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餐饮人必读
提前大半个月开始招聘,临近开业却一个都没招到,恶性循环,餐厅差点关门。费尽心思,为啥餐厅还是招不到人?
招人难一直以来都是餐饮行业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餐饮小店。既没有品牌餐饮店规范的招聘模式和渠道,也没有专业的招聘人员。那么,小餐饮店怎样才能又快又精准地招到合适的员工呢?
1.开业了还招不到人,恶性循环太可怕
张爽的餐厅还有三天就要开业了,但是服务员却一个都没招到,只有一个住在附近的大爷负责洗碗、洗菜。
张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明明提前半个月就在店门口贴上了招聘广告,58同城上也发布了广告,却没有接到任何询问电话。
没办法,他只能去大学里招人,正好也到了暑假期间,学生也在找暑假工作。张爽适当提高了薪资,好不容易招到了2个学生,想着至少撑过这段时间,自己慢慢招人。
没想到因为整个团队没有任何磨合,大家经验也都欠缺,所以开业的第一天简直堪称“灾难”。
倒不是说生意不好,而是生意太好,包厢、散桌全都满了,但是却不停出差错。有一个包厢点的“手撕羊排”,等了50分钟都没有上菜,最后只能退菜,顾客还给了差评。
因为缺人,后厨只有1个厨师和1个帮厨,很多菜都是紧赶慢赶炒出来的,所以经常这个菜没熟,那个菜又太咸。
2个服务员不仅要点菜、传菜,有时候还要到后厨帮忙洗菜、切菜。
就这样,因为缺人手,开业的前三天,都是一个人当三个人在用,从早忙到晚,也没时间休息。
< class="pgc-img">>于是,过了3天后,招来的1个服务员和1个打荷都走了,因为工作强度太大。
招不到人→缺人→工作强度大→留不住人→缺人
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张爽的店开业近一个月以来,生意不错,每天能翻台2到3次,但是他和3个合伙人每天却累得半死,一天撑死能有4个小时睡觉。
张爽说:“不怪别人离职,我自己当老板都觉得累。”
2.餐饮小店招人难在哪?
说到餐饮行业缺人,流失率大,似乎已经成了行业共识。
像马云说的,员工离职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受委屈了。
< class="pgc-img">>餐饮品牌们探讨的是如何留住员工,而对于餐饮小店来说,更常见的不是留不住人,而是根本找不到人。
1、个人发展受限,应聘者看不到清晰的晋升和发展
都说餐饮苦、餐饮累,但是其实无论哪个行业,要做好都不容易。
都说年轻人吃不了苦,其实不然,根据一份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报告来看,年轻人最在乎的不是薪酬待遇,而是发展机会。
< class="pgc-img">>▲大学生择业时优先考虑的主客观因素
因此,餐饮小店招工难的问题不仅仅因为钱少,还因为没有让应聘者看到清晰的晋升和发展。
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工资不高,却还是有年轻人愿意去?因为完善的晋升体制,可以让员工有所发展。
如果作为老板,只想开一家小店养家糊口,不想要做大做强,那就要接受招不到年轻人的情况。
2、招聘海报和文案苍白无力
80%的餐饮小店做招聘都会在门店门口贴一个A4纸打印的招聘广告,内容如下图:
< class="pgc-img">>最多再去微信朋友圈、58、贴吧等平台上发一下招聘广告,内容如下:
< class="pgc-img">>对比其他品牌餐饮店的招聘广告:
< class="pgc-img">>不夸张地说,前者的招聘文案,100个人看过,有1个人想去应聘都应该谢天谢地。
3、使用了错误的渠道
针对餐饮小店难招人的问题,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最为普遍的就是使用了错误的渠道。
< class="pgc-img">>其实,很多餐厅对于服务员的要求并不高,既不需要是年轻人,也不需要有经验,但却依然招不到人。
张爽的餐厅就是如此,前厅需要3个服务员,工资待遇也处于正常水平,但是他的招聘渠道却只有2个:在门店贴广告和58同城。
他的店既不在商场,也不在学校,人流量有限,且周边人群和目标招聘人群重合度不高,因此门店贴广告的作用聊胜于无。
至于58同城这一类的网站,对于基层餐饮工作人员招聘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 class="pgc-img">>试想,一个想找月薪2000+服务员工作的阿姨,她会写简历吗?她会上网找工作吗?
