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张亮麻辣烫一门店“挂羊头卖鸭肉”,加盟模式存管控隐患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京报讯(记者 张晓荣)3月14日,有媒体报道,张亮麻辣烫海口一门店“挂羊头卖鸭肉”,门店羊肉卷被检测出鸭肉含量为40%-60%,目

京报讯(记者 张晓荣)3月14日,有媒体报道,张亮麻辣烫海口一门店“挂羊头卖鸭肉”,门店羊肉卷被检测出鸭肉含量为40%-60%,目前已停业整顿。随后,新京报记者从当地食药监管部门及涉事门店了解到,被检测出含鸭肉的是“牛肉卷”,该店采购时的票据和证件均齐全,3月15日恢复营业,涉事供应商正在接受监管部门进一步调查。

实际上,这并非张亮麻辣烫首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张亮麻辣烫通过加盟的方式迅速扩张,但对加盟商的管控存在一定漏洞。业内人士认为,餐饮企业要实现品牌的长久发展,首先要控制加盟店的开店速度,以防管控能力跟不上;其次要提高加盟门槛,加强对加盟商的考察。

所售羊肉卷为“三无产品”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发现海口市龙昆南路张亮麻辣烫店销售的牛羊肉卷包装上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可能为“三无产品”。此后,海口琼山区府城食药监所对该门店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涉事商品并未标注上述信息,因此要求对产品暂时下架,并进一步调查。此后,海南当地记者从涉事门店供应商湘川食尚商行看到,其销售的“羊肉卷”鸭肉含量40%到60%。

3月14日下午,新京报记者致电海口琼山区府城食药监所,相关执法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3月11日接到投诉后对门店突击检查,涉事产品确实没有标注生产厂家、日期等信息。店长称,营业执照、供货商资质、产品检验报告等证件被老板锁起来,但提供了一份采购收据。当时,监管部门要求其暂时下架相关产品。

根据上述执法人员的说法,3月12日、13日,该店负责人提供了营业执照、采购商品的供货商资质、产品检验报告等证件,证明其产品及采购流程合法。根据食品安全法,该食药监所对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涉事门店在之后的采购中注意索要相关证件,保护自身权益。

据了解,当前上述门店处于停业整顿状态。新京报记者从该门店负责人唐先生处了解到,总部要求门店自3月11日起停业整顿三天,3月15日重新营业。

涉事门店称对使用“复合肉”不知情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张亮麻辣烫涉事“羊肉卷”的供应商为湘川食尚商行,该商行销售的“羊肉卷”实为“复合肉”,其中标称“东昌府区沙镇镇清真肉食加工厂”生产的“绿和鑫180排卷”中,羊排肉的含量为30%,羊脂肪的含量为10%,其余60%为鸭胸肉;“金浩发180排卷”的鸭肉含量40%,还有10%脂肪(没有标明何种动物脂肪)。

同时,海口龙泉食药监所执法人员现场要求经营者提供上述两款肉制品的生产许可证号,商行老板多方核查,称不清楚进货渠道,无法提供。目前,龙泉食药监所正在对此事进一步调查。

低成本或是餐馆使用“复合肉”代替牛羊肉的主要原因。根据海口媒体报道,在当地,纯羊肉每斤至少45元左右,而标称“180排卷”的“复合肉”,每斤价格仅10元左右,价格相差悬殊。业内人士称,正因获利空间较大,不少火锅店和麻辣烫店利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用“复合肉卷”冒充“牛肉卷”或者“羊肉卷”卖给消费者。

新京报记者就“羊肉卷中鸭肉含量为40%-60%”一事询问上述涉事张亮麻辣烫门店老板。他表示,自己在采购之前并不知道是“复合肉”,门店卖的也不是羊肉,而是牛肉。唐老板还称,目前此事已经调查清楚,自己采购流程和产品均没有问题,府城食药监所也没有对门店进行处罚。

