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商品未必都是投给抖音平台的“官方”广告。商品的展示,不管是源于群众自发推荐还是商家精心策划,只要够有趣,够吸引人,用户也会甘之如饴的服下这枚安利。
抖音正在霸占你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
刚进coco的大门,小哥哥热情地说:“要不要尝一下我们新上的网红套餐?”什么是网红套餐?小哥哥说,抖音上大火的DIY网红套餐你都不知道吗?焦糖奶茶+布丁+青稞+少冰+无糖。
起初只是一位小姐姐在抖音里发布了一条 “可以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的奶茶配方,结果,这个短视频获得了二十多万点赞量,也引发了强大的连锁反应,致使网友们蜂拥至CoCo门店下单网红款。而coco也迅速抓住机会,将网红套餐直接放上菜单,供网友们一键下单。
在抖音种草的除了吃,还有一堆稀奇古怪的东西,薄冰机、糖心鸡蛋神器、小米智能音响、一开两面的手机壳......甚至还有会做冷饮的双开门冰箱。
带货方式也很奇葩,与之前微博上教你化妆、护肤和穿搭的网红达人套路完全不同。如果古典网红用的方法是强烈推荐,那么抖音上这些卖货的,着实有种爱买不买的劲头。
本着“最好的广告是让产品本身说话”的原则,在这个时点,有点为“古典”网红们担忧。
娱乐是放松的 带货是走心的
从“大厂”的网红吃法到土耳其撒盐烤肉、拿不到的冰激凌等爆红的街边小店,吃货界的交流可谓“一日不抖,如隔三秋”。餐饮商家也看到了这个模式线下的高转化率,在平台上创造流量,在线下配以特定的话术反引流到线上,不断延长传播的持续热度。
据一位知情人介绍,所在公司甚至紧急成立了一个团队,专门在抖音上开号,做抖音视频。“微博刚火的时候,你找个 KOL 做推广,几万块钱搞定,效果超级好。现在收十万的大号给做个软文,都不一定有效果。”抖音才刚刚开始。
这波传统餐饮的新营销迅速的抓住了新兴渠道优势,配上符合自身设定和潜在客户的“套路”,将产品完美匹配到优质用户群。甚至,品牌本身获得了抖音这个平台的附加价值“潮、酷和美好”。
最近一条很火的抖音视频,某快餐店,一个女孩拿着切开的半个绿色哈密瓜递给店员,店员非常淡定的接过哈密瓜,走出了屏幕。再回来时,哈密瓜顶着一坨雪白的冰激凌。女孩接过店员的哈密瓜冰激凌,笑得很开心。
这批抖音上活跃的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非常敢于尝试。接下来,可能真有人排着队拿着各种水果去“打”冰激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快餐店本身。虽然有着自己对性价比的衡量标准,想打动他们,似乎也不难。
用手机录制小视频,即使做得粗糙,他们也不会嫌弃。甚至,比起那些精心策划、专业制作的视频,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中的小亮点更能打动他们。而普通用户的录制条件所限,决定了他的小视频具有一股浓浓的“当下感”,大部分视频都像临时起意、突发奇想。这种真实和亲近的感觉,会让人更相信视频传达的信息。
这正好符合了短视频制作公司二更,在为品牌制作视频时,提炼出的“三真”原理——真实人物、真实故事、真实情感。“我们希望我们所有的情绪也好,所有的反射出来的内容也好,都是通过一些真实的人物,讲述真实的故事,反映真实的情感,这样才会让所有人记住。”
随随便便卖东西
