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相衔勇担当,内外皆修筑鸿程。2020年5月8日上午,郑州传媒业第一支着眼于企业管理效能和运作革命的新型企业团队“蚂蚁团队”正式成立。虽然当天淫雨霏霏,但依然没能阻挡这支“蚂蚁团队”诞生和前行的步伐,“蚂蚁团队”的指挥官、管理官和执行官们,以及一众意气风发的小蚂蚁,在热情澎湃、激扬人生的隆重时刻,见证了“蚂蚁团队”的成立和起航。
【回望:十数年筚路蓝缕 新时代重新出发】
传媒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的局面,以前的传媒业是体制内传媒一枝独秀。但自从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网络媒体、自媒体的崛起,我国的传媒业才呈现出多元化多维度的特点。然而在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和国情面前,民营传媒的生存环境仍然不容乐观。这就需要它们不断地为适应新的环境而调整自己,从而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正确道路。
以“中牟网”为核心产品的郑州厚德浩文传媒有限公司、郑州龙端科技有限的公司、河南四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而不断磨砺并成长的松散型传媒企业组合。而“蚂蚁团队”的成立,则无疑是这个民营传媒矩阵在前进道路上的又一次内省和疗毒刮骨,是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再出发!也是企业发展史的一次承前启后式战略性标志事件。
< class="pgc-img">>据悉,“蚂蚁团队”就是在郑州厚德浩文传媒有限公司、郑州龙端科技有限的公司、河南四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河南陆港工匠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四家公司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地打造一个有生气、有血性、有行动力的,触角遍及企业各个神经末梢的高效企业管理系统。这对于以浩文传媒为龙头企业的一个传媒企业矩阵来说,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 class="pgc-img">>
浩文传媒的前身。是从一个小广告作坊开始起步的。2007年9月,郑州浩文广告设计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两年的摸爬滚打与辛酸苦辣,至2009年下半年,浩文传媒的领路人王根民开始思考浩文的前途与命运,寻找公司发展壮大的方法和途径,并开始进行未来的战略构想。经过一段艰难的探索,到2010年,王根民带领着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开始涉足文化传媒领域,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前期酝酿与准备,当年4月,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的《中牟时讯》,终于得以出版发行。并迅速打开市场,成为中牟人获取外界资讯的唯一纸质媒体。
< class="pgc-img">>
为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保持同步,2011年11月,王根民加盟城市中国,至此,一个具有多功能的门户网站《中牟网》上线。《中牟网》作为浩文团队的核心产品,为浩文传媒以后的开疆拓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王根民常说:“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的成功和荣耀都是干出来的!拼出来的!”风雨征途十三年,可以说筚路蓝缕,千锤百炼。经过无数浩文人的顽强拼搏、不断坚持,才成就了今天浩文传媒团队作战、多元发展的集团化格局!成就了蚂蚁团队的诞生和起航!
【嬗变:后疫情遭遇困境 新征程寻求突围】
自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传媒生态的演变,尤其是网络媒体自媒体的无序化快速发展,传媒产业的生存环境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局。浩文传媒自然也面临着这种困境,和调整、突围的艰难选项。
特别是进入到2020年以来,因为新冠疫情肆虐,造成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停摆,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恶劣。要想在新的营商环境下谋求生存,就必须要寻求变革和突围。困则变,变则通!只有在不断的前行中适时地调整自己,披荆斩棘,知难而上,才能不断地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高度,从而寻找到一条适合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创新之路。“蚂蚁团队”的创建正是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生态,给企业找到一条突围之路应运而生的。
< class="pgc-img">>其实,这种变革和突围,在浩文团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2018年年初,他们就规划了公司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的发展计划。为保障三年计划的顺利实施,2019年2月27日,浩文传媒举行了首次“股权分红”的改制措施及签约仪式。依照法定程序,认购公司股份的员工与公司签订了股权证书,完成了公司员工从劳动者到管理者的一次实质性身份转变。而“蚂蚁团队”的组建正是这种身份转变向更高一层挺进的必要步骤。
< class="pgc-img">>今年是规划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而前两年的阶段性目标已经顺利实现。因为今年突然而至的新冠疫情形势,使企业所面临的营商环境异常困难。“蚂蚁团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催生的!可以说这是王根民和他的浩文团队审时度势,预判风险,增强抗击能力的具体行动。也是企业要长足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司壮大的必然选项。
< class="pgc-img">>
沉舟侧畔千帆过,枯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一个百舸竟流优胜略汰的信息化时代,谁裹足不前,谁就注定将被时代淘汰!锦绣前程从来就是靠不断地打拼不断地与时俱进奋斗出来的!而“蚂蚁团队”的组建,就是要为企业未来的长足发展、为每一个员工、每一只蚂蚁的幸福生活,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在可以预知的未来,一个守望相助、共沐阳光的大家庭必将在“蚂蚁团队”的奋斗中变成现实!
