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我最爱吃各式小火锅,想吃的食材都可以放进去煮一煮,感觉超满足。可是火锅底料和蘸料的热量实在高的可怕,想要减脂的朋友千万不能常吃。等到脂肪悄无声息的囤积到你的身上,想要跟它们分手可就难了。我馋嘴的时候就会给自己做一道相对清淡的海鲜锅子,只放少许油,无需蘸料,这样也算是小小的放纵一下了,吃完满足感爆棚呢。
< class="pgc-img">>想要解馋,又不想长肉,当然首选海鲜锅子了。鱼呀,虾呀,鱼肉圆子都是我的最爱,高蛋白同时总体热量又比较低,可以毫无负担地痛快吃下肚了。
我放了一些冻豆腐,好吃又吸油。这块冻豆腐是我前几天自制的,买了一块鲜豆腐没用完,就切成小块放冰箱冷藏室,这不就派上了用场。冻豆腐和小火锅可是绝配呢。这次我做的比较清淡,口味重的同学可以另外放些调料进去,辣椒酱啊、番茄酱啊都可以。
【自制海鲜锅所需食材】
大虾、蟹棒、冻豆腐、鱼豆腐、鱼丸、藕片、紫甘蓝、青菜、葱段、西红柿、盐、黑胡椒粉
< class="pgc-img">>【做法】
1、 大葱切段、藕切片。虾洗净,紫甘蓝切细条状,青菜切段,备用。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 锅烧热以后放入少量油、大火烧至7成热,放入葱段爆香。
< class="pgc-img">>3、 放入大虾,翻炒至变色。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4、 放入鱼丸、蟹棒、鱼豆腐、西红柿、冻豆腐、紫甘蓝。青菜,倒入适量开水,大火烧沸以后换小火,盖上锅盖焖煮十分钟。
< class="pgc-img">>5、 大火收汁,出锅前放入适量盐和黑胡椒粉调味。
本文由呲食塘原创,欢迎关注!
>气渐冷,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围坐着涮火锅,应该是冬天最温暖的事了。然而,大快朵颐之后,不少人会出现口腔上火、牙龈肿痛、食道烫伤,甚至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各种问题。
其实,吃火锅大有讲究,如果不能掌握正确吃火锅的方法,可能对健康有一些影响。
健康第一步
选对搭档很重要
1、汤底
首选清汤锅、菌菇锅、番茄锅等,少选高汤(嘌呤、脂肪高)和牛油麻辣(热量高、高盐)锅底。
不少食客喜爱喝一口火锅汤底,汤底究竟能不能喝要分情况而定:清汤、菌菇汤等“素”汤底,第一次煮沸,可以适当喝一些,久煮的汤底不建议喝;荤汤底,嘌呤、脂肪含量较高,有痛风、血脂异常的朋友不建议喝。
2、蘸料
火锅的味道等于优质食材+汤底+灵魂蘸料。平时吃口淡的食客可以试试油醋汁,再放点葱花、蒜泥、香菜。如果选择麻酱、沙茶酱、麻辣酱等重油重盐的蘸料,可以少取一些,再放些热水稀释一下,味道也不错。
3、涮菜顺序
先涮蔬菜再涮肉。如果先涮肉,汤里难免留有多余脂肪,此时再放菜,多余的油脂就会被蔬菜吸附。此外,先吃点蔬菜也有利于饱腹,可以有效避免摄入大量的肉类。
建议菜肉比例2:1或3:1。火锅边吃边涮,应定时将汤里的浮沫和油脂舀出来,再加一些开水进去。此外,蔬菜不易涮太久,避免营养素被大量破坏,但是肉一定要煮久一点,涮熟再吃,否则细菌或寄生虫未能被完全杀死,可能引起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4、火锅丸子
涮火锅还有一大类特别重要的配角,就是各类丸子。火锅丸子大多是用鱼末、淀粉、食用明胶,再搭配相应的香精等添加剂制作而成。许多低价的虾丸、蟹丸甚至不含虾肉或蟹肉,而是添加海鲜调味粉等。
这类仿生食品是用人工原料制作成类似天然食品口味的新型食品。它只是在外形和口味上模仿天然海洋食品,但是营养价值跟原生的海洋食品相差甚远。大多数营养成分均由淀粉提供,不仅营养价值不高,吃多了还容易能量超标。
5、饮品
“快乐肥宅水”可乐等汽水也能带动吃火锅时的氛围,刚出锅的热辣食材再配上冰冰的可乐,味蕾的“舞动”立马就温柔了很多。不过,在此提醒,选择饮品最好是常温或温热的。吃完热菜,胃肠道系统扩张,随后立即喝冷饮,本来温暖的胃突然受到冷刺激,容易导致胃肠道紊乱;另外也可以首选无糖型饮品,减少多余能量和糖分的摄入。
