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收看一点点奶茶店打工生活日常vlog。
一开始就做错了,顾客是要改牛乳。不急,来个倒放,不就相当于我没做错了。我也太机智了,让我再看一遍。原来是新品:藏青盐咸奶绿。这个名字一听就不会甜,加入咸海盐,我猜这饮品是咸的。网友:那么大的咸字,你没看见?看见了。
< class="pgc-img">>这款是由a2牛乳和冰镇绿茶搭配而成,喝起来有一种像去海上游玩的感觉,就是在大海里跑着开心的那种感觉。你们懂吗?你们懂就好,我是不会承认我没有词语形容这好喝搬的程度。
< class="pgc-img">>下期出藏青盐冰激凌乌龙,敬请期待一下。记得关注点赞。
入6月,高温天气登场,雪糕消费迎来高峰期。为什么消费者总感觉雪糕价格越来越贵,大呼失去“雪糕自由”了呢?面对消费升级这一大趋势,雪糕生产厂商如何把网红产品打造成长红品牌,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大波新物种来袭
雪糕市场成为品牌创新“试验田”
炎炎夏日,烤热了“冷经济”。各大雪糕厂商纷纷推出脑洞大开的雪糕,在千亿市值赛道展开激烈PK。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Z世代消费者来说,今年的雪糕市场出现了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物种呢?
茅台联名蒙牛推出的白酒冰淇淋,有股酱香味儿,此举被认为是茅台打破刻板印象,拥抱年轻人;钟薛高携手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推出“少年”系列雪糕,“风味”搭乘“健康”,运动赋能破圈 ;哈根达斯携手西湖文创,推出西湖宋韵文创团扇形冰淇淋和西湖卡通形许仙白娘子文创冰淇淋,将国潮进行到底;全家便利店联合哆啦A梦大电影推出的藻蓝原味雪糕,让童年里的那个蓝胖子又回来了;永璞咖啡推出雪糕一根小拿铁,用嚼得到的拿铁,占领咖啡爱好者的心智……雪糕市场成为了品牌创新的“试验田”,开启新一轮争“鲜”赛。
《中国冰淇淋/雪糕行业趋势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的冰淇淋/雪糕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国产品牌正强势逆袭崛起。未来冰淇淋将在健康营养、社交属性、食用场景、文化碰撞等方面实现突破。在将口味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同时,消费者将更看重冰淇淋的品牌属性、健康消费,以及更受包装和概念的吸引。
各种混搭吃法火出圈
雪糕从低频消费进阶为高频消费
在强势崛起的国产品牌中,就不得不提钟薛高。对于喜欢钻研吃的四川人来说,这个夏天,再次大开脑洞,火锅+雪糕、冰粉+雪糕、咖啡+雪糕、茶饮+雪糕等各种混搭吃法火出圈。雪糕的存在感越来越高,从过去的低频消费进阶为高频消费。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过去,平价雪糕以消暑解渴为主,比如红绿豆冰棒、小布丁等,随着消费升级,它的地位逐渐被品类更加丰富、品质也更好的奶茶、气泡水、咖啡所取代。而如今的雪糕越来越注重产品创新和品质升级,已经逐渐演变为茶余饭后具有社交属性的甜品。在这个领域,过去已经有比较贵的哈根达斯、梦龙了,而钟薛高这类10多元左右产品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消费者既想吃得好一点、但又不想太贵的诉求,填补了市场空白。不少消费者感慨雪糕价格越来越贵,失去了“雪糕自由”。其实,不是雪糕变贵了,而是有了更多更好的品类供消费者选择,替代了一部分低端产品而已。
钟薛高复购率高、动销率高
经销商卖得欢
消费者吃得欢,经销商卖得欢!
四川本地的一名雪糕经销商表示,“要说销量的话,可能还是平价雪糕多一点,中高端雪糕如果只是好看但不好吃,基本没有回头客,消费者通常买一次拍个照,就不会再买。但是钟薛高有非常稳定的粉丝群体,大多以年轻消费者为主,复购率高。而且钟薛高的产品淘汰率很低,别的品牌可能一年出上百个产品,最后活下来的可能就十几个甚至几个,但钟薛高每年只出2-5个,基本每款新品反响都挺好。比如今年刚出的海盐椰椰,消费者就反馈说这个甜甜咸咸的味道很巴适,特别适合吃完串串、火锅之后来一根解辣。消费者进店、打开冰柜、快速挑出自己喜欢的钟薛高、结账,一气呵成。”
业内人士表示,便利店一般开在小区、办公楼附近,因此从场地租金来说会比夫妻店略高,经销商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会考虑便利店人群的复购率。年轻人更愿意尝试钟薛高等这类10元+的雪糕,一是口味比较好;二是具有比较强的社交属性,比如造型美、有话题等,愿意在社交媒体和自己的朋友分享;三是新消费品牌的互动很吸引人,比如集齐棒签可以换冰箱贴这样好玩的周边等等。
钟薛高的产品复购率高、动销率高,让经销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虽然现在才6月,但我感觉今年业绩至少翻一番,我已经准备好明年要加码了。其实,新消费品牌我也合作过不少,但是不论是业务员的服务还是产品本身的动销上,我都比较倾向于钟薛高,我认识的其他经销商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高价雪糕要贵有所值
把潮流产品打造成长红品牌
一提到钟薛高这样的中高端雪糕,很多人的印象是贵。但从哈根达斯、梦龙时代开始,其背后就有一些文化附加值。
新生代消费群体对于文化的承载、情感的表达以及品牌的调性比较敏感,这部分人群推动了冰淇淋从解暑到社交的属性转变,也为市场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然而,这部分消费者往往喜新厌旧的速度更快,且选择更多。如果雪糕生产厂商只图噱头,则很难抓住他们,因此冰淇淋行业高价新品的生命周期更短,更容易被市场抛弃。
因此,雪糕生产厂商一方面要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多出精品留住回头客;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培育品牌形象,不能仅靠各种花式营销来提升短期关注度。只有产品贵有所值,消费者才愿意买单,也更容易形成消费黏性。把网红产品打造成长红品牌,才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应有之义。
来源: 封面新闻
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糖,是甜蜜的象征
开心来点糖,不开心更要来点糖
但,糖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负担
龋齿、肥胖、血糖升高……
WHO 明确提出为改善健康
每天的游离糖应降至能量总需求的 5%
折算下来也就是每天不超过 25 克
注明:游离糖(国内将其定义为添加糖)是指在食品生产和制备过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和糖浆。常见的包括白砂糖、红糖、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糖蜜、蜂蜜、浓缩果汁和葡萄糖。
25 克有多少呢?
