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赤峰优质文旅项目持续“上新”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赤峰真是一座宝藏城市”“‘中华祖神’酷极了”“‘燕山北麓·百里画廊’值得推荐”“‘对夹’不要太好吃”……今夏以来,来自五

赤峰真是一座宝藏城市”“‘中华祖神’酷极了”“‘燕山北麓·百里画廊’值得推荐”“‘对夹’不要太好吃”……今夏以来,来自五湖四海游客们的赞叹之词和肺腑之言,无不折射出赤峰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活力迸发的新态势。

八千年寻古,九万里揽胜。走进“草原影视城”乌兰布统、“八百里瀚海”玉龙沙湖、世界地质奇观阿斯哈图石林、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美林谷滑雪场……秀丽的自然风光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红山大地。

红山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小河西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璀璨夺目的优秀传统文化,恰如串起珍珠的条条丝线。

近两年,赤峰市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持续在挖掘旅游资源、丰富四季业态、提升旅游服务上下功夫,从“点上发力”到“面上开花”,推动“全域全季全时全景”旅游同频共振,开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新局面,正在阔步迈向“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挖掘资源禀赋 深耕文旅融合品牌

初秋时分,西拉沐沦河微风起漾,飞架两岸的西拉沐沦特大桥上车辆穿行、游人如织……今年暑期,随着西拉沐伦特大桥和经乌高速公路通车,赤峰市各大景区人气爆棚、热度飙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蜂拥而至。

8月13日,十几名外宾代表走进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踏上木栈道,瞭望整片林海风貌,沁人心脾的原野清香、苍翠满目的视觉震撼,让其惊叹当地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争相拿起手机记录“绿海”。“一路走来,目之所及皆是绿色。”柬埔寨皇家科学院柬埔寨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政治与安全部副主任图恩查皮赛斯说,希望像这样的绿色环保模式可以传播到世界各地。

马鞍山林场总面积10.8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6.6万亩,经过几代林场人大力造林、尽心守护,森林覆盖率从不足20%提高到98.86%,被评为“全国十佳林场”。如今,马鞍山林场已成为赤峰新兴的文旅地标,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学习参观生态治理措施,5年内共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

赤峰风光壮美,景观独特,素有“内蒙古缩影”之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赤峰建设旅游强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全市现有734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古迹,1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2家博物馆,36万余件套各类馆藏文物,A级旅游景区59家,优良级旅游资源109个,居内蒙古首位。

近年来,赤峰市立足文旅资源禀赋,深挖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新文旅融合业态,各地区形成整体协同、齐头并进、创意创新、错位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阿鲁科尔沁旗着力打造“北部原生态草原游牧文化休闲游”“南部现代草原自驾观光游”“中部文化体验游”3张特色旅游品牌;巴林左旗围绕“一山、一寺、一城、一陵”,打造南部契丹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翁牛特旗将“中华第一龙出土地”展室、世界成林面积最大的文冠果基地、碧玉龙出土地情景沙盘、梅花鹿产业园、特色农家乐等景点串联成线,打响“中华第一龙出土地”文化招牌;敖汉旗依托现有史前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兴隆洼遗址展示馆、西大梁遗址展示等项目立项速度,打造史前文化研学游新载体;克什克腾旗全力推进1628平方公里的西拉沐沦大峡谷旅游景区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赤峰南部区域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大光顶子一期、二期项目、马鞍山红酒庄园、雷营子乡村旅游、巴林左旗大良沟民宿等项目建成运营;野驰·溪悦河谷、西拉沐沦湖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十四五”以来,赤峰实施重点文旅项目92个,累计完成投资46.9亿元。

在大项目带动下,赤峰文旅品牌纷纷出圈。美林谷滑雪场入选国家滑雪旅游度假基地,喀喇沁旗入围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东黎羊绒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目前,道须沟、玉龙沙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年内通过评审。今年争取新增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3家。

聚焦客源市场 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用“文化力量”滋养城市的气质和灵魂。8月19日,赤峰博物馆门前停车场车辆爆满,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赤峰博物馆馆长秦博介绍,自从“我是玉龙 我的家在赤峰”主题展览展出后,博物馆日均接待游客达2000人次。

“赶上百公里路,就是为了看一眼五条龙齐聚首这个盛况,很震撼!为了一条龙,奔赴一座城值得!”辽宁游客张凯勋说。

作为“中华第一龙”的故乡,2024年,赤峰紧抓甲辰龙年“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努力打造产品多、项目全、业态丰、体验满的“玉龙故里”“龙年游龙乡”旅游品牌。

