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溯源,奶茶有2股发端的力量:台式奶茶和港式奶茶。
伴随着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茶饮迭代创新,台式奶茶愈加繁盛。
而曾同样火极一时的港式奶茶,却正在渐行渐远?
作者|全洋
-01-
2017年到上海出差,喜茶门前排起的长队,令王远明唏嘘不已,想到自己也曾为一杯奶茶疯狂过。
70后王远明经历了TVB的黄金时代。狭隘逼仄的过道里,张曼玉手挽饭壶,红色旗袍光下晃动,木屐踩在青石台阶上发出“嗒嗒”声,“老板,唔该猪扒包加杯奶茶打包吖……”她莺莺唤道。
王家卫电影里,港式奶茶是很多爱情和梦想的起点,令王远明神往不已。
< class="pgc-img">港剧港片中的港式奶茶令人神往,图片来自百度
>于是,他第一次到香港,便迫不及待地去品尝一杯港式奶茶。
“侍者端上一杯茶,一盅奶,还有一打糖包。不知该怎么喝,我把一盅奶都倒进茶杯里。旁边的香港朋友看着有点儿吃惊:放这么多奶?好健康的喝法!”王远明回忆初识港式奶茶的情形时说道,“那天,不光放了很多奶,还放了很多糖,不过还是觉得茶的苦涩太浓烈。”
“茶味重”是港式奶茶留给大陆人的第一印象,一口下去,所有念想都被打灭了。
但对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来说,港式奶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饮品。每天早上,香港人要去茶餐厅买杯奶茶,迎接新的一天;到下午,公司会买丝袜奶茶加蛋挞作为下午茶犒劳工作辛苦的员工。据说,香港人每天要喝掉250万杯奶茶,他们自己打趣道,“下午三点三,又是点奶茶的时刻”。
港式奶茶对于香港人,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始于17世纪初期香港石板街的港式奶茶,原本是从英式奶茶发展而来,以红茶混和浓鲜奶加糖制成。在香港被英国统治的年代,香港人民绝大多数从事底层的体力劳动,体能消耗大,所以将奶和糖的比重加大,以补充体力。
那个艰苦的时代,塑造了港式奶茶独特的口感,也成为开拓进取的精神象征。后来一家叫米芝莲的港式奶茶品牌,甚至将“香港精神”几个字挂在门店里。
< class="pgc-img">米芝莲的门店,图片来自网络
>“要冲一杯奶茶,一个小时就可以学会,但要冲一杯好的奶茶,十年功夫也未必得。”香港咖啡红茶协会主席黄家和说。
港式奶茶背后有很多学问,除了冲茶的基本动作,还有焗茶、撞茶(拉茶)、撞奶等步骤。冲茶师傅拿着两只茶壸把红茶冲来冲去如表演魔术般,冲茶过程茶香四溢,已令人唾涎。
说起港奶,第一个浮现的是丝袜奶茶
>除了制作手法,港式奶茶的真材实料也迎合了人们追求健康饮品的需求。
港式奶茶对茶底原料十分讲究,其讲究不在茶的名贵,而在于茶叶的选择和拼配。一般选用红茶,按照高、中、低海拔挑选,而且选用粗、中、幼茶叶不同比例搭配,即所谓“三分细茶七分粗茶”,丰富不同层次的口感。再加入新鲜淡奶调配,不添加奶精、糖精等化学添加剂。
< class="pgc-img">港奶拉茶,图片来自百度
>新奇的制作手法,加上货真价实的健康原料,让港式奶茶进入大陆后不久,便开始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02-
最初,港式奶茶是被茶餐厅带入大陆市场的。
1997年后,港式奶茶作为茶餐厅的一部分进入大陆。“配角”的身份并不太显眼,加上口味浓郁,只有偏爱甜食的广东人及上海人能够接受。即使在茶餐厅,港式奶茶也长期被遗忘在角落里。
< class="pgc-img">茶餐厅是港奶进入大陆市场最初的契机,图片来自百度
>一直到2011年,港式奶茶才独立门户,在大陆开枝散叶。
2011年11月,在香港一家乳制品公司工作的郑志禹,在上海开了一家专门卖港式奶茶的门店,取名桂源铺。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原诗描述的是一条涓涓细流冲破重重障碍,终于冲出大山流向大海,寓意潮流挡不住。这也是郑志禹对于港式奶茶在大陆的愿景。
