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11月4日讯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用监管工作,明确提出要“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以信用赋能食品生产监管,提升监管精准性、协同性和规范化水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已成为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一环。
深圳坚持以“制度+科技”为引领,深入推进食品领域全链条、全覆盖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全链条闭环式监管体系,实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完善食品安全严重失信者名单认定机制,打造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健全制度机制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信用监管的突出特点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市场约束作用,用市场的力量解决市场的问题,把政府单方面监管变为社会多元共治,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将信用手段贯穿到食品生产监管各业务环节,能够有效促进业务融合、监管联动,形成监管“组合拳”。
据了解,深圳持续出台《深圳市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深圳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量化分级管理规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规定(试行)》等法规、规范性文件,建立第三方机构参与的信用风险评价机制,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科学评价。
以深圳市商事主体和公共信用库为依托,归集73个部门、8亿多条公共信用信息,全面整合许可备案、注销变更、行业行政检查结果、投诉举报、表彰奖励、互联网平台等数据,建设全息、多维、动态的食品监管对象基础数据库,建立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依法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同时,深圳将食品领域严重失信主体纳入失信惩戒对象范围。加强信用信息公示力度,累计公示涉及食品领域行政处罚信息1.7万余条、涉及食品领域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02条。举办9场信用修复专题培训,服务企业2700+,修复食品相关数据1.1万条,为7千余家失信企业重塑信用。
强化科技赋能 提升信用监管效能
新技术带来的科技赋能,使信用监管具有精确性,更加精细化。深圳通过信用信息系统,归集74家信源单位7.3亿条涉企数据;并通过“深圳信用网”“深信App”“i深圳App”“微信小程序”等10种渠道提供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统一查询服务。同时,打造“深圳商事信用信息与事中事后智慧监管(双随机监管和联合奖惩)系统”,开发双随机监管、联合奖惩、协同监管、智能预警、监管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可视化分析、数据管理和应用支撑等8个子系统,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基础上,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展应用建模分析,全面推进信用监管。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承接市场监管总局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目前已建立包含63项指标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对全市223万家企业进行了信用风险分类,从低到高分为“A+、A、B、C、D、E”6个等级,实现信用风险的自动分类、动态更新。通过将信用风险等级信息全面应用于双随机监管,按照六个等级确定抽查工作计划,实施“信用+双随机”差异化监管。全市369万商事主体实现全量信用风险等级标记,依托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与市场监管领域2332个检查对象名录库一一关联匹配,确保抽查检查对象信用风险等级评价全覆盖。依托平台将抽取规则设置为按照信用风险从低到高进行差异化抽取,优先抽取风险高、信用差的主体,实施靶向监管、精准监管。
同时,深圳构建科学公正的企业通用信用评价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结合关键指标,制定食品生产信用风险等级及分级标准。该标准首先根据许可情况对各生产企业设定初始总分,再根据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及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扣分,对实施HACCP、GMP、ISO22000等先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企业,以及获得市级以上(含)监管部门奖励或认可的企业进行奖励加分。综合各项计分指标,对企业实施风险等级动态调整。监管部门根据关键信用指标,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监管,提升信用监管的效能。
此外,深圳持续加强对食品生产行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原料、新品种和地方特色食品的监测预警,建立基于大数据的风险分析模型。针对重大食品安全问题,采取信用降级警示,提醒监管部门及企业加以重视。
山聚龙熟食中心内部一览
深圳新闻网1月16日讯(记者林玟珊实习生冼建成)继前海建工苑熟食中心开业后,深圳第二家熟食中心——坪山聚龙熟食中心于16日正式启用。据了解,“熟食中心”是深圳食品安全战略的一个重点项目,借鉴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饭菜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价,目的是为产业园区、社区居民、游客、建筑工人等提供安全卫生、邻近方便、价格实惠的就餐场所。
价格低于周边市场10%以上餐饮量化等级为A级
据了解,坪山聚龙熟食中心是深圳第一家严格按照“深圳标准”全新打造的熟食中心,拟打造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其建筑面积1782.92平方米,其中厨房部分741.1平方米,就餐区面积689.4平方米。项目紧扣民生需求,重点服务产业工人和周边居民,同时为周边学校、企业、生活区等集体食堂提供应急供餐保障,价格水平低于周边市场价格10%以上,菜品最低1元,一荤一素8元,两菜一汤10元到15元左右,充分体现了公益性、安全性和便利性。
坪山聚龙熟食中心内部一览
“我们这个小区周围缺少餐饮店,平时很难叫到外卖,吃饭也不太方便,这个熟食中心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价格也实惠,以后会经常来这里吃饭。”一位住在坪山区聚龙花园的市民表示。
坪山聚龙熟食中心内部一览
坪山聚龙熟食中心后厨一览
此外,记者了解到,聚龙熟食中心严格按照餐饮食品安全量化A级标准规划建设,集中了供餐窗口、拉面馆、面包房、特色小炒档口、24小时便利店等便民用餐设施,能同时容纳300人就餐,并具备3000人供餐配送能力。
拟打造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
深圳市副市长黄敏,市政府副秘书长杨修友,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党组书记、主任邝兵,党组成员李忠等出席开业仪式,共同为坪山聚龙熟食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黄敏副市长一行观看了熟食中心介绍短片和信息公示栏,逐一查看了清洗、消毒、切配、热厨、烧腊、面点、内包、外包、仓库、冷库、食品安全检测室等各个功能专间,并与坪山市场监管智能管控中心视频互动,详细了解了坪山区“互联网+明厨亮灶”、执法记录仪与市、区两级市场监管智能管控中心对接情况。
黄敏副市长对坪山区委区政府高位推动、严格落实市政府民生工程表示赞许,对项目建设参与单位提高政治站位,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多方联动,齐心协力推进项目,高标准按时完成任务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三点要求。首先,要加强熟食中心项目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不断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待管理运营机制成熟以后,总结相关工作经验,在我市各合适区域推广;此外,要加强熟食中心项目实惠、安全、便利等特色的宣传,进一步探索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加强监督,提升项目便民利民惠民水平,让市民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满意;同时,各区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坚持标准规范引领,鼓励特色创新,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阳光智慧餐饮工程方面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切实提升深圳市民和来深建设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来源:深圳新闻网
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育銮 通讯员 叶菁
4月28日下午,深圳市坪山区食药安办举行创新广场周边餐饮质量提升建设启动会,坪山区食药安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坪山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创新广场、坪山天虹、龙光玖云著、东晟时代物业代表和100家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负责人参加活动。
坪山创新广场至坪山天虹一带,覆盖创新广场、坪山天虹、龙光玖云著、东晟时代4个小区(商业主体),周边居民密度高、人流量大、餐饮单位数量多。此次对坪山区创新广场周边餐饮单位开展质量提升建设,通过实施“社会共治”“明厨亮灶”“食品安全公示”等监管新模式,将以点带面提升坪山区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就餐环境,为“建设创新坪山、打造未来之城”提供更加坚强的食品安全保障。据悉,这是坪山区首次以区域带为整体实施餐饮质量提升建设,首次联动小区物业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也是市场监管部门在餐饮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上的又一创新举措。
坪山区始终坚持系统管理观念,以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助推餐饮消费释放潜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活力。2022年以来,坪山区食药安办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在创新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上进行不断的探索,选取龙坪天虹、益田假日世界2家商业综合体试点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商区建设,指导110多家餐饮单位实现“五个统一”“明厨亮灶”“餐饮量化等级B级率”三个100%,餐饮消费客流量显著提升,餐饮消费市场呈现人气与销售齐旺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