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人民网 原创稿
火锅食材种类丰富,味道鲜香麻辣,让人越吃越上瘾。而且,火锅几乎是一种最简单的美食制作方法。火锅好吃,但也要当心健康隐患!
“吃火锅有三忌。”四川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余雪梅表示,一忌半生不熟。有人吃火锅只注重口感鲜、嫩,未等食材完全煮熟便食用,这样不仅影响营养素吸收,导致消化不良,还容易引发细菌性肠炎和各种寄生虫病。二忌喝久煮的汤底。火锅久煮后会产生致癌物亚硝胺,增加胃癌风险,且汤里面脂肪、嘌呤和钠含量也会增高,患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胆囊炎等疾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三忌太烫和太久。刚煮好的食物直接入口容易造成口腔、咽喉、食道烫伤,加重口腔溃疡,甚至引起口腔癌、食管癌;吃火锅时间太长会造成过量摄入食物,导致消化不良。
火锅怎样吃才健康呢?余雪梅表示,在食材选择上,要新鲜适量、荤素搭配,以蔬菜、菌类为主。锅底最好选择鸳鸯锅,将蔬菜在清汤中煮,减少脂肪摄入。食用火锅时,要等食材完全煮熟后食用,如牛肉、腰片等需煮变色,不能带血丝;肉丸等冻品需上浮后再煮几分钟。如果喜欢喝汤,应在清汤锅底沸腾半小时内喝。调味碟若选香油碟,可准备一碗白米饭,入口前先在米饭上放一下,既能降低温度又可滤油。“火锅伴侣”最好不选冷饮或啤酒,易诱发胃肠功能紊乱,可选择温热的红茶。火锅不宜吃太久,进餐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左右。另外,对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建议选择可以控油的清汤锅加干碟。
掌握了健康食用火锅的方法,也不能“为所欲为”,不加节制。余雪梅提示,清汤火锅可以一个月吃一次,但川渝两地的红汤火锅,添加了大量的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材,易上火和诱发肠胃不适,不建议经常吃。
(视频制作:实习生宋鸣钰)
入了冬季时节,由于天气渐渐地变冷,人们也比较热衷于吃火锅,火锅不管在家里还是在餐馆,都是一种既省事又便捷的饮食方式。
前不久与朋友一起小聚吃了次火锅,锅底是清汤的,先上了4、5盘的羊肉、肥牛(后又加了几盘),最后上了几盘蔬菜,大家吃的是不亦乐乎,一顿吃下来桌上的肉是一扫而光,蔬菜也是所剩无几,吃的很是尽兴。可是吃完一细想,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这顿饭吃的不是很营养、很健康!
人们吃火锅时有哪些误区?
锅底的选择
Powered by www.weixiaoxin.com
不管是在家还是在餐馆,人们在吃火锅时,常会选择麻辣锅底,这样不仅会增加人们的饮食欲望,还会增加人们的进食量。麻辣刺激口感,使人们越辣越想吃,越想吃越控制不住食量。而且从开始吃就已经增加了脂肪的摄入量(麻辣锅底本身就含有大量脂肪)。
进食的顺序
人们在吃火锅时往往会先涮肉,等肉吃的差不多时,才会放各种蔬菜。肉类经过加热口感更滑腻,味道更醇厚,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肉类,而且肉类经过涮,大量脂肪会分解留在锅中。等到涮菜时,菜就会吸附很多脂肪。若再加上麻辣锅底本身含有的脂肪,这一顿火锅下来,我们是吃爽了,可是,我们吃进体内的能量就会让我们很不爽——远远超过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标准(1克脂肪可以产生9千卡的能量,而肉类90%以上是脂肪)。
喝火锅底汤
Powered by www.weixiaoxin.com
很多人吃完火锅后,会来一碗火锅汤,觉得汤里营养更丰富,再者呢就是俗话说的 “溜溜缝”,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火锅汤经过高温加热,营养素所剩无几,油脂却不少,更何况刷完后留在锅内的嘌呤等物质了。若喝的话,就会摄入过多的脂肪,这对人体的心脑血管是不利的(脂肪里含有胆固醇,过多易堵塞血管)。
怎么吃火锅才营养又健康?