2013年4月28日,米芝莲在上海开出其第一家售卖港式奶茶、甜品和小吃的门店。用了4年时间,在全国151城市开到500家门店。数量和范围的扩张,也推动港式奶茶这一品类被大众广泛认知。
2014年3月,一个叫“广芳园”的品牌在福州开出第一家店,定位老香港茶点。目前门店数达到650家,更是在加拿大多伦多、日本等海外市场开店,将港式奶茶带到更广阔的市场。
< class="pgc-img">广芳园活动,图片来自站酷
>“2015-2017年,是港式奶茶在大陆发展的高光时刻。桂源铺、米芝莲、广芳园、大通冰室、澜记、乐堂口等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大陆争相开店,拥有几百甚至上千家的港式奶茶品牌不胜枚举。可以说,那时候但凡想开奶茶店做生意的公司或个人,首选绝对是港式奶茶。”桂源铺创始人郑志禹回忆。
2013年,米芝莲在上海“美食天堂”日月光开出的第一家店,开店盛况堪比如今的网红奶茶店,消费者在门口大排长队。
一时间,很多港式奶茶品牌开始开疆拓土。乐堂口全国有三四百家,桂源铺在全国有三百家店,大通冰室更是开出一千多家门店,米芝莲在全国有四五百家门店,广芳园目前有六百多家店。
< class="pgc-img">大通冰室等诸多品牌不断开疆拓土,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开放加盟加速扩张,以及个体商户争相效仿,港式奶茶店在大陆的一二线城市大街小巷,甚至三四线城市随处可见。
再加上复杂的手工制作过程,港式奶茶店门前大排长龙的现象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不亚于现在的一些网红店。
社交媒体上也有反映,2015年,知乎上发布了一个话题:如何看待港式奶茶在中国大陆的兴起?当时港式奶茶的风头可见一斑。
-03-
港式奶茶的快速发展,是台式奶茶“崩坏”带来的机会。
八九十年代,台湾珍珠奶茶漂洋过海来到大陆,出现在学校周围的流动摊位和五六平米的狭仄门面里。快可立、50岚、休闲小站、避风塘、大卡司、地下铁、街客……
一大批连锁品牌纷纷登台,与此同时,无名小店不甘示弱,在城市各个角落野蛮生长,以珍珠奶茶为代表的台式奶茶一跃成为最潮流的饮品。
但到2010年前后,台式奶茶危机不断,先是金融危机给了急速膨胀的市场一记重锤。后是塑化剂事件曝光,媒体密集地报道台式奶茶行业的负面信息,“橡胶珍珠”“添加剂”等词汇充斥报纸版面。
< class="pgc-img">台湾奶茶塑化剂事件被各媒体报道,图片截取自百度
>食品安全问题让不少台式奶茶店落马,剩下的玩家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调整方向,改变策略,以求安然度过这次信任危机。
除此之外,台式奶茶经过多年的发展,口味也一直没有太多的突破,珍珠还是那个珍珠,布丁还是那个布丁,椰果还是那个椰果。市场需要新的产品、新的品牌和新的刺激。
与此同时,港式奶茶不仅手工制作、用料直观, 加之装修风格走怀旧复古风,带给消费者新的体验。
比如,澜记有很浓的港式氛围,试图勾起70、80后对香港文化的回忆。广芳园将自己定位为“老香港茶点”,桂源铺一直坚持传承港式经典手工拉茶技术,定位“正宗香港丝袜奶茶”等等。
< class="pgc-img">桂源铺坚持手工拉茶,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规模化拓展及市场化运作,让港式奶茶的弱势凸显出来。
“港式奶茶在大陆是一个新品类,上下游的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原料厂商、设备厂商及器具的优化都落后于台式奶茶。并且制作技艺基本上还停留在茶餐厅那种师父带徒弟的状态,这使得手艺的传承及产品的标准参差不齐。”郑志禹告诉我。
一个加热的电饼炉以及几个铝壶,是港式奶茶店的全部家当。相较于台式奶茶较为完善的供应链及设备,港式奶茶的标准化设备显得寒酸,奶茶品质不易把控。
