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不要油烟味,这是法律法规的要求。餐饮油烟异味扰民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困扰全国许多城市的“顽疾”,也是群众投诉较多、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之一。
根据《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饮食服务业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安装和使用油烟净化和异味处理设施以及在线监控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排放的油烟、烟尘等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还应当定期对油烟净化和异味处理装置进行清洗维护并保存记录。
在北蔡镇,数百家沿街餐饮店中,近400家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
但安装不等于使用,也不等于会定期清洗维护。5月10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浦东新区转交的一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反映,北蔡镇博华路莲园路一带10家沿街餐饮店存在油烟扰民、油烟净化设施清洗不到位等问题。
北蔡镇当天组织监管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确认信访举报件反映的部分问题属实,9家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的餐饮店中有4家无清洗记录、1家现场无法提供清洗记录。对5家无法提供油烟净化设施清洗记录的餐饮户,相关监管执法部门进行了立案查处。
5月15日,北蔡镇对现场进行了二次复核,进一步发现6家餐饮店无法正常运行油烟净化设施,对这些涉嫌违法违规的经营者作进一步立案处置。
5月18日,记者在博华路上看到,部分餐饮店已整改完毕。在渝锦香川味馆二楼的厨房内,原本“油头垢面”的抽油烟机经过彻底清洗已显出不锈钢本色,该店已能出示由清洁服务公司开具的油烟清洗记录单。
涉案的部分商户。陈玺撼摄
清洗过的后厨。陈玺撼摄
餐饮店负责人黎伟表示,门店是去年从前一任店主那里盘下来的。“还好4月底刚刚花了1000多元清洗了一下,只是忘了要记录,这次执法人员指导后,补齐了记录,符合轻微免罚的条件,以后一定留意。”黎伟说。
油烟清洗记录单。陈玺撼摄
城管执法人员查看饭店相关记录。陈玺撼摄
北蔡镇城管中队副队长顾建华表示,根据《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未保持设施正常运行或者未定期对油烟净化或异味处理设施进行清洗维护并保存记录的,由生态环境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
“在日常监管中,我们还会根据经营者的违法、风险等情况实施分类分级监管。”顾建华表示,涉案经营者这次被查处后,将从低风险变为中风险,检查频次从一年一次提高到半年一次。
面对量大面广的油烟异味产生源头,仅靠即知即改和提高人工监管执法频次,显然无力改变区域环境整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局面,要真正解决“反复治、治反复”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监管执法的能力水平,不要等到老百姓举报投诉“送上门”才介入。
北蔡镇正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推进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使用,探索在大型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实施油烟净化设施在线监控的全覆盖,及时发现因设施或使用维护问题导致的餐饮油烟异味扰民问题。另一方面,做好相关信息的动态更新及沟通,在餐饮商户的新设、变更环节,就掌握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等环保设备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由许可审批部门将关键信息推送到属地相关部门,让事中事后监管更加有的放矢。
记者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有6000多户经营者安装了在线油烟监测设备,全市层面的餐饮油烟管控一体化信息化平台有望在明年启动建设。
作者:陈玺撼
证网讯(记者董添)7月20日,微盟集团旗下微盟智慧餐饮对外发布《2021智慧餐饮数字化指数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餐饮企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与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与依托,而中国餐饮业普遍面临信息化基础薄弱、缺少数字化领域的专业人才、缺乏公域私域流量整合能力等问题,企业需要构建一套面向未来的全域数字化发展模型,驱动经营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收入的提升和利润的增加。
《报告》指出,当前,餐饮商家普遍面临着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和毛利低的“三高一低”的难题,这些都是餐饮业态升级绕不开的问题。结合后疫情时代中国餐饮业的私域流量争夺、产业结构多元化、数字化升级的挑战和机遇,《报告》指出,餐饮企业应该通过多平台CRM系统整合全域流量、建立全时全域“堂食+外卖+商城”的“三店一体”经营模式,实现公私域流量的融会贯通的全域运营,构建企业客户数据银行,通过全量数据的深度洞察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建立消费者信任的品牌,实现长远发展。
据《报告》测算,私域运营已经被餐企视为生存、增长的第二曲线。2020年第4季度典型商家中,虽然仅有堂食消费会员占比达94%,但堂食会员转外卖消费的订单数占外卖订单总数的63.88%,逐渐成为外卖订单的主要来源;同时在各类会员商城订单数占比中,堂食会员的订单数占比为60.1%。外卖、商城等业态正在有效承接堂食会员且拥有巨大的转化空间,延长会员生命周期价值的同时,还能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触达线下门店难以覆盖的客群,扩大了会员基数。餐企私域运营成为商家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未来餐饮企业业态升级的重要方向。
源:通信信息报
本报讯 为助力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中国电信新疆阿勒泰分公司充分发挥信息化应用优势,把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开展警务“翼呼百应”信息化应用研究、服务餐饮业复工复产有机结合起来,将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运用到餐饮业复产中,助力防疫、服务两不误。
确保联系不断线,助力警务科学决策
3月1日,中国电信新疆阿勒泰分公司为全地区1500余家餐饮业安装“翼呼百应”,辖区派出所警务室使用“翼呼百应”录制群呼电话录音,向辖区餐饮业个体经营者发起电话录音服务热线,解决商铺存在电费用完或商铺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及时解决餐饮业商铺经营业主的燃眉之急。“翼呼百应”电话群呼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有更多的渠道咨询、反映诉求,实现了百姓与民警联系不断线。
图1为社区办理翼填报、翼呼百应助力社区做好防控工作
送技术解难题,坚持服务不断档
全面关注疫情防控影响复工复产信息化应用上的科技短板,扎实开展线上“翼呼百应”平台技术指导。积极运用视频会议、手机微信、电话沟通、远程诊断等多种方式送技术解难题,帮助民警和餐饮业商铺破解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为1500家餐饮业商铺安装购电宝,实现足不出户就能购水电;通过高清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多渠道广泛宣传“翼呼百应”等相关信息化应用产品,供餐饮业和广大中小企业参考,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信息化技术服务不断档,着力解决信息化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助推餐饮业个体经营者稳定生产。
更多数字经济相关信息,请关注公众号“通信信息报”(ID:txxx-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