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加盟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行业,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根据数据显示,餐饮行业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高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盟模式也逐渐普及,并受到人们的欢迎。
首先,就行业规模和增长趋势而言,餐饮加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们对于饮食品质的要求提升,餐饮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这也为餐饮加盟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不论是传统的中餐、西餐,还是面向特定消费群体的主题餐厅,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 class="pgc-img">>其次,加盟模式的普及程度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加盟餐饮品牌,因为加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创业风险,同时借助品牌的知名度和运营经验获得更多的机会。加盟模式的普及也增加了竞争对手的数量,但同时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最新趋势和机会
1. 健康饮食和有机食品的兴起: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不断增加,引起了对健康饮食和有机食品的需求。餐饮加盟品牌可以通过提供健康食品,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 class="pgc-img">>2. 快捷便利的需求增加:繁忙的生活节奏导致人们对于快捷便利的需求上升。餐饮加盟品牌所提供的快速而高效的解决方案,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因此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3. 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随着线上订餐和外卖市场的快速扩大,餐饮加盟品牌可以通过科技的运用提升用户体验和经营效率。比如,可以引入智能点餐系统、在线支付以及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4. 多元化餐饮文化的影响:国际化饮食文化的流行带来了多样化的餐饮选择。餐饮加盟品牌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菜单选择和文化体验,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 class="pgc-img">>5. 地方特色餐饮的发展潜力:不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特色菜肴和烹饪技艺。餐饮加盟品牌可以通过本地化运营、融入当地特色,实现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对于本土美食的需求。
总结
餐饮加盟行业在中国市场中发展迅速。健康饮食和有机食品的兴起、快捷便利的需求增加、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多元化餐饮文化的影响以及地方特色餐饮的发展潜力,为餐饮加盟品牌提供了丰富的商机。未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创新技术的应用,餐饮加盟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023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回暖迹象明显,我国餐饮业亦加速恢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8个月的全国餐饮收入取得了5年以来的最好成绩,餐饮收入的同比增长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商品零售的同比增幅。
10月10-12日,由广州市商务局指导的“第三届中国餐饮品牌节”在广州举行。活动发布了《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全方位解读了中国餐饮行业和餐饮品牌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红餐品牌研究院院长樊宁指出,2023年全年的餐饮业收入大概率会超过2019年,餐饮行业的5万亿时代正触手可及。
加速连锁化“万店时代”正式到来
近年来,我国餐饮的连锁化率逐年上涨,2022年我国餐饮连锁化率达到了19%,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
白皮书指出,相较上一年度,2023年我国餐饮品牌的规模化程度日益提升。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门店数在100家以上的各个区间的品牌数占比均有所增长,总体来看,门店数在100家以上的品牌数占比提升了0.8个百分点。
从具体的品类来看,小吃快餐和饮品两大品类在规模化的道路上较为领先。从近两年门店数在500家以上的餐饮品牌所属品类分布来看,小吃快餐品牌的占比均超过五成,饮品超过了3成,而中式正餐目前尚无一个品牌的门店数超过500家,规模化程度较低。
规模化的一大部分来源于加盟。近年来,许多餐饮品牌积极谋发展,开放加盟热度高涨。白皮书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开放(重启)餐饮加盟的品牌多达数十家,分布在茶饮、咖饮、小吃快餐等多个赛道,如喜茶、奈雪的茶、海伦司等。与此同时,品牌的加盟模式亦渐趋多样化,联营、内部合伙等多种形式兼具。
红餐大数据显示,全国门店数规模TOP20餐饮品牌的门店数均在4000家以上。其中,1个品牌的门店数突破了2万家,5个品牌的门店数超过了1万家,而门店数在5000家及以上的品牌个数也达到18个。
热门赛道挤茶饮已然竞速至“赛点”
2023年,餐饮细分赛道发展各异,其中,茶饮已然竞速至“赛点”。
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超1,500亿元,同比增长12.0%。当前,茶饮赛道竞争趋于白热化,如何抓住“存量”市场的发展机遇成为茶饮品牌亟须思考的问题。
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价格战是重要的竞争手段。据红餐大数据统计,中低端消费区间的占比在2023年都有所提升。
各茶饮品牌为进行市场扩张,纷纷扩大门店规模。除蜜雪冰城已经突破万店外,古茗茶饮、沪上阿姨、茶百道、书亦烧仙草这4个茶饮品牌亦在争夺万店“入场券”。红餐大数据显示,门店数在100家以上的茶饮品牌数占比超过了两成。
除了茶饮以外,2023年也是咖饮赛道高速发展的一年,红餐大数据显示,我国咖饮市场规模有望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34.6%,增速连续5年超过23%。以瑞幸咖啡为代表的众多咖饮品牌加速扩张,纷纷快速开店。
跟茶饮品牌类似,咖饮品牌为抢占市场份额也纷纷打起了价格战。瑞幸咖啡的9.9元狂欢、库迪咖啡的8.8元活动将“价格战”推到新阶段,星巴克、Tims咖啡等品牌也开始尝试“低价活动”。
通过“低价”活动,咖饮品牌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达到了引流的目标,而消费者亦通过“低价咖饮产品”享受到了“薅羊毛”的快乐。
近年来,咖饮品类的平价化趋势愈发明显。红餐大数据显示,近6成的咖饮品牌人均消费价格在20元以下,其中10~20元占比最高,为48.7%。
文|记者 孙绮曼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沈钊
校对 | 桂晴
源:红餐网
作者:洪君
在2020年上半年,超过了20家的餐企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其中不少是获得亿元以上的投资。
资本的方向就是市场的方向,接下来哪些品类会成为餐饮的风口?