食品安全等问题频现

尽管海口这一涉事门店免于处罚,但也显示其采购方式存在的问题。而这并非张亮麻辣烫首次出现食品安全等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4月,一位女性消费者在张亮麻辣烫北京通州焦王庄店打包餐盒里发现6厘米长、绕着白胶带的生锈刀片,该事件引起不小轰动。当时该店负责人承认失误,并称将商讨赔偿事宜。通州区食药监部门得到消息后,到该门店进行查看,并约谈店内负责人。

2017年3月,有消息称,一家张亮麻辣烫门店的服务员无证上岗、食材过期、餐具卫生状况堪忧,又将张亮麻辣烫推上风口浪尖。

2017年8月,张亮麻辣烫北京马泉营店工作人员因“少找2块钱”与消费者起了争执,此后四五位工作人员围殴该女性消费者。

2018年6月,山东省食药监局通报,潍坊市潍城区南关张亮麻辣烫小吃店使用的餐饮具(碗、勺子)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项目不合格。

天眼查信息显示,张亮麻辣烫的母公司为黑龙江省张亮餐饮有限公司,注册时间为2013年,自然人徐小东持股70%,张亮持股30%,其中张亮麻辣烫为其主要品牌,加盟为其扩张的主要方式。3月14日,新京报记者从张亮麻辣烫总部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其在全国门店数量为2000家左右,发展最快的时候,每年新开门店数量为300-400家左右,目前受到外卖平台抽成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其门店扩张速度已变缓,每年新开门店数量为100-200家左右。

对加盟商管控有漏洞

新京报记者以加盟商身份从张亮麻辣烫加盟处了解到,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加盟费为每年1.98万元,其他县级以上城市1万元,加盟商需缴纳1万元保证金。以北京为例,门店面积要求100平米以上,除去房租,装修、加盟费、保证金等在内的前期投入在十八九万元,毛利率基本能达到55%以上,甚至是60%,回本周期为一年。

至于食材的来源,上述人士称,部分食材是来自总部,丸子等食材需要从指定供应商处购买,但是蔬菜、牛羊肉等食材,公司则无法提供,需要加盟商自行采购,但采购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上述海口涉事门店负责人也证实了这一点。

对于加盟商的管控,张亮麻辣烫总部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对加盟商的管控比较严格,为了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每个月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巡查2-3家店。但对于公司能否提供统一食材,该负责人只是称,丸子之类的要求加盟商购买安井等品牌商品。

事实上,加盟商的管控一直是餐饮企业难点,张亮麻辣烫的竞争对手杨国福麻辣烫也曾出现过此类问题。

2018年6月,广州一家杨国福麻辣烫门店内,一员工切肉时将双脚放在案台上,脚趾多次触碰到肉品,同时地面上混有垃圾和食物残渣,卫生状况堪忧,此后涉事员工被辞退,涉事门店关闭,杨国福方面承认管理不当。

餐饮连锁品牌战略顾问王冬明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加盟店的疯狂扩张以及对加盟商的管控不严,会加大食品安全隐患。一旦加盟门店超过直营店数量时,企业就应该提高警惕。餐饮企业要实现品牌的长久发展,首先要控制加盟店的开店速度,以防管控能力跟不上;其次要提高加盟门槛,加强对加盟商的考察。

王冬明还指出,从行业角度来讲,最重要的是提高违法成本,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企业和加盟商承担连带责任,而不仅仅是开除临时工、加盟商暂停营业等简单处理。

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图片来源 官网截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付春愔

息提到买朱师傅糖浆应付检查

店主张女士提供与南昌总代理负责人聊天内容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李志强报道:“初代抹茶提供给加盟店的若竹抹茶粉等原材料,涉嫌三无产品,禁止在市场上销售的。”12月20日,南昌市一名初代抹茶加盟店负责人向中国江西网透露了道。该负责人刘女士认为,初代抹茶方面在加盟时没有告知他们这一内幕,存在隐瞒事实真相,应该退还加盟费。

