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前,如果你问我一个长相肉肉、体重超过100公斤、看起来很凶的演员在韩国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不可能。然而,如今我要告诉你,这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1971年,韩国人李东锡出生。他小时候调皮捣蛋,经常恶作剧同学,因此被称为“魔同席”(韩语),意为像恶魔一样的同学。他认为这个绰号完美地诠释了他的个性。因此,出道时,他选择了韩文发音相同的艺名,中文音译为“马东锡”。
< class="pgc-img">>19岁时,由于家庭贫困,他和家人移民至美国,并在亲戚的帮助支持度过了最初的艰难时期。
他在哥伦布州立大学攻读体育管理专业,同时不辞辛劳地打工维持生计。然而,由于英语不是他的母语,他经常受到强壮外国人的欺凌和辱骂。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马东锡开始进行极限健身,将自己的体重增加到120公斤,同时将体脂率降至仅有8%,变得异常强壮。随着身材的变化,他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工作范围,从最初的洗碗工、餐厅服务员和厨师助理,逐步晋升为夜店保安、司机和调酒师。此外,他还偶尔参加健美和拳击比赛,并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校期间,他专攻体育管理课程,并取得了体能训练师的资格证书。毕业后,他成为一名专业的私人教练,曾指导过UFC的重量级拳击手Mark Coleman和Kevin Randomman。最初,马东锡打算长期从事私人教练工作,并寻找一个美国女孩平静地度过余生。然而,2002年,31岁的他去洛杉矶看望弟弟,由于弟弟正在学习电影专业,他重新点燃了小时候成为演员的梦想,于是返回韩国,开始寻找剧组试镜。
< class="pgc-img">>回到韩国后,马东锡的职业生涯并不十分顺利。一开始,他的形象并不受导演青睐,由于壮硕的身材和胡子拉碴的外貌,很难找到适合他的角色。当时的韩国导演更偏爱拍摄爱情剧。然而,2005年成为了马东锡的幸运之年。科幻喜剧《天军》的剧组找到了他,并给予他试镜的机会。虽然这个角色并不是特别重要,但对当时34岁的马东锡来说,这是他正式出道的重要一步。随后,他陆续参与了多部作品的拍摄,包括《邻居》、《釜山行》、《犯罪都市》、《与神同行》和《坏家伙们》等备受好评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马东锡以拳拳到肉的冲击视觉和出色的表演吸引了数百万观众的关注,我想大部分人应该是通过《釜山行》和《恶人传》这两部作品而认识他的吧
《釜山行剧照》
>《恶人传剧照》
>然而,你是否知道?他曾经历过常人难以忍受的伤痛。在拍摄电视剧期间,一次意外导致布景台阶倒塌,他从6米高的地方坠落。这一事故导致马东锡的两根脊椎骨折,肩膀的骨头几乎变成了粉末,肋骨也严重受伤。医生预计他需要24周才能康复,接受了三次重大手术,肩膀和脊椎都安装了螺丝钉。然而即便如此,为了不耽误拍摄进度,马东锡未经充分康复就强行参与了拍摄工作。
这场事故让马东锡患上了无法登上高高的台阶或者在下楼梯时需要小心翼翼的楼梯恐惧症。因此,为了照顾自己脆弱的膝盖软骨和楼梯恐惧症,他在拍摄楼梯上奔跑的场景中使用了替身。
刚开始进入演艺圈时,有人劝告他“以他那样的身材在韩国很难出演戏剧,演员必须灵活多变才能获得各种角色的机会”。因此,他从当时的120公斤减重到90公斤,但后来又增重,目前保持在100公斤左右。有人可能会认为,马东锡一直保持魁梧的身材只是为了满足剧情需要或者个人喜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他来说,减肥意味着痛苦和不适。为了减轻肩膀和脊椎上残留的螺丝钉带来的痛苦,他必须保持肌肉含量极高的体型,因为如果不练肌肉,他全身都会感到疼痛。实际上,即使现在,如果长时间拍摄动作戏,他的身体仍然会感到负担。医生曾建议他:“减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年纪大了可能无法走路。”
< class="pgc-img">>不过如果不是因为马东锡是个大块头与平常的肌肉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还不一定能火遍大江南北呢,也算是因祸得福吧,马东锡的人生告诉我们当生活给你安排了困难,就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度过。即使前路坎坷,也要坚信自己的力量。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决定胜负,而是坚持到最后。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历练,每一次跌倒都是一次成长。记住,勇敢面对,永远不要放弃。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在人生的旅途中,让坚定的信念成为你的风帆,让勇敢的心灵引领你的方向。愿你永远怀揣希望,不断前行,成为最好的自己。
近,韩国大财阀——LG家族中的一位领头人刚去世,家族中的继承之战已经打得不可开交。
他家一子三女,一个哥哥、三个妹妹,在最看重长子继承的韩国财阀家庭里,理所当然是长子上位。
这一家三个女儿却合力扳倒了劣迹斑斑的无能大哥,让最小的妹妹坐上了会长的位置,把大哥彻底赶出了管理层。
但最近,大哥又试图卷土重来,甚至联合了一个妹妹向最小的妹妹开战,这次“兄妹之战”最终赢家又会是谁,目前还不得而知,剧情简直比韩剧里演的还要狗血刺激了!
