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者将本地新鲜蔬菜配送至小区
快乐购主播在田间地头直播
市民在家门口收到新鲜蔬菜
红网时刻2月13日讯(记者 唐频辉)当下是抗击新冠肺炎的非常时期,“宅”在家是市民支持抗击疫情最好方式。但是,不出门也能买到新鲜实惠好吃的蔬菜吗?
2月13日上午11点左右,家住猴子石路湘江锦绣小区的刘女士接到电话后,在小区门口拿到了刚从天心区郊区菜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一袋五斤,里面有红菜苔、芽白、萝卜、菠菜、生菜等5种当季蔬菜和一小把大蒜叶,这让她非常开心。
本地新鲜蔬菜
刘女士表示,她已经连续10天享受到这样的新鲜蔬菜配送服务了,并主动当上所在小区的团购群主,每天汇总邻居需求、下单、收菜。“不仅解决了每天吃什么菜的困扰,还帮助到了邻居,也为防疫在家的空闲日子找到了一些乐趣,大家都开心。”今天,长沙还有1500多户市民也将陆续在家门口收到这样的新鲜蔬菜包。
活动发起人张维(图中)
发起这次团购活动的是一名叫张维的年轻人,他是长沙天心区一家农村合作社的负责人。“春节之后,天心的暮云、大托等地不少农户家的新鲜蔬菜难以销售出去。但另一方面,不少长沙市民却难以买到新鲜、放心的蔬菜。“于是,2月4号,张维与天心区益农信息社发布了《减少外出、共同团购、减少疫情》的倡议书,将天心区暮云街道、黎托街道、大托街道的10个村子组织起来,将农户们自家种植的和当地蔬菜基地的新鲜蔬菜收集起来,同时在微信朋友圈发动团购活动,以每组20元、5斤蔬菜、10组起团的方式,免费打包配送到市民家门口,打通供需环节并实现无接触配送。
“朋友圈发布的第一天,我就收到了20多个团购订单,每一单至少有10组共50斤蔬菜,算下来,短短一天时间销售蔬菜上千斤。”张维表示,收到订单的农户们非常开心,早上四五点就开始到地里采摘当天最新鲜的蔬菜,而他会对每户采摘的量也有限定,尽量做到每家每户能够平均,同时也保证了蔬菜的品质,8点半后,大袋大袋的新鲜蔬菜就被面包车运走,按照分配的区域和路线,配送至长沙5个中心城区的各小区门口。
配送范围至长沙5个中心城区的各小区门口
这股蔬菜团购热潮引发了本土企业快乐购的兴趣,快乐购以 “保供稳价”为原则,所有菜品全部按照进价销售,帮助张维拓展蔬菜的销售渠道。就这样,经过前期的沟通和调试,2月8日开始,快乐购开始在田间地头直播,市民手机微信搜索“快乐购”,就可下单购买,从2月8日至2月12日19点,平台共销售10095斤,覆盖了长沙城区2019户市民,有效缓解了目前买菜难的民生问题,也为菜农创收。
同时,快乐购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期间,快乐购主动担当扛责任,全面落实企业社会责任,采用新购物模式复工复产,就是为了保障民需,通过与天心区益农信息社合作,新鲜菜从农户田间地头采摘,确保蔬菜的品质安全与新鲜,实现了基地源头直供。 同时,还保证了全程无接触配送,所有蔬菜经过采摘、打包、分拣后,全部由冷链配送车辆从田间地头配送到社区门口,快乐购进行全程的供应链追溯,在配送过程中严格为分拣人员、配送人员、配送车辆做好消毒杀菌,保证每一颗到市民手中的蔬菜都新鲜安全。
tips:
如何购买:手机微信搜索“快乐购”,就可下单购买,2组起送。
配送方式:1组蔬菜5斤,混搭5种蔬菜,20元1组,目前仅限长沙城区。2组起订,共40元,快递10元;5组100元,免邮费。
菜!保供!
连日来,随着长春市疫情形势的发展,蔬菜保供成了居民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中国吉林网从本轮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18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每天能够投放长春市场1600吨左右的分拣配送“蔬菜包”。
“蔬菜包”如何安全、快速发放到居民手中?
3月30日,中国吉林网来到位于长春市第103中学华泽校区体育馆内的南关区蔬菜保供配送中心,现场聚焦!
24小时运转的配送中心
走到配送中心门口,记者被拦住,经过全身消毒后放行。
西红柿、白菜、蒜薹、土豆……1000多平方米配送中心内,一排排的蔬菜整整齐齐放在仓储区。
“昨晚8点开始卸车,一直卸到今早上6点。”长春市南关区商务局副局长于克菲介绍,这个配送中心已经连续运转6天,志愿者们都是加班加点,目的就是早点把蔬菜送到居民手中。蔬菜不能摔,全靠人工一点点卸货。卸完后,大家立即开始分装。
100吨的蔬菜,如何变成1万个“蔬菜包”?