国外应用叫做MikMak的应用,专门通过搞笑视频在手机上卖东西,让观众一边开怀大笑一边购物。MikMak 的视频小广告都不超过 30 秒,每一则广告都邀请了不同谐星主持人进行单口相声式表演。MikMak的创始人Rachel Tipograph表示:“MikMak首先是一家娱乐公司,不过是顺便卖卖东西罢了。”
卖货确实是MikMak的本职工作,要说“随便卖卖东西”的正是抖音。
作为一个短视频平台产品,抖音的定位是泛娱乐。这来自它的用户,“你为什么玩抖音?”十有八九回答是因为“好玩。”。事实上,当用户进入其它平台时,目的往往是“看资讯”、“做任务”;而抖音不同,它的底层逻辑,就是给用户“杀时间”。
这也决定了用户上抖音的状态,是放松的,随机的,无意识的。这种状态下,非常容易接收到广告主希望植入给他们的信息。作为最完美的广告呈现形式,视频结合文案、视觉、声音、动态,多重刺激用户的感官,引发用户的情绪。
这让一个处在心理防线最弱期的放松时间里的用户,更容易对广告“走心”。
在另一个层面上,电商平台的活跃度、流量增长以及用户粘性,正在被短视频带动起来。有行业人士指出,短视频类内容在增加用户停留时长、潜在提升转化率等方面表现突出,特别是美妆、玩具、厨具、家居等需要充分展示使用场景的行业。这正是抖音带货最狠的四个品类。
名创优品里和祖马龙相似度百分之99的十块钱香水,几乎所有店卖到断货;以“我在抖音上买了好多玩具”开头的视频很多:从社会人必备的小猪佩奇儿童表到人人想要的喷钱机;生活达人也可以当网红:刷鞋神奇、一次性冻冰块塑料薄膜。
事实上,这些全部都并非投给抖音平台的“官方”广告。商品的展示,不管是源于群众自发推荐还是商家精心策划,只要够有趣,够吸引人,用户也会甘之如饴的服下这枚安利。
在抖音平台上
微博网红PK抖音新生
“带货”的实质是什么?一是流量,二是转化。从最早期的天涯、虎扑开始,到微博、微信积累再到直播平台的红利,现在转移到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只要积累到一定粉丝,就会有广告主登门,甚至,“一个广告多少钱你说了算。”
对于在抖音平台拥有304万粉丝的自媒体蒲街坊而言,这个数字是“3-5万。”Alex说。数据统计,今年2月份,抖音月活用户数量为1.47亿。“抖音就是下一个流量入口,在这之前是微信公众号和微博。”
新的流量入口开启,任何机构或个人都要到上面分一杯羹,这其中,就包括已经积累了一定流量并获得稳定变现的“老"网红们。
最近,张沫凡Momo,在抖音上发了一条爱情恰恰舞的视频。91年出生的她,自称已“财富自由”,靠自己在微博上卖自创品牌的化妆品。 “我们2017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从流量来看,基本上65%左右的销售额是来自微博渠道。”张沫凡称。
在流量变现的路上,张沫凡代表着一大批早年在论坛、直播平台上积累了一定粉丝的网红博主,靠微博实现商业化的路。这其中的典范,还有张大奕和papi酱。如果说这二人分别代表靠脸和靠才华的走红方式,那么,在那个时点,微博确实给这两者都提供了将流量变现的模式——链接淘宝和签约MCN。
如果把那个时点看成90后,现在,随着抖音的崛起,95后,正在让这一切变得不一样。
作为一个美妆博主,张沫凡在抖音平台上并不那么炙手可热。在微博,她拥有718w粉丝,但是抖音平台上的粉丝量只有53w。而同作为美妆博主的抖音红人张凯毅Kevin,在抖音拥有的粉丝数是425.7W粉丝。与张沫凡不同的是,她是这个平台上的原生网红。
张凯毅的视频没有过多修饰和技术的痕迹,画面也不总是“美美哒”。她总是在镜头前,带着东北口音大大咧咧地说:“你看这个YSL的色号,作为一个美妆博主,我不管它好不好看,我得有吧,得有!”
