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嘉琪
去年夏天, 火爆全国的“网红”一点点奶茶刚刚进驻青岛,就在台东步行街上演了一出骄阳之下排队百米的夏日异景;今年年初,万象城的喜茶同样为我们奉献了排队三小时,一天无闲时的商业奇观。加上早年入驻的coco以及近年走火的答案茶、鹿角巷、丧茶等品牌,一条步行街或者一个CBD汇集四五家新茶饮门店已经成为青岛街景的日常。
似乎无论是酷暑当前还是寒冬凛冽,新茶饮在青岛的四季轮回中都不曾冷过。
不仅仅是消费市场,自喜茶于2016年获得IDG资本和何伯权的 1亿元融资后,资本市场也开始了对新茶饮的关注,甚至有人断言,国内该赛道可能会产生与星巴克级别相同甚至超越星巴克的品牌。目前,包括奈雪、因味茶、喜茶等在内的茶饮行业已完成数十起融资,总额超过13亿元。而据根据美团点评发布的饮品店发展报告估算,我国现制奶茶行业潜在规模接近1000亿元。
新茶饮的“热”已经不仅仅是某个品牌或者门店带来的孤立案例,而是已经成为对整个市场和资本有着重要影响的行业趋势。
“第三空间”还是“街头档口”?
传统的中式茶饮行业在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茶馆。
茶馆与其说是饮品售卖的餐饮零售业,实际上更接近提供空间和服务的文化休闲产业。茶馆中动辄几百元一壶的现冲茶往往并非顾客的首要需求,安静优雅的空间和舒适到位的服务才是他们踏进门槛的关键。星巴克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提出了营造“第三空间”的经营理念。
而新茶饮则选择了以街头档口为主,用产品和效率取胜的新方式,在用更加简洁和程式化的制作方式提高效率,更小的店面空间来压缩成本的前提下,新茶饮也普遍选择了相对更低的单品利润,转而以数量和营销对标传统茶饮行业。
新茶饮看到的是消费者在购买成品灌装饮料与坐下来享受“第三空间”的夹缝中的消费需求。通过透明化的产品制作、注重颜值的产品设计以及适中的价格,为“喝饮料”这件事提供了恰到好处的仪式感。
而由于占地小、成本低,这种模式也更有利于品牌的快速扩张,在一点点的品牌官网可以查到,去年夏天在青岛从零开始的一点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发展到十七家门店,几乎遍布青岛的各大商圈。喜茶也在几个月内快速跟进,已经在三家CBD广场拥有自己的门店。而早年就布局青岛的coco更是已经超过三十家门店,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新茶饮品牌在快速占领街巷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在营造“第三空间”上的尝试,除了在万象城、金狮广场等CBD中坐拥上百平方店面的喜茶,coco在青岛也开始尝试面积更大并且增加了室内卡座的新式门店,从店内时尚的装修风格也不难看出品牌的野心。但消费者对于新茶饮在“第三空间”的尝试似乎仍在适应中。门店还是会出现店外排起长龙,外卖生意红火,室内却寥寥无人的尴尬境况。
先“网红”,后开店 事半功倍还是昙花一现?