优质文旅产品吸流——

全市加快推进景区品质提升,重点实施阿斯哈图石林旅游基础设施、野驰·溪悦河谷文化旅游产业园、乌兰布统景区公主湖等项目建设,做好玉龙沙湖、道须沟5A级景区创建工作。作为草原游核心王牌,克什克腾旗正在全域布局乌兰布统—桦木沟、石林—黄岗梁、西拉沐沦大峡谷、达里湖4大景区集群,集成培育旅游产业强增长极。聚焦建设中华风情小镇目标,乌兰布统苏木正在实施提升改造工程,全面改善游客旅游体验。

多元化业态场景引流——

赤峰市推出“清凉舒爽、自由奔放”精品线路,打造乌白生态旅游产业路、经乌高速、北疆风景大道、最美达达线等多条高品位自驾旅游线,布设“食”光音乐会、“古龙耀今·彩灯游园会”、水岸天街街头画展等夜经济场景22个,日均流量3.5万人次。全市创建自治区级研学旅游基(营)地19个,接待研学团队300余个、近6万人,研学游实现破题。

精品文旅活动汇流——

以节为媒、以节促旅,全市先后举办“玉龙故里 飞龙在天”风筝节、“玉龙故里 神泉有约”温泉旅游季、旅游那达慕、全国首届龙凤之乡舞龙大赛、全国羽毛球俱乐部邀请赛等春夏主题文旅活动470余项,龙年游龙乡热度攀升。

全矩阵宣传营销导流——

赤峰市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年初以来登上央媒50余次,7篇稿件见稿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等重要刊物。依托各类新媒体推出视频、推文9000余条,浏览、点赞、转发量超4亿次。邀请鲍尔吉·原野、斯琴高娃等名人和本土网络红人为家乡文旅助力喊麦,先后举办抖音话题挑战赛、群众最喜爱的活动、景区等评选活动,全网曝光量近10亿。赴北京、长沙举办多场文旅推介会,赴20个重点城市开展克旗专题推介,开设赤峰文旅北京推广中心,在湖南日报《新湖南》APP推出赤峰文旅专题,进一步提高重点客源地知名度。

1—7月,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696.91万人次,游客总花费205.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和27%。

“今年,我们还设计了第十七届红山文化旅游节、玉龙沙湖沙漠英雄营、达里湖旅游冬捕季、美林谷冰雪嘉年华等品牌节庆活动。”赤峰市文旅局局长黄河说,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续的“节庆+”已成为赤峰旅游新常态。

紧盯服务保障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7月31日,赤峰首个“旅油驿站”揭牌,驿站的旅游咨询、文化展示、加油休憩、购物体验等服务将为游客带来更多方便。“我们将在全市重点旅游景区沿线、旅游线路节点的中国石油加油站内打造49家‘旅油驿站’,让驿站成为服务广大游客的第一站。”中国石油赤峰销售分公司总经理王弘钰说。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是关键。赤峰从需求侧着眼、供给侧发力,提高旅游行业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和谐安全的旅游消费环境,让“头回客”变“回头客”、“过路客”变“过夜客”。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弥补旅游发展短板。全市持续加快交通、通讯、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立体交通体系,加强与交通、航空、铁路、公路部门合作,加快旅游资源连接路建设,推进赤大白铁路客运、省道304线乌兰布统改线,阿斯哈图、巴林右旗通用机场建设等项目尽快实施。

——完善旅游露营休闲功能区,打造马鞍山汽车营地、赛罕乌拉景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国家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和美林谷游牧潮营轻奢露营地品牌。

——聚焦发展中高端民宿项目,加快很黑村特色民宿、阿仓牧场、哈尼民宿、黑里河民宿集群、大乐之野美林宿集等一批民宿项目建设,全面打响“我在草原有个家”民宿品牌。

目前,赤峰市共完成旅游公路23条、总里程达1700公里,建成旅游厕所714座,游客服务中心67处,已建成和在建自驾车营地5家,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游客的脚步自然而然慢了下来。

织牢监管“防护网”,系紧旅游“安全带”。为给游客提供舒适温馨的旅游环境,赤峰推进8部门联合整治旅游市场工作,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源头治理、抓早抓小抓了,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部署,全力保障文旅市场安全稳定运行。引客有招、待客有方、留客有道,赤峰文旅市场热力值飙升。

赤峰市政府副市长张国华表示,赤峰市将锚定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全力做好旅游强市文章,将精准对接游客需求,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和产品,创新打造多元旅游业态,积极发展跨境旅游,努力打响“龙年游龙乡 寻龙去赤峰”旅游品牌,为市民游客奉上龙乡独有的龙文化盛宴,吸引国内外游客来赤峰探寻中华龙文化起源,触摸中华龙文化脉络,推动赤峰实现“四季旅游四季旺”。