她更有可能的做法是到附近的餐厅打听,或者找熟人询问、介绍。
3.餐厅想要招到合适的人,要从这3个方面入手
1、渠道方面
①找附近的餐饮同行沟通
张爽陷入招人困境后,找到了附近的餐饮同行沟通。
于是张爽通过房东联系到了自己门面的前任租户,通过他联系到了之前餐厅的主管老刘,经过沟通后,老刘又被聘用为张爽餐厅的主管。
之后,老刘负责前厅服务员的招聘工作,还给张爽介绍了几个帮厨过来面试。
②多进几个微信群
在张爽餐厅开业2个月的时候,招聘进行得很顺利,1个服务员、1个边厨,1个打荷、1个切配都是通过朋友介绍的一个餐饮微信群找到的。还有2个暑假工,则是通过附近一个职业高中学生会的兼职微信群招到的。
< class="pgc-img">>一般来说,餐饮人都会有很多微信群,多和餐饮同行交流,多进几个微信群,找到合适员工的几率也会更大。
找兼职,也可以联系附近的职高、大专等学校的学生会,会有一些专门的兼职QQ群和微信群。
2、策略方面
①制定多劳多得的绩效工资
海底捞的计件工资一直颇受赞誉,因为这样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而对于餐饮小店而言,要实现计件工资很难,但是给员工一种“多劳多得”的工作感受很重要。
所以,餐饮小店把传统的死工资改为绩效工资,即底薪+绩效奖金+全勤奖。
店里生意好,员工就能有绩效奖金,一个月全勤不请事假,就能得全勤奖,奖金不需要很多,但却能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②适当增加短期工,多元化用工
根据很多餐饮老板反映,经常是餐厅需要招长工,但是来询问的都是兼职和短期工。
对于一般的餐饮小店来说,顾客对于服务的质量要求并不高。虽然长工有利于团队的稳定磨合,但是在缺人的时候,可以在操作简单的岗位使用兼职人员,关键岗位用长工,这样的话,既能省成本,也能保证餐厅的正常运营。
< class="pgc-img">>3、招聘文案方面
要尽可能的将信息具象化,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你的需求。
①公司简介
做中餐、火锅、烧烤还是粉面?门店地址在哪?未来发展?
②职位要求
是否需要经验?年龄要求?工作内容有什么?晋升空间?工作时间如何?休假情况?
③薪资待遇
底薪多少?有没有奖金?有没有五险一金?晋升空间?
④公司福利
是否包吃包住?节假日福利?有没有团建活动?
< class="pgc-img">>▲某互联网公司的招聘文案
小结
招聘,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对于刚起步的餐饮小店来说,招人更是难上加难。
要解决招工难,关键是餐饮老板应该多站在求职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洗碗的阿姨,很少会上网投简历;
热血的年轻人,不喜欢拿死工资;
追求长期发展的员工,不甘心当一辈子的服务员。
所以,招人、用人可不能一刀切。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节、元宵节都过去了,节日期间,是餐饮行业的旺季,很多老板趁此良机赚了一笔。但是,节后却成了员工“辞旧迎新”的高峰。
餐厅老板使出浑身解数,海报张贴、流动文字广告、微信招聘等各种手段无所不用。终于招来了人,可这些新人好似龙卷风,吹完它就走,这样的节奏,让多少餐厅老板无可奈何!小餐君默默筹谋了许久,是时候把这篇文章放出来给老板们解围了。
< class="pgc-img">>为什么员工总想跑?
