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辐射带动近10万人就业,山西省清徐县——
老陈醋,酿出新产业
揭开瓮缸上的玻璃盖,俯身探看,缸内是黑紫色的液体,一股醇厚的醋酸味钻进鼻子、绵绵不绝。阳光下,一口口大缸整齐排列,一眼望不到头。这里是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宝源老醋坊的万口大缸陈酿区。夏天晾晒蒸发水分,冬天捞取表面冰块,年复一年的岁月浓缩,最终酿就香、醇、浓、酸的老陈醋。
“自古酿醋数山西,追根溯源在清徐”。清徐县共有食醋相关企业81家,全系列产品年产量近80万吨,占全省80%、全国20%,销至36个国家和地区。醋产业链年产值65亿元,辐射带动近10万人就业。近日,记者走进清徐县,循着“工业+文旅”的发展路径,看一坛老醋如何“提香”当地人的生活。
开放工艺流程,生产车间成为国家级景区
青砖灰瓦,古木雕刻,一间仿古建筑风格的老醋坊矗立眼前。
“欢迎来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武振宇迎面走来,“这里是宝源坊,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上世纪初因战乱关号歇业。我们在遗址上恢复重建,既作为公司的手工醋生产车间,也用于科教、醋文化展示和旅游品鉴。”
生产车间还能成为景区?
“既是顺势而为,也是发展需要。”武振宇回忆,前些年,随着公司名气渐大,许多来洽谈合作的客户都提出,想看看老陈醋的生产过程。
山西的醋,以老陈醋最为著名,工序繁琐,要经过“夏伏晒、冬捞冰”等工艺流程,陈酿一年以上。许多人对老陈醋的制作工艺充满好奇。
走进老醋坊酿制工艺展厅,长廊一侧,若干车间依次相接。从酿醋原料到“蒸、酵、熏、淋、陈”,传统酿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
“妈妈,看,那里有古代人!”一旁参观的小朋友激动地叫了起来。顺着小朋友手指的方向,几名身穿古代粗布衣裳的工人正拿着木托对醅料进行搅拌。
“他们都是真正的工人。”武振宇介绍,为了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老陈醋的酿制工艺,如今工人又多了表演展示的职责。此外,展厅还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展示一些罕见的工艺环节。
大曲制作环节的玻璃展柜里,呈现工人们轮番踩踏一块“方砖”的影像。“这是利用AR技术展现酿醋中的发酵剂——大曲的制作环节。以前,踩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踩踏几脚都有讲究。”
在清徐县,无论是龙头醋企,还是中小醋企,基本都保留了手工制作车间。尽管如今发酵、踩曲等工艺手段已经被机器代替,但传统的工艺标准仍然一脉相承。让来参观的游客眼见为实,让线上线下的客户口耳相传,让老陈醋的工艺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正是清徐醋企正在做的事情。
建立文化联系,游客也是潜在消费者
“山西人有多爱吃醋?那是宁丢脑袋,不丢醋壶。”山西导游王俊亭常常对游客这样讲。他带的是五天四夜的旅游团。这几年,除了传统景点,老醋坊越来越受到游客欢迎。“大部分人在实地了解老陈醋文化后,都会购买几瓶醋,游客也成为清徐醋的潜在消费者。”王俊亭介绍。
许多人只知道老陈醋,却不了解老陈醋与清徐县的关系。这些年,建立醋与清徐的文化联系,成为县里的发力点。