【布局:执中军蚂蚁团队 高平台阔步前行】
蚂蚁团队,顾名思义就是效仿和借鉴蚂蚁的生存理念而组建的团队。为适应新的营商环境,不断提高企业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和企业的核聚效应,使企业能够在一个更高、更广的平台上阔步前行,一个以协作、谋远、进取、负重为团队精神的“蚂蚁团队”,在王根民及其管理团队的谋局中应时而生。
< class="pgc-img">>
在2020年5月8日上午“蚂蚁团队”的成立及2020年工作启动大会上,随着王根民带领众蚂蚁们郑重起誓:“我是一只蚂蚁:勤勉、勇敢、执着、担当!”“我们是蚂蚁团队:互信协作!小我大企! 全力以赴!众志成城!”郑州传媒业的第一支“蚂蚁团队”正式崛起,也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这铿锵有力的声调必将激励着“蚂蚁团队”的每一支蚂蚁更加豪情壮志精神抖擞地奔赴明天。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一只蚂蚁!勤勉、勇敢、执着、担当。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我只是我,不是我们。所以我们是“蚂蚁团队”:互信协作!全力以赴!小我大企!众志成城!这就是“蚂蚁团队”的精神:协作、谋远、进取、负重。
< class="pgc-img">>
当天上午9时30分,在“蚂蚁团队”蚂蚁们热烈的掌声和隆重的气氛中,“蚂蚁团队”的四个分支郑州厚德浩文传媒有限公司、郑州龙端科技有限的公司、河南四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河南陆港工匠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的“蚂蚁团队”执行官代表各自团队,分别与蚂蚁团队董事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和军令状。“蚂蚁团队”正式进入实质化运作阶段。
据悉,郑州传媒界的第一支“蚂蚁团队”共分为三个垂直层级,最顶层为“指挥官”,由浩文传媒的创始人王根民亲自担任;中间层为“管理官”,由原来郑州厚德浩文传媒有限公司的掌舵人周静担任,并同时出任四家公司的总经理。最下一层为执行官,分别由郑州厚德浩文传媒有限公司、郑州龙端科技有限的公司、河南四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河南陆港工匠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担任。
从“蚂蚁团队”的经济学意义上来讲,“蚂蚁团队”不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企业,而是一个战斗队。所以,“蚂蚁团队”是双轨制垂直管理构架。指挥官、管理官、执行官之间发生垂直关联和影响。独立→汇聚→抱团。各蚂蚁之间是深层次的协作支持关系。团队协作是“蚂蚁团队”建设的核心。团队精神从来就是一个企业一个机构一群人成败的关键!蚂蚁之所以在自然界可以以弱搏强,靠的就是团队精神。
在当天的会议上,“蚂蚁团队”指挥官王根民还对“蚂蚁团队”的管理官、执行官们进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就像“蚂蚁团队”章程里所描绘的“蚂蚁团队”愿景一样,聚团队智慧、让工作舒心、创幸福生活,将是“蚂蚁团队”矢志不渝所要达成的团队或者工作目标。
从根本上说,蚂蚁团队就是企业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具体体现!在2020年这个异乎寻常的时间节点上,让我们振奋精神,全力以赴,以负重和协作点亮世纪之光,用执着和奋斗成就我们人生的伟大梦想。让我们祝福“蚂蚁团队”!祝福“蚂蚁团队”的每一支蚂蚁能够梦想成真!使命必达!
玉甫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潘志贤
编者按 “学生会”三个字背后,既要有帮助同学解决现实问题的热情,又要有满足同学多元需求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面对同学的期待,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维护同学权益、服务同学生活、引领校园风尚、帮助同学成长、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组织建设,学生会最应该做什么?怎么做?郑州大学学生会用自己的探索给出了答案。
“助姐,澡堂热水温度太低了。”
“助姐,买到的面包变质了怎么办?”
“助姐,水果缺斤少两好气哦!”