< class="pgc-img">>近日,烤烤连锁品牌“很久以前羊肉串”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这一大金额的融资让沉寂已久的“很久以前”再次引发大家的关注,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烧烤品类的无限可能。
红餐网梳理统计发现,除了“很久以前”外,2020年餐饮业已经发生了20多笔融资案例。
其中,2020年1-3月,餐饮行业就有18个品牌获得了融资。
< class="pgc-img">>在2020年的4-6月初,又陆续出现了不少获得融资的企业。如,乡村基李红透露刚刚完成了与红杉资本合作,眉州东坡王刚宣布已经和复星完成了战略合作。
资本往往是市场最敏锐的一方,他们的投资意向更多地展现了餐饮市场的风向标。那么,在经过疫情的洗礼后,餐饮行业的众多热门品类走向如何?哪些品类的机会更大?下面就和红餐网(ID:hongcan18)一起了解一下。
01 茶饮烧烤酸菜鱼,热门品类依然各领风骚
热门品类年年有,茶饮烧烤小龙虾,牛蛙麻辣烫酸菜鱼,这些热门品类经历起起落落,等品类红利消失,大浪淘沙后,总有品牌依然坚挺,成为真正的品类王者。
- 烧烤:疫后复苏最快,品类势头迅猛
疫情的冲击之下,烧烤可以说是最快复苏的品类之一。无论是刚刚获得融资的很久以前,还是逆势开店、业绩起死回生的木屋烧烤,都让大家看到了烧烤品类的活力。
对此,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曾表示,烧烤品类完全有可能出现像海底捞这样的企业。原因有两个,首先,烧烤这门生意已经被验证是刚需;其次,烧烤和火锅相似,不依赖厨师,容易标准化和规模化。
< class="pgc-img">>- 茶饮:巨头已显,下沉市场无限可能
茶饮品类的发展热度一直不降,喜茶、奈雪的茶依然占据着茶饮排头兵的位置。茶饮市场度过红利期,大浪淘沙之后,品牌各自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
总体来看,内地茶饮品牌的发展路径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 奈雪的茶、喜茶这样以一二线城市为主战场、选址购物中心为主、门店规模较大成本较高、坚持直营模式、一杯茶售价会超过20元的行业头部品牌。
第二种:区域市场或者下沉市场头部品牌, 主要价格区间在20元以下、选址更为灵活、大部分为直营,比如长沙的茶颜悦色、台州的古茗等;
第三种: 蜜雪冰城等以广泛加盟、门店数以千计为标志的小店模式,门槛较低,但发展很快。
茶饮品类风头还在,但是巨头显现,入局困难比较大。
< class="pgc-img">>- 小龙虾: 市场遇冷,品牌前途未卜
近几年小龙虾飞速发展,2018年更是将客单价推高到了顶峰,2019年突然遇冷,消费者热度下降,产品供应链严重过剩,价格急剧跳水。
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小龙虾品类发展堪忧。先是湖北等养殖基地的小龙虾滞销,接着小龙虾价格暴跌,无论是生鲜零售还是餐饮销售,小龙虾的销量一直在下降。
虽然,小龙虾目前借助直播助农等活动,销量有所变化,但是长远看这个品类将回归理性,变为常规品类。
< class="pgc-img">>- 酸菜鱼: 品类势头不减,部分品牌挑战外卖
从各个酸菜鱼品牌的门店复苏情况来看,酸菜鱼品类热度不减。
不少酸菜鱼品牌店目前客流恢复的情况都不错,大部分都恢复了80%以上,太二、姚姚酸菜鱼、鱼你在一起、江渔儿酸菜鱼、有家酸菜鱼、有家酸菜鱼等门店已经开始恢复了排队现象。
疫情,让很多酸菜鱼品牌感受到了压力,同时也做出了不少调整。其中从线下转线上的举动最多。不少之前不做外卖的酸菜鱼品牌都开始挑战外卖。
从目前来看,酸菜鱼品类的势头还在,但是如何打破单品的局限,这个还有待考究。
< class="pgc-img">>- 牛蛙: 大战正酣,谁将一统江湖?