在新征程上,赤峰文旅正瞄准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挥桨劈波、扬帆前行。(记者 魏那 王塔娜)

北丰润张氏家族是近代著名的世家望族,家族人才辈出,其中尤以晚清“清流”健将张佩纶、民国才女张爱玲两位鼎鼎大名的人物为代表。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张氏家族的另一位成员、清末重臣张人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张人骏(1846-1927),幼名寿康,原字健庵,后改为千里,号安圃,晚号湛存居士,直隶遵化州丰润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大齐坨村人。现在人们提及张人骏,谈论最多的就是他在任两广总督期间曾与日本驻粤领事交涉,收回东沙群岛,后又派水师提督李准等人分乘军舰前往西沙群岛,勘查岛屿,命名勒石,并在永兴岛升旗鸣炮,宣誓主权,不过大多数人对他的其他生平事迹缺乏足够了解,尚有更多的史实轶闻有待挖掘。

张人骏

少负才学,早登科第

张人骏虽籍贯为河北丰润,但是他从小就随乃祖若父宦游南方,并在江南这片文化沃壤中成长起来。他的祖父张印坦,号信斋,历任江苏无锡、丹阳、丹徒知县。据《丰润县志》记载:“无锡滨太湖,京口滨大江,(张印坦)曾均创立救生船以拯救危溺,复以俸千金于无锡望湖门外修复圮桥,邑人名之曰清名,志惠也。”其父张钧,字泽仁,号古虞,同治年间曾在松江府华亭县(治今上海市松江区)任知县八年,任职期间的政绩主要体现在治水、治海塘等方面,而且是带头捐俸禄修水利,最后卒于任上。张人骏祖、父两代皆居官清正廉洁,造福百姓,这无疑会对他以后入仕为官的理念、行事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张人骏这一支早年生活在苏州,其父张钧过世后他成为大家长,这个家族除了他的家小,还有他已故兄长张寿曾留下的一家子。

张人骏幼年颖悟,刻苦攻读,同治三年(1864)中甲子科举人。翌年赴京参加会试,头场适与江苏常熟人翁曾翰同号。对此,翁氏在其日记中记述道:“同号无熟人,惟与张安圃人俊谈,此人年轻,系丰润人,久游于江浙,为刘叔涛年丈之弟子,去年新中。”刘叔涛即为张人骏的授业师刘廷枚,为苏州吴县人,颇负文名,张人骏在其指点下自然饱读诗书,才学出众,这一点在翁氏日记也可以得到印证。原来当场考试的诗题为“芦笋生时柳絮飞”,得“生”字,翁曾翰不知出处,还是张人骏告诉他出自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诗。不过遗憾的是,张人骏在这一科并未获隽,而是在三年后的同治七年(1868)与其师刘廷枚同时高中戊辰科进士,并双双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同科登第者还有吴大澂、宝廷、陈宝琛、陈启泰等人,他们也都进入翰林院,故彼此交往密切。同治十年(1871),张人骏的堂叔张佩纶也考中进士,并迅速加入了张人骏的朋友圈。对此,张佩纶自己也曾述及:“人骏以同治戊辰先佩纶入翰林,故戊辰诸前辈多昵就佩纶。”他们暇时则切磋艺文,评议时政,形成了光绪初年政坛上的一股新兴政治力量的核心,人称“清流党”。虽然叔侄俩同属“清流”,不过却行事风格迥异,张佩纶锋芒毕露,张人骏却低调稳重,所以与张佩纶后来遭遇马江惨败被革职充军并从此一蹶不振相比,张人骏则走上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仕宦道路。

为官持重,位至封疆

张人骏“为人凝重,操履端洁,察吏颇严”,他在任职京官期间恪尽职守,勇于任事,赢得了上级和同僚的一致好评。光绪十六年(1890),张人骏外放广西桂平梧盐法道,继而先后任广西、广东、山东等省布政使。在张氏的疆臣生涯中,庚子(1900)年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据《凌霄一士随笔》记载,袁世凯之所以能在晚清政坛迅速崛起,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在他任山东巡抚期间,缉捕义和拳,保护外侨,维持了山东全省的稳定,表现出与其他北方督抚截然不同的政治素养,所以后来得到重用。然而最初袁世凯心中尚有顾虑,他害怕违背慈禧太后的旨意,一开始还有招抚义和拳的打算,瞻望迟顾,始终下不了决心。时任山东布政使的张人骏则向其陈说利害道:“公试揣此类妖妄之徒,古来有能成大事者乎?如料其能成,自宜善遇之;若策其必败,则亟须早决大计,毋为所牵率以获重咎也。”大意是说像义和拳这样愚昧无知的民众肯定成不了大事,既然料定其必败,那就应该早定决策,免得被他们牵连而获罪。袁氏认为张人骏说得有道理,遂下定决心采取果断措施清剿义和拳,为其以后政治升迁铺平道路,所以他自然会钦佩张人骏的见识并对其当初的建议深表感激。兼之袁、张二人还是儿女亲家,结成了一种隐形的政治同盟关系,所以后来政治上飞黄腾达的袁世凯自然会对张人骏进行某种形式的提携和帮助。

