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7日,CCTV-13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在“中小企业闯关记”系列中报道了知名餐企——渝是乎应对疫后复工的“上线转型记”:面对疫情对线下门店营业的影响,渝是乎主动创新,积极发力线上半成品零售,短短几个月,渝是乎线上半成品的营业额就占到了总体营业额的15%。
渝是乎创始人王勇还表示:“目前,渝是乎已经恢复到正常营业水平的8成,而线上零售所带来的15%增量是保证渝是乎线下门店能生存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筹码。”
此外,王勇还亲自试水了直播带货,在一次时长2小时的直播中,王勇做了4道菜,卖出了2万多元的各类鱼制品。
央视对于诸如渝是乎这样的餐企主动创新、化危为机、降低因为疫情造成损失的做法大加赞赏,同时也鼓励能够助力餐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服务商,希望他们能够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与数据资源为餐企提供更好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加速传统餐企拥抱新零售的步伐。
1、餐企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
疫情加速餐饮数字化转型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未来不确定的商业环境,“如何在极端环境下经营”已经成为餐饮企业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数字化、多元化、多渠道的经营会成为必然趋势。除了堂食与外卖的已有模式,具有较高抗风险高能力的零售商品将成为餐饮企业关注的重点。
早在2015年,奥琦玮董事长孔令博曾经多次提及餐企要建立发展力与抗风险力兼具的“四位一体”式门店运营模型,其中,“四位”指的是:店面堂食 + 平台电商(含外卖) + 自营外卖 + 自营商城;“一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复购率。
接下来,餐饮企业对线上化零售、视频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新业态的探索也会更加主动与积极。餐饮零售化确实可以帮助餐饮挖掘出一个无限诱人的利润空间,这其中除却餐饮品牌自身累积的上下游资源与品牌影响力之外,一个好的平台更是拥有着关键的致胜优势。
2、点评微生活助推餐饮零售化
点评微生活,作为国内优秀的餐饮SaaS服务商,深耕餐饮行业多年,积极推行餐饮“一个门店渠道+N个线上售卖渠道”的经营模式,是对餐饮电商化、线上化趋势的充分贴合。点评微生活会员系统帮助商户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之外,基于微信生态建立起一个能够挖掘顾客延伸价值的自有线上商城。
烈庆祝彤德莱火锅大连华南店全新升级开门纳客,最温馨的店内装修,最好的就餐服务,最美味的火锅美食,尽在彤德莱火锅大连华南店!
随着餐饮业的日益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早已不仅仅只是为了吃饱这么简单,更要有温馨舒适的就餐环境以及良好的就餐服务才能够在这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存活,彤德莱火锅深知现如今消费者们的种种需求,在保证服务和菜品质量的同时,不断对自身的就餐环境升级改造,在经过多次改造升级之后,彤德莱火锅家温馨主题火锅餐厅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彤德莱火锅大连华南店,咱家的火锅,让你在此就餐就如在家中一样舒适自在。
彤德莱火锅十年耕耘,取得无数令人欣慰的成就,在日后,我们将不断树立中国火锅标准化、品牌化典范。不断优化自己,狠抓服务质量,增强菜品特色,提升就餐环境,从而增强彤德莱火锅品牌竞争力,力争成为中国火锅第一品牌。彤德莱火锅大连华南店,正是彤德莱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缩影,体验家的温馨,尽在彤德莱火锅大连华南店,彤德莱火锅全体员工欢迎您的光临!
大铁勺酒楼」大门,是一道分界线。
门里是设计奢华的欧式吊灯,锃亮的木纹楼梯扶手,与绣着暗纹的雪白台布。门外则是高耸的住宅楼,繁华的商业街和车水马龙的街道。
在天津,「大铁勺」的招牌已经挂了25年。这一场疫情,将门里门外压缩成同一个世界,冷清,空寂,失去生机。时间不再缓慢流动,而是按下暂停键。
大铁勺酒楼常务副经理张洪军在这里工作20年,曾和酒楼一同撑过了非典。但相比17年前,这次疫情,日子更加漫长。
转变发生在3月31日。当天,张洪军在新业广场店接待了一行特殊的客人。东丽区商务局局长官成路到店使用消费券点了一桌菜,有天津传统菜爆老三,也有川菜水煮鱼、毛血旺。
