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毛豆腐,又称作毛豆砂,是徽州地区传统的豆制品之一。它以选用上好的毛豆为原料,经过精细加工而成。徽州毛豆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备受人们喜爱。
徽州毛豆腐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原料的选择。优质的毛豆被认为是制作美味豆腐的重要关键。这些毛豆坚果饱满,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使得徽州毛豆腐口感细腻且富有弹性。
徽州毛豆腐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流程复杂但非常精细。首先,将优质毛豆磨成豆浆,接着在锅中煮沸,再加入石膏或石膏盐,使豆浆凝固。然后,将豆腐置于压模中,挤去多余水分,并形成均匀的形状。最后,将豆腐搁置片刻,使其凝固完全,即可切成块状。
徽州毛豆腐有着柔软细腻的口感,入口即化。它的味道鲜美纯正,透露出浓郁的豆香。徽州毛豆腐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嚼劲,让人回味无穷。
徽州毛豆腐可作为主食或配菜食用。它可以煮汤、炖煮、日常炒菜和凉拌等多种方式。无论是红烧、麻辣还是清淡口味,徽州毛豆腐都能完美融入各类菜肴,增添风味。此外,它还可以被切成薄片用于火锅,搭配各种调味料,为火锅增添一份独特的口感。
徽州毛豆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寄托了徽州地区丰富的传统文化。它代表着徽州人民对于原生态、健康食品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尊重。
徽州毛豆腐是一道口感细腻、味道浓郁的徽州特色美食。它的制作过程繁琐,但值得品味。不论是作为开胃菜、主菜还是配菜,徽州毛豆腐都能为餐桌增添一份独特的风味。让我们一同品尝这道美味,感受徽州的传统风情吧!
<>介
一品锅是徽州山区冬季常吃的汉族传统美食,属于火锅类。 相传,此菜由明代石台县“四部尚书”毕锵的一品诰命夫人余氏创制。一次,皇上突然驾临尚书府作客,席上出了山珍海味外,余夫人特意烧了一样徽州家常菜----火锅。不料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赞美不绝。后来,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锅竟是余夫人亲手所烧,便说原来还是“一品锅”!菜名就此一锤定了音。 “一品锅”的烹调比较讲究,在火锅里,锅底铺上干笋子,第二层铺上块肉,第三层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层是肉圆,第五层盖上粉丝,缀上菠菜或金针菜,加上调料和适量的水,然后用文火煨熟即成。此菜乡土风味浓,味厚而鲜,诱人食欲。
做法
主料:光母鸡1只,1100克、光鸭1只,1100克、蹄膀1 只,700克、鸽子1只,300克。辅料:水发海参325克、水发鱼肚 250克、火腿筒1只,325克、火腿片10片,熟鸡蛋10克 、山东胶菜心1100克、冬笋片10克、青菜心4棵、葱结85克、姜片85克、黄酒65克、盐20克、味精13克、鸡汤1900克。
制作方法:1、将鸡、鸭、蹄膀、鸽子分别加上酒、盐、葱、姜、味精炖烂后,取 去葱、姜。2、用一品锅1只,里面放胶菜心、鱼肚、海参打底。然后将鸭子、火 腿筒、鸡,蹄膀依次围在上面的四周,中间放鸽子,成后一个梅花形;外面再围 上10只鸡蛋,每只鸡蛋上面放一片火腿和一片冬笋;另将青菜心放在鸽子上面, 最后加上鸡汤和味精,上笼将汤蒸开后,放在木炭炉上一起上席,适宜于冬季。
>< class="pgc-img">山天下第一松“迎客松”
>徽菜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秦汉之后一直发展到清末达到顶峰,徽菜是徽州六县的地方特色,之后流传于苏州、浙江、闽南等地,安徽省宣城市被授予中国徽菜之乡的称号,每年都会举办国际徽菜饮食文化节,那说到徽菜这么出名,我们就要了解徽菜都包含些什么菜种,徽菜招牌菜,那徽菜招牌菜是有哪些?徽菜八大招牌菜分别是徽州毛豆腐、清炖马蹄鳖、问政山笋、符离烧鸡、黄山炖鸽、鱼咬羊、红烧臭鳜鱼和一品锅。
徽州臭鳜鱼