对此,初代抹茶西安总部回应称,确曾因进口的若竹抹茶不符合国内规定,而遭食药监部门查处,但目前已经改正。至于退款,西安方面称应找南昌总代理协商,南昌方面对此予以拒绝。

初代抹茶加盟店主曝原料涉三无

说到加盟初代抹茶店,张女士直呼自己掉进了“坑”里。“万万没有想到,总部供应的日本抹茶粉、果糖等核心原材料,会是没有厂址、厂名,以及生产日期的三无产品。”虽然自己的店因生意不好半年内就关门了,与原材料优劣或许并无太大关系,但张女士仍觉得,总部、南昌总代理应当退给她15万元加盟费。

张女士表示,在其加盟初代奶茶期间,总部和南昌总代理方面均未告知或在合同上约定,由总部统一提供的若竹抹茶粉和果糖浆,是不能在市场流通销售的食品。“总部说若竹抹茶粉是日本进口的,果糖浆则是独家秘制配方,问题在于两种原材料都没有生产许可证,不知道是从什么渠道来的。”张女士说。

刚加盟初代抹茶粉店时,张女士由于缺乏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没有往这方面去想的意识。“如果决定加盟时就知道是三无产品,我是绝对不会投钱加盟的。”

张女士是在4月1日与初代抹茶南昌总代理签订加盟合同的,约定交15万元加盟费和2万元押金。张女士说,5月1日装修好店面后,花了9万多元从总部进购了100斤若竹牌抹茶粉、10桶秘制果糖浆,以及产品包装材料和辅品。由于生意不太好,经营到10月31日难以维系,张女士便关停了店面。

“加盟店还在经营期间,南昌总代理的负责人曾发信息要求我网购朱师傅牌抹茶粉、莫林牌糖浆,放在店里应付工商、食药监检查。那时我突然意识到,总部的原材料或许有问题,一问江西上饶的加盟店才知道,原来上饶有多家加盟店负责人就原材料涉嫌三无产品,到初代抹茶西安总部去讨说法了。”关店后,张女士以总部提供的若竹抹茶粉等核心原材料属三无产品,未对其告知为由,找到南昌总代理要去退还部分加盟费,但对方只同意退还押金和对未使用完的原材料退货退款。

张女士拿出了与南昌总代理负责人的微信聊天记录,证明所言非虚。中国江西网记者注意到,张女士所说的微信名为“YR.”的南昌总代理负责人给她发的一条信息内容大致提到:秘制的糖浆放到不明显的地方,到淘宝店买朱师傅的放店里应付工商局的。另有数条显示6月27日发送的信息显示:“......店铺不可出现其他抹茶包装,糖浆店内准备莫林糖浆......莫林买香草味的。要一下该批质检一同放店里已备检查......”

此外,对方还向张女士发送了显示为“铭叶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并在随后发文字叮嘱“是初代抹茶粉合格证,有工商局检查拿这个给她看就行”。

退加盟费要求遭南昌总代理拒绝

张女士爆出的内幕是否属实?就此,中国江西网记者采访了初代抹茶南昌总代理负责人张雅茹。

对于初代抹茶粉原料被指涉嫌三无产品,她拿出了几份材料给张女士看,并解释称,现在的原材料换了品牌,以前是日本原装进口若竹抹茶粉和自己秘制的糖浆,而现在供应给加盟店的是国内正规食品生产厂家生产的。

张女士的店在关门前,使用的原材料均是若竹抹茶粉,张女士称,提供的材料并非若竹抹茶粉的。对此,张雅茹表示,若竹抹茶粉等原材料的相关证照在总部,她需要向总部申请提供后,再给张女士看。