此接地气的人设捕获了大批粉丝。在这个平台上,颜值确实是迅速吸引流量的法宝,但是,抖音的用户显然对网红要求更多。
纯看脸的古典网红时代已经过去了
“小安妮大太阳”是一位拥有283万粉丝的抖音用户,在他的个人页面上,展示着微博主页的链接、淘宝店铺号码以及微信号。点开最新的一条视频,右上角已经有了一枚圆形购物车标志。
点开标志,一条白色可以滑动的购物信息页面覆盖住屏幕的三分之一。商品展示以图片为主,点击下面的“去看看”按钮,直接跳转至该宝贝的手机淘宝页面。操作顺畅,从观看到下单购买,只需点击三次。
两周前,有媒体爆料抖音疑似开通电商功能。在多个百万级以上的抖音用户中,短视频界面均出现了购物车按钮,与淘宝的合作不言自明。自带优质流量池、红人聚集地及商家自我驱动,都在推动抖音走向网红电商这条路。
事实上,单从销量来说,以“小安妮大太阳”短视频上方购物车按钮链接到的第一个展示位的淘宝销量来看,这件月销67件的T恤,确实看不出抖音带量的潜质。评论区也尚未有评论称自己是通过抖音平台来购买的。
有人从心理学角度指出,猎奇、新鲜、好玩或者萌物,在现阶段都深受抖音用户喜爱。这对于传统意义上,与如涵类似模式的品类以服装为主的网红电商而言,并不占优势。
抖音的原住民,这些95后、00后的年轻人们,有着很强的自己的价值判断,对网红和产品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他们心中,只靠一张脸就能赚流量,用流量带货的传统网红经济模式似乎是行不通的。不仅要好看,更要有趣,找到符合自己的人设,还要保证持续生产内容。
在这个平台上,走红并不容易。即使你够红,也不代表“你说的都是对的,你推荐的都是好的。”一位用户表示,想收割他们并不容易。“现在我是用户,说不定发一条视频我就火了,我就成了网红。”
那种直播时代靠颜值收割的古典网红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02年出生的仇雨馨,也在抖音上有着9.3万粉丝,从小就喜欢表演的她,接下来打算好好学习,目标是考中戏、上戏。“网红只是名声,但表演是艺术,是另一种级别的东西。我以后如果想往演员方向走,影响力可能会很大,所以现在不能随意接广告。”
何况,他们也并不那么渴望成为网红。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草原母亲”都贵玛,最近又传来了好消息,11月5日,她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都贵玛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的牧民,她与28个“国家的孩子”的故事曾感动了无数人,她被亲切地称为“草原最美的额吉”。2019年9月29日,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都贵玛在牧区的家里照看小羊羔。新华社资料片
身穿紫色蒙古袍,头戴橘红色头巾,79岁的都贵玛坐在暖阳下,向记者缓缓讲起以前的故事。
每当有客人来访或外出参加活动,都贵玛都会这样穿戴,这套衣服是她最喜欢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她穿的就是这套衣服。
都贵玛不仅是“草原的女儿”“最美的额吉”,也是牧区的妇产科医生、牧民的知心朋友。她缓缓叙述着自己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仿佛在吟唱一首悠远的歌。
上图:拼版照片,上为年轻时的都贵玛(中)和家人在他们居住的蒙古包前合影。下为2018年,76岁的都贵玛(右)和女儿查干朝鲁(左)在自家楼下合影。新华社资料片
28个孩子的“额吉”
如今的北方家庭已经没有储存冬菜的习惯,但还是有人在入冬前为都贵玛送来了一袋袋滚圆的土豆。“额吉,这是今年的新土豆,可甜了。”说话的扎拉木吉不是都贵玛的儿子,却亲切地称呼她“额吉”,因为都贵玛曾一勺勺牛奶喂养他长大。
1959年至1961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孤儿院里聚集了大量孤儿,这些孩子普遍营养不良,嗷嗷待哺,因为缺乏食品,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
在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安排下,3000名孤儿从遥远的江南来到内蒙古草原,他们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
内蒙古自治区上上下下抓紧筹备,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布置接运孩子。凡有接收孩子任务的盟、旗,立即成立保育院,要在孩子到来之前做好一切准备。
