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新闻记者 | 卢奕贝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蜜雪冰城涨价了。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指出蜜雪冰城的部分产品涨价1元,而这一话题也引发了大量关注还冲上了微博热搜。
蜜雪冰城方面向界面新闻确认了涨价的信息,并称这是个别产品的更新。据悉,本次调整为常规的产品更新,主要是因为个别产品的优化升级,涉及的产品包括蜜桃四季春和咖啡系列产品。
社交平台流传的一份蜜雪冰城内部文件《关于秋冬季产品及价目表调整的说明》显示,蜜雪冰城全国门店新增了3款产品,升级6款产品,限时回归3款产品,隐藏4款产品,下架2款产品。对应调整于9月25日在全国蜜雪冰城门店销售系统切换完毕。
对比过去的价格,此次蜜雪冰城升级产品中有3款售价上涨1元。其中,雪王雪顶咖啡、拿铁咖啡原来6元,现在7元;美式咖啡原来4元,现在5元;蜜桃四季春原来6元,现在冷链版售价7元。
目前官方点餐小程序显示,提价的这几款产品均在最上方的新品推荐栏,每款名称都标注了(升级版)。据《第一财经》报道,一位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涨价是因为物料有所变化,咖啡原料换产品了,蜜桃四季春原来常温原料改成冷链原料了,其他暂时没有变化。
作为平价奶茶的代表,蜜雪冰城6-8元的产品均价一直是茶饮界的地板价霸主。
对比类似品牌,另一下沉市场的巨头甜啦啦产品均价在9.43元;茶饮品牌益禾堂的均价为10元;书亦烧仙草、古茗等中间价格带品牌均价则在13元以上。就算是针对全线产品调价,在较低价格区间,蜜雪冰城仍可以具备性价比优势。
因此,涨价对它来说或许要面临更大的舆论营销。
在讨论声中,有部分评论称“库迪也就才8.9元”“别看才一元,其实一杯涨价16%-25%”,但更多评论表示,“20年了才涨价一元”“相比其他品牌,蜜雪还是便宜的”。
但从商业模式上看,蜜雪冰城或许不得不伤害部分粉丝的感情来涨价。
蜜雪冰城的盈利模式一直是赚供应链的钱。蜜雪冰城在招股书中介绍,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各类制作现制饮品和现制冰淇淋所需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营运物资等产品,并提供加盟管理服务。而加盟管理费在蜜雪冰城的整体营收中一直只占据2%左右,向加盟商出售食材才是主体。
在向加盟商出售的材料中,蜜雪冰城自己生产包括固体饮料,如奶茶粉、咖啡粉等;饮料浓浆,如百香果果酱、芒果饮料浓浆等;果酱,如草莓果酱、黄桃果酱等等在内的产品。2022年1至3月,蜜雪冰城仅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就取得17.56亿元收入,贡献了72%的营收。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模式,原材料成本波动对该公司的毛利率影响较大。
从招股书上看,2019年至2022年1-3月,蜜雪冰城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95%、36.67%、33.98%和32.99%,呈下降趋势。根据招股书,其原材料中各类糖浆、奶粉等市场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部分水果平均采购价受市场行情影响上行;包装材料则受限塑令影响,改用纸吸管及可降解吸管采购成本较高。
以低价模式切入,从下沉市场突围的蜜雪冰城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一个样本品牌。但以性价比吸引而来的客群无疑对价格也是敏感的。
就目前调价的部分产品而言,应不会对蜜雪冰城整体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但在行业原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之下,如何让自己的毛利率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准,又如何不让具有黏性的那一批消费者失望,蜜雪冰城正在不断试探着平衡点。
,伙计们,最近有没有发现,奶茶店的柜台前多了些热闹?
< class="pgc-img">>喜茶、书亦烧仙草、古茗、茶百道、蜜雪冰城这些耳熟能详的奶茶品牌,纷纷开始了一场“价格战”。他们纷纷调整菜单,发放优惠券,甚至推出了“10元价格战”的产品。这事儿,可真是让奶茶爱好者们乐开了花!
首先,咱得说说这“10元价格战”是个啥玩意儿。简单说,就是这些奶茶店推出的价格在10元左右的奶茶。你可能会问,这有啥稀奇的?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 class="pgc-img">>以前,奶茶这东西,尤其是这些大品牌,价格可不便宜。一杯奶茶,少说也得十几二十块。对于咱们这些普通消费者来说,偶尔奢侈一下还可以,但天天喝,那钱包可受不了。可现在不一样了,这些品牌纷纷推出10元左右的奶茶,价格亲民,味道也不差。这不,一下子就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10元就能喝到一杯不错的奶茶,谁不心动呢?不过,也有人担心,价格降低了,会不会影响奶茶的品质?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至少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大家对这些“10元奶茶”的评价还是不错的。
那么,这场“价格战”会持续多久呢?这还真不好说。
总之,这场奶茶界的“价格战”,不仅是品牌之间的竞争,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回馈。10元奶茶的出现,让更多人有机会享受到奶茶带来的快乐。不过,也希望这些品牌在降价的同时,不要忘了提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毕竟,只有真正做到物美价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好了,今天的闲聊就到这里。如果你对这场“价格战”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推荐的“10元奶茶”,欢迎在评论区和我分享哦!咱们下回见!