记者发稿前,张雅茹回复张女士,称总部已终止与若竹抹茶粉方面的合作,相关资料没有了。

采访中,张雅茹透露,确曾有上饶的加盟商到西安总部,但并不是针对抹茶原材料,而是他们生意不好经营不下去,要求总部退加盟费。“只给他们退了货款,加盟费都没有退。”张雅茹补充说。

张雅茹表示,双方之间签订了加盟合同,加盟店如果倒闭,与他们无关,他们只退押金,和对未使用完的原材料退款,至于加盟费,生意是自负盈亏的,加盟费没有理由退还。

总部回应确因原料不合规被查,现已改正

12月20日下午,中国江西网记者联系上初代抹茶西安总部负责人郝晨乐。他在电话中坦言,此前确实使用过一段时间的日本进口丸久小山园牌若竹抹茶粉,糖浆也是秘制的,因进口食品需要有进出口检验检疫合格证,以及在包装上张贴中文标识,才能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若竹抹茶粉就是因为不符合该规定,被西安的食药监等部门进行查处。

郝晨乐表示:“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后,我们及时作了整改,目前使用的抹茶和糖浆都是有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对于退加盟费的要求,郝晨乐回应称,张女士是与南昌总代理签订的加盟合同,并未与总部发生加盟合同关系,因此具体应与南昌总代理方面协商。

际品牌大嘴猴在占领了年轻人的衣柜后,又将眼球瞄准了奶茶。2019年起,品牌授权方南京蒽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蒽久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了大嘴猴奶茶加盟广告,大规模的宣传吸引了全国500多名加盟商的入驻。然而,这些加盟商在缴纳代理、加盟费用后,却收到了授权已到期,无法开店的通知。

很多加盟商因授权到期出现经营难题。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23年4月初,多名大嘴猴奶茶加盟商向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表示,从2019年维权至今,经历过11次大规模维权,等来的是品牌授权公司人去楼空。“感觉已经无路可走。”多名加盟商称,经统计目前有500多名代理商近亿元费用打了水漂。

“大嘴猴”跨界招揽奶茶加盟商

2019年,国际品牌大嘴猴玩起了跨界,在经销服装、箱包等日用品的基础上,入局茶饮市场,并创建了独立的大嘴猴奶茶品牌,同时在奶茶店里出售大嘴猴品牌的周边产品。对于这次跨界,曾有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嘴猴依托品牌影响力以及在多个方面的差异化改变,包括产品创新、空间设计、IP形象等拉近了与消费者的黏性。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大嘴猴奶茶的茶饮门店,空间设计上与大嘴猴品牌相呼应。店内茶饮品包括水果茶、奶茶、咖啡等,定价在12到29元之间。部分门店开业之初,大嘴猴奶茶总部曾进行过大规模的宣传,很快引起了消费者的市场共鸣。至今在多个订餐软件上还能找到用户发表的“儿时的记忆”“被大嘴猴所吸引”等评论。

实际上,利用品牌流量和关注度增加品牌附加值,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际品牌的营销方式。大嘴猴之所以选择茶饮,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奶茶的毛利值有很大关系。“奶茶店毛利最高能达到85%,如果原料好的话,至少在60%左右。”多名从事茶饮物料的经销商称,利用自身IP效应很容易打开局面,加上足够的市场需求和空间,是大嘴猴涉足茶饮市场的重要因素。

南京蒽久公司向加盟商出具的授权书。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门店普及至关重要。为此,2019年前后,大嘴猴奶茶开始在全国进行加盟招商。费用从20万元到60万元不等。“加上门店装修和员工工资等费用,投入至少在200万左右。”厦门加盟商刘先生表示。

加盟商们选择大嘴猴奶茶的理由,无疑也是看重大嘴猴的品牌知名度,希望借助品牌影响力在当地奶茶市场分得一杯羹。

授权到期代理商维权遇难题

跟着大嘴猴入局茶饮市场后,加盟商们才发现事情存在诸多蹊跷,而想要回加盟费用时却遭遇了授权到期无法开店和授权公司人去楼空的维权难题。

一名李姓加盟商回忆,2019年3月,他在看到了大嘴猴奶茶的招商广告,在招商广告页上面预留了电话号码后,同年3月11日接到了一位姓宋的招商总监电话。宋总监称,奶茶项目很火爆且有高额回报,公司还会要求明星代言增加品牌知名度,并邀请李姓加盟商前往南京考察。