除此之外,各港式奶茶品牌纷纷开放加盟,管理不易把控,加盟店品控不达标,再加上一些快招公司的搅局,山寨店泛滥成灾,港式奶茶一时乱象横生。
而港式奶茶发展的同期,有一股奶茶新势力也在悄悄兴起。
-04-
2012年,广东小伙聂云宸在江门九中街开了一个小小的门店“皇茶”。2016年,更名“喜茶”。2017年,喜茶在上海人民广场来福士开出了华东首店。开业当天,数百名顾客在大厅被蛇行通道分成了6条长队,等候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6小时,为的就是能买到一杯。
< class="pgc-img">喜茶上海首店排队广受关注,图片来自广州美食时刻
>2015年,从事IT行业的彭心辞掉工作,在深圳商超开了第一家门店——奈雪の茶,首创“茶+软欧包”的模式。
2017年之后,以喜茶奈雪为代表的新茶饮,因采用真材实料、融入奶茶、甜品、水果等多种元素,积极创新,颜值高、品质高,给予顾客更多的选择,迅速得到消费者喜爱。并接连获得资本投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而港式奶茶,依然执着地坚持自身的香港文化标签,固步自封。
“我们那几年一直将自己限定在港式奶茶的狭小区域,被束缚住手脚,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广芳园杨希龙分析。
< class="pgc-img">港式奶茶没有跟上市场
>港式奶茶品牌,不仅无视新式茶饮的崛起,还在内部争夺“我最正宗”的头衔,产品的更新愈加传统化。
“港式奶茶店,最初的菜单就是早期茶餐厅的饮品菜单,丝袜奶茶、冻柠茶、港式咖啡、鸳鸯奶茶、柠檬可乐等等,都是香港卖了几十年的饮品,甚至到了无新品可上的地步,”郑志禹说,“很多港式奶茶品牌都没有跳出港式茶餐厅的圈子,从没想过在饮品上进行融合创新。”
“对于大部分的顾客来说,他们只是想来一杯奶茶,港式台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杯奶茶的口味、温度、甜度,加的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料。”一名95后“奶茶重度患者”说出了消费者的真实想法。
-05-
市场竞争,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永远在变。2018年后,港式奶茶品牌也开始走上改良升级之路。
< class="pgc-img">港式奶茶开始多向升级改良
>改良升级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必须经历。主要有三个方向:
1、从粗线条开放加盟到走向自营,桂源铺直接从模式下刀。
2018年7月1日,对港式奶茶品牌桂源铺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桂源铺彻底关闭代理及加盟,全部门店实行直营管理制度。
“因为标准化低,难以在保证品质的同时大规模复制,所以我们大规模收购了加盟及代理的门店。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将效益不好的门店关闭,扶持优质门店,做门店的优化升级。”郑志禹说。
到今年9月份,桂源铺基本完成自营化管理,门店以同比50%的速度稳步增长。据郑志禹透漏,今年年底,将发布新的品牌升级方案,上海门店将以全新的装修及视觉面向公众,并且深耕上海本土市场。
2、产品朝“台式化”发展。
产品多元化“台式化”发展,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三年,港式奶茶的产品菜单在做融合,以港式奶茶为基底,将水果茶、奶盖茶、波霸奶茶等比较流行的品类融合进来,并且将鸡蛋仔、菠萝包等港式独有的小吃添加到菜单。”郑志禹说。
“保留港式奶茶特色的同时,将每年市场的流行元素融合进来,成为了港式奶茶产品升级的主流趋势。”广芳园杨希龙也持有相同的观点。