……
“收到,助姐这就去一探究竟。”
“助姐”是谁?提起“她”,郑州大学的学生几乎无人不知,通过一件件维护学生权益的“小事”,“助姐”在同学中建立起了“威信”。“助姐”其实是同学们对郑州大学学生会官方微信平台“厚德助姐”的昵称。而“她”背后,是努力做好服务工作、为广大同学贴心代言的郑州大学学生会。
晓同学所需,解同学之难
为了更好地服务同学们,郑州大学学生会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了权益工作“八个一”:“一平台”“一招领”“一走访”“一评”“一外展”“一邮箱”“一培训”“一星”。
每周一至周六晚,学生会权益部值班人员固定在“厚德助姐”微信后台收集同学的投诉。收到投诉事件,权益部成员都会及时处理,基本第二天就会解决,并尽快告知同学处理结果。当天不能解决的则会持续跟进。每解决完一件投诉,“厚德助姐”都会写投诉反馈,让投诉件件有结果。据学生会权益部同学的不完全统计,本学期以来平均每周处理约20条投诉,解决率高达93%,“厚德助姐”网络维权平台的用户也超过了74600人。
“在解决投诉的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就是同学对我们解决完问题之后的感谢。每当这时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吃再多苦也愿意。”权益部的吴昊说。
现在,同学们容易丢失的校园卡、钥匙和小物件有了固定招领的场所。校院学生会权益部的同学会在每周一至周六,在各个失物招领点收集失物,并统一送至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值班室,整理失物信息、通过失物招领信息群扩散消息、通知失主前来领取,大大提高了失物招领的效率。
此外,校学生会还针对每年新生刚进入校园、维权意识较弱的现状,与各院系学生会及时进行新生宿舍维权走访,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与此同时,校学生会每学年评选“诚信商家”和“我最喜爱的商家”也成为同学们最关注的活动之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系列维权外展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同学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校学生会权益部的公共邮箱,专门收集各院系和广大同学对学校权益工作的真实心声和建议……
在吴昊看来,学生会“厚德助姐”的魅力,在于“她”是广大同学反映心声最快捷的渠道,而这也体现了郑州大学学生会响应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做广大同学贴心代言人的决心。
应同学所愿,着力多元需求
周一清晨5点半,天还没亮,在郑大南北操场和本源体育场西侧,负责早餐工程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在灯光下布置起点处、兑换处及早餐达人登记处,准备好要分发的餐券。6点半左右,操场的人越聚越多,早餐券兑换处已经排起了长队……每周一、三、五早晨,参与早餐工程的学生领取阳光早餐卡后进行20分钟的晨读或者800米的晨跑,就能将手中的早餐卡兑换成早餐券,并可以自愿参与“早餐达人”活动。
在早餐工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早起晨读、晨跑,收获好评无数的同时,早餐工程也收获了一大群忠实“粉丝”。2016级信息工程学院的贾英坤是上学期的“早餐达人”,在他看来,“这个活动倡导我们早睡早起,晨跑或者晨读,充实清晨的时光,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餐券还能给大家带来实惠”。
早餐工程是郑州大学学生会力推的活动之一,除此之外,学生会聚焦广大同学精神、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定期开展“青年励志讲堂”“青年创新讲堂”“青年学术创新沙龙”等形式多样的引领学风活动,组织优秀学生代表、校园之星深入院系、班级开展讲座和事迹分享会,让越来越多的同学发掘自身学术学习兴趣,仅去年一年,活动参与人数就达数千人。
为了让同学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郑州大学学生会组织开展了“三走吉尼斯”“荧光夜跑”“杏坛观影”“周末大家唱”“校园歌手大赛”等一系列低门槛、受众面广的文体活动,更贴近广大同学的课余生活,吸引了同学们的广泛参与。据统计,上学年的“三走吉尼斯”活动共发放阳光卡3300余张,早餐工程系列活动共免费发放早餐金额达7万余元,影响辐射3万余人,“杏坛观影”辐射人数达4000余人……
强自身建设,注重自我革新
学生会的日常中,听不到“主席”“部长”等冷冰冰的职务称呼,有的只是“哥”或“姐”的温暖称谓。刚进入大学就加入学生会的2018级新生刘学玉说:“学长学姐都很温柔、很贴心,他们平时还会给我们推荐精彩的书籍、电影和校园美食,帮我们找准大学前进方向,解答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惑,这里有‘家’一般的氛围。”
在回归同学、自我革新的同时,郑州大学学生会注重加强自身内部建设,精简优化学生会组织机构:按需设置职能部门,将学术部改为青年学术创新中心,提升组织工作效能;成立综合调研部,进一步完善培训、调研职能,10余次大型调研收集了调研问卷万余份,广泛听取同学对学校教学、管理、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结果做出相应改进……
在《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印发后,郑州大学党委出台了《郑州大学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学生会迅速落实,召开了专题学习会和研讨会,改革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重新制定院系“优秀学生会”的量化考核标准;通过匿名问卷调研,更加真实地感知学生会成员的就职体验;着力发挥部门成员主观能动性,积极建构学习型组织;以学生干部工作论坛和院系联席会为载体,促进学校、院系、班级三级联动;注重“网上学生会”建设,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沟通线上线下,建立广大同学对学生会工作的评价机制,加强直接联系服务同学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措施,让实实在在的变化“看得见”。
“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要坚决抵制和克服脱离广大同学的倾向,晓同学所需,应同学所愿,我们永远在路上。”郑州大学学生会主席、土木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杨翥同学在4年的服务中,尝到了做学生工作的酸甜苦辣。但他也深深感到,学生会的一系列自我革新,让学生会的服务工作更加广泛了,与同学们的心也贴得更近了。