说到LG,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和三星、现代等世界知名大型跨国企业,组成了韩国经济的中坚力量,统称“韩国财阀”。
LG集团的掌权人是具氏一族,自第一代创始人具仁会开始,迄今已经传至第四代——具光谟的手中。
具光谟
具家在家业传承方面,恪守着传统的“长子继承制”,不仅每一代的继承人都是当时会长的长子,具家各分支中同样广泛应用着这个原则。
目的就是防止经营权的冲突,由长子接替会长的位置,而其他兄弟则分别经营子公司。
几代下来都是如此,儿子们各自分得家产,而女儿、女性们则完全无法参与进家族里的任何产业经营。
总的来说,具家就是将这种“重男轻女的长子继承制”贯彻到底,并且在LG家族近百年的历史中绵延不绝。
第三代LG会长具本茂
近几年来也是如此,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就是LG集团第三代和第四代会长之位的传承。
第三代会长具本茂有一子两女,他的独生子在1994年时因意外事故丧生,他就在2004年收了弟弟的儿子为养子,并把他定为LG集团的第四代继承人。
为了坚持“长子继承制”,他的两个女儿甚至完全被排除在讨论之外。
2018年具本茂去世,养子具光谟顺利上位,成为LG新的领头人。
就是在这样严苛的传统继承制下,具氏家族出了一个叫具智恩的女儿,她是LG和三星两大财阀唯一一次联姻生下的孩子,是四个孩子里最小、最有能力的一个,也是打破长子继承制最有力的人选。
不过,具智恩并不是具家本家的女儿,她的父亲是LG创始人的第三个儿子具滋学。
先来说说具滋学,虽然排行决定了他不能继承LG的命运,但他作为财阀的儿子,同样很受到重用。
而且他出生早,正好赶上韩国经济发展、财阀成形的关键时刻,靠家族人脉和自己的本事打下了一片江山,成为带领韩国步入产业化发展的最早一代企业家。
具滋学和女儿具智恩
当时三星也在发展阶段,和LG还没有什么关键的竞争冲突。
1957年,两大财阀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联姻,就是具滋学和三星创始人李秉哲的三女儿李淑姬结婚,这场婚事当时轰动了整个韩国。
李淑姬近照
论起来,具滋学还是现任三星掌门人李在镕的姑父呢。
具滋学自打结婚之后,就凭借姻亲关系进入三星就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三星各大企业中做高官,先后在食品、化学、电子、建筑等领域都有了经营经验。
但自1969年三星宣布进军电子行业之后,三星和LG就有了利益上的冲突,成了竞争关系,“女婿”具滋学的处境也变得尴尬,趁势离开了三星。
回到LG之后的具滋学,仍然在旗下各个领域的企业中出任经营者,基本上就算是“家臣”,辅佐当时的“家主”。
这样哪有自己当家主来得爽呢?
