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时间有个综艺节目“中餐厅”,演绎明星们在海外经营中餐厅的场景,不少人在心中有个疑问,中餐厅在海外真的那么火吗?还真的有那么火!按照美国餐饮月刊《中餐通讯》的估算,美国中餐厅的数量已经超过 45000家,超过本土麦当劳、汉堡王、温蒂快餐这些餐饮连锁店的总和。
< class="pgc-img">>美国有一家叫“熊猫快餐”连锁中餐厅,单单在美国,就差不多开设了3000多家分店,是美国最大的中餐企业,每当到了饭点,顾客用餐都要排队排到店门口,绝大多数人都是美国人。中餐在美国人眼中有一些“廉价快餐”的意思,但仍然不影响它的流行,很多美国人每周都会专门和家人去吃一次中餐,按照熊猫快餐的统计,其中有6道中国菜点单量非常高,不过其中一些菜品,如“橙皮鸡”和“左宗棠鸡”“芝麻鸡”这3道菜,就连国内大小饭店都没卖的,真是妥妥的“西式中餐”了。
第一种:橙皮鸡
这道菜应该是出自湘菜中的陈皮鸡,但口味和做法几乎都不同,湖南菜陈皮鸡中的陈皮被换成了新鲜的橙子皮,或者直接淋上橙子汁做成的酱,吃起来是酸甜口的菜,粘稠多汁,而湖南的陈皮鸡是香辣麻的口感,这属于中餐在海外“自创”的菜品,虽然国人可能吃不惯,但在国外是最受欢迎的中国菜品,销量极大。
< class="pgc-img">>第二种:糖醋里脊
美国人爱吃甜食是出名的,糖醋里脊本身就是酸甜口的,刚好符合他们的口味,并没有进行大幅度的“改良”,加上颜色红亮有光泽,酸甜可口、外焦里嫩的口感颇受欢迎,这道菜也是点餐率很高的一道。
< class="pgc-img">>第三种:麻婆豆腐
川菜中的麻婆豆腐,真的是享誉全世界,不但我们爱吃,老外们也爱吃,但是麻婆豆腐在美国也是“改良”版本的,麻婆豆腐迎合了一些爱吃辣人群的喜爱,但他们不爱吃麻,所以麻婆豆腐在美国用上了墨西哥辣椒等特别辣的食材,口味是辣味十足,但是没有麻的味道。
< class="pgc-img">>第四种:芝麻鸡
这种鸡肉的做法有点像韩式炸鸡,在美国中式快餐的点餐率也是相当的高,口味还是酸甜的,在美剧中经常可以看到拿着一个方形的纸盒,里面装的就是芝麻鸡,当成零食吃个不停。
< class="pgc-img">>第五种:锅贴
这算是一道比较正统的中国菜,锅贴的馅料可以做的比较丰富,三鲜馅和牛肉馅都是很受欢迎的,锅贴终于可以不用做成酸甜口的了,但价格可不便宜,美国中餐厅的锅贴价格平均1-2美元一个,而且几乎桌桌必点,销量很大。
< class="pgc-img">>第六种:左宗棠鸡
左宗棠鸡又是一道“美式中餐”,国内饭店没卖的,名称是“General Tso’s Chicken”,但是和左宗棠没半点关系,是1952年湘菜大师彭长贵在款待外国友人的时候随口起的,后来因为实在太对美国人口味,名声大振,知名度相当的高,是中国菜在国外的代表菜之一,但是这道菜,仍然是酸甜口的鸡块!和橙皮鸡、芝麻鸡几乎没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有一些干辣椒作为辅料的香辣味,也可能会添加一些果仁在里面。
< class="pgc-img">>美国的中餐,几乎已经被“改良”的面目全非,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菜系,国人去吃会感觉有些“四不像”,虽然已经失去了中餐的特色,但这就是饮食的生命力,总是在不断创造和改良中适应当地人的口味,中餐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远超想象,如在圣诞节这样的节日里,吃一份中餐已经成为美国的传统和节日精神的一部分,也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和你一起分享这个世界。
