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利(柳河飞雪)
手持瘦笔墨飞扬,
题记渔村醉柳黄。
凌岸风情存万种,
鱼香收入小诗囊。
北票市上园镇沟口子村柳黄屯民俗小镇,位于白石水库坝下的大凌河岸。依托丰富的水产资源,结合这里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上园镇已将柳黄屯打造成了集旅游文化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辽西第一渔宴村——白石渔村。
观渔村 品美食 访古迹
寻旧梦 赏文化 尝特产
在欣赏原汁原味风貌的同时,让您体验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乐趣。
美丽的白石渔村,热情的上园欢迎您。
请随我来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白石渔村的牌楼
进入上园镇,顺白石路前行,将至柳黄屯山坡顶,便看到一座古朴的牌楼,横幅写着“白石渔村”四个大字,这就到了“辽西第一鱼宴村”。
楹联内涵鲜活生动,写的是:
黄鸟鸣春山带玉
锦麟吹浪柳摇金
站在村口,一个整洁秀丽的小村遍呈现在眼前。
这是柳黄屯桥,桥头彩旗艳丽,迎风飘飘,非常好看,呈现一派喜庆气氛。
< class="pgc-img">>经常有一些骑行爱好者,结队穿行于美丽的渔村,给渔村增添了青春活力。
< class="pgc-img">>渔村广场的巨石,在阳光照映下更加绚丽。
< class="pgc-img">>这里是辽宁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白石渔村景色娇,旅游示范展新潮。
渔村广场,彩绘鱼非常逼真,闲暇时,村民在这里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 class="pgc-img">>这是渔村的农家院,红灯高悬,整洁靓丽。
农家院一家一个景观
< class="pgc-img">>沿白石路一直前行,便来到雄伟壮观的白石水库大坝。
< class="pgc-img">>白石水库,它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殖、观光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规模列辽宁第三,辽西第一。
< class="pgc-img">>建设者丰碑
< class="pgc-img">>观 礼 台
< class="pgc-img">>这是坝下的漂流入口,“辽西第一漂”就从这里开始。
白石水库库区万顷水域,波光涟滟,水质清洌,野生鱼类种类繁多。库区四周,有肥田沃野,湿地沼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开展的白石漂流号称“辽西第一漂”为白石旅游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 class="pgc-img">>漂流服务处
爱玩的朋友在夏季可以体验一下漂流的感觉,十分刺激舒爽。
< class="pgc-img">>站在渔村村口,抬眼远望山顶,更是别有一番风韵。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是渔村的河口小桥,过桥那边半山腰就是远近闻名的“知青部落”休闲山庄。
< class="pgc-img">>它是一个以知青文化为主线,融合乡村文化、农耕文化、历史文化等多元素的自然景观生态旅游之地。现在的“知青部落”就是当年的知青点。这里不仅有农村的火炕,灶台,碾子等,更有当年知青劳动时使用过的农具、生活用品等,处处都体现着时代特色。
< class="pgc-img">>匆匆的岁月,历史的痕迹。走进知青部落,这里仍然保持着原貌,房屋、院落、大树记述着沧桑历史,唤起一代人的回忆。
< class="pgc-img">>当年的知青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陈年往事,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在这里开始。
< class="pgc-img">>“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当年一批批知青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来到了这片热土。他们用青春和年华在广阔天地书写新篇章,为中国历史平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就是当时的柳黄屯“门外青年点”,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知青运动的缩影。
好多五、六十年代曾经下乡的知青每年都会来到这里,重温往事,慰籍乡愁。
< class="pgc-img">>展馆内一些旧物件、图片、工具、用具很有年代感,诠释着知青时代的历史信息。
< class="pgc-img">>当年的石碾
触景生情,似乎看到了这个特殊群体在那个年代不惧艰险、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知青精神!