在宝源老醋坊农耕文化展区,指着沙盘上正挥舞锄头耕地的人物模型,王俊亭介绍:“清徐自古以来就是优质高粱的集中产地,遍布酿醋的工艺作坊。这里的老陈醋在明清时期就远近闻名,并随着晋商的足迹遍布各地。”2006年,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不仅在醋的生产环节发力,还追根溯源、讲述产业背后的农耕文化。如今,全县有国家4A级醋文化旅游景区3个,形成了旅游品牌。
清徐县紫林醋文化博物馆,是人们了解醋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从几千年前的民间制酸、公室酿醯,到《齐民要术》的酿醋方法、食醋专利制度,均作了详细展陈。
“大家都看过《水浒传》吧,书中用‘醋钵儿大小’形容拳头大而有力,‘头醋不酽彻底薄’形容万事开头的重要性。”山西省醋产业协会会长、紫林醋业董事长罗建纯说,这些与醋有关的俗语,清徐话中就有很多,细细品来颇有意趣。“近两年,我们在各地加大清徐醋文化与企业形象宣传。政府也对我们投放重点广告的食醋企业给予补贴。”
在当地,“醋都街”“醋都广场”“醋都派出所”……与醋有关的地名也越来越多。“我们深挖醋文化内涵,在打造旅游品牌的同时,探索将醋文化融入舞蹈、歌曲等作品,并谋划拍摄电视剧等文艺作品。”清徐县县长李福贵介绍,当地近期还发布了统一标识、标准、吉祥物。“现在全县几乎所有景区和较大的酒店、广场,都有醋的有关标识。我们还在深层次推动文旅融合,希望以后大家提到老陈醋,就能想到清徐县。”
回归产业创新,围绕食醋形成产业链
喝上一口20年陈酿的醋,是什么感觉?在宝源老醋坊体验区,记者轻抿一口,差点酸掉牙。“不是很习惯吧?这是20年的老陈醋,酸度接近10度了,普通食醋也就4度!”武振宇说。
在水塔醋业产品展示区,有酸度从几度到十几度不等的老陈醋,还有盒装的醋膏、醋泡蒜、口服液包装的保健醋等产品。
老醋坊展厅门口,不少人聚集在一家叫“醋恋”的饮品店前。记者好奇,也买了一份醋味的草莓冰淇淋,舀一勺入口,清凉酸爽,与甜味搭配正好合适。“为了适应不同人群需求,清徐食醋企业不断研发创新,目前已推出风味醋、保健醋、醋饮料等6个系列200余个品种。”清徐醋产业发展和研究中心主任刘小刚介绍。
如今,清徐县形成了以紫林、水塔、美锦三大龙头企业为引领的食醋链式产业集群。同时依托企业建立了食醋发酵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联合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究与开发。
走进设在美锦醋业的“清徐乡村e镇”,几间摆满各类醋产品的直播间里,主播们正在直播带货。“我们引进专业机构打造电商服务平台,让真正好品质的清徐醋走出去。”刘小刚介绍,县里也出台系列政策,做强公共服务平台,带动就业富民。
为满足市场需求,许多龙头企业对酿醋工艺进行了升级。水塔醋业机器生产车间里,190个发酵罐整齐排列。“现在发酵和熏醅都可以实现无人操作,接下来还将结合5G技术进行数字化控制。”武振宇说。
工业升级,会不会影响品质?“这点放心,换工艺不换标准,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武振宇解释,老陈醋的各类元素含量都有标准,即使是机器发酵,仍然保留了传统的陈酿方式,不改变传统老陈醋的口感、标准。
针对行业门槛相对较低,一些企业小散乱的情况,为规范行业发展,清徐的食醋检测认证创新平台近期投入运营,对当地所有醋企实行“批批抽检,月月公布”,排查风险隐患,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此外,清徐县围绕延长产业链条、强化源头供给、完善下游配套几方面,做强县域经济。“今年,我们计划打造百个500亩以上的高标准高粱示范基地,对收购县域内高粱的本县醋企给予‘春补基地、秋补企业’奖补政策。”清徐县委书记王剑峰介绍,还将重点培育玻璃瓶、塑料壶、纸箱包装、商贸物流等下游配套产业,以满足消费者对醋产品的多元化需求。
“我们将继续强龙头、延链条、做品牌,让醋产业成为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王剑峰说。