所以在积累了多年经验之后,2000年,具滋学带领着LG流通旗下的食品服务部门从集团独立,成立了韩国食品公司爱味弘(Ourhome)。
爱味弘虽然本质上不是LG的子企业,但一笔写不出两个具字,血缘关系斩不断,所以爱味弘也被称为是“泛LG企业”。
凭借亲属关系,爱味弘可以和LG集团长时间优先签订合同、进行交易。
因此,爱味弘几十年来的发展相当迅猛,2000年刚独立时销售额仅为2000亿韩元,5年后就增加到了5000亿韩元,2010年以后就已经成长为销售额1万亿韩元的企业。
会长具滋学自然也就成了韩国餐饮行业数一数二的领头人,打下了自己的一片江山。
具滋学是有自己的家业了,他的四个孩子也渐渐大了。
大儿子具本圣(音译)是他唯一的儿子,下面三个都是女儿,大女儿具美贤(音译)、二女儿具明珍(音译)和小女儿具智恩(音译)。
具本圣
由于具家的长子继承制,大儿子或许是觉得自己作为继承人稳了,所以前期根本无心公司之事,反正他爸具滋学还在上面顶着,还轮不到他,他就可以专心吃喝玩乐躺平。
两个姐姐估计是觉得自己是女儿,没有管理公司的份儿,所以基本不过问,各自结了婚,生儿育女。
只有三女儿具智恩,很早就进入了家族企业,成为四兄妹中唯一一个参与经营的人,而且至今未婚,也没有孩子,一心扑在事业上。
具智恩和父亲
具智恩本身就是首尔大学经营系的高材生,曾就职于三星人力开发院等地。
考虑到她母亲就是三星创始人的女儿,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就职三星也很正常。
具智恩和表妹、三星家族李瑞贤(李在镕的妹妹)
在各处历练多年后,2004年,37岁的具智恩作为购买物流事业部部长进入了家族企业爱味弘。
此后,爱味弘能成长为销售额超过1万亿韩元的企业,可以说具智恩的作用不小。
正是因为她的能力被众人信服,2016年1月,具智恩登上了总管爱味弘购买食材本部的副会长位置。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她接管爱味弘是众望所归了,但横亘在她和会长之位中间的,还有她那个“名正言顺”的大哥。
那会儿他们的父亲具滋学都86岁了,身体顶不住,虽然还是名誉会长,但基本上已经从经营一线退下来了。
大哥具本圣要“接班”参与经营,这和当时已经是副会长的具智恩有了直接的利益冲突。
“兄妹之战”第一次爆发,王位只有一个,而根据具家的传统,必然是要长子继承。
而且具滋学留给四个孩子的爱味弘股份分配也很明显:
长子有38.56%的股份,是最大股东,有绝对优势;
三个女儿则分得都差不多,长女有19.28%,次女有19.6%,即使是多年来为公司兢兢业业的三女具智恩,也只有20.67%的股份。
在这样的股份分配下,具智恩即使是真的能干,如果大哥要“接班”,她也只能听从,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2016年“兄妹之战”的结果就是,具本圣成为副会长和代表理事(当时名誉会长还是他们的父亲),而具智恩被调任为子公司Calisco的代表,直白点说,就是被赶出了权力中心。
但她没有气馁,牢牢把握住Calisco的同时准备伺机而动。
大哥没什么本事又好大喜功、爱敛财,他要出错、让具智恩有机可趁,简直不要太容易。
本来2016年具智恩在位时,爱味弘的营业利润为800亿韩元,但让大哥接管了不到两年,就跌了200亿韩元。
不仅如此,大哥做人也不太行,他坐上副会长位置之后,2019年,他又要把自己的长子选为公司内部理事。
好家伙,这一家子男丁是要霸住金山、坐吃山空了?