激情岁月燃旧梦,田园风光慰乡愁。
游 船
水岸栈道
水上景观餐厅
< class="pgc-img">>看见竹筏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竹筏可不是谁都能驾驭的,如果第一次划竹筏掌控不好会出笑话的,那也不要怕,适应一下,熟悉掌握技巧就好了,到时就可以一路畅行啦。
茫茫云海任畅游,
航临此地几春秋。
渔村不让蓬莱岛,
故泊银河美文留。
每当秋天,站在知青部落附近的山峦远望,远处山坳一簇枫树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渔村的人们说,那山里以前有座藏传佛教寺庙叫同意寺,寺庙非常雄伟壮观,因此叫庙山,在山里有3棵500多岁的枫树,每到深秋,应季变换色彩,枝繁叶茂的红叶非常好看。也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 class="pgc-img">>柳黄古渡礁石犹存,药王谷、鸽子洞、天鼋岩画展现了曾经的远古文明。
< class="pgc-img">>距柳黄屯不远处大凌河一段河面狭窄、水流平缓、河岸平坦的地方就是柳黄渡口,也称慕容古渡。
< class="pgc-img">>这古渡,曾写满慕容鲜卑族首领慕容廆和慕容吐谷浑两兄弟的离别的无限凄伤。公元283年,慕容吐谷浑,带着自己的部众,洒泪西行,远迁青海,古渡分手,与兄弟再不相见。同时留下一首《古渡离歌》又称《阿干之歌》一直在民间传唱,这至纯至真的歌声穿越时空,超越生命;永载史册,流芳人间。
千载慕容渡,悠悠大燕情。
< class="pgc-img">>渡口岸边已然坍塌的巨石棚,这石棚曾经是船工遮风避雨的场所。
沿知青部落顺山而行,不远处便有一山谷,也称药王谷,长约两三里,河水轻盈,植被茂盛,有80多种的草药自然生长。
< class="pgc-img">>采蘑菇的小姑娘
海拔500多米高的药王谷山顶上,有5000年前红山文化时期遗存的古岩画。人们都称之为“天鼋岩画”,非常有神秘感。
< class="pgc-img">>天鼋岩画
置身于岩画旁,眺望脚下的大凌河,河水欢腾,林密茂盛,小船儿悠悠,自然散落的村庄房舍如世外桃源,美景尽收眼底。
< class="pgc-img">>药王谷的山腰上有一个石洞,人们称它鸽子洞,也有人称为仙人洞,据说以前这里住过人,是千年前的古人。这里岩居穴处,巧夺天工,洞天福地,鬼斧神工。
< class="pgc-img">>鸽 子 洞
药王谷里彩幽兰,仙人洞外枫叶丹。
< class="pgc-img">>白 石 砬 子
柳黄屯古渡口附近的白石砬子,白石水库即因此得名。
< class="pgc-img">>淡淡鱼香飘柳畔,浓浓醉意荡心田。
到白石渔村来最好不过的是吃上一顿鱼宴啦!
我来介绍一下咱们渔村的鱼宴吧……
上园镇依托白石水资源,在沟口子村柳黄屯组,全力打造“白石渔村”,并带领村里的农家乐经营业主到外地学习先进的理念,全面提升渔村的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成为远近闻名的“辽西第一鱼宴村”。
< class="pgc-img">>用白石水库的新鲜鱼虾和当地农家菜做食材,整条鱼能烹饪出好几道美食,堪称一绝,做法独特,一鱼八吃,地道的辽西特色美味。
不用多说,直接上图,看着是不是很诱人、很有食欲!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东北一锅出,炸小河鱼,干炸银鱼,蒙古馅饼,玉米面饽饽,咸鸭蛋,炖溜达鸡,烤鱼尾,熘鱼段,炸鱼鳞,炸鱼肚,拌鱼皮,炖鱼头,煎土鸡蛋,烤全羊,药王谷野菜,农家小菜蘸酱,小葱拌卤水豆腐……
< class="pgc-img">>灶小乾坤大,家家竞风流。
< class="pgc-img">>正在烤全羊
< class="pgc-img">>黄屯特色新潮旅,凌岸风情古韵传。
上园是个文化之乡,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上园镇提出“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文化兴镇、生态惠民”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蒙文化,知青文化,渔文化,诗词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楹联文化,酒文化等在渔村体现的淋漓尽致。
酒足饭饱之余不妨来欣赏一下白石渔村的文化,柳黄屯其实是一个以蒙古族居多的民俗小村,这里民风淳朴、文化悠久,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蒙古文化,感受民俗风情吧!