1960年,四子王旗在乌兰花镇成立了临时保育院,并从全旗范围内寻找勤劳能干、能胜任保育员工作的牧民。由于念过书、做事认真,都贵玛被确定为保育员。
刚接到任务时,都贵玛心里也没底。她当时只有18岁,还没有结婚,也没有照顾过孩子,何况家中还有相依为命的姨妈需要照顾,生产队的羊群也指望她去照料。但双亲早逝的都贵玛知道,失去母亲的孩子有多么可怜。她叮嘱姨妈保重身体,将羊群托付给生产队,毅然承担起照顾孤儿的任务。
这是“草原母亲”张凤仙夫妇和6个孩子及家人的全家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这些被送到草原的孩子,最小的仅8个月大,最大的也只有5岁,需要在保育院调理好身体之后才能被牧民们领养。年轻的都贵玛和另一位助手一起照料这些体弱多病的婴幼儿,做饭、洗衣、煮牛奶、教儿歌,和孩子们一起玩、哄孩子们入睡……每天忙得四脚朝天。
有一天,“小不点”呼和突然流着鼻涕跑过来叫都贵玛“妈妈”,她的心一阵咚咚跳,张开双臂把孩子搂进怀里。晚上,呼和甩着小胳膊撒娇要和“妈妈”一起睡。都贵玛也是孤儿,理解孩子对母亲怀抱的渴望。她一把把孩子抱在怀里,小呼和安静地入睡了。看着一屋子的孩子在夜色中甜甜地进入梦乡,都贵玛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孩子们在旗保育院休整了4个月后,都贵玛独自一人带着这28个孩子回到脑木更苏木保育院,让孩子们慢慢适应牧区的天气、牧家的饮食。
脑木更苏木保育院条件比较简陋,只有一顶蒙古包。在蒙古包里,都贵玛把孩子们的床摆成圆形,自己睡在中间,这样晚上不论哪个孩子哭醒,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照料他们。每到晚上,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跟着闹的场景,让年轻的都贵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要是有哪个孩子肚疼、腹泻、感冒发烧,不管是深更半夜,还是雨雪天气,都贵玛都要去找医生。有几次,数九寒天,她骑马飞驰在雪原上,还被草原的饿狼追着跑。
在都贵玛10个月的精心呵护下,28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很快适应了牧区的生活环境,真正实现“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都被健康地送到养父母家中。
草原母亲都贵玛获得过许多赞誉。(受访者供图)
“额吉”的28个孩子
“扎拉木吉,你又胖了吧,要注意。”扎拉木吉刚进门,都贵玛就“唠叨”开了,“看你上楼还大喘气,可不能再胖了,再胖就对身体不好了。”虽然已经年过六旬,扎拉木吉在都贵玛眼中还是个“淘气又让人心疼”的孩子。
都贵玛抚养过的28个“国家的孩子”,已深深扎根在这片哺育滋养他们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成了国家干部,有的成了人民教师,也有人握着马鞭,成了地地道道的牧民。不论他们工作再忙、住得再远,都会不时到都贵玛额吉家坐坐,陪额吉喝碗热乎乎的奶茶。虽然他们都已有儿孙,但依然是都贵玛的“心头肉”,一如50多年前那样。
那时,小扎拉木吉被一对夫妇领养,都贵玛担心扎拉木吉不适应新家庭的生活,经常骑着马去看他。有一次,都贵玛看到那对夫妇让小扎拉木吉在蒙古包外干重活,瞬间眼泪就流了出来。她教育了那对夫妇,抱起小扎拉木吉骑上马回了家,决定自己抚养他。
过了几年,政府为小扎拉木吉找了另一家养父母,都贵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觉得这对夫妇善良温和,才同意把小扎拉木吉送到他们家。之后的几年里,都贵玛还是经常到小扎拉木吉家看看,看到他过着快乐的生活,她心里那块“石头”才落了地。
每当扎拉木吉回忆起这件事时,总是眼中饱含泪水。他说:“我特别感激我的都贵玛额吉,她非常无私和伟大,有了她,我们这些‘国家的孩子’过得很幸福。”
“国家的孩子”孙保卫来到内蒙古时只有1岁左右,经过都贵玛照料后,一对来自河北的支边青年夫妇收养了他。“当时因为年纪太小,很多事情都没有印象。直到初中,我才得知自己的身世,也才知道我的第一个额吉是都贵玛额吉。”孙保卫说。
孙保卫再次见到都贵玛是2006年。那年,他与其他的“国家的孩子”一同回脑木更苏木去看望抚养过他们的都贵玛。“老人家远远地出来迎接我们,她颤抖着拉着我们的手,那是一位母亲对儿女的期盼。”孙保卫回忆说,“到了屋里,额吉把一早就准备好的奶茶、手把肉端上来,亲手喂我们,生怕我们吃不上。还问我们家庭和工作的情况。这让我泪湿眼眶,再次感到她如母亲般的温暖。”