为什么说坐吃山空呢,大哥不仅成功“提拔”了儿子,还在没有取得显著经营成果的情况下,获得了巨额报酬。
仅2020年上半年,就有工资5亿2700万韩元、经营绩效工资15亿3100万韩元,合计20亿5800万韩元的报酬。
不仅如此,在他提拔儿子的事情上,二妹具明珍和三妹具智恩投了反对票,他虽然最后还是成功了,但依然怀恨在心,为了报复,中断了给Calisco(具智恩经营的公司)的食材供应。
这就是第二次“兄妹之战”,显然胜者还是大哥具本圣,占一个“长子”的排行,就占尽了全盘的优势。
不仅能独断专行,在公司随便插自己的人,还能使劲搂钱。
具智恩再输一局,依然没有气馁,大哥断了她的食材供应,她就把客户换成爱味弘的竞争公司,总之不会影响到公司的运营。
她继续蛰伏待机,大哥也不让人失望,继续出乱子,这次他甚至把自己搞上了法庭。
2020年9月,大哥具本圣在路上开着车,突然有辆车插到了他前面,他怒上心头,超过了那辆车之后,踩急刹车,直接损坏了对方车辆。
受害人下车阻止他逃跑,他竟然直接开车撞上了对方,因为这起恶性事件,具本圣被指控报复性驾驶,以特殊伤害罪等罪名被起诉后移交审判。
在2021年6月举行的一审中,具本圣被判处6个月有期徒刑和2年缓刑。
虽然说没让他真的吃牢饭,但他作为爱味弘的最大股东,这样的事件肯定对企业有巨大打击。
所以一审过后没几天,具氏三姐妹就行动了。
对于没本事让企业盈利、只知道捞钱,身上还有案子的哥哥,三姐妹最终决定把他拉下马,解除他的代表理事职务。
三姐妹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她们仨的股份加起来有59.6%,可以轻松超过一半,对于这次大会可以说尽在掌握,不仅提拔了自己的人,还解除了大哥的代表理事职务。
第三次“兄妹之战”,具智恩终于扳回一城,大哥被拉下马之后,她终于重回权力中心,成为代表理事。
这在当时引发了韩国商界的一片哗然,因为这是针对“长子继承制”的直接叛乱,三姐妹只花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让江山易主。
但这次的成功也不算完全成功,因为大哥依然是最大股东,这始终是兄妹战争爆发的阴影。
时隔不到一年,今年4月,大哥具本圣果然又开始作妖,这次,他还联合了最大的妹妹具美贤。
具美贤
目的很明显,就是要铲除三妹具智恩。
因为具本胜和具美贤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要重组董事会,并且说要出售他们手上的股份,退出经营一线。
具智恩则回应,“这只能看做是对于毫无名分的经营回归,在进行尝试”。
言下之意,他们退不退不一定,但重组之后,自然是会把具智恩排除在外。
而具智恩的意思,应该也是要全力应对这场“战争”,目前还不清楚最终结局会如何,因为双方各有优势。
大哥本身是最大股东,这次又有了大姐的帮忙。
但具智恩也并不是没有胜算,因为大哥实在不得人心,他不仅有报复性驾驶的前科,还涉嫌渎职、贪污,运营公司不行,在公司亏损的2020年仍然获得了将近300亿韩元的分红。
有企业相关人士表示,“再怎么以长子继承为原则,但只要做得好的人去做不就行了吗?具智恩代表不仅扭亏为盈,还经营得很好,取得了成果。”
如今,韩国商界人人都在密切关注着最近一次“兄妹战争”的动向,连5月份具家父亲具滋学去世都无法缓解激烈的内斗。
甚至可以说,早在具滋学放权给长子、任由无德无能的长子在家族企业里任性妄为时,内斗就已经无法避免。
一心恪守“长子继承制”,忽视真正有能力的小女儿,不只是内斗的发生,就连具滋学一手创立的江山,恐怕都要因“不识时务”而衰败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995年6月29日下午6点05分左右,正在街头闲逛,放松一周工作疲惫的人们,忽然听到一声巨响,顺着声音抬头望去,所有人都惊呆了。
只看到位于韩国首都汉城(那时还没改名为首尔)黄金地段瑞草区的三丰百货,在众目睽睽之下,仅20秒内全部倒塌,成为一片废墟。
< class="pgc-img">>所有人都在惊叫,路过的行人忙着冲到废墟边缘救人,把一些已经跑出百货大楼,但还是被倒下的瓦砾压住的人给拉出来。
一座五层楼的大商场,一个被认为是当时韩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才建成开业短短5年时间,为何会在瞬间倒塌?
