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春天
藏在菜市场里
……
惊蛰节气,春意渐浓
在田间地头茁壮成长的野菜
到了最鲜美的时候
上海人最爱的“春蔬三头”:
马兰头、枸杞头、香椿头
最近纷纷登上菜市场
成为市民们菜篮子里的常客
刮油水、清肠胃……
这些美味野菜
让不少人变成吃“草”狂人
也让春天的气息格外生动
3月4日
记者在阳普国和菜市场看到
蔬菜摊位“春意盎然”
新鲜水灵的马兰头、枸杞头
被摆在显眼位置
成为今年头一茬“报春菜”
香椿头则相对较少
民间吃香椿历史悠久
如今它因价高味美成了“网红”
也被人调侃为春菜界“高奢”
马兰头几乎是春天上海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入口时带有特殊辛香。拌香干,是其经典做法,再滴入麻油,香味“入魂”。而枸杞头相对年轻人来说,更受老年人欢迎。其采摘时间极短,芽头极嫩,有一股淡淡的苦味……
这两种春菜,江南特色鲜明,目前定价均在15-18元一斤。市民杨女士挑了一袋枸杞头,她说,一盘清炒枸杞头是每年3月的“保留菜单”。“吃这个清火,一年到头,枸杞头也就这个时节有,过期不候的,要抓紧时间。”
“春蔬三头”的另一位:香椿头,目前按“两”售卖,一两卖到25元。本地产的香椿刚上市3天左右,当时全场仅有一家蔬菜摊位在售,且只摆出了小小的三捆,像三只小鸡毛毽子一般。即便价格高,也有市民愿意尝鲜,可见香椿魅力之高。
“其实十几天前,进货市场上就有香椿头了,我们没有拿货,因为200多元一斤的批发价实在太贵了。这两天价格稍跌下来一点,我们才进货。”摊主笑着说,“香椿这种菜,讨厌吃的人很多,但爱吃的人真的非常爱。两天时间一共卖了3斤,生意比想象中的好。”
摊主介绍,现在吃香椿的人就吃一个“嫩”字。“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香椿的最佳品尝期限就是3-4月,谷雨节气后,即4月中下旬,它就过分成熟,口感也会差很多。
除了初上市的“春蔬三头”
福建蚕豆、浙江竹笋等蔬菜
已经上市有一阵子了,十分热销
不过摊主介绍
近期蚕豆、竹笋等
价格都有小幅上涨
可能是受了天气影响
“浙江富阳笋春节期间涨价到25元,
节后便宜,12元一斤,
这几天又升回来了
卖到15元一斤。”
春天的脚步
正离上海越来越近
怎样体会舌尖上的春天?
快来寻觅餐桌上的“头道鲜”吧!
文字/图片:汤顺佳
编辑:吴百欣
闹的豫园老城厢,本帮菜鼻祖——上海老饭店,包裹在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中,向熙来攘往的食客,诉说亲切而温暖的上海味道。
2014年11月,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项非遗的保护单位,正是百年历史的上海老饭店。
夜幕降临,5层楼的仿明清古建筑,次第亮灯,勾勒出黛瓦朱栏、重檐飞角的轮廓,迎候着初来的游客和常来的老食客。人们悉数入座,愉悦地摊开一本菜单,静候美味佳肴登场。
这时候,老饭店的后厨已是一番“刀光剑影”。
最考验刀工的是这里的招牌菜扣三丝。火腿、鲜笋、鸡胸肉,3种鲜美的食材,事先蒸煮,火腿大火蒸1小时,分档去骨,鲜笋沸水1个半小时,去苦涩味,鸡胸上浆蒸8分钟。食材先批成薄片,再切成细丝,切得不仅要细,还要均匀,鸡丝、笋丝、火腿丝粗细要完全一致,切好的丝要沾水拍实,让它们粘连在一起,一片片排在扣盅壁上,一共6个刀面,再用蒸熟的坐臀肉丝切丝,往器皿中塞紧,大火蒸制8分钟。
扣三丝的制作技艺,经历了传承和创新。上世纪80年代,上海老饭店在“本帮菜泰斗”李伯荣的带领下,率先推出扣三丝的新标准,一改之前用碗扣蒸的堆叠方式,改用一种底部钻孔的杯子,这样的扣三丝就可以堆叠得更细而高。形如宝塔,汤汁清澈,软糯鲜美。
本帮经典油爆河虾,最考验火候的功力,烹饪时间以秒计算。取江苏高邮河虾,每斤50到60粒规格。油温8成左右,河虾下锅,快速翻炸10秒,娴熟的厨师,会不断用手勺搅动着观察,判断时机,出锅沥油。收汁时,再次入锅,取3种酱油、三种糖“大兑汁”,快速翻炒。外脆里嫩,不焦不老,先甜后咸。
如果说,土生土长的本帮菜,是上海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味觉记忆,那么在上海老饭店缔造的百年传奇里,传承和创新的相融,则释放出的是更多舌尖上的想象空间。
