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茗员工偷吃备料,还大胆发到网上?
近日,湖南地区,一名古茗员工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组照片。照片的内容是在店铺内备料时,员工偷偷吃掉西瓜中间最甜的那块。这一行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对古茗的品牌形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古茗则回应,收到了相关的信息,情况正在核实。目前暂时没有看见古茗对本次事件的其他相关回复。
所以,怎么样才能避免出现像古茗这样的情况呢?企业应该怎么样培训和管理员工,才能避免出现伤害品牌形象的事情发生呢?
< class="pgc-img">>02、商君认为:人才的培训对企业而言是不可缺少的。
人才是每一个企业都不能缺少的。企业的员工是推动公司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只有企业重视员工的培养,才能让其与公司一起进步,反之可能会出现负面的影响。
企业培训体系不健全,可能会出现培训没有系统性,导致效果不佳、成本高。或者在培训时,企业不能落实培训到每一个员工,导致员工在工作上或言论上对公司造成损害。
实际上,员工的言行对于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消费者的关注点并不集中于员工是谁,而只会记得是某某公司的员工。
因此,只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对每个员工都有系统性的培训,才能建立好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产生正面的影响。
< class="pgc-img">>03、大厂案例
古茗
古茗是2010年成立的一个茶饮品牌,也可以说是茶饮行业的一匹黑马。2015年,古茗就拥有300多家分店,而至今已经超越4000家。并且,在前两年疫情下,还获得了美团旗下资本投资,称其是下沉市场品牌中的潜力股。
但是,近两年,古茗却多次发生食品安全的问题。比如,前阵子上热搜的:在古茗的奶茶中喝出壁虎的事件。今天又再次出现了,员工把备料中最好的部分吃掉的事情。桩桩件件都让古茗的形象一跌再跌。
其实出现员工吃备料这件事,最主要的原因是员工的培养不到位。古茗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的体系,在员工培训的过程中,出现了漏洞。这就导致了这件事情的发生,触碰到了消费者的权益,导致公司形象受损。
< class="pgc-img">>海底捞
海底捞是一家大型的火锅店品牌,截止到2022年6月,海底捞在全球开设了1400多家门店。
海底捞是在2011-2012年的时间段火的,当时的海底捞就属于不卖产品卖服务。它爆火的原因,并不是火锅的味道有多好,而是服务的无微不至。品牌塑造价值,服务拉开差距,餐饮企业的价值就是要通过服务得以提升的。
海底捞在员工的培训方面是做地很好的,有完善的培训体系。每个新员工入职前都必须经过充分的培训才能上岗,一定要做到顾客优先,有求必应。或许会听说过海底捞味道不好,但在服务方面,确实是有赞无损。
< class="pgc-img">>结语
完善的人才培训的体系是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人才培训可以规范员工的言行,给企业树立好的品牌形象,给企业带来正面的发展。反之,只会损害企业辛苦建立的形象,得不偿失。
商君咨询以往的顾客案例中也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有些企业不重视员工的培训,企业也没有完善的人才培训的方案,直到损害到企业形象的时候才发现问题。后来,在商君的帮助下,制定了完整的培训方案。方案落地后,加强了员工的培训,规范了员工的行为,也给企业带来正面的影响。
- 商君咨询专注于中小型新兴企业打破发展瓶颈而努力!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动动小手关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日,某奶茶店上海一门店员工工作时间被曝切西瓜时吃瓜心引发热议,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员工被曝切西瓜时吃掉瓜心 ,涉事门店回应:属实
7月2日,有网友发视频称,上海一家奶茶店员工在做果饮时,一边切西瓜,一边吃掉瓜心,随后将剩下的西瓜切块装入盒中,且该员工口罩佩戴并不规范,也没有佩戴手套。
7月6日,涉事门店店长回应称此事属实,已上报给公司,公司已对该员工做停职处理。店长还表示,公司规定,店员在后厨操作时要规范佩戴手套和口罩。
最新进展:涉事员工已被停职
待培训考核合格后再上岗
7月8日,记者跟随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浦江所执法人员突击检查涉事门店,值班店长熊彩鑫称,该员工已被停职,待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浦江所执法人员突击检查涉事门店
熊店长出示了一份公司守则,其中在“员工饮用饮品”条例中第一条为“门市员工在上班时间内,除了用牛奶类、乳酸菌类、酒类、新鲜水果制作饮品外,其他饮品皆可无限畅饮”,也就是说,员工在上班期间不允许偷吃水果。
△值班店长出示的公司守则
闵行区市监局浦江所副所长唐群烨告诉记者,经现场检查,该店内整体卫生情况较好,员工健康证件齐全,规范佩戴工作帽及口罩,索证索票齐全。现场发现,该店有公司总部统一制作的“日管控”表格,但内容较为简单,未能涵盖全部食品安全风险点,且食品安全管理员人员自查流于形式,检查记录均是“无问题”。针对此次问题,监管部门将敦促店方加强员工培训,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规范。