结账时,他们先在美团上团了四张93元代100元的代金券,加上满300元减90元的消费券,最终花费282元,省下118元。正是在这一天,东丽区安心消费节上线,区政府联合美团发放300万元消费券。其后,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走进店里,一张小小的消费券像是颗种子,让张洪军心里萌出了希望。
< class="pgc-img">大铁勺酒楼渐渐恢复往日生机
>困境:为省钱20年烟龄餐饮人戒烟
2003年4月15日,天津武警医院附属医院接收了一名来自北京的非典患者。这是天津首例输入病例,推倒了多米诺骨牌。
几天内,病人直接感染30余名医护人员,后续确诊和疑似的97名医护人员中,99%与该病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一夜之间,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被封锁,1145人被隔离,市民在子时放炮驱邪。
张洪军没有恐慌,每天上下班,还骑摩托从武警医院路过,没有戴口罩。彼时他便在「大铁勺」上班,因非典影响,酒楼停业20多天。
这一场疫情,让餐饮行业进入“倒春寒”。中国烹饪协会统计,2003年4月20日至5月7日,天津大型企业的营业额平均下降79%,中型下降51%,小型下降32%。
而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后,餐饮从业者营业额普遍下降90%。张洪军感慨说,“非典和现在比起来,真是不一样。”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而远在天津的「彤德莱火锅」SM广场店依旧门庭若市,等位的顾客排起长队。总部却已下发通知,叫服务员戴起了口罩。店长赵海旭担心,口罩会吓到顾客。
< class="pgc-img">彤德莱火锅为进店顾客测温
>可是没过多久,赵海旭理解了总部用意。3天后,「彤德莱」客流明显减少,只接待了八九桌客人,而往年这一天能接待六七十桌。同日,政府要求商场尽快闭店,赵海旭意识到,疫情爆发了。
最初几天,商场里的永辉超市还营业。「彤德莱」紧挨着永辉,按照物业规定得继续开门到29日,却不能起锅做菜。
赵海旭便终日坐在店里,只他一个人,开着一盏白色射灯,空荡荡冷清清。透过玻璃,看着超市门口人来人往。
偶尔有人敲敲门,询问,“能吃饭不?”
赵海旭只能无奈地笑:不好意思,不能接待。
空荡的门店背后,是持续亏损的账簿。「刁馋一锅鲜」改良了天津菜贴饽饽熬鱼,已成为天津一张美食名片。这次疫情冲击餐饮业,拥有24家连锁店的「刁馋」也未能幸免。
暂停营业期间,「刁馋」的营业损失达到大几百万。与此同时餐厅还有其他支出:员工工资支出五十多万,二十多家门店房租七八十万,为春节旺季准备的食材,也损失了五六十万。
「刁馋」创始人王凤军预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餐厅会因疫情倒闭,“这不是危言耸听,整个2020年的生意都会非常艰难。”
王凤军和其他餐饮老板聊天,认为困难在两方面。在心理上,人们对待疫情仍然谨慎,未能消解对堂食的戒备心。在经济上,很多公司在疫情期间不发工资,只发少量生活费,连续两三个月没有工资,人们的消费意愿大幅降低。
3月20日,「刁馋」恢复营业。在武清区,「刁馋」是第一家恢复堂食的餐厅,而营业额只达到疫情前的15%~20%。王凤军介绍,之前每家店每天有一万多的营业额,现在只卖2000多, “天津恢复堂食的餐厅不足三分之一,营业应该是不错的,但没想到这么差。”
3月26日,「大铁勺」新业广场店恢复堂食,但营业额不足疫情之前的10%。有老客打电话到店里订餐,距离超过外卖平台的配送范围,酒楼员工就亲自去送。往年4月,是「大铁勺」营业高峰。但如今,迈入酒楼只能看到六七十张空桌与寂静的大厅,时间在此停止。“这么大的店,有时候一天才卖几千块,真的很闲了。”张洪军说道。
4月1日,「彤德莱」SM广场店开门营业,上座率为25%。周末高峰时,一天能接待七八十人,但往常都能达到二百四五十人。
如今,门店的营业额恢复至30%,远低于赵海旭的预期。他估算,如果有报复性消费,营业额应恢复到50%到70%。
赵海旭的收入也受到疫情影响,再加上要还沈阳老家两套房的贷款,他几乎没有积蓄。为了省钱,这名拥有20年烟龄的烟民,戒烟了。
他苦笑说,“烟都抽不起了。
转变:消费券驱动更多人回到餐厅
< class="pgc-img">东丽区商务局局长官成路(右)与美团点评签署合作协议
>早在东丽区安心消费节上线前几天,张洪军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听到消息的一瞬间,张洪军形容自己,“心潮澎湃。”
张洪军说,这一笔惠民补贴,可以为老百姓减轻消费压力,也会帮商户度过寒冬,“对消费来讲很合适,这样能够促进客人消费的黏性,和二次复购的连贯性。”
“安心消费节”启动仪式次日,「大铁勺」午市一共八九桌客人,其中三四桌都用了消费券结账。其中一桌客人点了价值469元的菜,结账时使用代金券及消费券,最终花费仅359元。
恢复堂食第一天,「彤德莱」也加入了美团“安心消费节”。最近常有顾客问起服务员,能否使用消费券。
赵海旭表示,“作为消费者肯定很高兴的,活动力度很大。有个券是满60减30,已经五折了。”