■记者手记
有了好产品,也要会讲“好故事”
老陈醋为什么是黑紫色的?在清徐县紫林醋文化博物馆,记者看到这样的介绍:几百年前,清徐老醋坊技师经过实践总结,在酿制陈年白醋的基础上,增加了熏醅工艺,同时,增加“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工艺,才让老陈醋色泽黑紫、颜色清亮。原来是这样!一个小故事,就让老陈醋与清徐县紧密相连。
好故事的背后是产品的文化属性,也是品质的独特代言。正如提起瓷器,人们就想到景德镇。文化赋能,润物无声。对于许多县城来说,不乏好的特色产品,但如何在地域与特色产品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讲好故事,建立文化联系尤其重要。有独特文化底蕴的产品,往往更能获得市场青睐。
醋都街、老醋坊、醋文化节……如今在清徐,一个个商标、老字号,共同打造出独特的醋文化。把这些元素用活、用好,还需要充分挖掘、大胆创新,更需要狠抓质量、久久为功。当品质立得住了、故事传得远了,何愁没有经济效益。
来源:人民日报
<>物中心最终做的是什么?是客流!而吸引客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容”。购物中心到了靠内容提升竞争力的时代,这就意味着除了产品和服务,购物中心的文化内涵也不容忽视。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这就使得购物中心只有不断吸引和创造新型业态才能满足和适应消费者新需求。
购物中心的直接客户并不是消费者,而是零售商,它主要是通过零售商带来的消费和客流后期盈利,因此业态本身也在不断试图变革和创新,也正是如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红餐饮、服装跨界集合店、运动体验馆、医疗诊所等新型业态出现在购物中心里。其中,就包括更具年轻元素的“网红茶饮”品牌。
年轻茶饮品牌凭什么涌入购物中心
中国人有喝茶的传统,而且与一般茶馆不一样的是,现在的茶饮店品类更多,诸如花茶、水果茶、奶盖茶等,可选择性更强,而且茶饮还有解渴的功能,这是大部分人都需要的。
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好的茶叶品牌很多,比如西湖龙井、铁观音、毛尖,但做成茶饮的好品牌却没几个。尽管有各类知名茶叶专卖店,但这些距离购物中心内的常客——年轻消费者都太远。尤其是现今注重场景体验的时代,舒适的购物环境、个性的消费模式才是消费者所追求的。
如今快时尚风已经席卷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玩乐购,无快时尚不生活。继文化休闲业态、潮流零售业态之后,喝茶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潮流,尤其是轻快、时尚的喝茶体验备受年轻人追捧,茶饮业态被冠以“网红体质”,就好比“papi酱”,是这波网红浪潮中的一股强流,独具个性,备受追捧。
近年来国内也开始涌现了一批批品牌意识完整、定位清晰、设计用心,而且强调消费体验和差异化的茶饮品牌。这些茶饮品牌正通过全方位创新提升来,打破最初的形象——简陋、低端的,而步入发展新阶段,茶饮文化变得越来越“高级”,装修更精致、环境更优雅,品类日渐丰富,产品多样化,品牌意识越来越浓厚,而且逐渐被购物中心选择。
九大高颜值茶饮店成为购物中心吸客利器
1CoCo都可茶饮:奶茶经典
CoCo都可茶饮在经营策略上采大众化的经验模式,饮料设定以喜爱高质量的消费群为主,并力推接受度较高的产品。
虽然现在新晋奶茶那么多,但是CoCo在很多消费心目中的认知就等同于“奶茶”。CoCo都可茶饮设计整套的经营标准流程,从新鲜原料的选择至物流配送,统一标准化,确保品牌的品质呈现。