闻起来臭,吃起来却很香很嫩。臭鳜鱼菜品鳜鱼形态完整,呈鲜红色,散发出纯正、特殊的腌鲜香味,肉质细腻,口感滑嫩,醇香入味。腌制好的臭鳜鱼洗净晾干,“热锅冷油”,煎至两面略黄后,捞出沥油。油锅中放入干辣椒、生姜、大蒜,也可放些豆瓣酱和辣椒酱(传统做法不放这些酱料,而是放少许五花肉片和笋片),煸炒出香,将煎好的鳜鱼下锅。点糖烹酱油”,淋少许料酒,加清鸡汤,旺火烧开后,用中火烧半小时。随后大火收汁,勾薄芡,淋少许猪油,出锅前,撒上胡椒粉和葱花。
< class="pgc-img">徽州名菜臭鳜鱼
>徽州毛豆腐
因表面长有一层寸把长的白色绒毛(白色菌丝)而得名,这种毛是经发酵霉制而成,故又称霉豆腐。豆腐在发酵过程中,蛋白质被分解成多种氨基酸,味道较一般豆腐鲜美。 毛豆腐用料和制作十分考究。它选用粒粒珠矶、色澄如玉的优质黄豆制成豆腐;制成的豆腐要求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坠地不溢;豆腐制好后,要趁鲜按长12厘米、宽6厘米、厚3厘米的标准切成小块,置于阴凉干燥处让其发酵。毛豆腐根据绒毛的长短、颜色可分为虎皮毛、鼠毛、兔毛、棉花毛等四种。传统的烹饪方法是将毛豆腐放入平底锅煎至两面发黄,再加入调味品烧烩,香气溢出后涂上一层辣酱。常见的有红烧毛豆腐、油炸毛豆腐、火焙毛豆腐、清蒸毛豆腐等。
< class="pgc-img">徽州毛豆腐(虎豆腐)
>问政竹笋
竹笋是徽菜中的一味山珍,传统烧法中,一般都用腊肉和竹笋一起炖烧,故又称为腊香问政笋;问政山笋在所有的笋味中最为鲜嫩,但不够香,加上香肠、香菇等增香,则弥补了不足,这道菜就称为两香问政山笋,是黄山春季时令菜。
< class="pgc-img">问政山笋
>符离集烧鸡
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特色传统名菜。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中华历史名肴,和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锦州沟帮子熏鸡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鸡。正宗的符离集烧鸡色佳味美,香气扑鼻,肉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脱骨,嚼骨而有余香。
< class="pgc-img">符离烧鸡
>清炖马蹄鳖
清炖马蹄鳖又名沙地马蹄鳖、火腿炖甲鱼,是安徽省徽州地区传统名菜。是以马蹄鳖为主料,配以火腿或火腿骨佐味,采用清炖的烹饪方法制作而成。徽州山溪沙层中生长的甲鱼,形如马蹄大小,约四两左右,故称马蹄鳖。做成菜后,肉质鲜嫩,且无泥土之腥气。当地农家早就用其当做食材。明朝初年,徽州绅士将清炖马蹄鳖作为贡品,进贡给朱元璋皇帝,深得其好感,嗣后即为珍品。
< class="pgc-img">清炖马蹄鳖
>鱼咬羊
鱼咬羊是安徽萧县地区特色传统名菜,是将羊肉装入鱼肚子而后封口烹制而成。孔子周游列国时,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到处碰壁,甚至弄到断粮的处境。他的学生讨来一小块羊肉和几条小鱼,因饥饿难忍,只好应急将羊肉和小鱼同煮。出乎预料,羊肉烩鱼汤,十分鲜美。传说圣人创造“鲜”字,由‘鱼”“羊”二字配合,由鱼和羊合烹的“鱼咬羊”又称“鲜炖鲜”,也流传至今。
< class="pgc-img">鱼咬羊
>徽州一品锅
一品锅是徽州山区冬季常吃的特色传统美食,属于火锅类。此菜乡土风味浓,味厚而鲜,诱人食欲。相传,此菜由明代石台县“四部尚书”毕锵的一品诰命夫人余氏创制。一次,皇上突然驾临尚书府作客,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余夫人特意烧了一样徽州家常菜----火锅。不料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赞美不绝。后来,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锅竟是余夫人亲手所烧,便说原来还是“一品锅”!菜名就此一锤定了音。 “一品锅”的烹调比较讲究,在火锅里,锅底铺上干笋子,第二层铺上块肉,第三层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层是肉圆,第五层盖上粉丝,缀上菠菜或金针菜,加上调料和适量的水,然后用文火煨熟即成。
< class="pgc-img">一品锅
>黄山炖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