“10个土豆、一捆蒜薹、两个西红柿……”在操作区,志愿者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对蔬菜进行分拣、打包成“蔬菜包”。
“每批来的货不一样,会根据菜品,以及价格,搭配装成不同价位的‘蔬菜包’,价格从40元至120元不等。”于克菲告诉记者,这批蔬菜,打成约10公斤的“蔬菜包”,预计产能1万包,每包60元。包装好后,将分发至南关区所辖的13个街道。
现场,不一会儿,在志愿者们的有序分装下,几百份“蔬菜包”已经“出炉”,并摆放在地上。经过消毒后,装车!
随后,一辆辆满载“蔬菜包”的生鲜配送车,先后驶进南关区内的各个街道社区,根据居民预订的订单,发放到居民手中。
如何保障居民吃到安全的“放心菜”?
“志愿者们闭环管理,一天两次新冠抗原自测,2天一次核酸检测。”于克菲介绍,配送中心的疫情防控,关乎着市民的餐桌安全,对于中心40多名志愿者,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
所有志愿者必须10次核酸阴性,才能上岗。每天进入配送中心前,必须做新冠抗原自测,检测结果没问题,才能上岗!
另外,为了保障蔬菜及包装物安全,中心全部使用食品级的消毒剂次氯酸消毒,一天进行3至4次消杀。另外,还协调环保局专业消杀队,对整个园区进行全方位消杀。
货源怎么样?会不会断流?这也是市民最关心的!
“目前,在省里的协调下,河南郑州、北京、辽宁、内蒙古、山东等全国各地的蔬菜源源不断地运往长春。”于克菲说。
另外,还有松原、白山、梅河口、通化等县市配送来长春的现成“蔬菜包”,货源非常稳定。
货源充足,为何有些居民迟迟收不到蔬菜?
“关键环节就是配送!”于克菲表示,收到蔬菜后,全区充分调动所有力量,把“蔬菜包”给居民做出来。中心每天处理50至60吨蔬菜,也就是能形成6000至8000包蔬菜。
但是,根据疫情管控政策要求,很多人在小区出不来,配送力量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30日,中心又增加了6台箱货车,司机不进配送中心,也不到街道下车,专门负责运送货,减轻街道工作人员配送压力。
实际上,长春市各城区的配送中心、蔬菜投放点也都有效地运转起来了!
朝阳区:多渠道告知领菜
“拉菜的车在路上了,街道和社区的男同志们来储菜点卸货!15吨菜,需要的人多!”28日22时许,朝阳区清和街道相关负责人在微信群通知大家连夜卸菜。
29日,在对“蔬菜包”消毒后,各社区采取微信群通知、大喇叭播放语音、上门分发、间隔排队领菜等方式,确保居民及时买到“蔬菜包”。
宽城区:设立20个物资投放点
优先发放、优化流程安全配送……为保障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宽城区凯旋街道针对不同区域和周边配套制定系列措施,引导商户居民采取“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方式保障民生需求,在辖区内设置了20个物资投放点,建立3支“物资保障小队”,分别负责封控区、管控区居民、低保群体、行动不便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物资供应调配。
自26日起,每天“蔬菜包”完成分拣后便被配送至各个投放点位,供各小区通过社区订购,目前,“蔬菜包”正在有序发放中。
绿园区:到小区配送
29日下午,绿园区同心街道解放社区工作人员有序分拣、装车,随后,将740余个“蔬菜包”送到解放花园小区。
近期,绿园区还将把公主岭市援助的1.4万余份“蔬菜包”陆续发放到辖区内的10个镇街。
净月高新区:建立云仓储备物资
长春净月高新区在前端开辟、建立了“净月e家”等线上平台、建立“云仓”储备物资。
建立198个统一投放点,将“菜篮子”拎到小区内,免费为特殊群体配送等多种举措,解决疫情期间居民的“菜篮子”问题。
眼下,全国各地运来的蔬菜,正努力奔向居民的“小餐桌”。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陈志文/文 李煦/图 于佳/制作
部分图片来源于“掌上长春”抖音APP
前,随着疫情蔓延,居民外出减少,购物不便。与此同时,由于农产品收购商减少,跨省运力减弱,不少农户一定程度上面临“卖菜难”问题。
为提高农民收入,满足群众需求,青州市商务部门积极协调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单位以及部分合作社,遴选出社会信誉好、集货能力强、具备上门供货条件的合作社作为城区各社区的蔬菜供应商,通过“微信下单、集中配送”的方式将新鲜蔬菜由田头直接送到居民餐桌。
从1月31日开始,每天下午,青州市高柳供销社主任程金厂就装满一箱箱的蔬菜,辗转城区各个小区配送蔬菜。以潍坊青州市高柳供销社为代表的多家供销社、合作社开展微信下单,送货上门服务,一次配送量可以满足普通家庭一周需求,让市民在家即可买到茄子、芸豆、西红柿等十多个品种的新鲜蔬菜,好评如潮。
“我们统一向配送车辆发放绿色通行证,为保障物资供应开辟了绿色通道,一方面解决了菜农卖菜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让市民不出门就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减少了防疫期间人员聚集,减轻了我们的疫情防控压力。”青州市商务局商贸流通业发展科科长贾立说。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记者 秦国玲 通讯员 王振环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