3、定位上,重小吃、轻饮品的改革之路。
米芝莲与餐饮品牌小南国的合作,主打餐饮小吃,将品牌定位成“港澳美食荟萃”,小吃占比高达50%-70%。重小吃、轻饮品成为了港式奶茶另一条升级之路。
从坚持正宗到合理性妥协,从固步自封到创新融合,港式奶茶和“正宗”渐行渐远,离市场越来越近。
统筹|政雨 编辑|孙超 视觉|江飞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咖门(KamenClub)
— 商务咨询 —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 课程咨询 —
13253329903(同微信)|17744612803(同微信)
><>茶是我们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饮品,尤其是对于小孩子和女生来说,那更是爱不释手。那么在众多的奶茶品牌中,哪一个才是最好的呢?今天就由小编来为您列出奶茶十大排行,告诉您最热门的奶茶品牌是哪一个。
奶茶十大排行:
1、一点点奶茶
2、Coco都可奶茶茶饮
3、一口酸牛奶
4、喫茶时光
5、茶百道奶茶
6、古语的茶奶茶烘焙
7、大通冰室港式奶茶
8、子曰茶奶茶
9、洛可奶茶饮品
10、素匠泰茶
十、素匠泰茶
品牌介绍:素匠泰茶是一个来自香港的奶茶饮料品牌,它的产品均是以泰国元素为主,致力于将东南亚的风味融入到产品之中。品牌对传统模式的奶茶制作方式进行了改革,致力于带给消费者最独特的体验。
品牌源地:香港
门店总数:49家
九、洛可奶茶饮品
品牌介绍:在奶茶十大排行中,洛可来源于历史悠久的爱尔兰,也是这个国家最知名的饮料品牌。在最初,它只是一个生产酒水为主的厂商,直至2001年入驻中国台湾市场才开始对产品类型进行了丰富,并成功的在国内获得了高人气。
品牌源地:爱尔兰
门店总数:128家
八、子曰茶奶茶
品牌介绍:子曰茶是在浙江宁波所成立的一家大型饮品公司,它将产品的研发、制作、销售都合为一体,致力于带给消费者最顶级的餐饮体验。而且子曰茶的原料都是以最健康、优质的类型为主,并以制作绿色食品为理念。
品牌源地:浙江
门店总数:465家
七、大通冰室港式奶茶
品牌介绍:大通冰室是2003年在杭州所成立的一家奶茶品牌,它是以研发制作港式类型的饮品为主,而且在当年它还创下了销量神话,在短短的六百多天时间里,发展成为了一个上千家的大型连锁店,并通过它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国内奶茶品牌中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
品牌源地:杭州
成立时间:2003年
六、古语的茶奶茶烘焙
品牌介绍:在奶茶十大排行中,古语是在上海所成立的一个茶饮品牌。它的产品种类高达三十多种,均是采取了最先进的手法进行制作的,并且还有着独特的包装方式,所选取的原料也是最顶级的茶品,只为带给顾客最好的享受。
品牌源地:上海
门店总数:175家
五、茶百道奶茶
品牌介绍:茶百道是在珠江所成立的一家饮品店,它所有的产品都有严格的制作工艺,而且原料的选取也非常的严格,均是品质最好的健康原料。如今的茶百道已经是一家全国知名的大型品牌了,并且还成功的将港式风味饮品带向了全国。
品牌源地:珠江
门店总数:116家
四、喫茶时光
品牌介绍:喫茶时光是在盐城所诞生的一个奶茶品牌,是一个以港式风味为主的品牌,它采用了来自香港独特的丝袜奶茶制作方式,能够将它醇厚的口感充分的散发出来。正是因为它这种特殊的制作方式和口感,使得在全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
品牌源地:盐城
门店总数:671家
三、一口酸牛奶
品牌介绍:在奶茶十大排行中,一口酸奶是在安徽所成立的一个食品企业,它以手工酸奶制作而知名。如今随着企业名声的扩大,店铺也是遍布全国各地,总数多达538家,并且产品的类型也变得更为丰富,最为知名的就是它的酸奶和奶茶系列。
品牌源地:安徽
门店总数:538家
二、Coco都可奶茶茶饮