不过张人骏的为官之道可不仅仅是拉关系、结人脉,最主要还是其自身为人行事的风格获得了枢府的认可,从而奠定其清末封疆重臣的地位。这从《凌霄一士随笔》的另一则记载中可以得到证实,“清末督抚中,张人骏以悃愊无华、端重老成著,不随波逐流、迎合风气。历督两广、两江,均大疆繁剧。时髦政客屡攻之不能动,固以久为循吏,资望较高。”大意谓张人骏为人至诚朴实,居官老成持重,并且主政地方皆能胜任,虽有宵小政客暗中攻讦,也不能撼动其封疆重臣的威望。最主要的是当时的军机大臣鹿传霖特别看重张人骏的廉洁正派,将其引为同调,并在中央政府中极力称道他的贤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张人骏的政治地位。宣统二年(1910)七月,鹿传霖病逝,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张人骏撰联挽之曰:“溯太公急难以来,忠节相承,名德有达人,特钟圣相;自先帝登遐而后,台衡代谢,中原正多故,又丧老成。”上联极称鹿传霖的家世,并以“圣相”相推许,下联则感叹国事艰难,老成凋谢,于公于私皆深寄哀挽之情。两江总督在清代督抚中的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可谓位高权重,不过张人骏却即将迎来人生中的最大考验,“中原正多故”,此时已经是清王朝覆灭的前夜。

张人骏在天津的旧居

辛亥弃守,抱恨余生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南北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到了11月初,张人骏两江总督署的驻地南京城虽然尚在清廷控制之中,却也时刻面临被革命军进攻的危险。当时的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在革命官兵的鼓动下宣布起义,并于11月8日领导第九镇从秣陵关向南京发动一次进攻,却因弹药不足、清军工事坚固而败退镇江。在此期间张人骏的表现是镇静的,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十八日(11月8日为阴历九月十八日)事虽危险,而我并不惊慌。出花园后,即有军队保护……今日辰刻回署,一切照常,物件亦无遗失(小物略有损失)。”张人骏还告诉身在上海的儿子不要相信谣传,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自杀。

然而上海、江、浙等省的革命党人并未善罢甘休,他们迅速组建以徐绍桢为总司令的江浙联军,并再次对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从11月24日夜开始,守城清军与革命军鏖战七日,战局迭进迭退,双方互有伤亡。期间张人骏等曾派人与革命军和谈,提出“不伤人民生命,不杀旗人,准张勋率部北上,准张人骏、铁良北上”四条件。由于徐绍桢要求将张勋留在南京听候处置,和议未成。这时他们又得到了武汉欲停战议和、清廷有意退位让权的消息,于是开始研究部署各自的退路。到了11月30日,革命军攻占了天堡城,控制了进入南京的咽喉。12月1日凌晨,革命军接连炮轰朝阳门、富贵山、太平门等处,此时南京城已是岌岌可危。据《李实忱回忆录》记载,当天夜里,张人骏、铁良、张勋、李廷玉等共十人从清凉门上或坐绳兜或双手拉绳而下,随即登上了停泊在江中的日本兵舰,后又前往上海租界躲避。12月2日,革命军长驱直入城内,南京遂告失守。

张人骏弃守南京城,虽然当时自顾不暇的清廷未予从严治罪,不过却成了张氏人生的最大“污点”,无论生前身后均被人们反复提及。如当时参与苏州独立的立宪派人士沈恩孚后来有诗云“督师不武张人骏,入幕能文饶汉祥”,即直言作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的张人骏不够勇武,嘲讽其是革命党人手下的败军之将。而在部分忠清文人的文学叙事中,张人骏的弃守行为也不可避免成了他们批评的对象。著名学者王先谦有诗云:“从来板荡识诚臣,忍使明廷独苦辛。半壁河山摧欲尽,不知守土是何人。”他在诗后自注道“张人骏弃江南遁,东南督抚无一尽节者”,讥刺以张人骏为首的东南督抚未能做到守土尽责,更别提有为清廷以身殉节的了。而同为湖南守旧派领袖叶德辉的《挽山西巡抚陆忠节钟琦》诗有云:

江汉兴戎卷波涛,疆臣一夕弃城逃。

如公岂止光同谱,当国胡因付老饕。

守府恨无兵在手,中原从此盗如毛。

兼圻佼佼称张李,愧见当时血染袍。

诗中的“张李”即指两江总督张人骏和云贵总督李经羲,他们身为总制数省的封疆重臣却“一夕弃城逃”,与殉清而亡的陆钟琦相比,都难免有几分惭愧之色。至于最为今人熟知的“箩筐总督”的说法,虽出于影视文学作品的艺术加工,不过它所指代的历史事实却一直令张人骏难以释怀,以至于他晚年寓居天津期间仍然时常会向友人谈及此事。例如《翁斌孙日记》中1917年1月4日就有这样一条记载:“张安帅(即张人骏)来长谈,谈及辛亥南京事,犹恨当时谋国者之不臧也。”

张人骏行书八言联

晚居租界,以遗民终

1912年1月,张人骏辗转抵达天津,上疏朝廷请求罢职并获准后,随即携家眷到青岛避居。其后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为巩固统治,便通过各种方式敦促张人骏到北京任职,张人骏均力辞不就。著名文人黄孝纾当时奉其父黄曾源寓居青岛,他在所著《青岛流人篇》中曾有一诗述及张人骏云:“疾恶欻如风,义不恕亲暱。皇皇却聘书,庶以惩不壹。”虽只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张人骏忠于清室,甘作遗民,即使与袁世凯有姻亲关系,依然以不合作的方式对其逼宫夺权的行为表达了不满和批判。1914年初,张人骏曾与周馥、吕海寰、赵尔巽等昔日僚友发起成立“十老会”,他们在前清都身居高位,如今则是同病相怜的忠清遗民。相同的经历和情感使他们聚在一起,时常醵饮畅谈,诗歌唱酬,或许只有如此才能稍稍缓解他们内心的痛楚。然而好景不长,同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并武力占领青岛。为躲避战乱,张人骏一家三代由青岛移居天津英租界戈登路。

张人骏在天津的居所位于今湖北路1号,现为居民大杂院,由多户人家分别租住,但仍基本保持当年原貌。这是一所普通二层西式洋楼,临街围墙高大,只有一个小门供进出,相对比较封闭,这倒颇符合张人骏的遗民身份。院内空间也很狭小,张家几十口都住在一起,不免有些拥挤,可见张人骏和家人们的生活比想象中要俭朴得多。张爱玲幼年居津期间,常去戈登路看望她的堂伯父张人骏。她在晚年自传《对照记》里曾记述道,“在天津,每隔些时日要去二大爷家里。路远,坐人力车很久才到……带路的老人终于把我们领到了一个光线较好的小房间。一个高大的老人永远坐在藤躺椅上,此外似乎没什么家具陈设。”而她在散文《天才梦》中则回忆得更加清楚:“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即便聪慧如张爱玲,当时年幼的她也无法理解“二大爷”为何会哭,翰林出身又亲历鼎革的张人骏在听到这首诗时所触发的内心伤感已经大大超出了她的认知能力和人生经验。而且这首诗的创作地点、六朝古都南京正是张人骏当年总制两江的驻节之地,鼎革之际的血战和弃守记忆再一次被从心底唤起,人到暮年的他自然要为之流泪。

关于张人骏晚年的遗民生活和心境,我们或许可以从他与亲友的往来信札中窥知一二。张人骏在1915年曾两次致函商衍鎏,情绪颇为低落,“世变至此,祗能暂图苟安,来日若何,殊难预料”。可知寓居天津后的张人骏对鼎革后的政治和社会非常不满,同时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也看不到任何希望。至于自己的日常情况,张人骏在两封信中都只说“一切平顺”“眠食如常”而已。1916年,张人骏曾给堂弟张志潜复信,其中有“一切世人不欲与见,一切世事不愿与闻”的表示,反映出张人骏此时伤心绝望,完全沉浸在个人的痛苦回忆之中的生活境况。不过张人骏也并非与外界完全隔绝起来,他通常有一个固定的交游圈子,其成员主要为当时寓居天津的清遗民如吕海寰、胡建枢、渠本翘、张曾敭、陈际唐、翁斌孙等人。根据《翁斌孙日记》记载,张人骏曾为蒋式芬夫人亡故题主,还曾为张曾敭儿子结婚而往贺,至于平日的友朋宴请则更多了。例如1919年2月28日翁斌孙记道,“午赴陈尧斋约,同坐张安帅、小帅、胡星舫、袁杏南、李子申、章式之、吴稼生,饭已,安帅谈良久方散。”明明饭局已经结束,张人骏仍然意犹未尽地谈论不休,所谈之事虽付阙如,然不难想象无非是遗民们念念不忘的“开天遗事”和旧朝之思。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正月初七日,张人骏在天津寓所病逝,享年82岁。逊帝溥仪派人到张宅吊唁,并赐谥“文贞”,对张氏一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而张人骏当年分校会试的门生、同光体诗派领袖陈三立听闻噩耗,则撰《张安圃师挽词》一首以志哀悼:

儒臣表谏垣,立朝有正色。试外翔炎徼,风培垂天翼。辗转拥节旄,泱漭控南极。为治本清静,雄图蟠寸臆。耻翘赫赫功,身教化贪墨。俭素寖移风,四海归耆德。运会兆崩解,矢竭弥缝力。及老镇江介,祸延几不国。尽瘁支艰危,萦寐弭反侧。孤立坐陷败,救亡更何术。观变沽上床,蹉跎曜灵匿。魂恋衔木禽,眼穿挥戈日。一瞑缠万恨,骑箕诉讨贼。夙昔亲典型,气肃语质直。长耳垂霜髯,改世成追忆。鸮音摇余喘,未忍讯眠食。私疚负恩旧,哀接海云黑。孰采防微疏,增重阐幽笔。

诗中不仅对张人骏一生的仕宦经历和政治贡献进行了高度概括和赞颂,同时着力渲染了张氏不忘旧朝、忠贞不渝和抱恨而终的晚年,最后则追忆斯人、感叹自己有负师恩而弥增哀恸之感。张人骏虽抱恨而终,却得到了旧主的格外褒崇,更有高弟为之大力揄扬,他在九泉之下应该可以瞑目了。

晚年张人骏

参考文献

[1]翁曾翰著,张方整理:《翁曾翰日记》,凤凰出版社,2014年

[2]徐凌霄、徐一士著,刘悦斌等校订:《凌霄一士随笔》,中华书局,2018年

[3]张人骏著,刘天昌整理:《张人骏往来函电集》,凤凰出版社,2022年

[4]李廷玉著.李实忱回忆录(节录):《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三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5]翁斌孙著,张剑整理:《翁斌孙日记》,凤凰出版社,2015年

[6]陈三立著:《散原精舍诗别集》,商务印书馆,1931年

心提示

何以巴蜀?史书能答,却只余只言片语;传说能诵,却憾于无据可查。

何以巴蜀?是奔流长江不复还的轰鸣,还是蜀道难于登天的嗟叹。

何以巴蜀?是重庆“巫山人”的石,还是四川濛溪河的果?是四川三星堆的金杖,还是重庆武隆关口的西汉木椟?

何以巴蜀?无人可一言概之,却又有无数人不懈探之。

2024年2月1日,川渝两地文物考古工作者首次走到了一起,联手发布2023年川渝考古新发现。

整整一天时间里,巴蜀两地先民创造出的文明铺天盖地袭来,在这个交融的舞台上碰撞出璀璨的光芒。

何以巴蜀,巴蜀先民遗存在两地考古专家手中一个个破土而出,以己为证,耀巴蜀文明之光。

听,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武隆花仟洞遗址发掘现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重庆武隆花仟洞 超过25万岁的牙

乌江流域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被提前到至少25万年前

在重庆武隆花仟洞的地底,我已经沉睡了无数的时光,岁月对我来说,不过是不见天日的日复一日。

直到一天,有人用双手拂去了我脸上的泥土,一声紧随而来的惊呼彻底将我从梦境中惊醒。随后,我被人从泥土里取出,洗去满身的尘土,装入袋中,“走”出了山洞。

离开那一瞬,我最后回望了一眼自己的故地,曾经的伙伴们,皆不见身影。

带我离开的人,叫高磊,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从他的口中,我知道了自己重见天日的故事。

我,是一颗牙,主人是人科物种之一,大约生活在至少25万年前。

高磊说,他能找到我纯属缘分。2021年8月,他听同事说,曾经在附近的山洞里看见过大型的动物化石。就这一句话,就让刚刚从黔江赶到南川的他,抓着行李冲到了武隆。

根据武隆文管提供的文物档案,高磊锁定了我所在的山洞。并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打制成的石器,而此时的他,还不知道我的存在。

高磊说,他研究的是旧石器,而不是古生物,他要找的是“人”的痕迹,所以,带着人工痕迹的石头,让他更感兴趣。

翻山越岭,高磊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了我所在的山洞。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许多石器,这让高磊非常兴奋。有石器,就说明在远古时期,这个山洞曾有人类生活过。

