“红+黄”渐变色,新LOGO则是以“伏小桃”文字为主,采用了相对较深色的红色和粉色调;同时,门店一改之前的日式风格,换成了偏向商务风的黑金格调。
更名风波后,伏小桃没能更近一步,反而出现了关停潮。
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伏小桃门店最高峰达到275家后,开始一路下滑,截至到2024年1月只有33家店。
在伏小桃宁波海曙复悦城店老板看来,除了更名对品牌的伤害外,伏小桃总部这三四年来没有研发出爆品,而其他新式茶饮在爆品研发上不断迭代,获得了大批流量。
有餐饮业内人士向新消费日报记者分析称,除了受更名后品牌势能减弱影响外,伏小桃的加盟体制可能也有问题。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根据大众点评网,伏小桃受到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依然是其早期推出的“草莓大福奶茶”“伏见桃山”“草莓长岛冰茶”等;而从价格的角度看,其所处的价格带竞争激烈,伏小桃的产品价格主要集中在16元-20元,占比约50%,其次是21元-29元,占比约30%,但是在20元以下的价格带,聚集了多个茶饮品牌,包括喜茶、古茗、茶百道等头部品牌。
从门店布局来看,与头部的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古茗等品牌比,伏小桃并未在某个区域市场形成相对优势后再扩张,200多家门店布局较为分散,这显然也加大了供应链难度。
茶饮赛道洗牌加速
前不久,蜜雪冰城、古茗接连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一度让行业振奋。但现实是,头部茶饮品牌与网红小品牌之间的差距在拉大。
值得注意的是,不光是伏小桃,近期还有几家曾经的网红品牌走向没落。
1月18日,奈雪的茶公布2023年四季度运营情况,其中,公司“确认正逐步关停子品牌台盖门店”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合计运营7家台盖门店。预计在2024年,这些台盖门店将陆续关停。”奈雪的茶在2023年第四季度运营情况表示,2023年上半年,台盖所有门店经营亏损约达470万。
而台盖微信公众号显示,在巅峰时期,台盖进驻了北京、上海、厦门、武汉等近20个城市,门店数量一度增长到上百家。与此同时,台盖的业绩也处在增长态势。奈雪的茶过往财报显示,2018年和2019年,台盖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6亿元、1.85亿元。
对于关停子品牌台盖门店的原因,奈雪的茶称,“关停台盖门店乃主要考虑到台盖品牌于过往并未给集团创造可观盈利,且集团希望将业务聚焦于主营品牌奈雪的茶。”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直言,“在奈雪的茶整体大型店铺的经营模式下,亏损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为寻求突破,奈雪的茶尝试推出多个子品牌,但这些子品牌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运营效果不佳。这反映出奈雪的茶在运营策略、经营思路以及门店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日前,成立于2016年的“厝内小眷村”, 近日在小红书、抖音平台也被不少网友发现“频频关店”。
记者了解到,厝内小眷村主打台式奶茶,无论是门店风格还是产品,都有较为鲜明的台式特征。招牌产品多为芋圆、芝麻、奶茶的结合。但随着低糖、健康成为茶饮消费的主流,口感偏甜的厝内小眷村在新品研发上难以突破。
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丘大叔。2023年11月,总部位于广州的新茶饮品牌“丘大叔”,被曝出现金流紧张,屡屡拖欠员工工资。
丘大叔品牌诞生于2018年,主打柠檬茶,凭借单品“鸭屎香柠檬茶”在广深市场走红。品牌为全直营模式,因此,拓店速度相对缓慢。直到去年6月,门店数量才突破200家,且集中在广东省内的广州、深圳、东莞等少数几个地市。
2020年,丘大叔快速完成了Pre A1轮、PreA2轮超亿元战略融资,2023年1月,还拿到了广州天河区引导基金的A轮融资,即便如此,公司运营状况依旧不容客观。
在回应外界关切时,丘大叔方面承认,“确实很艰难”,但员工工资只是迟发,没有拖欠。
话音未落,上市公司新乳业,将旗下新茶饮品牌“一只酸奶牛”的运营主体重庆瀚虹45%股权,亏本转让给关联方草根知本,仅保留15%股权,将其剥离出合并报表范围。
根据天眼查最新数据,现存新茶饮相关企业33.8万余家,其中,2023年1月至12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5.4万余家;2023年新茶饮领域融资事件超30起,融资金额超19亿元。
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但融资却更难了。这意味如果品牌方一旦不能打出差异化的标签、紧跟行业趋势与消费者习惯,就很难在群雄逐鹿的茶饮市场生存。
本文源自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