品牌介绍:Coco都可奶茶是1997年在中国台湾所成立的品牌,如今已是中国台湾家喻户晓的大企业了。在2008年的时候,coco正式的入住了台北101大楼,成为了这里唯一一个入驻的茶饮类型品牌。多年来,coco凭借着自身的经验与努力,成功的将中国台湾特色饮品带向了整个亚洲。
品牌源地:中国台湾
成立时间:1997年
一、一点点奶茶
品牌介绍:一点点是1994年在中国台湾所成立的一个奶茶品牌,最初它只是一个位于台南地区的小摊位,后来随着生意逐渐蒸蒸日上,在1997年便创立了自己的店铺。如今一点点的店铺已经遍布全国各地,成为了奶茶中的代表性品牌之一。
品牌源地:中国台湾
成立时间:1994年
(本文转自https://www.phb123.com)
欢迎关注“宇航员呀”,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台前,余庆池将装满开水的茶壶举过头顶,玛瑙色红茶从高处倾泻而下,精准涌进手持过滤袋,浓烈茶香即刻四散开来。滚烫茶水一滴都没有撒出袋外,着实令人佩服,看似手法简单,背后暗藏“玄机”。
< class="pgc-img">>1995年,26岁的余庆池已是奶茶的“真爱粉”,经过朋友介绍,余庆池有幸认识了一位在香港工作30多年,专注港式奶茶制作的老师傅。“这是我喝过的奶茶里味道最好的!”余庆池激动地说,在真诚表明自己来意后,他最终用一颗赤诚的心打动了师傅刘钦昆。交谈中,刘钦昆也感受到他不仅在味蕾上富有天赋,更有勤于钻研的耐心,最终余庆池的诚心和他光大传统奶茶制作技艺的抱负感动了刘钦昆,因此他得到了刘钦昆独一无二的配方与制作奶茶的技艺传授,成为该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奶茶是否香浓滑口,奶茶师的配料和制作工艺至为关键,相较于市面上普通奶茶,余庆池这杯奶茶的配方和制作技艺可谓是大有讲究。在茶底选材上,余庆池选用来自我国安徽、英国、印度、斯里兰卡、南非等地区的8种粗、中、幼不一的优质红茶,混合荷兰进口的黑白淡奶,添加精制白砂糖,混匀搅拌制成。
< class="pgc-img">>对于煲茶时间多久最佳,余庆池打了个生动的比方,“煲茶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左右,如果把煲茶时间比喻为人的一生,我取它30岁上下为最佳,用恰到好处的火候煮出茶叶本身的清香,这样的茶才算是一杯‘有生命’的茶。”
跟红酒开瓶后需要醒酒一样,刚煮好的红茶也要充分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进行氧化反应。拉茶是为了茶叶、水、空气三者充分接触,以产生顺滑的口感;而拉茶的高度和时间,不仅决定茶汤的醇香,还能去除茶汤的涩味、杂味。余庆池将煮沸的茶汤从高处倒入另一个器皿中,在空中拉出一道玛瑙色弧线,茶汤在棉纱茶袋与茶壶之间反复穿梭、碰撞,茶、水充分交融,迸出茶叶浓郁的香气,此过程会被重复数次。茶水装杯后,趁着余温,将牛奶迅速冲入杯中,让茶和奶充分混合。接着,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白砂糖,用小勺搅拌均匀之后,一杯喷香扑鼻的“非遗”奶茶便做好了。
< class="pgc-img">>奶茶技艺的发展也是艺术的传承,一杯奶茶在味道上的平衡,全靠嘴巴拿捏。余庆池不断尝试、突破现有的制作技艺,曾经一天内喝了十五杯奶茶,只为做出最满意的奶茶。
< class="pgc-img">>在奶茶传承的路上,余庆池坚守了二十余载。2017年,这门奶茶制作技艺被评为深圳市宝安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被评为“深圳宝安礼物、手信”;2021年4月份,被评为“深圳市手信”;2021年,余庆池的港式奶茶制作技艺被评为深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使余庆池传承下来的奶茶逐步成为了深圳一张特殊的“非遗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