2喜茶:排队已成为品牌的代名词
喜茶为芝士奶盖首创者,有别于市面上制作粗糙、茶汤廉价的传统奶盖,喜茶饮底茶坚持100度高温水,60秒高压萃取。为了最大限度保持新鲜茶香,每个茶袋只用一次。使用澳洲进口块状芝士、欧洲进口鲜奶,打造优质奶盖。
喜茶的明星产品是“喜芝芝金凤茶王”,“金凤”为品牌独创茶。每个季度,喜茶都会相应地推出新品,保持顾客对产品的新鲜度。
3ORITEA朴茶:品味健康传统的概念手作茶
ORITEA朴茶赋予了传统茶全新的定义和理念。将喝茶这件事“概念化”,结合快消茶饮品和产品,旨在为现代繁忙的都市白领提供一钟健康、极简、有品质的生活方式。
多数年轻人不爱喝传统功夫茶,店家就将经营方向转向创意调配茶。拒绝香精,拒绝奶精,拒绝一切添加剂,“朴茶”追求的是徘徊在唇舌之间的天然茶香。
4煮葉:广泛消费群体的中国“星巴克”
煮葉的创始人对于空间体验非常重视,类似星巴克,他们试图为公众提供茶饮的“第三空间”。同时,煮葉在空间和品牌调性上更强调东方美学,定位人群也不局限在年轻人。这里可供多人坐下来聚会、聊天或者办公,就像是在咖啡馆一样。
走遍了全世界的茶叶产区,精选出高品质的茶叶,并且通过冲泡方法的不同分出三大产品线。从中国六大茶系精选出的经典原叶茶;通过steampunk、茶咖机等设备调制出的风味煮;以及符合时代潮流的时尚饮品现制调味茶。
5芭依珊“813”:传说中的爱马仕茶饮店
芭依珊营运理念是“坚持品质、创新独特、服务至上,始终如一”,运营模式是以复合式经营为主。品牌主要以三种茶为主,绿茶、红茶和普洱茶。
与其他休闲饮品品牌相比,它的特色之处就在于它首创独有的厚实“奶缇系列”,即一口茶一口奶,这才是正确的喝法。如果你只轻尝表面一层,你会觉得有点咸,但是连着喝底下的奶茶,便会有不一样的滋味。
6恋暖の初茶:开在高端商圈的平价茶饮
相比台式奶茶甜腻的口感,“恋暖”奶茶产品的成功之处在于更为注重天然的味道。再结合现在流行的“萌系”风潮,将产品打造为日系小清新的风格,不仅能满足90后、00后,也吸引童心未泯的“老顽童”。
在茶饮行业中,人均消费在16元-25元这个区间,属于高端外带茶饮。恋暖の初茶门店所在的商圈较为高端。这也是恋暖の初茶品牌营销的成功之处——利用优质商圈的品牌效应,帮助塑造自身品牌价值,提高性价比。
7请用茶:网红体质的高颜值产品
之所以特意提到请用茶的高颜值,不妨来看下它的门店设计和包装。请用茶的门店崇尚优雅时尚风格,设置了吧台、卡座、沙发,动静皆宜,随意选择。设计以高级灰为主色调,辅以咖啡色、绿色、黄色、蓝色等,色调冷暖搭配适宜,凸显质感,符合年轻时尚人群的品位需求。
打包盒也个性十足,拎着走在路上也赚足回头率。产品上也创新性地把茶与茶、茶与水果、茶与甜品完美融合,创造出时尚多元的茶饮。
8奈雪の茶:1杯好茶+1个软欧包的美好
其茶叶从世界各地精选出来,其中台湾茶最多,如有来自台湾阿里山区的清心乌龙、蜜香乌龙、德国的玫瑰乌龙、杭州的西湖龙井等,还有兰红茶红茶、日式煎茶等品类。
奈雪の茶平均客单价在40-50元之间。与众多茶饮品牌不同的是,奈雪の茶一开始就打出了“一杯冠军茶,一口欧软包,在奈雪遇见两种美好”的产品主张。两者搭配已经深入人心。
9Fresh5鲜五:奶盖茶被称为可以喝的奶黄金
产品采用鲜奶+双倍奶黄金芝士,通过鲜奶稀释高浓度的芝士,从而制成绵密营养的鲜奶芝士奶泡。每一公斤芝士需要二十公斤牛奶原料,因此,被称为可以喝的奶黄金。
除了鲜奶芝士茶之外,Fresh5鲜五在茶饮产品上有鲜五果茶、鲜五奶盖茶等饮品。另外,店内还有意大利优格冰淇淋、土司、松饼、披萨、千层蛋糕等轻美食。
结语:虽然“网红茶饮”品牌种类繁多,但是通过重塑茶饮体验,为消费者带去品质与健康的这些网红茶饮生命力是否够强,能否在咖啡的正面较量中获胜,对购物中心的客流刺激作用是否能够长效支持,目前来看还不能下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