有人认为惩罚太重
有人认为食品安全无小事
在相关视频的评论区下,有网友表示“员工愿意吃说明卫生没问题”“吃西瓜不是什么大问题,应该给一次改正机会”
也有人指出偷吃西瓜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问题在于这是食品行业员工操作不规范,就会给顾客留下健康安全隐患。
近年来,员工因“偷吃”等行为违反单位规定而受到处罚的事件屡见不鲜。
上班吃了2颗葡萄
仓库职工被辞退
2020年,在叮咚买菜仓库做生鲜食品打包分拣工作的文女士,在打包葡萄的过程中随手摘了两颗吃掉,她的行为遭到同组员工举报,公司立马对文女士作出辞退决定。
文女士懵了“自己才吃了两颗葡萄怎么就被辞退了?”公司是规定不能偷吃生产线上的食品,自己认识到了错误愿意改正,但之前其他员工吃苹果只是罚款300元,自己因为两颗葡萄就被开除,有失公平。
对此,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仓库的产品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公司,不允许员工偷吃生产线上的水果、原料。这触犯了生产红线,属于诚信问题。
胖东来员工“偷尝”炸酱面
被调整岗位
2024年2月15日,胖东来员工被爆在营业期间试吃炸酱面。胖东来第一时间回应称,该员工未按照试吃标准进行试吃。2月16日,胖东来发布公告解除当事员工的劳动合同。后经民主决议,涉事员工调整岗位,继续留在胖东来工作。
一奶茶员工偷吃西瓜心
2023年5月7日,一奶茶店员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每次不忙的时候就偷偷吃西瓜最中间的部分,该网帖引发热议。5月8日,古茗奶茶回应称,涉事员工可能确实违反了相关规范,公司正在核查处理,核查清楚后会根据规定处理涉事员工及门店。
公司辞退吃东西的员工,违法吗?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须举证证明相关规章制度已经公布,劳动者已知晓且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否则用人单位不能行使单方解除权。
有媒体评论指出,在食品行业员工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工作,才能保证食品安全。一方面员工偷吃水果可能会导致食品污染病菌等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另一方面,偷吃生鲜食品触犯公司规章制度“红线”,还会造成食品缺斤少两,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涉及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问题,公司就应该“零容忍”严要求,毫不留情地严惩违规违法者。
来源: 潇湘晨报
日,一古茗奶茶店员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每次不忙的时候就偷偷吃西瓜最中间的部分,该网帖引发热议。5月8日,古茗奶茶方面回应南都记者表示,涉事员工可能确实违反了相关规范,公司正在核查处理,核查清楚后会根据规定处理涉事员工及门店。南都此前报道,去年7月,古茗奶茶被曝喝出壁虎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涉事门店停业自查。此外,古茗奶茶店此前还多次因食品问题被罚。
古茗奶茶员工发文称备料时偷吃西瓜。
对于古茗奶茶店员发文称自己会在备料时偷吃西瓜“奖励”自己,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网友称员工偷吃会把口水沾到其他西瓜上,想想就恶心。还有网友称,看员工吃才放心,员工都不吃的哪敢吃。
针对该事件,5月8日,古茗奶茶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记者表示,该事件中涉事员工可能确实违反了相关规范,公司正在核查处理,核查清楚后会根据公司规定处理涉事员工及门店。
这并非古茗奶茶首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南都此前报道,去年7月,“古茗奶茶被曝喝出壁虎”一事刷上微博热搜。随后,古茗总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记者称,涉事门店已停业自查,“我们第一时间复核了饮品制作监控,目前没有发现在制作过程中有壁虎进入的情况。在封口环节,瞬时温度会达到180摄氏度,有壁虎进入的可能性也极低。”
南都记者了解到,古茗奶茶店此前还多次因食品问题被罚。2022年7月5日,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古茗茶饮店因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山核桃仁原料加工食品,被罚9000元;同年6月13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墩镇古茗饮品店因采购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及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被罚5000元。
据古茗品牌官网资料显示,古茗品牌背后公司为“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总部位于浙江温岭大溪。截至2021年,古茗全国门店突破6000家。
采写:南都记者 冯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