2019年3月12日,李姓加盟商到达南京后,宋总监向其发送了南京蒽久公司地址。“当时那边人很多,南京蒽久公司说他们是大嘴猴奶茶国内唯一授权商。经过考察,第二天我缴纳了25万元加盟费用。收款账户为上海蒽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李姓加盟商说。

钱交了开店却没那么简单。在筹备期间李姓加盟商发现很多加盟商遇到了装修、设备、价格、物料和原料为三无产品等诸多不合理的问题。感觉被骗后,2019年6月,李姓加盟商与南京蒽久公司协商退款,事情还未解决却看到了大嘴猴国内运营主体“红纺文化有限公司”向南京蒽久公司发出的解约函。

上游新闻记者看到,红纺文化有限公司称,南京蒽久公司在代理大嘴猴奶茶招商过程中存在不实宣传;店铺形象及装潢设计等未进行统一规划且未经审批;为签约用户提供的原材料和相关设备品质低劣等情况。因此自2020年3月31日起,终止与南京蒽久公司合作。且大嘴猴餐饮的管理权已于2019年8月20日起,由上海乐悠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红纺文化有限公司发布函件称,解除南京南京蒽久公司的授权代理。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和红坊文化有限公司协调中,他们并不承认我们之前交的几十万加盟费用,并提到想要继续加盟要再交6到7万元给上海乐悠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如果不签,一年后品牌加盟权作废。”多名加盟商称,协商不欢而散。当他们2020年4月再到南京蒽久公司退钱时,发现已经人去楼空。从2019年起,前后经历了11次大规模维权,但都没有得到解决。

一些已经开店的加盟商还透露,南京蒽久公司提供的物流和设备价格要比市场价格高两到三倍。据加盟商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食材的费用也全部汇入了南京蒽久公司账户。据2019年9月,南京官方媒体报道显示,经统计从南京蒽久公司签订的加盟商达500多人,累计收取的费用近亿元。

南京蒽久公司已被列入失信名单

多名加盟商介绍,南京蒽久公司负责人失联后,他们将南京蒽久公司及为南京蒽久公司出具大嘴猴奶茶授权的红纺文化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上游新闻记者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看到,涉案判决及裁定有67条。多为加盟商起诉退还加盟费用案件。多份判决书显示,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南京蒽久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16日,股东为上海蒽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9年3月起,加盟商(原告)与被告南京蒽久公司签订了《服务合同书》,约定:加盟商经营南京蒽久公司下设的PaulFrank?Tea(大嘴猴奶茶)门店,应支付品牌授权费。由南京蒽久公司代收,品牌授权费持续有效。南京蒽久公司提供运营指导和管理培训两方面内容。主要包括营建、开店、管理及店面后续运营等方面的运营指导和咨询;以及管理、操作流程、物品采购、设备使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操培训2019年8月21日,红纺文化有限公司向被告南京蒽久公司出具《许可协议终止函》,另查明,“PaulFrank?Tea”案涉项目未在商务部进行备案。

庭审中,红纺文化有限公司辩称:加盟商提起的诉讼请求基础是违约,合同具有相对性,加盟商的违约之诉的相对人应该是南京蒽久公司;其与南京蒽久公司是不同的法律主体,均是独立的公司法人,加盟商主张其承担连带责任无法律依据。