随后的5个月,高磊将自己扔在了山洞里,他们将洞里的泥土用箩筐一点点装出,用水冲洗筛选,不错过任何一点藏于泥土里的古人类信息。

我并不是第一颗被找到的牙。高磊说,首先被找到的,是明清时期的人牙。后来,第二颗、第三颗、第四颗人牙也出土了,但那仍不是我,而是宋代和明清时期的人牙。

这些发现,坚定了高磊团队的信心,他们更加小心地继续探寻。

直到2023年12月15日,他们终于挖到了我所在的地层。在这里,他们先是找到了许多燧石制成的石器和动物化石,最后,在泥土里看到了我。

至此,这场命中注定的相遇,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但这个结局有多么巧合呢?高磊说,花仟洞并不是我原来居住的地方,我极有可能是被流水搬运到这里的。

经过对和我同地层出土的其他动物化石的铀系测年分析,我的“年龄”得以初步确定,不晚于距今25万年。

由此,我和共同出土的部分石制品一起填补了武隆地区史前洞穴遗址的空白。乌江流域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被提前到至少25万年前。

武隆花仟洞遗址出土宋代人牙。(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四川濛溪河遗址 5万年前的植物种子

远古人类对植物性资源已有深刻认识和利用

如果不是2019年夏季四川濛溪河的一场洪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还不知道要在地底沉睡多久。

我们都是植物种子,因为泡在水里,我们无法发芽生长,但我们谁也没料到,这一泡就是5万余年。

2019年那场洪水,并没有将我们这些小不点带出地面,而是冲刷出了地底上万年的乌木和动物化石,还有一些远古人类使用过的打制石器。

这些大家伙的出现,让人类的目光开始聚焦到我们的埋藏之地。随后,一场浩大的考古发掘工作开始了。

说“浩大”,是因为当我出土时,身边已经堆满了和我一样从泥土里被挖出来的小伙伴。这些小伙伴数量之多,让我瞠目结舌。仅仅2023年一年,就有10.5万余件。

将我发掘出土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郑喆轩说,这其中除了我们这些植物种子,还有石器、动物化石及碎片。

随着我们陆续重见天日,考古专家也越来越兴奋,他们说,通过我们,他们看到了一个被低估的旧石器时代。

我们就是普通的植物种子,就算5万年不发芽,又有什么特殊?郑喆轩告诉我,因为我们的出现,实证了在农业社会之前,采集经济的存在。此时,我才知道,我们中不仅有人类《诗经》里“绵绵葛藟,在河之浒。”描述的“葛藟葡萄”,还有各种酸甜浆果果实的悬钩子属植物遗存。

这仅仅是植物遗存大军的一小部分。一年里,考古专家从遗址泥土中浮选出数以万计的植物遗存,包括了30余科的植物种子和果实。

有意思的是,这些种子和果实以人类可食用范畴的为主,包括核桃、橡子等坚果类的壳斗科植物,也有桃、葡萄等水果类的蔷薇科植物,还有块茎类的莎草科植物。其中,核桃是目前世界旧石器遗址中最早的发现。

不仅如此,在我们出土的遗址里,还发现了比例较高的接骨草和筋骨草,郑喆轩说,它们的出现,表明这里可能有药用植物早期被利用的行为。

好吧,我们确实种类繁多,数量庞大,那又说明什么呢?原来,植物的广谱化利用以前被认为是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才开始。但因为我们的出土,说明这里的远古人类对植物性资源已有深刻认识和利用,将极大地改写史前人类对植物利用的历史。

此外,丰富的全要素动植物资源也为深入了解当时的环境、气候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材料。

至此,濛溪河远古人类的生活图卷被初步描绘而出:几万年前,古人类依偎在大树下,休憩、避雨,处理捕猎、打渔获得的食物。近处的濛溪河、森林里的动植物,为他们的安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启发他们的身体进化和智力发育,进一步认识改造世界,为人类在远古的暗夜里点亮文明的曙光做准备。

四川濛溪河遗址出土种子遗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四川盐源老龙头墓地 3000年前的青铜“树枝”

实证西南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为“从边疆发现中国”提供重要案例

青铜,淬火而生,古人谓之“吉金”。当青铜重器沉睡于地下,千年后再度苏醒时,岁月已给它们蚀刻了绿色的锈痕。这份沧桑的背后,是一段失落的文明。

我们,就是古代青铜大军中的一员,但和其他青铜器不同的是,我们看上去就像一棵棵小树苗。于是,人类给我们取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铜枝形器”。

我们大部分聚居在四川。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曾经的家,就在四川老龙头墓地1891座商代晚期至西汉初年墓葬里。