近年来,孩子们和都贵玛建立了微信群,都贵玛像一条情感的纽带,将天南海北的孩子们连在一起。她经常通过微信和孩子们聊天,关心他们的近况,孩子们也喜欢与都贵玛额吉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批孩子如今都子孙满堂、家庭幸福,都贵玛感到十分幸福,但遗憾的是,有三位已经永远离开了自己。她心里还装着一件事,总觉得是自己亏欠了孩子们。“我没能记住孩子们的汉语名字,前些年有孩子去寻亲,都没找到家人,要是当时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寻亲的希望也许更大一些。”
都贵玛与曾经抚养过的“国家的孩子”之一巴图斯楞。(受访者供图)
药箱中的责任传递
熟悉都贵玛的人都知道,都贵玛有两样“宝贝”,一样是28个“国家的孩子”,一样是掉皮的旧药箱。
20世纪70年代的内蒙古草原,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分娩对于牧区妇女来说无疑是一道“鬼门关”。
结束保育院工作,回到草原放牧的都贵玛,看到身边年轻女性在分娩时遭受的死亡威胁,心中有着说不出的酸楚。1974年,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都贵玛,报名参加旗医院组织的培训,跟随妇产科医生学习接产技巧及产科医学知识。
1975年的一天,脑木更苏木乌兰希热嘎查牧民敖敦格日勒难产,但最近的医院在100多公里外。情急之下,家人求助刚从旗医院学成归来的都贵玛。正在家里放牧的都贵玛,扔下羊鞭,背起培训结束时老师送的药箱,跨上马背赶到产妇家,用自己掌握的现代医学技术救下母女俩。那是她接生的第一个孩子,此后,这片偏远草原上的产妇有了“保护神”。
今年33岁的松布尔也曾是都贵玛挽救过的小生命。那年,松布尔的母亲难产,都贵玛来到他们家对母子进行抢救。当时,小松布尔的生命体征非常差,家人们几乎想放弃他。但都贵玛不忍心,她用橘红色头巾包住小松布尔,一边照顾产妇,一边照顾婴儿。最终产妇获救,小松布尔也在都贵玛的精心照料下活了下来。
草原母亲都贵玛。(受访者供图)
都贵玛没有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她把牧业劳动之余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产科医学技术上,逐步掌握了一套在牧区简陋条件下接产的独特方法,10多年间挽救40多位年轻母亲的性命,迎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生命。
都贵玛不是专职医生,她的第一身份还是牧民。因为放牧和接产不能兼顾,当年与她一起参加产科培训的人,没有几个人坚持下来。她说:“只要有病人家属来家里叫我,不管多忙,我都得赶过去,因为党和政府让我学习掌握了这门技术,这就是我的责任。”
都贵玛一直尽职尽责地履行着产科大夫的职责,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牧区医疗和交通条件改善,牧民产妇能接受到更专业的医院诊疗,都贵玛才停止了下乡接产工作。
都贵玛的药箱,在多年的下乡接产中早已掉皮磨损,但她一直舍不得换。“这是我的老师送给我的,接过药箱,我就接过了守护牧区产妇的使命。”
2016年,都贵玛把这个见证了40多个孩子诞生的药箱,送给了四子王旗蒙中医院的玛希毕力格医生。回忆起都贵玛赠送药箱的那一幕,玛希毕力格医生说:“当时药箱上铺着蓝色哈达,哈达上放着一盒火柴。额吉说,这是我的老师送给我的,现在我送给你,这不仅仅是我们草原医生的薪火相传,更是责任的传递。”
草原母亲都贵玛在牧区。(受访者供图)
草原的好女儿
都贵玛为人善良淳朴,不管是初次相见还是常年相识,都能和她拉着手相谈甚欢。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来看望都贵玛,三位初次相见的老人像老友般谈笑风生,在回忆过去时又牵出了一件都贵玛此前鲜为人知的事迹。
龙梅玉荣姐妹曾在暴风雪中保护了集体的羊群,而都贵玛也曾为守护集体的牛群,与暴风雪“搏斗”了一夜。
1977年冬,四子王旗杜尔伯特草原下起了罕见的大雪,狂风卷着雪花,像一堵墙迎面扑来。当时都贵玛一家正准备把集体的牛群赶到冬营盘,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牛群在风雪中乱跑乱撞,场面一度失控。
眼看着雪越下越大,风越吹越急,都贵玛深知无论如何也赶不到冬营盘了,她竭尽全力把牛群赶到一个避风的草堆里。为了不丢掉集体的畜群,他们一家寸步不离地守在原地,12岁的女儿在风雪中冻得瑟瑟发抖。