经常会听到餐厅老板诉苦:“本来二十六七个人,春节后一下走了七八个。”老板也只得找亲戚朋友到店里救急,自己除了招呼客人,还得抽空去收拾碗碟。
餐厅留不住人就导致需要经常招工,尤其是到每年的春节过后,随着大批老员工留不住,而新员工又招不到,用工荒自然就出现了。不仅在小餐馆,甚至很多知名连锁品牌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为了应对用工荒,很多餐饮老板想出了各种对策和花样,在招聘海报上出奇招,动用各种关系去招人,甚至砸重金去各种招聘网站挖人……
< class="pgc-img">>这样也许可以把人招来,可是过不了多久,这批招来的员工又都辞职不干了,于是又不得不去重新招人。周而复始,餐厅永远是处于缺人状态。与其挖空心思想着怎么去招人,倒不如问自己一句:为什么留不住人呢?其实,只要你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再也不用愁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了。
要弄清楚为什么留不住人这个问题,首先还得从员工为什么想辞职说起。
1. 内部沟通不畅,员工受委屈
做服务行业本身面对顾客就要承受很多委屈,除此之外,员工还可能遭受上级的严苛要求。遇到脾气不好的上级,更让现在的年轻员工无法容忍。于是一气之下,便立马辞职走人。
2. 福利待遇差
在餐厅当服务员,每天要端茶倒水上菜自不必说,有时怠慢了还可能被顾客投诉,若是餐厅不能提供满意的薪酬,很难让员工心甘情愿留下来,毕竟现在哪怕是在工厂做流水线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低,谁还会想一直在餐饮前线受气还拿着那么低的工资。
< class="pgc-img">>此外,不包食宿以及假期少也是待遇差的表现之一。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生活成本那么高,还需要员工自己去租房和解决吃饭问题,那么可以想见自然是很难留住人的。
3. 员工没有归属感
本身社会对于服务员的身份认同感就不算太高,如果餐厅还不能提供员工足够的归属感,那么员工离职也是家常便饭。
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让员工吃不消后,员工不再有意愿加班,因为没有严格的制度保证会给员工加班费和补休。或者对员工未来的发展没有成熟的培养和规划机制,员工不知道未来可能打拼出怎样的收益和前途,就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
弄清楚了员工为什么想走的原因之后,餐厅可以对症下药,好好对待现有的员工,留下他们长干,又何愁餐厅缺人呢?
< class="pgc-img">>对症下药,留人不愁
同样是餐饮行业,海底捞的员工在每个岗位可谓是尽心尽责,人家怎么都有那么高的积极性呢?薪水特别高?并不全是!员工的积极性与管理方式条例有着密切的关联。
餐见君列举了餐饮行业常用到的五大解决办法,我们逐条分析:
工资分级,激励政策
餐厅本身属于员工高流失行业,所以在薪资上一定要避免“一潭死水”。
将员工工资分级,譬如初、中、高级,每级晋升标准和薪资标准均不同,晋升指标和薪资指标按照餐厅实际操作执行;
或者不分等级,共享激励,譬如成都老码头火锅店,执行小额储值激励政策,每位员工均可参与,消费者执行小额储值的同时,实时给该员工发送一个红包,一个月下来,员工可以收到几百到一两千的红包激励。
避免“朝九晚九”,找好兼职替补
员工工作时间8小时为宜,对餐厅来说员工只工作8小时是远远不够的,一般都是不低于10个小时,有的甚至超过12个小时。
< class="pgc-img">>餐厅可以招聘一批固定兼职服务员,固定在每天不忙的时间段过来兼职,这个时间段正式员工可休息。当然餐厅的人工成本与效率应找好“平衡点”,定员、定岗、定工资必须把握好尺寸,避免不科学的规划,给日后造成麻烦。
假日工作有激励
大家都休息的时候一般是餐厅员工最忙的时候,尤其是节假日,餐厅想要做到人人公休就是天方夜谭。餐厅要避免“必须”、“一定”等命令性指令,餐厅老板要另辟思路让员工心甘情愿的干。
譬如一家火锅店老板,年假前搬出“指令”:凡年假不休上班者,三倍工资,且每天红包不断,且不低于×××元!员工纷纷主动报名愿意工作。结果就是,新年几天,老板发了几千块钱的红包,餐厅却盈利了几十万元,孰大孰小?
前厅后厨,换岗体验
无论哪个行业,一个职位工作就了难免有厌烦情绪,另外就是各个岗位彼此抱怨谁的活轻活重,时间久了,如果不处理,整个餐厅会乌烟瘴气。开除负能量的人是不得已的办法,餐厅最好做到在不能容忍之前就解决。
< class="pgc-img">>换岗体验可以尝试,一般换岗体验是短期的,一天,或者最长不超过一周。
换岗体验一方面让员工体验到新鲜感,另一方面能够解决各个岗位彼此抱怨的问题。当然,换岗体验需量力而行,一般最容易执行的就是两岗两工互换,切勿大数量动工。
接轨新事物,朝气蓬勃
一个餐厅是死气沉沉还是朝气蓬勃,消费者在踏进门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员工长时间在死气沉沉的环境中工作,要么被融入变的木讷,要么起身离开。
很多餐厅老板不自觉的对自己员工要求“5不准”、“3不能”,刻意塑造统一的“模具员工”,殊不知这些员工的不能和不准正是活跃餐厅的源泉。
某餐饮店,员工特别喜欢上班时间拿手机刷抖音,老板没有阻止,而是创建了餐厅的抖音账号,让员工空闲时间自编自演,亲自去经营这个抖音账号,老板的开明,一方面管理了员工,另一方面通过抖音账号吸粉为餐厅带来流量。
< class="pgc-img">>留住新员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解决了老员工的流失问题,新员工的留存也是很重要的,把 “新” 变 “老” 这个时间段,餐厅老板该怎么做呢?