如今,上海老饭店在传承本帮经典之上研发,不断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本帮菜经典改良版。
拇指生煎,充满匠心。每只仅有12克,鲜肉、蟹粉鲜肉两种口味,用捏褶包法在胚皮中包入鲜美的馅料,然后将“秀气”的生煎包放入平底锅中,用水油煎制数分钟成熟,撒入芝麻和葱花,即可出锅。皮软底脆,汤汁流淌,一口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拇指生煎因为格外小巧玲珑,所以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做一份大约要花45分钟,这里每天仅限量供应5份。
把传统的味道和现代人的需求,充满匠心地结合起来,这也许就是本帮菜在这座城市继续繁荣发展的一种生存之道。
这些精致的本帮菜,不仅仅是老上海人的集体记忆,更是在向世界诉说,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文:王蔚
摄影:张挺 张伊辰 陈龙 祁骏
剪辑:王卓
编辑:陈云峰
海,这座繁华的都市不仅拥有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璀璨灯火,还蕴藏着无数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特产。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舌尖上的上海”,探寻那不容错过的十大特产。
皮薄馅大、汁多味美,这便是南翔小笼包的魅力所在。轻咬一口,鲜美的汤汁瞬间在口中四溢,肉馅鲜嫩爽滑,令人回味无穷。每一个小笼包都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透过薄薄的面皮,仿佛能看到那蕴含其中的匠心与传承。
阳春面是一款传统上海小吃,以其汤清味鲜、面条爽滑、汤汁鲜美而著名。阳春面的面条选用优质面粉制作而成,搭配上精选的猪骨或鸡肉熬煮的高汤,再加上一些葱花和猪油作为调料,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上海人的生活热情和追求品质的精神。
贵妃鸡也称为京葱贵妃鸡、烩飞鸡等,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上海陶乐春川菜馆,由厨师借京剧《贵妃醉酒》而创制。
生煎包可以说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也是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美味佳肴。它外脆里嫩,味道鲜美多汁,特别是底部煎得金黄酥脆,咬上一口,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如果您到了上海,可千万不能错过这道美食。
形似蟹壳,色泽金黄,香酥可口的上海蟹壳黄,是众多食客的心头好。一口咬下,层层酥脆的外皮与香甜的内馅完美融合,带来丰富的口感层次,让人陶醉其中。
糖醋排骨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上海名菜,以其酸甜可口、排骨酥烂而著称。每一口都能品尝到浓郁的糖醋汁和鲜嫩的排骨肉,让人欲罢不能。
上海的鲜肉月饼是一种特色小吃,它的外皮酥脆、肉馅鲜美多汁、口感饱满。传统的鲜肉月饼是用炭火烘烤而成,现烤现吃更加美味可口。每年中秋节期间是品尝鲜肉月饼的好时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
【白斩鸡】是绕不开的经典。在众多食客心中,“小绍兴”的白斩鸡几乎成了代名词。选用优质“三黄鸡”,以其皮黄肉嫩、味道鲜美而闻名,成为上海餐饮界的明星菜品。
八宝鸭是上海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属于沪菜苏菜。但以上海城隍庙上海老饭店烹制的为最佳,故被美食家誉为席上一绝而驰名中外。
上海红烧肉是一道上海本帮菜经典美食,由五花肉、酱油、酒、糖等材料制作而成。上海人做红烧菜的统一特征是: “一手酱油瓶,一手糖罐头”。上海红烧肉带有浓油赤酱、丝丝甜味的红烧肉,简直把本帮菜的特色发挥到了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