< class="pgc-img">>宣传碑上雕着蒙文
< class="pgc-img">>印有蒙汉文字的彩旗迎风飘扬。
< class="pgc-img">>蒙古族同胞身影经常在这里出现。
< class="pgc-img">>这是他们修建的敖包,每年五月,都会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还有民族特色娱乐活动,场面极为壮观。
< class="pgc-img">>蒙古族跑冰
< class="pgc-img">>每年的正月十五,沟口子村蒙古族民俗有跑冰的习俗。这一天的晚饭后,全屯男女老少集聚在屯边大凌河的冰面上,设置香案,摆放贡品,燃放烟花,祭拜药神、河神后,开始做冰上游艺活动,打冰尜、溜冰车、摔跤、拔河,待到月上东山,燃起篝火,唱歌跳舞、大家一起迈过火堆,意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病灾全部随着篝火烧尽,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强壮,水草丰美的季节即将来临。如果有兴趣可以和村民了解一下。也许有机会参加活动噢!
渔村的农家院也到处充满文化气息,楹联文化更是异彩纷呈。
< class="pgc-img">>塞外鱼香农家院楹联:
异鱼多做感受田园风雅
才子佳人常来红桥农家
刘姥姥铁锅炖楹联:
大观园百媚千娇炖鱼不及刘姥姥
柳黄屯三环九曲品酒独尊玉米香
< class="pgc-img">>品着鱼宴,听着歌曲,那是最美不过了。热爱家乡的上园人和关爱上园的朋友为家乡作词作曲并演唱。郑复生、郭景程 词,苏娜 曲,夏宁、梁开辉演唱的《请到白石渔村来》,歌声甜美浑厚融为一体,极具感染力。
< class="pgc-img">>下面这首是由马志清词曲,王甲华演唱的《白石渔村小调》,歌声甜美,魅力极强。
< class="pgc-img">>美丽的白石渔村也不乏各类艺术团体的光顾。
< class="pgc-img">>出彩北票人“毓水杯”民间艺术大赛在这里举行。
< class="pgc-img">>旗袍秀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宽敞美丽的渔村广场,周围的文化墙内容丰富多彩,经常引得游客驻足欣赏,赞口不绝。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字写的霸道不
水 墨 画
< class="pgc-img">>当然,诚信赢天下才是最重要的!
上园镇是诗词之乡,具有相当浓厚的文化底蕴,喜爱写诗的上园人及诗友赋词写诗来赞美充满神奇色彩的白石渔村,展示几首一睹为快。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作为辽西第一鱼宴村,渔文化就更不可缺少了。鱼宴,猎鱼、彩绘、戏水、渔船等……
< class="pgc-img">>捕 鱼
到处都是鱼儿在游
鱼 宴
漂流嬉水
撒网捕鱼
< class="pgc-img">>小镇风情存万种,渔村寻梦醉天涯。
< class="pgc-img">>塞外鱼香熏雅意,黄屯美酒醉逍遥。
渔村特产当然有鱼了,新鲜活鱼可以完美打包带回家烹饪品尝。
< class="pgc-img">>这鱼大不大啊?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下河鸭蛋,野生河虾,水库活鱼,溜达鸡,小银鱼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农特产业迅速发展,“白石渔村”所在的沟口子村也不例外,石碾子小米,石磨小麦面,精炼食用油,传统工艺酿制的玉米香白酒,原料本地种植,绿色生态,产品加工回归自然,传承古法,带回一点渔村特产送给家人和朋友吧!
< class="pgc-img">>白石渔村玉米香酒
改进的石碾
< class="pgc-img">>石碾子加工的小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现代化石磨
< class="pgc-img">>第一书记代言产品
(左一第一书记于振奎)(右一村书记佟海军)
朝阳市委组织的第一书记代言平台
在这里还有采摘园,提一篮水果回去送给亲人朋友品尝,也是一个欣慰的事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每年六月分这里可以采摘大杏,十月份可以采摘金丝枣,让您体验一种真正的田园生活和收获的喜悦。
朋友,请到白石渔村来吧,美丽的上园欢迎您!