有人猜测是恐怖分子袭击,有人说是因为瓦斯爆炸引发的,可随着调查的深入,最终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愤怒了。
要了解事件的真相,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时的韩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楼盘、商场层出不穷。你今天看到一块空地,可能过一段时间再来就成为了一座大厦。
1987年,三丰集团在汉城瑞草区获得一块原本用作垃圾掩埋场的开阔土地,计划在这块土地上建一栋4层楼的办公楼,地基已打好。
可是三丰集团董事长(会长)李鐏却临时更改计划,觉得这里的地段非常好,盖办公楼利益无法最大化。于是决定将其改建为一栋百货大楼,同时要求加盖一层,打造一个大型室内溜冰场,把四层楼变更为五层楼。
< class="pgc-img">>因为地基是按照四层楼规划的,如果要加盖,就要改变楼层原本的结构规划,明显违反相关规定,风险太大。项目负责人将这一变动存在的各种危害告知李鐏,并拒绝执行这个变更。
李鐏却一意孤行,被拒绝后干脆解雇了之前的项目组,找到一家自己持股的建筑公司接下了后续的工程。
同时李鐏又再次变更主意,将5楼的溜冰场改建为餐饮楼层,建成后入驻了8家餐厅。
这样改变的结果就导致之前规划承重4层楼的承重柱,现在需要承担5层楼的重量。原本规划空旷的溜冰场也变成了密集型餐厅,承载的重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方便商场内部有更多的空间来安装自动扶梯,又取消了之前规划的很多承重柱,将承重柱从80厘米粗,缩减为60厘米粗,再次极大减弱了承重柱的承重能力。
经过多次变更后,三丰百货店于1989年下半年竣工,1990年7月7日正式营业。
李鐏非常看好这个项目,为三丰百货的开业造足了声势,将其装修得异常豪华。
百货大楼南、北两翼两栋侧楼都用巨大的镶铬玻璃相连,用意大利粉红色大理石装饰墙面。
< class="pgc-img">>商场入驻的商家很多都是奢侈品牌和顶级家具商家,五楼餐厅也是当时最为高级、时尚的韩国餐馆,目标人群定位于有极大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及富豪们。
在当时的韩国,这样的商场无异于是独一无二的,盛大的开业仪式、铺天盖地的宣传,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开业后火爆异常,每天到商场的客流可谓是川流不息,日平均接待顾客达4万人次,平均每天营业额超过50万美元。这可是在1990年,这样的营业额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业绩了。
看到这样的成绩,李鐏自然非常高兴,安排儿子成为三丰百货的负责人,儿媳也在其中一家餐厅上班。
对于一个大商场来说,空调系统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气温环境才能让顾客逛得舒服,停留的时间足够长,达成的交易额就更高,三丰百货也很重视这一点。
在五楼的楼顶上,安放着管控整个商场大楼的3台空调设备,每台重10吨,共计30吨,空调加满水后,总重量更是高达87吨,超出了顶楼承重设计标准的4倍之多。
< class="pgc-img">>起初商场空调放置的位置,紧挨着旁边的居民楼,空调设备运转产生的噪音引起了附近居民的不满,向有关部门投诉。经过一番协调后,商场将空调移到了远离居民楼的另一边。
正常情况下这种移动应该是用起重机将空调调起,再移动到新的位置,减少对楼顶的压力。
可是三丰百货为了省事,直接将重达87吨的空调用滑轮推拽到新位置,这样的操作让原来已经超负荷承重的楼顶直接出现裂缝。
可是没人对这些裂缝在意,觉得只是表面裂了一点也没啥。居民楼远离了空调噪音,也没有人再理会这事了。
商场就这样红红火火地继续经营着,名气越来越大,来商场的人也越来越多。
1995年6月28日晚上,夜班保安按惯例开始巡逻商场,来到5楼的时候,听到一阵怪异的咔咔声,像是什么东西裂开了。
保安仔细查看后,发现是5楼楼顶出现了裂缝,由于时间太晚,不方便马上向领导汇报。保安便把情况写在了纸条上,留在了设施经理的办公桌上。
1995年6月29日早上,设施经理一进办公室就看到了桌上纸条,他马上到顶楼查看,确实看到了裂缝。不过他认为这是之前移动空调造成的裂缝,打算之后让人来补一下这个裂缝就行,没把它当回事。
10:00,商场正式营业,正值星期天,一开门就涌入了大批顾客。