新茶饮品牌非常注重通过互联网和社群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它们借由注重外在的产品设计和新颖时尚的营销,鼓励消费者参与到其品牌传播中来。依靠社交网络营销和社群分享打造出的“网红”形象为品牌吸引到更多关注,关注者也在成为品牌潜在受众的同时也成为了新一轮网络分享和传播的资源。
对于绝大多数非一线城市的消费者来说,可能在喝到甚至见到之前就已经熟知品牌。最近多次登上微博热搜的新晋“网红”茶饮品牌“茶颜悦色”,通过网络已经在全国有了一定知名度,但线下门店实际上还没有走出长沙本地。
对于青岛而言,喜茶、一点点、奈雪等几大新茶饮品牌进驻之前早已成为“网红”。因此,这些新茶饮在来到青岛的最开始,面对的就不是对品牌一无所知的空白市场,而是数以万计翘首以盼的“粉丝”,这也是出现现象级的火爆开业场面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样的火爆开业不免引人担忧,与消费者的距离消失之后,褪下“网红”光环,走入生活的新茶饮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想要保持长期稳定的经营,最重要的还是产品。在每个品牌打造自己标志性特色产品的同时,新茶饮品牌普遍很注重产品创新和季节性。调查显示,新茶饮消费者七成为女性。而限定商品似乎总是对女性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魔力,新茶饮根据季节推出的限定新品自然也受到了独特的关注。
喜茶在过去的2018年中累计推出了48款新品,有不少是季节限定。青岛万象城的喜茶LAB店特设酒精类饮品空间“茶极客实验室”,近期推出加入青啤原浆的啤酒口味冷饮,也是迎合了地区消费需求的创新产品。
而类似答案茶、丧茶这种在概念和形式上创新的品牌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得不令人感叹新茶饮品牌的创意。
从经营模式上看,除了选择直营之外,不少品牌都开放合作。但单店加盟的极少,基本是以区域授权的形式为主,对申请者也有餐饮行业管理经验上的要求。无论直营还是授权加盟,这些品牌都要求经营者不仅仅考虑单店的收益,而是要着力于打造整个区域内长期的品牌形象。新茶饮品牌希望通过这种手段避免出现火爆之后管理松懈的现象,保证产品和管理的质量,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
无论是产品的推陈出新,店面空间的不断升级,还是不定期的跨界营销合作,新茶饮都需要从更多元的消费需求出发,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
从近期来看,多个新茶饮品牌在青岛仍在扩张之中,市内不乏筹备开业的新门店。但随着布局的逐渐完整化,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将日渐激烈,新茶饮需要对地区市场进行观察和细分,避免产品的同质化。
随着夏日的来临,人们对于冷饮的需求将更为巨大,无论外卖配送还是门店销售,新茶饮行业都将迎来一年之中的旺季,新茶饮能否抓住机会在酷暑中延续自己的火热,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图片来自:Pexels
源: 信网责编:伏仪 2022-01-28 17:52:27
信网1月28日讯(记者 杜杲燃)由青岛市商务局联合青岛市饭店和烹饪协会举办的青岛2021名优特色美食评选、品味青岛2021国际美食文化嘉年华两项活动,经过报名、推荐、初审、网络投票、综合认定和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有111家商户入选时尚餐厅、特色海鲜自助餐厅、潜力品牌美食店、人气火锅、网红奶茶(咖啡)店、人气早点、人气夜宵、特色餐馆八类美食榜单,赫海小姨妈、皮卡丘历险记、孙小媛子等15名探店达人荣获“青岛美食推荐官”称号,评选出品质中、日、韩、西餐厅各20家,推出闽江路云霄路、台东步行街等10个青岛美食集聚地。
(来源:青岛市商务局)
活动根据评选结果和榜单类别,编制了《青岛美食指南》,在2022春节到来之际,上线发布,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美食打卡指南。《青岛美食指南》收录了青岛美食聚集地、本地名优特色美食店、国际美食品质餐厅等榜单内容。《青岛美食指南》电子版可通过下方二维码查看。
(青岛美食指南电子版二维码 来源:青岛市商务局)
青岛2021名优特色美食评选,网罗热点美食,深入挖掘百姓喜闻乐见、引领时尚潮流、蕴含市场潜力的美食品类和餐饮商户。活动在抖音平台开通“青岛美食评选”话题,建立官方抖音号,并在青岛新闻网搭建活动专题页面,223个商户的参评短视频在青岛新闻网和抖音平台进行了展示和评选。“青岛美食评选”话题曝光量突破1.1亿,话题区创作发布视频数近4000个,欢迎广大美食爱好者,继续添加“青岛美食评选”抖音话题,发布美食短视频(短视频#青岛美食评选,标注商户定位)。
(来源:青岛市商务局)
品味青岛2021国际美食文化嘉年华活动,聚焦品质,引领消费潮流,促进全市品质餐饮消费。活动经商户报名、结合美团及大众点评大数据和专家推荐意见,评选了10个青岛美食集聚地,并拍摄制作了美食集聚地宣传片;推出品质中餐厅、品质日餐厅、品质韩餐厅、品质西餐厅(中、日、韩餐外的其它国际餐)各20家。活动在青岛新闻网和美团搭建展示宣传页面进行了推广。
(美团APP主页搜索“品味青岛”,开启美食打卡之旅 来源:青岛市商务局)
[来源:信网编辑:伏仪]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围炉煮茶历经千年,在今冬掀起了又一股热潮。悠悠午后,暮暮黄昏,三两好友相约,在袅袅炊烟中品味霂霡茶香,偷享浮生半日。红炭、暖炉、茶盘、竹托,围炉煮茶闲话暖阳;薯栗、柿枣、玉米、花生,各色茶食暖胃养身;团扇、纱幔、书画、熏香,禅意生活浸润人心……
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为今冬大热的围炉煮茶又添了一把火。据悉,截至目前,#围炉煮茶#相关的话题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已超20亿次。不少网友表示,“继‘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之后,‘围炉煮茶’成为入冬仪式感!”