— A —
入职欢迎不可少
新人入职会有一段敏感期,不了解业务+不认识周围的人会让新人觉得无所适从。餐厅无论大小,无论员工多少,但凡有新人入职,都要给新入职员工一个欢迎仪式。
< class="pgc-img">>譬如海底捞,新员工入职当天,老员工会集体送花,彼此介绍,这种做法能迅速消退了新员工内心的隔阂,融入集体。
— B —
学习实施“一带一”
新员工入职第一课就是要学习本岗位工作,一些餐厅会让新员工跟在老员工屁股后面先看,看几天后再操作,餐厅本意是给新员工学习的时间,但新员工却感觉被忽视。
“一带一”即制定一个老员工带新员工,这样更具有针对性,学习效率更高,另一方面新员工会觉得更受重视、更有归属感。
— C —
试用期莫要太长
餐见君曾经碰到过一个小吃店老板,店里只有2名员工,而且频频更换,小吃店老板一脸委屈的说为啥这些员工都待不到试用期结束呢,结束后工资会涨的。待老板说试用期也就三个月的时候,餐见君就明白为什么了。
试用期始终是“试用”,对员工来说是没有归属感的。餐厅可以结合餐厅自身的考核,缩短员工的试用期,不用特意规定必须多久。
试用期可以是动态的,即考核标准完成即能转正。当然餐厅的考核一定不要让员工感觉望尘莫及。
小 结
员工流失率低的餐厅,一定差不到那去。招人、用人最能体现一个餐厅老板的智慧与格局,望各位餐饮老板们招到合适的人,用住贴心的人,留住忠诚的人。招人不易,且招且珍惜!
(来源:综合火锅餐见等)
·end·
统筹 | 王晓灵
编辑 |鲁粉玲 美编 | 何孟华
报道合作 | 13223027610(微信同号)
18068847227(微信同号)
13333710330(微信同号)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 class="pgc-img">>为劳动力最密集的服务业,缺人一直是餐饮老板的痛点。
近日,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培训中心(北京市餐饮行业人力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仅有63%的餐饮管理者会在业内流转。
这一数据较往年有明显下滑,这预示着2019年度,不仅基层员工难招,管理岗位也是一将难求!
与此同时,至少10家跨国公司宣布裁员计划,其中包括福特、宜家、富士康等。
餐饮行业的人才往其他行业流失,而各大公司因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而纷纷选择裁员增效,就连IT、互联网行业的招聘需求也明显放缓。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再加上快递、外卖、网约车的崛起,同样都是门槛不高的行业,工作方式比餐饮业更灵活,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这也让原本就招工难的餐饮业,雪上加霜。
< class="pgc-img">>01
开源:人从哪里来?
现在的餐饮招聘很难,除了头部餐企有一定规模和晋升空间,年轻人愿意去,一般的餐厅都只能开始招退休工了。
为什么会这样?关键在于“价值”。
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老龄化趋势比较明显。同时,和其他行业对比,餐饮业社会地位低,工作时间长,薪资不高,福利少,很难吸引到年轻人。
因此,餐企应该做的就是,提升餐饮工作的价值。
不同人眼中的“价值”也有不同,对于基层员工来说,价值就是钱,任何未来规划和发展空间对于基层员工来说,意义不大;对于管理人才来说,价值也是钱,但除此之外,还包括实现个人价值和归属感。
因此,想要招基层员工,那就提升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简单来说就是,让他每个月少些要花钱的地方,能多存点钱。
< class="pgc-img">>出门在外打工的,有谁不是为了钱?
让人家多挣钱,人家就会跟你干!
而对于管理人才,除了要给够应有的待遇,还要留给他足够的发展空间。
要注意的是,管理岗位不能空降,这是很多企业家的一个共识。
主要是因为,在团队组建完成后,再空降管理者,难以服众。只要大家都有抵制情绪,那么管理者就无法展开工作。
因此,最好的管理人才不是招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找合适的年轻人加以培养,让他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公司一起成长。
这样成长起来的干部,有三点好处:
第一,能力经过了时间验证,更有说服力;第二,能作为员工榜样,提升工作积极性;第三,和企业联系更紧,更加稳定。< class="pgc-img">>
比如,海底捞的首席运营官(COO)杨利娟,从17岁开始就在海底捞做服务员,做过领班、大堂经理,21岁被派到西安独立管理新店。
2001年,23岁的杨利娟成为海底捞的十大原始出资人之一,2012年,杨利娟全面掌握海底捞所有门店的运营,2018年,杨利娟被任命为COO,和张勇一起敲响港交所海底捞上市的铜锣。
这样的人才,和企业联系紧密,已经成为了企业文化的代表人物,这样的关系非常稳定。
< class="pgc-img">>02
节流:怎么留住人才?