< class="pgc-img">>商场的5楼有家餐厅叫“春韵餐厅”,这家餐厅的装修有个特别之处。
韩国人有席地而坐吃饭的习惯,为了让客人坐下时感觉到温暖,这家餐馆整个地板下面安装了一层地暖设备,这样的装修无疑是增加了四至五楼承重结构的负担。
而危机也正是从这家餐厅开始的。
当天商场开业后没多久,春韵餐厅的员工就发现餐厅里承重柱上方出现了裂痕,而且有不断扩散的迹象,于是连忙向设施经理汇报了此事。
设施经理到现场一看,确实裂痕有点明显,于是挂了装修的牌子,让餐厅暂停营业,修复以后再说。
在周末,停业一天,餐厅损失很大,可是面临这样的情况,餐厅老板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让员工都放假回家了。他万万没想到,这样的举动反而让员工逃过了一劫。
到了中午12:00,开始有四楼的员工向设施经理反应,自己店铺天花板也出现了裂痕。设施经理意识到五楼的裂痕传到了四楼,事态已经非常严重了,不敢怠慢此事,当下就向公司高层汇报了这个情况。
< class="pgc-img">>公司高层开会研究后,决定先关闭五楼所有店铺,封闭整层楼,将顶楼的货物和商铺内的重物转移到地下室。
这时三丰百货里很多人都感觉到了轻微震动,甚至有些地方开始有小块的瓷砖掉下来。
高层管理者觉得这可能是空调冷气机制冷造成的震动,于是派人到顶楼关闭了空调。
同时在商场内广播通报空调坏了,正在抢修,商场会出现短时间闷热,请顾客见谅的内容。
6月末,正是夏天,汉城的温度并不低,空调一关,一些顾客受不了这样的闷热,离开了商场,但依然有大量顾客选择留下。
而此时,4楼、5楼的天花板开始出现下沉,裂缝也越来越大,一些阵列品也被摇晃得掉了下来。
< class="pgc-img">>而面对这样的情况,高层们马上向董事长李鐏汇报了这件事。下午2点,李鐏召集所有管理层开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人提议找位相关方面的专家前来检测一下。
下午3:30左右,一位土木工程结构专家被邀请前来检查问题。专家到达现场后,仅做了简单的检查就告知董事会,三丰百货大楼结构存在严重问题,甚至有可能出现坍塌,详细情况得停业后做进一步检查,建议三丰百货先停业,疏散人群。
然而作为董事长的李鐏看到商场当天的客流量,如果停业一天,商场经济损失巨大,没有下达关闭百货大楼和疏散人群的命令。他想着等结束当天的营业后,再找相关人员对大楼进行修补、加固处理即可。
于是李鐏做出了继续营业的决定,他和公司高管们在开完会后,全部迅速离开了商场。
下午5:00,四楼天花板已经下陷严重,设施经理马上封闭了4楼。
到了6:03分左右,楼上传来“噼哩啪啦”的断裂声,声音越来越大,大楼开始出现剧烈摇晃,不明就理的顾客和一些店铺工作人员还以为是发生了地震。
商场工作人员也发现情况不对劲了,当机立断拉响了警报,开始疏散顾客。
可是此时疏散顾客已经太晚了,留给人们逃生的时间仅有2分钟。
6:05分整个大楼开始从5楼逐层向下倒塌,短短20秒的时间,这座韩国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就成为了一片废墟,甚至地下四层楼的空间也被倒下的楼板填平。
此时还有上千名顾客和店铺、商场工作人员还在大楼里,没能逃出来,全部被压在了废墟之下。
这一幕惊呆了所有人。
< class="pgc-img">>因为处于城市繁华地段,几分钟后消防车、警车、救护车等相关救援人员、设施都赶到了。
此时,没人知道这座倒塌的百货大楼下面埋了多少人,因为担心重型设备的使用给压在下面的幸运者造成二次伤害,大家只能尽力小心翼翼地徒手翻开钢筋、混凝土、木板,寻找着生还者。
重型救援设备只能从外缘开始慢慢吊走一些大型残骸,方便进一步救援。
经过紧张的救援,一晚上过去了,陆续有200多名幸运者获救,同时发现死亡者的数据也在不断增加。失踪人员的家属整夜不睡地守在大楼旁,盼望着亲人获救。
可这时政府却下达了停止救援的命令,原因是大楼两侧的外墙随时有倒塌的可能性,防止对进入其中的救援人员造成伤害。
< class="pgc-img">>政府的这个决定,无疑是让失踪人员失去了活下来的希望,失踪人员家属无法接受,他们联合起来抗议这个决定。
迫于压力,政府最后调集了大型起重机,用钢索拉住两面外墙,防止倒塌,才让救援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 class="pgc-img">>事实证明,不放弃就有希望。
在大楼倒塌后第9天,21岁的大学生崔明锡被救出。在这9天里,他靠吃硬纸板,喝瓦砾边缘滴落的雨水活了下来。与他被困在一起的还有一位姓李的导购员大姐,大姐一直在鼓励他要坚强地活下去,两个互相给对方打气,等待救援。
