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水几重关,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教师郑德成,从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教练到本次大赛参赛选手,从市赛、省赛一路闯关,再到本次国赛上摘得银牌,郑德成技能成才的梦想,终在“坚守匠心”的路上绽放异彩,摘得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国赛精选)银牌。
0.2毫米误差,“妙手生花”
“清晨百雀过山林,一片光明泛鸟音。密密麻麻开大会,齐齐整整听风吟,交头接耳悄声闹……”在郑德成的“妙手生花”下,百鸟争鸣的场景活灵活现。
郑德成“百鸟争鸣”餐巾折花作品
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餐厅服务赛项包括宴会摆台、分餐服务、中心装饰设计及文案撰写、基本技能、综合评价考查等内容,技能标准要求尤为严格,要求每个骨碟和骨碟之间进去必须要均等,差距不能超过0.2毫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这0.2毫米,郑德成用他的手指,触摸了不知多少个骨碟,手指被骨碟磨出的老茧一层又一层。如今,他只要看下摆台的两块桌布下垂位置,就基本可以确定误差的范围。
备赛训练的郑德成
备战国赛期间,除了上课,每天都会扎进实训室训练,重复每一个动作,把训练的速度和精准度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郑德成每天在实训室里都要练习10个小时以上,反复打磨、精益求精,两个月不到,足足瘦了15斤。
30%的国赛试题内容,考察的是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如果不是1000多次的模拟训练,邀请不同的人充当客人,来锻炼自己的心态,提升应变能力,临场发挥就没有这么好。”郑德成说,没有拿下金牌有遗憾,但也意味着进步的空间很大,需要继续努力学习。
教练到选手,只为逐梦高峰
“最初做教练指导学生参赛时,就萌生自己想参加比赛的想法。自己也是从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后着手准备参加比赛的事情”郑德成说。
当初在指导学生的时候,自己总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服务方式,即便备赛选手是按照我讲解的要求去操作的,可做出来的效果往往跟我所期待的不一样。而自己在竞赛训练过程中,心里有个数,更易规划练习流程,练的时候会得心应手一点。
回忆起自己人生收获的第一个金奖。他说,“同学们都羡慕我手中闪闪发亮的奖杯,他们却不知道光环的背后,是是一个规范动作的千百次操练,是一个尺寸、一个细节的无数次调整与修改!”
备赛训练的郑德成
“此次比赛圆了我的大赛梦想,但是与金牌失之交臂心有遗憾,往后我会沉下心来,苦心提升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学生、选手们冲击更高的“山峰”做好技术支持。”郑德成说道。
把经验带回课堂,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技能让我走出了大山,实现了梦想。”郑德成说,他的老家在湖北恩施的大山里,作为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农的父母为负担两个孩子读书,承担了太多。“感谢大赛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教学过程中,我会倾囊相授,传承技艺。”郑德成说。
正在比赛的郑德成
一直以来,学院人才培养对标大赛标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发挥“赛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致力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站在国赛舞台上的代表,自己有幸在这里成长、成才,我想把最好的技能和知识分享给同事、传授给学生,把备赛、参赛的宝贵经验以及在国赛上学习到的最新技艺,带回课堂,与商院人一起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站上讲台,28岁的郑德成是一名能说会道的老师;走进赛场,他又是一名一丝不苟的行家里手。凭借一身技能,他获得“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技术能手”等荣誉。未来,相信郑德成揣着一颗赤诚心,一身精湛技能,践行匠人最光荣的使命。
为顾客,我们在选择餐厅时会重视两个方面:卫生与服务。一家干净整洁的餐厅和周到专业的服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提升整体用餐体验。那么,如何保持餐厅的清洁和卫生,并提供优秀的服务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餐厅管理者应建立严格的卫生制度和规范。这包括定期消毒、清洁油烟机、灶台等设备,并确保厨房操作符合卫生标准。同时,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和正确的操作流程,确保食物的卫生安全。餐厅管理者还应定期进行内部卫生检查,确保每个细节都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清理。