别看我们有着同一个名字,可我们长得却不尽相同。区别大多在我们的“树干”和“树叶”上。

你看,那个双马人纹铜枝形器,是我们中最典型的造型。它的主体是树干,树丫正中站立一人,树干的枝端有两枚上下相连的圆壁,圆壁顶端各立一马。这个造型记录了战国至西汉时期西南居民中的一支——笮人的生活场景。

除了长得各不相同,极具特色外,我们曾经在墓葬里的位置,也充满了神秘色彩。

在我们重见天日之前,许多人猜测我们是放在棺盖上的。而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人们才发现,其实我们被放在死者头部一侧。这种摆放位置似乎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但也有专家推测,我们中的一部分在造型及其思想内涵可能与古蜀神树崇拜有一定联系。

当然,和我们一起出土的,还有其他琳琅满目的青铜器,我们共同构成了极具特色的盐源文化。

比如那件蛇蛙铜俎,除了盐源,别处可没有。俎是古人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它的案面呈长方形,上面装饰着两条阳线蛇纹,蛇头相背位于案的两端,蛇头上昂作立体状,口各衔一鱼,案面的四缘共有头尾相连的32只立体的蹲蛙。

还有那件三女背水铜杖,它尤为精美,充满了生活气息。铜杖首通高16.6厘米、宽6.6厘米,在杖首顶端铸造了3个相对而立的背水少女,头戴尖顶小帽,身着齐膝筒裙,背水罐的皮带勒在额头上。

……

我们的出土,成为研究青藏高原东部多元文明的交汇、融合以及演进的关键依据。实证了西南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并为“从边疆发现中国”提供了重要案例,丰富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整体性与共同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考古资料。

四川老龙头遗址出土的铜枝形器。(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2000多年前的木牍

证实这座墓葬是极罕见的有明确纪年的西汉初期墓葬

我原本以为自己躲不过时光的侵蚀了,在被主人埋入泥土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迟早要与这些泥融为一体。

但是,我没料到,不知从哪里涌入的清水,帮我躲过了劫难。于是,我就泡在这水里,浮浮沉沉、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

我从未想过自己还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可就像我没料到自己可以躲过大自然的腐蚀一样,无法预料的“木生”再次迎来惊喜。

我和主人的墓葬被一起发掘出土了,带队的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黄伟说,他们本来并不是来找我们的,而是为了找到一个我的“后辈”,可偏偏最后找到的是我们。

我还记得,我被发现的时候,黄伟和队友们的语气里充满了惊喜,仔细听来,是因为我身上的那些墨字:

“二年二月己未朔丙戌 涪陵盧敢告地下主/御史昌案掾地下狱疎书/所□(虚缺号,表示无法辨认或无法查明的字)及从者一人/可續食与从事/敢告主”。

因为这几个字,让我主人的这座墓葬成为极罕见的有明确纪年的西汉初期墓葬。而这还不是全部惊喜,我们还穿越两千多年时光,告诉了后人,墓主人的名字、官职以及下葬时间。

在我重见天日后,被主人一起带入墓室中的其他小伙伴也离开了我们居住两千多年的那座“木房子”,我很高兴地看到,他们都和我一样,几乎还保持着当年被埋入泥土时的模样。

我们被一个个从淤泥里清理出来,并住进专门为我们量身打造的水池里。黄伟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在被保护好后,我被转交到了专门研究木牍的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叶小青手里,我身上的更多故事,得以一一再现。

原来,我身上写的是西汉时期出现的一种丧葬文书,其格式与秦汉时期官府的上行或平行文书一致,送达对象为地下世界的虚拟官吏。

主人写下这些文字目的,是向地下世界的虚拟官吏申请,希望迁徙主人及从者(亲属、奴仆)到地下世界继续生活。

叶小青说,她对我的初步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墓葬的下葬年代、墓主身份、社会地位等基本信息,以及汉初告地策的行文格式等特征。

而与我同时出土的其他小伙伴,也被一一移交到了相应的专家手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们身上的故事,也将一点点重现人间。

武隆关口一号墓内出土的木牍。(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2023年度川渝地区重要考古发现

2月1日,2023年度川渝地区重要考古发现报告会在成都召开,大会共评选出9项“2023年度川渝地区重要考古发现”。

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重庆市武隆区花仟洞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四川省资阳市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四川省成都青白江徐家巷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四川省盐源县老龙头墓地

重庆市武隆区天子坟遗址关口一号西汉墓考古发掘项目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皂角铺村崖墓群考古发掘项目

重庆市武隆区先盐井峡盐业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记者:李晟

来源: 重庆日报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