踏歌古渡品鱼宴,寻梦渔村醉柳黄。
编辑/王春利
< class="pgc-img">>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大文豪苏东坡的这首诗中
所述的峨眉指的就是丹棱老峨山
又称之为“老峨眉山”
老峨山鸟瞰全景
老峨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成都平原以南丹棱城西三十公里张场镇境内,素有“成都南来第一峰”“佛教入蜀第一山”之美誉。
春赏山花 夏享绿荫 秋看红枫 冬观雪景
蔚然而深秀者,老峨山也。
在眉山境内多浅丘,老峨山的丹霞地貌算得上奇迹。老峨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了许多自然地理遗迹,主峰为金顶,最高海拔1142米。
老峨山丹霞地貌
老峨山灵山睡佛由两座天然的山体形成,仰睡的姿态气势雄伟,看上去悠然沉思、灵秀可亲,面部轮廓清晰可见,睡姿安祥,双手合抱于腹前,右手拿着法器,脚下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像佛脚下的莲花座。
老峨山灵山睡佛
老峨山茶园面积广阔,群山环绕,层层叠叠,满目苍翠,使人置身于如画如诗般的“茶海”之中,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茶园春色
老峨山成片楠竹,群山叠翠,清风掠过竹林,翠竹翻浪,蔚为壮观!
竹林大千
“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澄怀湖如一颗翡翠明珠镶嵌在老峨山的怀抱中,山围绕着湖,湖点缀着山,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夕照澄怀湖
金顶是观云海、日出、朝虹、佛光的绝佳之处,晴天可旷览全川,举目远望,八百里群山拜倒,数万亩松涛如潮。
金顶日出
老峨山景区,森林繁茂,植被葱郁,有诗赞誉其“碧空影峨眉,翠色落万顷”。生态环境优越,拥有动植物种类达200余种。
珍贵红佛果树
< class="pgc-img">>走过新山门,老峨山畅快之旅由此开启。
老峨山新山门
澄怀湖雾气缭绕,在这里坐品香茗,情趣了然。
跌水
打卡玻璃吊桥,脚下碧波荡漾,四周青山环抱,体验肾上腺素激增,刺激又快乐。
玻璃吊桥
乘坐旱滑道,如同穿梭时空隧道,体验速度与激情。
玻璃旱滑道
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泛舟澄怀湖,如同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泛舟澄怀湖
打卡喊泉,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澄怀湖面升高的水柱热情回应于你。
喊泉
< class="pgc-img">>禅茶文化,源远流长。
老峨山被誉为仙茶祖源,其种茶、制茶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在有峨山秀美、峨山云雾、毛峰绿茶和红茶等十多种热销产品,老峨山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每年3月举办的茶文化节更是吸引了八方来客。
采茶
< class="pgc-img">>品茗
文脉绵长,精神高地。
《丹棱县志》记载:“佛教入蜀,兴于老峨山,再传二峨山”,素有“佛教入蜀第一山”之美誉。在唐宋鼎盛时期,有48庙36庵,僧侣上千人。
百年宝子寺
老峨山“六月六”朝山会历经1600余年而不衰,百年宝子寺香火不断,祈福大道登山朝拜者络绎不绝,融合丹棱唢呐、迎亲、堂灯、牛儿灯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活动,每年吸引朝山祈福者多达30万人。
祈福大道祈福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摄身崖祈福
< class="pgc-img">>牛儿灯
< class="pgc-img">>堂灯
< class="pgc-img">>踏遍老峨山水,尝遍人间滋味。
在翡翠绿林间,在高山流水里,当自然生态与当地风味交相融合,便呈现出一道道醉人于心的特色佳肴。
春日野菜,夏日山菌,秋日硕果,冬日肥羊......来自老峨山馈赠的生态美食,你确定不想尝尝吗?
生态烤全羊
< class="pgc-img">>生态碗碗羊肉
< class="pgc-img">>山泉水点豆花
啃食野草,喝着山泉长大的生态羊儿做成的烤全羊和碗碗羊肉,是老峨山美食一绝,色香味俱全;山泉水点成的生态豆花,搭配特制的蘸水,鲜嫩爽口......四季的味道瞬间跃然于舌尖,撩动心弦,好吃极了!