美国,现在增速最快的餐饮品类,就是快捷休闲餐厅了。而最近一个新兴品牌「Junzi Kitchen·君子食堂」便是瞄准了快捷休闲餐饮市场。在中国文化出海的大背景下,用快捷休闲餐饮和中国美食文化,切入到海外的蓝海市场,今天小餐君就以此给大家分享一下它位于纽约的两家门店。
纽约·布利克店
▼
< class="pgc-img">>布里克店位于街道的一个小角落,朝向街道的一面采用玻璃折叠门,开敞的大门最大程度将街道引入室内。
运用大量玻璃使得内部空间充满自然光。
建筑整体以薄荷绿和白色为主色调营造清新梦幻的色彩,拉开传统美式中餐馆的刻板印象。
桌椅则采用薄荷绿底座和大理石、实木搭配显得活泼自然。
公共用餐区下方黑白石子地面划分出不同用餐功能空间。
同时吧台上方采取附近街道特点,铺设薄荷绿金属网,加强与街道的联系。
不仅如此,室内采用混泥土地板模糊更加街道与餐厅的界线,仿佛是街道的延伸部分,加强街头氛围。
而且室内的黄铜吊灯可以根据时间、菜单、音乐设置多种动态色彩,满足多种环境所需要的气氛。
布利克店的设计上避免使用传统的陈旧的模式或者符号,而是选择了简单的形式和对比色营造出新的表达方式营造中国美食文化。
纽约·布莱恩特公园店
▼
< class="pgc-img">>布莱恩特公园主要以百老汇剧院区为灵感,保留原始混泥土柱与横梁营造舞台拱门氛围。
用餐区主要以灰色长椅和白色大理石组成,在一排黄铜吊灯点缀下,显得温暖舒适。
与主用餐区相对的单人吧台区域。
另一侧搁架以一组薄荷绿、墨绿色为视觉符号,不仅装点空间带来温暖感,同时与Junzi Kitchen的品牌形象保持一致。
点餐区采用黑白水磨石地面配以白色石材吧台,间以黄铜色调和剧院大灯,提升了用餐体验。
布利克店的设计结合了现代品味和特定场所的元素,以及建筑的历史和城市环境,从典型的商业空间中脱颖而出,变成纯粹美食的场所。
来源:网络
><>英国《地铁报》于当地时间7月2日晚报道,上周五一位网名叫尼克·奇勒(Nick Chisler)的用户在脸书(Facebook)上发布了一个关于餐厅推出“我女友不饿”套餐的原创帖子,引起了网友热议,目前该帖子已被分享了2万多次。
< class="pgc-img">>D妈妈餐厅(Mama D’s diner),于两个月前在美国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北部开张。随即便推出了一款吸引眼球的附加套餐——“我女友不饿”,这为喜欢吃男友盘子里食物的女友们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
选择了“我女友不饿”附加套餐的客人,将会比原本餐食中多出一些薯条以及额外添加的鸡翅或芝士棒。解决了以往点餐的大难题——你点了餐,女友或朋友突然说她不饿,导致吃不完浪费;你不帮对方点餐或点得少,你可能会面临被女友或朋友分享盘中餐,导致自己吃不饱的情况。
< class="pgc-img">>现在,菜单选项的照片在网上被广泛分享,全国各地的餐馆很有可能会效仿D妈妈餐厅的做法。数千人在尼克的这篇帖子下留言评论:一些网友还要求新增一项名为“我不知道”的菜单新选项;而女网友则更多地在为自己有权拿走男友盘子里的食物辩护。
D妈妈餐厅因“我女友不饿”套餐,在美国最大点评网站Yelp上被评为五星。对于D妈妈餐厅来说,“我女友不饿”套餐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出奇制胜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