●火锅底宜以清汤为宜
在外吃火锅,尽量选清汤锅底,因清汤锅底本身没有油脂,这样就会减少吃火锅时脂肪的摄入量。在家吃火锅时,可以用葱段、姜片、几颗红枣和枸杞,在加上适量的水,就可以做出很清香的火锅底。
●进食以先蔬菜后肉类为宜
Powered by www.weixiaoxin.com
吃火锅时先刷蔬菜,是因为蔬菜在水里烫一下就可以进食(主要指叶菜类),不仅可以保证蔬菜的鲜美,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蔬菜的营养价值。先涮蔬菜也有利于人们减少肉类食物的摄入量,这样就可以保证脂肪摄入量不会过多。
●喝汤宜选涮菜后
爱喝火锅汤的朋友,可以选择在涮完菜时而要开始涮肉之前喝汤,这是因为汤中没有油脂,汤中除了含有一些营养素外,还含有蔬菜的清香味,口感也是不错的。
火锅是人们冬季饮食中省时、省力又省事的最佳选择,只要你选对方式、方法,火锅你也能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声明:本文版权归大众健康杂志所有,谢绝转载,侵权必究。)
如果您喜欢,就扫描一下指纹,关注我们!
《大众健康》杂志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健康报社主办
为您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健康科普
扫描以上二维码,或微信关注"大众健康杂志"
每日为您推送健康知识纯干货!
管是冰天雪地的北方,还是在湿冷入骨的南方,火锅都是冬日家庭聚餐的宠儿。
遗憾的是,火锅常常和“不健康”挂钩。
汤底,限制油和盐
火锅最遭人诟病的就是高油高盐。相比煎、炸、烧、烤等烹饪方式,用水将食材煮熟的做法,更有利于保留营养素。因此,火锅本身是一种健康的吃法,只要选对锅底和蘸料,一顿营养健康的火锅就成功了一半。
在外吃火锅很难控制汤底中的油和盐,一顿下来容易超标,但在家吃就可以规避掉这些问题。
锅底
建议选用清汤锅底,做起来十分省事:在清水中加入葱段、姜片、红枣、枸杞、紫菜、虾皮等,喜欢鲜味的可以再加些菌菇。
觉得清汤锅底口味太淡的人,也可以用番茄或番茄酱熬制锅底,但应注意不要额外加盐。
蘸料
在家制作蘸料,可以用姜末、蒜蓉、香菜等调以香醋和少量酱油,爱吃辣的人可以适当加些小米辣,既能保证蘸料足够有味道,姜蒜又能起到促进胃液分泌、抑菌抗病毒的作用。
荤菜,切勿过量
荤菜常常被当作火锅的“重头戏”,肥牛、肥羊或各类丸子,总要点上几大盘才过瘾。然而,正是大家对其过度偏爱,导致火锅变得不够健康。
在家吃火锅,荤菜最好选瘦一点的牛羊肉,人均控制在2两以内,也可以用鱼虾贝蟹代替部分肉,保证优质蛋白摄入的同时又降低了能量。
素菜,是肉的三倍
很多人在家吃火锅是“有啥涮啥”,蔬菜种类寥寥无几,总量不足。
吃火锅要充分发挥水煮的优势,多涮一些素菜,与荤菜比例约为3:1,种类尽量丰富些,注意均衡搭配,可包含绿叶菜类、根茎类、菌菇类、海藻类、豆制品等。
多数人吃火锅喜欢先下肉或海鲜,等汤底“鲜”了再煮菜。但这样容易造成肉类摄入过多,不妨调换下顺序或同煮同吃,不仅能“柔和”地调动起胃肠工作,还能为素菜留肚子。
主食,首选薯类杂粮
吃火锅时,如果不吃淀粉类食物,营养就不够均衡;最后煮面条,则会把汤底中溶解的油脂、嘌呤、亚硝酸盐等一同吃进肚子,加重胃肠、肝肾负担。
建议火锅吃到一半时,煮些杂粮面条或吃点杂粮饭,既保证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又能护肠胃。
还可以煮些土豆、芋头、山药、红薯等薯类,这些食材几乎不含脂肪,且淀粉含量丰富,易产生饱腹感,有助控制食量;薯类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润肠通便,减少身体对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高钾低钠”的特点,使土豆、红薯等比精米白面更有益心血管健康。
转发给你身边
喜欢冬天吃火锅的小伙伴!
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受访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本文编辑:刘丽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