其次,餐厅服务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礼貌待客风度。他们应受到训练,了解菜单内容、口味和食材来源,以便能够给客人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回答疑问。服务人员还应具备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及时满足客人的需求,并在解决问题时给予积极主动的反馈。
第三,餐厅应注重细节,营造舒适的用餐环境。座位布置整洁、舒适,音乐轻柔愉悦,照明明亮而温馨。此外,餐厅应配备舒适的桌椅,空调或加湿器等设备,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使顾客在用餐过程中感到宜人和放松。
另外,优秀的服务还包括高效的点菜和上菜速度。餐厅应有明确的点菜系统和完善的配菜组织,以确保客人能够快速点选菜品,并在合理的时间内享用到美食。在上菜环节,餐厅需要保证菜品热度和口感的绝对新鲜,避免出现冷菜或者过长时间等待的情况。
最后,餐厅应积极倾听客户反馈,并不断改善与创新。顾客的评价和建议是提升餐厅品质的重要参考。餐厅管理者可以通过定期询问、意见箱或者网上反馈等方式,主动搜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并加以分析和改进。同时,餐厅也应紧跟时代发展,引进新的科技手段,提供在线预订、无现金支付等便捷的服务方式。
总之,在如何保持餐厅的清洁和卫生以及提供优秀的服务方面,餐厅管理者和员工都需要充分理解其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改善,餐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口碑。清洁、卫生、高效和友善的服务将成为餐厅提升品质的关键。
厅的服务虽然是由服务人员提供的,但要让顾客满意,服务人员必须启动大脑,用心、用智慧、用创意、用灵魂来为顾客服务,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而非身体。
同样的理念我们用在管理上。管理服务人员绝不仅仅是管理服务人员的身体,而是管理服务人员的灵魂。让我们抛弃那些“看管式”的管理吧,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最好的管理。
因此,让我们首先看清服务的本质,那就是以顾客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评价标准。否则我们的服务将是在一个错误的方向和判断下,不断的做着所谓正确的努力和修补,到头来顾客还是不领我们的情,不买我们的账。因此我们说服务顾客,态度比行动更重要,理解顾客比向顾客解释更重要。
有了良好的态度仅仅是服务的开始,真正的“服务”,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策划行动的。每一位顾客都有着自己不同的需求,每一位顾客带有自己的个性和喜好,每一位顾客就餐的动机都是不一样的……这需要一线服务人员的用心探索,从顾客的一个眼神儿中,一个动作中感受顾客的心理变化,唯有找到了顾客的真正需求,投其所好,服务才有针对性,才有价值,我们把这种有价值的服务也称之为“有效服务”。
当然,知道顾客想要什么之后,还得让顾客选择我们要给他提供服务的方式,这就是提议。顾客要知道你将要给他的服务是什么样的,这对于服务人员来说是一种承诺,对于顾客来说是树立信心的一种方式,你得证明顾客选择你是正确的。比如,当服务员看见顾客走进门口时,主动推动转门;当看到顾客扭头时,就知道顾客需要续茶,或个性需求;再比如,当服务员看到顾客点的菜品足够他们享用时,要建议顾客不够再加,不要点那么多。当看到顾客点的菜不能体现酒店的特色的时候,服务人员要建议顾客去掉一个什么菜,加上一个什么菜……这就是为顾客提供的服务,是根据顾客的需求而产生的,而不是服务员自己想的。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接触,以求达到服务人员和顾客所认知的需求是一致的。接下来的行动才更有针对性,才能让顾客在有限的时间里,知道你在做什么,知道你在为他而忙着,而不是瞎忙。
最后是确认阶段。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如果顾客满意,请他再说一次,我非常满意。如果顾客不满意,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阶段再给自己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尽最大可能让顾客给我们的评价能高一些。
当然,有时候为了在顾客大脑里留下记忆,“印象”是我们通过一些细节策划和设计出来的。所有看似很随意的一个行为,都是在我们计划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