吃 6 块方糖……就超标了
(一块方糖 4.5 克)
是不是觉得看起来还挺多的?
想吃过量真的非常容易
3 块牛奶巧克力,就够一天的限额了
同样接近一天限额的还有很多:
比如吃下 4 块绿豆糕
或者只是喝了 2/3 瓶可乐
也或者夏天最爱的
2 支迷你冰淇淋雪糕
这些食品加了糖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生活里也会留意控制摄入
但还有好多食物偷偷加了不少糖
你可能还不知道!
买来减肥吃的食品里就有很多糖
比如,减肥时看起来
超健康的一碗小零嘴燕麦片
居然有 6.5 克糖
戒掉米饭特意买的消化饼干
4 片可能还没垫饱肚子
却已经吃下 10 克糖
饭后用来消化消化的乳酸菌饮料
一小瓶就有 16 克糖
吃蔬菜水果减肥总健康了吧?
还真不见得是,比如蔬果干含糖量
也很惊人的有 34 克糖
注:蔬果干内的糖分包含水果本身含有的果糖等,未和额外加进去的糖做区分。
要是真想减肥,减少糖摄入
还是优先考虑戒掉
这些看起来很健康的小零嘴吧
除了「减肥食品」
我们吃的「早餐」也容易被忽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于 2010~201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检测的膳食数据,分析了 1.7 万人的消费特征发现,41% 的添加糖食物是在早餐时被消费的。
一个早餐鸡蛋培根小汉堡包就有 3 克糖
一个小小的牛角包
也有 6.3 克糖
早上冲包甜豆浆润润嗓子
居然有 13.5 克糖
甚至用牛奶泡的那小碗玉米片
竟然有 4 块方糖
真的是,
一顿早饭「轻轻松松」就糖过量了!
要是再加上日常每天吃的小零食
那可是糖分爆炸的一天
一个几口就吃完的果冻
就有将近 25 克的糖
下午茶垫肚子吃的 3 片饼干
也有 18 克糖
而看起来咸咸的那包辣条
可能都有 27 克糖
香香脆脆的香蕉片
一包下去 35 克糖,超标 40%
注:香蕉片内的糖分包含水果本身含有的果糖等,未和额外加进去的糖做区分。
最后也是最容易摄入过多的
大家都爱喝的饮料
小时候最爱喝的乳饮料
一小瓶就有 11 克糖
一个「大」杯型的摩卡咖啡有 30 克糖
而一瓶果汁饮料有 40 克糖
比一瓶可乐的含糖量还高
别怀疑,浓缩果汁也是游离糖
喝果汁不如吃水果
要是点了一杯全糖奶茶
那你很可能相当于吃下了 13 块方糖!
默默发现
最爱吃的都出现在上面
扎心了!!
不过,如果实在想吃点甜的
也可以考虑一些极低热量的代糖
重点可以看配料表上是否是这些成分:
第一,糖醇类:
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
第二,非营养型甜味剂:
三氯蔗糖、安赛蜜、阿斯巴甜等;
第三,天然甜味剂:
甜菊糖苷、罗汉果糖等。
当然,最关键的是
这些产品上通常都一定会把自己
最大的优点大大的写在包装上
「无糖」
还不赶紧收藏保存起来!
五月不减肥,
至少不能再放纵自己吃下那么多糖啦!
写在最后(数据来源说明):
因国内对于食物是否添加糖没有强制性标注要求,所以本次收集到的数据来源较为多元。
包括常见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产品明确标注糖含量的),如可乐、果汁饮料、乳饮料、玉米片、牛角包、豆浆粉、水果麦片、冰淇凌、巧克力。
还有部分来自于官方的检测机构的抽检和调查,如奶茶、辣条。
策划 Murphy
责编 Feidi
拍摄 海锋
制图 潘婷、瘦舌
封面图来源 站酷海洛
合作专家 兰晓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
科学审核 郑飞飞
中国注册营养师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
来源:新华号 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