据了解,青岛已有近20家商户推出围炉煮茶,其中既包括传统茶舍,也有咖啡馆、民宿和露营地等业态,加之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加速了围炉煮茶在青岛的发酵。
围炉煮茶,“火”从何来?
茶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据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所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饮发展至今,大致有煮茶、煎茶、点茶、撮泡法四种烹饮方法。其中,煮茶始于西周,盛于唐宋。而后,宋朝点茶流行于世,直至朱元璋化繁为简。
今年夏天,《梦华录》中赵盼儿的点茶吸睛无数,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然而,由于点茶对茶具的要求颇高,制作工艺繁杂,无法在市场上产生规模效应。在茶文化和新中式潮流的碰撞中,工具易得、制作简单的煮茶被推向台前。
位于市南区燕儿岛路的世味茶舍是一家极富意境的庭院式茶舍,店长王增光自2014年起开始经营茶舍,熟谙茶道。他表示,煮茶流传已久,相比泡茶更能获得丰富的口感,但只是青岛饮茶爱好者的小众爱好,真正的出圈还是围炉煮茶的网红化。
围炉煮茶不是新鲜事物。一般认为,围炉煮茶起源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火塘烤茶”——将白陶制成的茶壶放在火塘(火坑)上慢火烘烤,煮茶会友。但是,在中国庞杂的饮食体系中,还有许多同类型的产品,比如潮汕砂锅粥、广式打边炉、甘肃罐罐茶等,都是以炉聚友,寓意团聚。围炉煮茶凭何脱颖而出?究其原因,在于其独特的体验感和社交性。
周四上午11时,南枝小馆(银鱼巷店)店里,两名年轻女顾客点完餐后准备拍照。“我们来这里是为了打卡围炉煮茶,拍照超有氛围感!”顾女士(化名)说。记者走访发现,这种现象并不是特例。新中式风格的环境、装饰和器皿,装备完整,氛围感十足,顾客在此自煮自斟,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茶文化,成为围炉煮茶的“破圈”利器。
此外,采访中,不少店家表示,围炉煮茶作为一种社交媒介,是其迅速传播的根本。不论是在深深庭院中小话家常,还是在空阔的户外聚会团建,围炉煮茶,以茶会友,是一种适合全年龄段消费者的新选择,也促进了新中式社交的崛起。
从影视剧带动茶文化复苏,到市场挑选出符合时代特色的茶产品,围炉煮茶的“火”越烧越旺。
星火燎原,万物皆可“煮”
提前预约、排队等位、限时体验……自今年晚秋以来,青岛近20家商户入局尝鲜,人均70-80元的围炉煮茶一座难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围炉煮茶多了些新玩法。
围炉煮茶常换常新,许多商家推出了极具青岛本土特色的创新产品。青岛的酒文化十分繁荣,去年圣诞前夕,南枝小馆率先推出了适应时令的煮红酒,今年又新加了玉米、南瓜、果脯等烤物,还把外来的红酒换成本地的即墨老酒,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本土化。陈店长说:“我们每个季度都会研发新产品。经过测验,9年老酒的醇和度和甜度最好,也能够满足年轻人对适口度、卖相和国潮养生的追求,所以做了这样一款产品。”她表示,无论产品如何创新,围炉煮茶最终都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围炉煮茶在线上爆火,青岛众多茶舍、咖啡馆、露营地和民宿纷纷入局尝鲜,丰富了围炉煮茶的应用场景。在他们看来,围炉煮茶是秋冬引流利器。