夜幕渐渐拉开,草原上的气温骤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面对没过膝盖的大雪,都贵玛一家用铲子铲、用手挖,花了近3个小时才把蒙古包扎好;看着早已见了底的干粮包,她把最后几块饼给了女儿。一家人与寒冷、饥饿和死神进行了彻夜的较量,直到第二天,驼队救援人员发现他们,将他们送到医院。
生活在大草原,都贵玛养成了勤劳、勇敢、坚韧的性格。从小就懂事的她,主动帮牧民们整理羊舍、喂养牲畜、收草料,剪羊毛、挤奶、打草这些牧业工作她样样在行。
放牧,她的畜群是全嘎查膘情最好的;剪羊毛,她是全嘎查剪得最快。干起活来,都贵玛从来不挑不拣,不怕脏和累。提起都贵玛,牧民们都说她是“草原的好女儿”。
“草原母亲”都贵玛(右)和她抚养过的斯日巴勒在一起翻看照片(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妈妈是我永远的骄傲”
都贵玛是“草原的好女儿”,更是女儿心中的好妈妈。
都贵玛为自己的女儿取名为“查干”,蒙古语意为“洁白的、善良的”。这是她对女儿的美好期望,也是自己一生努力践行的为人准则。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忙碌的,对自己工作最是认真负责。她每天一早就出去放牧,晚上才回来。我上学后,每天都是自己回家,自己去学校,母亲看管集体牛群羊群走不开。”查干回忆说。
2006年7月,首届内蒙古草原母亲节“感动草原——十杰母亲”表彰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举行,都贵玛在前往现场的途中遭遇车祸,当时车里还坐着一名怀孕的旗妇联干部。
查干说:“妈妈当时颈椎和脊柱严重受伤,昏迷了4个小时,醒来后第一件事是问孕妇和孩子的情况,后来医院要为她做手术,她坚决要求不用昂贵的进口材料,说这次看病是公家花钱,决不能给党和政府增加负担。”
2019年9月29日,对都贵玛和查干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天,都贵玛要去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颁授仪式。
“前一天晚上,妈妈高兴得像一个小孩子,拿出蒙古袍反复检查,就像我们小时候过年时,迫不及待地要穿新衣服那样。我知道妈妈的心思,这是她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刻,她想用最好的状态迎接这一天。”查干说。
当天清晨,都贵玛早早醒来,洗漱完毕后穿上紫色蒙古袍,配上橘红色头巾,7时30分准时乘车前往人民大会堂。查干留在酒店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母亲荣获“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场景。
“我作为妈妈的女儿,感到非常激动和骄傲。妈妈的一生都在做着平凡又不平凡的事,能够得到国家的肯定与褒奖,她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查干说。
都贵玛回到酒店后,没有直接用手去摸奖章,而是小心翼翼地看着奖章,就像呵护着28个“国家的孩子”那般温柔。
多年来,大公无私、大爱无疆的都贵玛,赢得了许多赞誉。1979年、198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3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母亲”,2007年被提名“全国道德模范”,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此外,都贵玛还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级荣誉10项,乌兰察布市级、四子王旗级荣誉30多项。
由“草原母亲”赞达拉抚养长大的通嘎拉嘎在为订制蒙古袍的牧民量尺寸(7月3日摄)。通嘎拉嘎从母亲那里学会了缝制民族服装的手艺,开办了服装店。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给牧民“另一个家”
如今,都贵玛搬到了四子王旗乌兰花镇生活,女儿查干陪伴在她身边。日子平静祥和,但她总是放心不下牧区的乡亲们,经常通过微信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都贵玛经常说:“现在我年纪大了,想在剩下的日子里,继续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幼年失去父母的孟克吉雅和朝格德力格尔兄弟来说,有个像都贵玛一样的姑姑算是悲惨命运中的幸事。1980年,都贵玛的哥嫂相继病故,她二话没说把年仅3岁和10岁的兄弟俩接回家,与自己的女儿一同抚养。虽然家境不富裕,但都贵玛从来没有亏待过兄弟俩,供他们上学、送他们参军、帮孩子们成家立业。