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李大伟 赵毅波)9月10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自上交所获悉,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下称“鑫苑置业”)披露公司债券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16256.7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80513.19万元减少43.17%,报告称受疫情影响,本期交付收入大幅降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56.8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4875.41万元减少91.33%,报告称受疫情影响,本期交付收入大幅降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应减少。同时,鑫苑置业的债务规模也进一步增长。据报告显示,报告期末鑫苑置业总负债504.32亿元。
据评级报告,截至2019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590.36亿元,负债合计496.02亿元,所有者权益94.34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88.74亿元。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92亿元,净利润6.62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4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59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2.2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指出,鑫苑置业2020年6月拥有货币资金57.81亿,2020年9月“18鑫业01”到期金额6亿元,2020年12月“15鑫苑01”到期金额10亿。
据报告,鑫苑置业上年末银行授信总额度为245.27亿元,本报告期末银行授信总额度为234.42亿元。
据2020年9月8日披露于上交所的《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公司债券2020年跟踪评级报告》,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确定鑫苑置业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鑫苑置业公开发行的“15鑫苑01”“16鑫苑01”“16鑫苑02”和“19鑫苑01”信用等级为AA。
鑫苑置业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积极推动创新,探索地产相关多元化业务,开工建设大型商业地产及融资代建模式,为公司打造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长远发展创造了新的内生动力。
鑫苑置业官网显示,鑫苑集团由董事长张勇于1997年在河南郑州创办,成立20余年来,鑫苑集团以“立足主业,迅速转型”为经营方针,成功实现由一主一辅向一主多辅的进化升级,开辟了由地产开发、产城运营、融资代建、物业管理、商业管理、智慧科技等交织而成的全新版图。
截至目前,鑫苑累计开发建设项目超过60个,累计开发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为超过20万业主提供了优质居所。作为首批赴美上市、进军海外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国际地产一直是鑫苑集团的重要业务,范围辐射美国纽约、洛杉矶,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鑫苑置业评级报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为鑫苑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苑地产”),鑫苑地产则为鑫苑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苑控股”)的全资子公司;鑫苑控股于2007年3月成立,2007年12月于美国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IN.N”。张勇持有鑫苑控股29.14%股份,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记者注意到,在鑫苑集团2020年年中工作会议上,集团董事长张勇指出,围绕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和认知升级,要加强修炼内功,推进业财一体化、大运营以及考核激励体系的再升级,坚持深耕主业房地产业务、扩大辅业版块升级的能力边界,持续创造资源和价值。
业绩下滑之际,鑫苑置业旗下公司股权变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北京厚物敦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厚物咨询”)发生投资人变更,原独资股东北京厚物联合科技有限公司退出,自然人谢雨桐、王海涛接盘,认缴额分别为0.5万元、49.5万元。谢雨桐亦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工商信息显示,北京厚物敦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21日,注册资本5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企业管理咨询;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技术推广服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经济贸易咨询等。
企查查显示,北京厚物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背后股东分别为北京厚德水木科技产业发展中心(有限合伙)和北京厚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70%、30%。
其中,北京厚德水木科技产业发展中心(有限合伙)为鑫苑置业的子公司,持股比例为50%;北京厚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鑫苑置业的创始人张勇,持股比例为51%。
记者注意到,厚物咨询还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列入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大伟 赵毅波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李项玲
记者邮箱:lidawei@xjb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