在开业之前,「彤德莱」每天接到二三十个咨询电话,都是想来吃火锅的顾客。这次天津发放消费券,将驱动越来越多人回到餐厅。
“走进餐厅,生活才真正回到原来的轨迹。”王凤军认为,“餐饮消费是国民经济的一环,也是普通人恢复正常生活的过程。”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餐厅,「刁馋」将门店的头像,换成了“堂食恢复”的公告。
重新开业后,「刁馋」还推出充值500赠500的优惠政策,打造集赞换香水的“女王饭儿”活动,并发力线上电商和外卖业务,准备今年将外卖业务提高5个百分点。
3月份,「刁馋」给数万储值会员打了电话,问候会员身体并告知了开店时间。十几个人打电话,打了将近一周。这些储值会员,是餐饮复苏的最宝贵的资源。
< class="pgc-img">点评用户为刁馋写下的评价
>但王凤军知道,要消解人们对“出门”的恐惧,消费券刺激只是开始,餐厅要从每一处细节,重获食客的信任。
在「刁馋」,门店每隔两小时要消毒一次,员工每四小时测温一次,外卖员都要测温进入,测温相关记录记了几大本。
想要进店「彤德莱」,客人则要先出示绿色健康码。店里给客人准备了免洗洗手液,给员工提供了一次性手套。他们也会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消毒,并记录在册。
「大铁勺」的门口,摆放着免洗洗手液和酒精,餐位和地面均用84消毒,厨房餐前餐后半小时紫外线消毒,餐厅每天早晚半小时开窗通风,包间也开启了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新鲜。
在美团和大众点评APP上,「大铁勺」「彤德莱」「刁馋」都有“安心餐厅”的标识,消费者点击即可看到消毒情况。
张洪军觉得,“我们只有时时刻刻做好自己,才能配得上‘安心餐厅’这几个字,让客人感觉到真正的安心和放心。”
复苏:“乘数效应”将加速重启进程
后疫情时代,天津餐饮的恢复速度并不尽如人意,第一波消费恢复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
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天津餐饮行业商户复工率达到73%,比生活服务业整体高出6.6个百分点。而天津餐饮的消费复苏率仅为25.6,比生活服务业整体低了2.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天津餐饮行业,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巨大剪刀差。
此次消费券的发放,也折射出天津餐饮消费的巨大需求。此次美团“安心消费节”在上午十点发放消费券,仅8分钟2000张优惠券抢空。当天消费券增发至6000张,但下午14点,又被一抢而空。一张张电子消费券,成为点燃篝火的火种。
< class="pgc-img">复工商家门外张贴着活动海报
>消费热情复燃,离不开消费券带来的“乘数效应”。
餐饮产业链条较长,关联行业品类众多,上下游涉及商超、物流、种养殖甚至进出口贸易,关联行业包括装修、广告等。因此,餐饮消费的复苏,可以通过产业传导,激发整个消费市场的活力。
其中关键,在于让消费券引发连锁效应,而非替代原有消费。若居民将省下来的钱变成储蓄,反而会导致消费递减。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东丽区副区长闫峰说,东丽区政府筹措300万元,联合美团举办此次安心消费节活动,是想鼓励引导消费者进行堂食消费,带动全区服务业尽快复苏。
在与美团合作后,东丽区的电子消费券被精准投放到餐饮市场,居民每使用一张数十元的消费券,都能带来数百元的订单。同时,作为生活服务电商平台,美团也可以有效防止折扣倒卖、保证发放程序公开透明可回溯,助力东丽区政府“四两拨千斤”,最大化消费的拉动作用。
截至4月7日,美团“安心消费节”已在北京、银川、南京、沈阳、柳州、天津、淳安千岛湖、深圳、厦门等16座城市落地。在全国30多个发放消费券的城市中,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在与美团合作,以餐饮业等本地生活服务为切入口助推经济复苏。
对于美团消费券的作用,张洪军都看在眼里。据其估算,这一批消费券为「大铁勺」的营业额带来了20%的增长,使其恢复至疫情之前的三成。
以张洪军的经验判断,随着使用消费券的客人增多,餐饮业会在两个月内缓慢恢复,但要彻底恢复,则要等到6月之后。
恢复营业之后,让他最为难忘的是两次“婚宴”。
这两单婚宴,都是疫情前的订单,受疫情影响无法消费,只能在家摆上一两桌。
给他们送餐时,「大铁勺」没有使用外卖餐盒,而是将菜肴放入餐具,覆好保鲜膜。由店长带着菜品、餐桌转盘、红色台布,亲自开车送到客人家中。客人摆桌后,发现餐盘中有一朵用食材雕刻出的玫瑰花。
疫情之前,没有人会在意一桌盛宴上的假花。而在两个月的隔离后,任何一朵盛放的玫瑰,都会带给人们希望。
2020年4月初,阳光倾泻而下,海河泛起粼粼波光。天津市内气温,达到23度。
早高峰时,城市街头开始堵车,张洪军也被堵在上班路上,但他心情却好。车堵得越多,说明疫情带给人们的恐惧,正越快消退。
他知道,疫情虽未结束,但生活已经重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