餐饮行业工作时间一般都在10小时以上,单休,工作强度大,久站,工资不高,属于典型的“钱少、事多”的工作。
马云说:员工离职要么是钱给少了,要么是心受委屈了。
< class="pgc-img">>做餐饮,钱不多,身体还要高负荷工作,有时候碰到难搞的客人,还要保持微笑,默默憋屈。这么多“硬伤”,也难免流动性高了。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报告来看,人工成本还是影响餐企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2017年,人力成本占经营性支出的16.21%,比2016年上升2.44%。
钱难涨,工作上的委屈也无可避免。
但是,餐企的留人工作还是要好好做:
留住基层员工
① 按时发工资+小福利
对于基层员工来讲,出门在外需要安全感,招聘的时候承诺了什么,都要按时按点给到位。
除了应该给的之外,平时再加上一些节日福利和绩效奖励,会起到鼓励作用,提升幸福感。
比如这两个招聘广告: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交医保、社保,报销返乡车费,生日聚餐,下午茶,宿舍包宽带、空调、热水器,团建、旅游等,其实都是一些日常的小福利,但是能提升员工的生活质量。
< class="pgc-img">>就像张勇说的,海底捞的员工离职率在10%以下,是因为很多员工离不开海底捞,海底捞能给他们一个体面的生活,换到别的地方去,他可能什么也没有。
② 人性化管理
平时面对客人,难免受气,因此更需要人性化管理,来消除员工在工作中的委屈。
比如,一个月允许迟到几次,柔化绩效指标之类的。总之,让制度有人情味,不要让员工连喘息的空间都没有。
留住管理人才
① 股权、分红和收益
到了管理层,价值的概念已经不仅是钱这么简单,而是股权、分红和收益。聪明的老板不会把这些都攥在自己手里,对于公司有贡献的管理人才,一定要给予他适当的特殊收益。
< class="pgc-img">>比如,海底捞的做法就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海底捞就给干部的父母发钱,每月两百块,类似这样有人性化关怀的特殊福利,使得海底捞的干部流失率几乎为零。
② 打造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
管理人才更想要的是有足够的空间来发挥,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你要给他打造这样的舞台,让他获得成就感和大家的认同。
③ 让人才对企业有感情
有的时候,人才和企业之间的牵绊没那么深,也会导致离职。
比如,上海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厅——唐阁的主厨谭仕业,据猜测是因为保住米其林三星的压力巨大,而宝格丽要做的高端酒店是个极好的机会,最终从唐阁离职,投身宝格丽。
< class="pgc-img">>因此,要留住高端的管理人才,还得从企业文化着手,仅靠名利维持的关系是注定长久不了的。
用人注意3个要点
不过,光从平台和机制上留人还不够,平时用人方面还要注意三点:
① 放权+监督
放权不代表就可以当甩手掌柜,前期可以带,上手了再放权,并加以适当监督。要让最了解情况的人来决策,既能提高效率也能提升决策正确率。
② 宽容
当你放权时,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允许手下的人犯错,只要不是致命的错误。
< class="pgc-img">>借用巨人网络集团董事长史玉柱的观点:用人,他可能只能做到70分,我可能是90分,我授权的时候,我就要忍受这20分的差距。
但老板需要做的,就是指出这20分的不足,那么下一次他一定能做到70分以上。
③ 多用实干家,少用战略家
一个公司里,制定战略的人不用太多,有时候有一个就够了。但是,如何把战略实施起来,那就需要很多实干家,战略家多了容易造成一个后果,一群人在一起谈愿景谈未来,就是没有几个人做事。
总结来说,对于基层员工,餐企更多需要解决的是钱的问题,包括生活补助、节假日福利等;而对于管理人才,餐企尽量能让人才得到锻炼和提升,体现在打造平台、企业文化等。
小 结
人才稳定可以降低用工成本,有助于提升团队合作,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对餐企的发展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但是,在2019年,餐饮业的员工流失率可能会更高。
如何通过改进制度和管理,建立更完善的用工制度,将会是餐饮老板在2019年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