在安徽路一座百年红色老洋房里,小红楼美术馆玩转借势营销。网红墙、感应花灯、露营帐篷、金黄银杏、围炉煮茶、人工造雪……路馆长说:“通过这些项目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老洋房,感受历史文化的沉淀,就是我们的初衷。”
近日,位于市北区万安路的天空之城·观海露营地也引入了围炉煮茶。其营销负责人文琪表示,二者的目标客群、产品调性和社交属性十分一致。“从露营、飞盘到围炉煮茶,新中产的社交场景在不断变化,但集美食、拍照、聚会于一身的玩法没有改变,非常适合携伴、亲友户外出行。”文琪说,“露营地的八角桌、露营椅,包括炭火,都能复用到围炉煮茶,而且相比雅致的茶舍,露营地更贴合青岛人的聚会习惯。”
位于崂山区东麦窑村的“瑜上山间”和“仙居崂山”民宿,也将于圣诞节前推出围炉煮茶,打造集住宿、餐饮、泡汤、煮茶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区。民宿宣传工作人员金雨说:“在前期调研中,围炉煮茶受到民宿客人的喜欢,我们也力图把这个新增体验项目做出青岛特色,借此打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围炉煮茶,受众万千,业态丰富,煮物繁多,与市场需求形成了良性共振,不少商家都在期待茶饮赛道的新发展。
新茶饮能否持续出圈?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新茶饮市场增速从2020年的26.1%放缓至19%,新茶饮赛道进入同质化内卷时代,各大连锁品牌层出不穷,占据青岛饮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在这种背景下,围炉煮茶产品从一众品牌中破圈而出,值得我们深思。
纵观青岛新茶饮市场,2020年荷田水铺成立以来,迅速成长为青岛全市饮品排行第一名,集合茶饮、酒馆、汉服、古风剧本等多种业态的“大鲍岛穿越店”更是火爆一夏。“穿越店”庞经理表示,基于药食同源的理念,荷田水铺直击现代年轻人熬夜、减肥等痛点,选取天然食材,推出国风养生茶,实现了茶饮从深街茶馆,到街头档口,再回归闹市空间的转变。
同为主打“第三空间”的新中式茶饮,围炉煮茶却多了一些不可控性。首先,作为体验式茶馆,相比南方城市,青岛市场对茶文化的反应速度有待提高。记者从广东潮州一家炉具生产商了解到,今年9月初,炉具单量开始激增,多售往江苏、成都、重庆、杭州等地。直至10月底,青岛才开始大范围流行。从市场的反应速度来说,青岛慢了约两个月。
此外,后疫情时代,市民消费降级明显,如何平衡产品质量与营收情况是摆在众多经营者面前的难题。据悉,南枝小馆(湛山店)2016年便可以实现人均客单价70元。如今,尽管新中式茶饮消费群体的年龄层跨度较大,但市场接受度还是一般。“南枝”陈店长说:“部分市民对新中式茶饮的成本认知不足。除了研发、服务、氛围营造等沉默成本,40-50斤的炭火日耗量,30%的煮食损耗量,都增加了新中式茶饮的经营成本。”
“网红爆点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产品才是地基。”正如陈店长所言,通过茶产品打造新“蓝海”,才能实现茶文化的真正回归。而网红产品能否带火青岛新茶饮消费市场,取决于茶饮产业链的发展。记者了解到,围炉煮茶所需的工具以陶炉、铁炉和果木炭为主,其中陶炉大多产自潮州一带,果木炭也以南方市场为主,青岛市场相对空白;各茶饮商家的合作茶园和茶商相对集中,尤以江南茶为主,以崂山绿茶为代表的青岛本土茶未能赶上此番顺风车。总之,目前青岛的茶饮产业链尚不完善。
从品牌突围到产品破圈,新中式茶饮似乎回归了文化本源。但是,新中式茶饮能否持续出圈,还要看产品和市场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鹿子金涛/文 杨志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