牧民图德布道尔吉和老伴热希斯仁瘫痪在床,都贵玛得知后,把他们接到自己家,一直照顾到老人去世。
有一年,都贵玛的远房侄子朝克德力格尔在牧区摔断了腿,无人照顾。都贵玛其实也没见过侄子几面,但听说此事后第一时间租上车,赶到165公里外的脑木更苏木把他接到医院做了手术,并照顾了他20多天。
如今,都贵玛虽然年事已高,腰弯了,手脚不灵便了,可她还是处处牵挂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其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一些牧民进城看病掏不起医药费,都贵玛主动垫付医药费;得知当地一所小学有50多名贫困学生,她拿出5000元帮他们交纳相关费用。随着年龄增大,都贵玛患了严重的白内障,有人劝她做手术,她却说:“年纪大了,不用做手术了,省下来的钱还能帮助几个贫困学生。”
都贵玛在牧区生活的老邻居、老朋友,来乌兰花镇办事,没有歇脚的地方,总会来她这里。这些老邻居、老朋友开玩笑说,这就是他们“另一个家”,在都贵玛这里,他们不是外人,而是一家人。
汉语不流利的都贵玛,搬到乌兰花镇生活后,为了更好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还专门学习了汉语。每当社区居民需要的时候,她总是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国庆节,她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讲情系边疆、孝老爱亲、家风传承、子女教育……
“我这辈子做的这些事,其实都是我应该做的。党和国家给了我荣誉,我非常荣幸。人的一生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帮助更多的人。”都贵玛说。(记者张洪河、哈丽娜、魏婧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目:coco都可奶茶
领取资料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
如今人们都喜欢喝各种特色饮品,饮品市场上的加盟项目很多,投资者想要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那么就需要选择一个实力大品牌加盟了,coco奶茶对于很多想要开店的投资者来说,它在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高,市场需求大,开一家加盟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我们一起带大家了解这个品牌吧!
coco奶茶一个不错的品牌,它在市场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而且还有很多忠实的顾客,选择它不愁没有客源。它做出的饮品不仅口味独特,而且健康有营养,所以它受到广大消费者们的喜爱和认可。那都可coco奶茶加盟有市场吗?其实它是很有市场前景的一个品牌,因为只要是品尝过这款饮品的消费者都对它赞不绝口,在市场上有很好的口碑,它的发展空间也是很大的,所以选择它加盟是不会错的。
它在市场上的生意好,并且能够获得大力发展。而且coco奶茶加盟费也不高创业风险也较低,是一个很适合大众创业的项目,而且选择它加盟总部还会提供整店输送,会为加盟商减少很多成本获得很大的利润,该品牌的销售渠道也比较广,采用线上线下销售,在这你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发展,同时还能快速立足市场。
只有好喝的饮品才有大的市场,才能为消费者留下好印象,该品牌做出的食物既好喝又有营养,而且还有着正宗的口感打动了广大消费者的内心,更满足了他们的广大需求,是一个很畅销的饮品品牌,所以在市场当中销量更是很客观,选择它加盟不愁市场和客源,而且还能带来不断的财富,让你在这发家致富。
随着我国饮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上的饮品品牌更是不断增加,对于很多的创业者来说选择都可coco奶茶加盟可以为以后打下基础,让加盟商快速立足市场,如果现在你对这个品牌也比较感兴趣那就马上行动起来吧!扫描下方二维码留言咨询吧!相信它是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