三合院
美食当然要搭配宁静雅致的就餐环境,三合院不仅可以远观睡佛,也是畅聊品茗的好去处。
< class="pgc-img">>老峨山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是夏天避暑纳凉的好去处,住在老峨山就住进了清凉里。
老峨山民宿帐篷
老峨山景区露营地位于澄怀湖畔,被青山环抱的森系露营地,穿过悠悠竹林,在植被覆盖下尽享森林氧吧,野趣与人文自然成一体。
和夜晚的澄怀湖来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吧~湖边吹着晚风,烤着烧烤,与好友畅聊,纵享夏日的浪漫与热情~
旅游推荐路线
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
1、闲庭漫步休闲游
山门(打卡)—玻璃吊桥—澄怀湖(喊泉、品茗、莲语禅心、环湖游)—竹林大千—山门(约2小时)。
2、幽静雅致体验游
山门(打卡)—玻璃吊桥(滑道)—澄怀湖(喊泉、品茗、莲语禅心)—核桃沟(空谷幽涧、天地石、玉玺石)—佛缘爱—回音壁—仙人洞—山门(约3小时)。
3、登高徒步祈福游
山门(打卡)—玻璃吊桥(滑道)—澄怀湖(喊泉、品茗、莲语禅心)—核桃沟(空谷幽涧、天地石、玉玺石)—佛缘爱—快乐大道(挑战)—宝子寺(参禅悟道)—翠竹苑(餐饮休憩)—摄身崖(许愿)—金顶(观光)—东坡岭(静心)—月老庙(结缘)—佛缘爱—回音壁—仙人洞—山门(约5小时)。
温馨提示
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
【票价】门票:40元/人·次;观光车票:20元/人·次(往返);玻璃吊桥票:50元/人·次。
【开放时间】08:00——18:00(4月—10月);08:30——17:30(11月—次年3月);售票截止时间:16:00,观光车停运时间:18:00。
【免门票入园】身高1.3米(含)以下的儿童(须由监护人陪同);离休干部、省部级及以上的劳模、英雄、全国道德模范(凭证);现役军人凭《士兵证》《军官证》;70周岁以上的游客(凭身份证);残疾人(凭残疾证)。
【半价票入园】丹棱县本地户籍人员(凭身份证);1.3米以上的在校大、中、小学生(不含研究生、成人教育生、自考生、进修生);在校大学生需凭学生证;60至69周岁的游客(凭身份证)。
【观光车免票】身高1.3米(含)以下的儿童免观光车票(须由监护人陪同)。
老峨山景区咨询电话:
028-37287222
028-37287333
—END—
/10
2017年3月31日,大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要求自发布之日起10日内,整治范围内所有餐饮、客栈经营户一律自行暂停营业,接受核查。2017年4月10日,双廊古镇,街头张贴着政府公告。
2/10
十天的缓冲期已过,4月10日,《通告》规定范围内的餐饮、客栈基本已正式停业。
3/10
在客栈、酒店门口的明显位置,都贴有“保护洱海、停止营业”的提示,蓝底白字,很是显眼。
4/10
“保护洱海,从我做起”、“保护洱海,爱我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俗称中国最美的骑行公路——环海东路沿途,这样的宣传横幅、标语处处可见。
5/10
据了解,最近五年,大理市客栈的数量出现暴增,使得洱海地区的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水污染严重。2016年11月底,云南省委书记陈豪批示,要“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治理好洱海”。至此,大理迎来史上最严的整治风暴。
6/10
《通告》中明确表示,此举是为了切实减轻洱海入湖污染负荷、促进洱海水质稳定改善。2017年4月10日,双廊古镇,一名游客在洱海边拍照。
7/10
4月9日,洱海里的石头。
8/10
大量餐饮店和客栈酒店的停业,让古镇似乎一下子回到了从前商业化程度并不高的时候。
9/10
镇子里到处都在施工,相较往常,游客明显稀少。2017年4月10日,双廊古镇,道路因施工被限行。
10/10
此次整治期限,自2017年4月1日起,至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为止。据了解,该工程计划于2018年6月完成。2017年4月10日,双廊古镇,道路边堆放着管道。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