其实,温水、淡茶水、淡柠檬水、黄瓜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清口解腻。
健康第二步
隔天饮食巧安排
吃火锅宜慢不宜烫,火锅沸腾煮熟的食材温度可高达120℃,而口腔、食道以及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左右的温度,进口温度太高容易烫伤粘膜,影响下一餐进食的快乐。
如果吃火锅时选择的味道偏辣、偏咸、偏油,记得一定要多喝水,第二天的饮食清淡为宜,可选择容易消化的动物性食品,并注意烹调方式,以蒸、快炒为宜,也可以多选择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蔬菜,刮刮油水,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最后,提醒各位食客,物无美恶,过则成灾,火锅吃个七八分饱最为合适,涮锅时间也不宜过长哦。
作者:赵超(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
编辑:李晨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管是冰天雪地的北方,还是在湿冷入骨的南方,火锅都是冬日家庭聚餐的宠儿。
遗憾的是,火锅常常和“不健康”挂钩。
汤底,限制油和盐
火锅最遭人诟病的就是高油高盐。相比煎、炸、烧、烤等烹饪方式,用水将食材煮熟的做法,更有利于保留营养素。因此,火锅本身是一种健康的吃法,只要选对锅底和蘸料,一顿营养健康的火锅就成功了一半。
在外吃火锅很难控制汤底中的油和盐,一顿下来容易超标,但在家吃就可以规避掉这些问题。
锅底
建议选用清汤锅底,做起来十分省事:在清水中加入葱段、姜片、红枣、枸杞、紫菜、虾皮等,喜欢鲜味的可以再加些菌菇。
觉得清汤锅底口味太淡的人,也可以用番茄或番茄酱熬制锅底,但应注意不要额外加盐。
蘸料
在家制作蘸料,可以用姜末、蒜蓉、香菜等调以香醋和少量酱油,爱吃辣的人可以适当加些小米辣,既能保证蘸料足够有味道,姜蒜又能起到促进胃液分泌、抑菌抗病毒的作用。
荤菜,切勿过量
荤菜常常被当作火锅的“重头戏”,肥牛、肥羊或各类丸子,总要点上几大盘才过瘾。然而,正是大家对其过度偏爱,导致火锅变得不够健康。
在家吃火锅,荤菜最好选瘦一点的牛羊肉,人均控制在2两以内,也可以用鱼虾贝蟹代替部分肉,保证优质蛋白摄入的同时又降低了能量。
素菜,是肉的三倍
很多人在家吃火锅是“有啥涮啥”,蔬菜种类寥寥无几,总量不足。
吃火锅要充分发挥水煮的优势,多涮一些素菜,与荤菜比例约为3:1,种类尽量丰富些,注意均衡搭配,可包含绿叶菜类、根茎类、菌菇类、海藻类、豆制品等。
多数人吃火锅喜欢先下肉或海鲜,等汤底“鲜”了再煮菜。但这样容易造成肉类摄入过多,不妨调换下顺序或同煮同吃,不仅能“柔和”地调动起胃肠工作,还能为素菜留肚子。
主食,首选薯类杂粮
吃火锅时,如果不吃淀粉类食物,营养就不够均衡;最后煮面条,则会把汤底中溶解的油脂、嘌呤、亚硝酸盐等一同吃进肚子,加重胃肠、肝肾负担。
建议火锅吃到一半时,煮些杂粮面条或吃点杂粮饭,既保证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又能护肠胃。
还可以煮些土豆、芋头、山药、红薯等薯类,这些食材几乎不含脂肪,且淀粉含量丰富,易产生饱腹感,有助控制食量;薯类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润肠通便,减少身体对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高钾低钠”的特点,使土豆、红薯等比精米白面更有益心血管健康。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石薇 责编:张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