可是就在第8天的时候,这位大姐却因为身上有伤,离开了人世,没能撑到被营救的这一刻。
< class="pgc-img">>接下来另一个更大的奇迹发生了。
第17天中午,一位19岁的女孩朴胜贤被救出,她是一位童装店的导购。大楼倒塌时,她被砸晕了,醒来后发现被困在地下2层电梯升降井下的一个三角空间里。
被困期间她没有吃过任何东西,仅靠雨水活了下来。而这个所谓的雨水,正是消防人员用来消散灰尘而喷洒的,这可谓是医学上的一个奇迹。
< class="pgc-img">>小姑娘对时间失去了概念,以为只过去了四、五天,正是这样模糊的概念才让她一直有着求生的欲望,而和她一起被困的同事却没能撑到最后,在等待救援过程中不幸罹难。
最后,经过查点,共有502人在此次事故中遇难,另有937人受伤,财产损失高达2700亿韩元(约合2.16亿美元),成为韩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大的一次灾难事故。
这样大的事故,自然要有起因。
当真相调查出来的时候,韩国民众愤怒了。
最终调查确认造成这个惨剧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三丰百货大楼的违规改建,除了之前说过的原本四层楼的地基改建五层楼,同时还使用了不合格的水泥。
承重柱里原本应该有16根钢筋,却被偷偷减到了8根。4楼用于强化混凝土楼板的钢筋也装错了位置,本应与地面相差5cm,而实际测量发现其与地面相差了10cm之多。
< class="pgc-img">>这相当于把楼板厚度变薄了,导致楼板与柱子之间的强度减少了20%,外加给承重柱“瘦身”的操作,这一切都给这次的坍塌埋下了隐患。
而且在事发当时,大楼已经提前出现了严重的裂痕,相关专家也提出了警告,有足够封闭商场,撤离人员的时间,商场还执意坚持营业,最终才造成这样重大的人员伤亡。
李鐏身为一个董事长,他对自己所犯下的违规事情应该心知肚明,可是他为什么会如此胆大包大,知法犯法呢?
这要从他的身份背景说起,要知道能在汉城那样的黄金地段盖个商场,李鐏的背景肯定不一般。
< class="pgc-img">>李鐏曾在60年代效力于韩国中央情报局,是韩国前国务总理,韩国“三金”(金泳三、金大中、金钟泌)之一的金钟泌的手下得力干将。正因为这样的背景,让李鐏在房地产开发上获得了很多便利,才有实力在汉城瑞草区的繁华地段,盖起三丰百货店这样一个高档商业中心。
也正因如此,给了李鐏不一样的“胆量”,公然偷工减料、违规改建楼房。在整个过程中,还有很多韩国政府官员与李鐏有勾结,才最终造成这一惨剧的发生。
有因必有果,谁也逃不了。
事件调查清楚后,1995年12月27日,韩国首尔(汉城)地方法院判处李鐏刑事疏忽罪有期徒刑10年半,后李鐏上诉改判为7年。
三丰百货的执行长,李鐏的儿子因过失杀人、贪污被判有期徒刑7年。
< class="pgc-img">>除此之外,还有21名相关人员陆续被判刑,其中包括12名政府官员。
之后,李鐏父子将所有的资产进行变卖,用于赔偿所有受害者约3.3亿美元,平均一个受害者获赔约22万美元。
至此,辉煌一时的三丰集团就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2003年,李鐏刑满释放,出狱后同年10月,因糖尿病,高血压及肾病引发的并发症去世。
而李鐏的儿子出狱后出离开了韩国,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为了纪念三丰百货大楼的遇难者们,韩国民众还修建了纪念碑悼念这些无辜的遇难者。
< class="pgc-img">>经过此次事件后,韩国政府方面开始高度重视建筑行业违规情况,进行了严格检查。检查后发现当时的建筑中,完全合格的仅占2%,其余的都必须推倒重建或者加固维修。
有这种情况下,就算没有三丰百货事件的发生,也会有其它大楼倒塌事件的发生。
在金钱面前,总有人会因为利益迷失了自我,利用手中的权、钱为所欲为,可是这次三丰百货事件却是以502人的生命为代价,实在太过惨重。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狂热的欲望,会诱出危险的行动,干出荒谬的事情来。”
这样大的事件,李鐏父子被判7年有期徒刑,有人觉得这样的处罚太轻了,与他们所犯下的罪行不匹配,可是就算他们被判处死刑,逝去的生命也回不来了。
希望今后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对生命多一点尊重,多一点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