牛蛙品类险险避过了野味风波,可谓有点元气大伤。不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个品类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
蛙来哒几乎开创了中国牛蛙单品的规模化,全国餐饮争相学习。
老佛爷发展迅速,目前门店数已达212家门店数;蛙来哒184家紧随其后;蛙小侠159家位列第三,蛙喔在规模上也旗鼓相当。
牛蛙整体线上订单量都比较低,蛙来哒是唯一的月均千单品牌,也是牛蛙外卖冠军。牛蛙大战正酣,贴身肉搏的时候到了。
< class="pgc-img">>- 轻食: 市场潜力犹在,但增长未达预期
轻食品类这些年随着健身浪潮一直在风口上,但是这几年势头下滑也比较严重,不少曾经获得风投的轻食品牌也一度沉寂。
但在疫情期,轻食品牌超能鹿战队宣布完成1200万元首轮融资,由吃货大陆领投,优贝迪基金会跟投。
这说明,轻食风口仍在,接下来是比拼持久力的时候。
- 麻辣烫冒菜: 品类第一的角逐,谁会胜出?
小吃品类,麻辣烫在疫情期间恢复得也很不错,不少餐饮品牌都实现了逆势发展。但是,麻辣烫两巨头已定,要入局就得想好细分角度。冒菜品类发展尚未成型,仍有机会。
< class="pgc-img">>目前,杨国福、张亮麻辣烫门店规模旗鼓相当,三顾冒菜以1379家门店成为冒菜品类门店数第一,芙蓉树下门店也超过了1200家。
02 粥粉面饭+火锅, 常规品类王者已定
在疫情防控逐渐成为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消费降级、理性买单会成为常态。刚需、性价比高的快餐也成为蓄势待发的风口品类。粥粉面饭等常规品类门店数量庞大,竞争最为激烈,但也容易孕育出规模王者。
- 米饭快餐: 发展迅速,头部品牌初现
米饭快餐强手林立,除了曾经的中式快餐巨头真功夫、永和大王外,老乡鸡和乡村基再次发力,西贝入局现炒快餐,米饭快餐江湖格局再起波澜。
< class="pgc-img">>- 粉面: 规模取胜,细分易出王者
粉面赛道一直都存在很多机会,因为模式轻,产品易标准化,容易复制,一直都是大家看好的品类。这些年,粉面品类也出现了很多细分化的黑马,如拉面、鱼粉、米线、拌面、小面、螺蛳粉、酸辣粉等。加上海底捞推出了4个子品牌都是做面的,足以看出面食赛道的魅力。
粉面是一个超大品类,找到细分差异化赛道,才有机会跑上榜单。
< class="pgc-img">>△数据截止2019年12月
- 粥: 起步晚发展快,拼的是线上!
粥品类有很大的普适度,产品的认知度较高且制作简易,吸引了一批餐饮品牌入局 。
粥品类赛道,能否获得大爆发,这个还未可知。但是,机会是有的,就看你怎么跑出来了。
< class="pgc-img">>- 火锅: 麻辣VS清汤,细分赛道大有可为
这两年,清汤火锅发展速度极快,南方的牛肉火锅、椰子鸡、猪肚鸡都是热门火锅细分品类,不少品牌也乘势而起,规模扩大的同时沉淀了不俗的用户口碑。
而在麻辣系火锅市场已经红海一片,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的火锅品牌近身搏杀。不少火锅品牌通过下沉市场和单品细分打造差异化。
< class="pgc-img">>- 炸鸡汉堡: 最成熟的品类,最易出万店品牌
自肯德基、麦当劳进入中国以来,国内也出现了华莱士、德克士等炸鸡汉堡连锁品牌,炸鸡汉堡品类已经成为从供应链到人才组织、市场消费基础最为成熟的品类。
目前,炸鸡汉堡在线上,已经是一个最大的超级品类。
此外,以鸡食材延伸的炸鸡品牌也出现了如正新鸡排这样的破万店品牌。据正新鸡排陈传武董事长透露,加上大众点评未能统计到的乡镇村门店,实际2019年底已经超过20000家门店。
当底层供应链变得成熟,在各大品类中都会发生类似于正新鸡排的大跃进。
< class="pgc-img">>- 饺子馄饨:食品企业入场抢食,品类竞争激烈
北方饺子红红火火,南方饺子市场仍是空白,北方水饺如何进入南方?以及随着三全、湾仔码头等食品品牌入场抢食,这个品类的竞争只会更激烈。
线上线下厮杀,水饺馄饨的赛道是越来越宽还是越来越窄呢?
结语 ?
疫情淘汰了大量竞争力弱的餐厅,也改变着餐饮品类的格局。餐饮人如果能看清品类洗牌之后的市场空白,抓住机遇,就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下成就一番事业。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下,谁能抓住机会?我们拭目以待。
注:文章部分数据来自窄门餐眼及网络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