南京市江宁区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加盟商尚未开设店铺,涉案协议实质未履行。红纺文化有限公司并非案涉合同相对方,且与南京蒽久公司为不同的法律主体,加盟商要求红纺文化有限公司承担共同还款责任依据不足,法院依法不予支持。最终法院作出南京蒽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返还加盟商合同款、品牌授权费的判决。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相关诉讼案件中,南京蒽久公司均未应诉。目前,因未履行判决,该公司已被列入失信公司,其股东上海蒽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也已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此外,工商登记信息显示,上海蒽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29日被吊销。

在诉讼期间,有细心的加盟商发现,上海蒽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后续接手代理的上海乐悠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存在交集。工商登记信息显示,上海蒽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股东黄某,曾任上海乐悠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大股东上海某餐饮公司股东,且红纺文化有限公司也为上海乐悠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股东之一。而黄某退出上海蒽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某餐饮公司的时间,均为大嘴猴奶茶授权纠纷产生时。

加盟商先后进行了11次大规模维权,但仍未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截至4月6日,上游新闻记者通过多种方式,多次通过联系南京蒽久公司、上海蒽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乐悠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红纺文化有限公司、大嘴猴奶茶运营人员以及股东黄某,均未就此事得到回应。

对此,北京京本律师事务所主任连大有律师认为,因为品牌授权被取消,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协议,南京蒽久公司要对加盟商赔偿损失,对于未开店的业主主要涉及退费问题。对于股东重合问题,连大有律师表示,如果能够查明南京蒽久公司股东为逃避责任而重新成立公司,继续从事授权经营活动,涉事股东也应承担相关责任。

大嘴猴品牌解约风波仍在继续

上游新闻注意到,除了加盟商因授权问题引发维权外,连日来“大嘴猴”品牌与中国代理商宏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联公司,其中国地区运营主体为“红纺文化有限公司”)“解约”风波也正在发酵。

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2023年2月21日,保罗弗兰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罗公司)在大嘴猴官发布《声明函》称,保罗弗兰克有限公司是“大嘴猴”品牌在全球的唯一的知识产权权利人。与宏联公司签订授权协议后,宏联公司拿到部分品类的使用许可,从事中国大陆地区(公司所指中国区)的授权业务。但保罗公司发现宏联公司及其关联公司非但不按照《主许可协议》相关条款的规定履行被授权方相关产品及经营信息的汇报、申报义务,另还存在诸多重大违约、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其中包括伪造、变造保罗公司知识产权及授权文件,伪造保罗公司授权文件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非法牟利;恶意抢注保罗公司商标、域名;在未经许可的产品/服务渠道或区域内授权他人销售,生产及销售未经审批或者审批不通过的产品等。2022年9月23日,已正式向其发函告知解约正式生效。

保罗公司同时提到,已委托中国律师事务所对相关责任人提起诉讼。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其中就包括红纺文化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青岛新红坊集团有限公司。

而对于保罗公司的解约声明,宏联公司通过红纺文化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回应称,2020年12月,宏联获悉保罗公司成为“大嘴猴”品牌的新权利人。宏联是大嘴猴品牌在中国区所有商标权和著作权的独占许可方,有权转授权,有效期自2015年1月1日至2030年2月28日,且宏联已按协议约定全额付清15年的独占许可使用费。目前双方正在诉讼阶段,仲裁裁决且裁决生效前,双方协议依然有效,并未解除,对保罗公司及宏联公司依然具有法律约束力。

据了解,目前双方关于协议效力及履行的争议已提交至美国仲裁庭,相关仲裁程序正在进行中,尚未裁决。

对于红纺文化有限公司是否有权将大嘴猴奶茶品牌对外授权,招揽代理,若认定红纺文化有限公司存在侵权,奶茶加盟商是否可以向红纺文化有限公司继续维权?4月6日,保罗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回应上游新闻称,近期也有商户询问此事,情况属实,目前已由法务部门进行回应处理。同时保罗公司相关负责人还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保罗公司已全面启动直接面对中国区域的品牌授权业务,优化“大嘴猴”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运营。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编辑:杨波

责编:范永松 邹渝

审核:冯飞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