< class="pgc-img">>毛8一杯的柠檬水,冲在茶饮价格战的第一线
又是一个酷热难耐的夏天。气温飙升至三十度,整个城市都被烤得发烫。不过对于赵晓雨来说,这个夏天却格外清凉。只要手中捧着一杯冰爽的柠檬水,她就能在炎热中找到片刻清醒和舒适。
赵晓雨公司附近的奶茶店里,柠檬水无疑成了此时的主角。午休时分,店里挤满了前来打卡的上班族们,绝大多数点单的都是这种价格便宜、清新解渴的饮品。就连店员也忙得不可开交,一杯杯柠檬水飞速制作着送到顾客手中。
< class="pgc-img">>这般热销景象,正是茶饮行业当下的缩影。为了迎合越来越严峻的消费需求,各大茶饮品牌正卯足全力打响一场价格战。从原本动辄40元的奶茶,如今普遍已降到个位数,仿佛一夜之间全都“跌落凡间“。而在这场价格博弈中,充当“炮灰“角色的,无疑就是这款简单易做、成本很低的柠檬水。
从蜜雪冰城开始,柠檬水迅速成为茶饮界的“爆款“。它天生就有成为热点单品的基因:比同类荔枝、西瓜等水果更易保存;口感清新,不会过于甜腻;制作简单,利润丰厚。加之蜜雪冰城的营销策略,柠檬水被快速推广,成为消费者夏日消暑的不二之选。
接下来,其他茶饮品牌也一个接一个地跟了上来。古茗、书亦烧仙草等知名品牌纷纷推出低价柠檬水,甚至有的还搭配团购优惠,将价格压到0.68元一杯。就连偏僻小店的张承辉,靠着柠檬水的热销也成功渡过了经营上的难关。
< class="pgc-img">>与此同时,这股“柠檬热“也从单一的柠檬水,延伸到了柠檬茶等细分品类。2021年以来,柠檬茶专营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有的甚至凭借一时的爆火获得了数亿元的融资。那些能在短时间内开出数百家门店的品牌,无疑是抓住了消费者对柠檬饮品的强烈需求。
然而,这场价格战的背后,却是茶饮行业整体正在陷入的困境。从增量到存量,竞争日趋白热化,不少头部品牌上市后股价却一路下滑。为了吸引顾客,各路茶饮店不得不采取各种策略:缩短休息时间、频繁推出新品,甚至连本就属于“炮灰“地位的柠檬水,也不得不层层降价。
更让人担心的是,即便是依靠柠檬水这样的爆款单品拉动流量,最终也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一些门店经营者发现,柠檬水的热度很快就会消退,销量也不得不大幅下滑。这对于茶饮店来说,无异于敲响了警钟:单纯依赖价格战和爆款引流,或许并不能成为长久之计。
< class="pgc-img">>或许,茶饮行业需要从根本上反思自身的发展路径。
放眼整个行业,大家都惊讶于柠檬水的爆火程度。作为一种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饮品,它凭什么能在茶饮品类中如此引人注目?关键在于,它真正触及到了消费者最基本的诉求。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当下,大众的可支配收入明显缩水。但人们对于解暑消夏的需求,却并没有因此打折扣。于是,价格亲民、制作简单的柠檬水,就成了最佳选择。它不仅清新解渴,还能让人在炎热中获得一丝清爽,甚至有人直言“仿佛变成夏天最清爽的牛马“。
< class="pgc-img">>更重要的是,柠檬水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天生就具备了“爆款“的基因。
从外观上看,柠檬这种水果很容易分辨产地和品质。相比之下,其他诸如西瓜、荔枝之类的水果,则难以确定来源和新鲜度。这正是茶饮品牌青睐柠檬水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更容易被加盟商掌控,有助于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在制作成本方面,柠檬水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水、糖和柠檬三个简单的原料,加上一次性杯子,就构成了全部成本。相比之下,其他饮品如奶茶、果茶,都需要添加各种小料,制作流程也更为繁琐,成本自然不菲。
< class="pgc-img">>这样一来,茶饮店就能借助柠檬水获得可观的毛利。蜜雪冰城曾测算,一杯柠檬水的成本只有1.3元,而售价却高达4元,毛利率高达67.5%。这无疑是一笔极其丰厚的利润。
当然,柠檬水的“爆款“基因,也得益于它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相比之下,同样作为夏季消费热点的荔枝、西瓜,其口感更容易受限于原料本身的特性。柠檬则不同,它本身的酸甜比例恰到好处,加上适当的糖分调节,既不会过于酸涩,也不会过于甜腻,正中消费者的下怀。
这样一来,柠檬水很快成为各大茶饮品牌争相抢占的“蛋糕“。而一旦这一板块被打开,柠檬产业链的上下游也随之受益。从果农到批发商,再到最终的零售商,每个环节都能分一杯羹。结果就是,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原本价格相对较低的柠檬,竟然一度飙升至每斤30元的天价。
< class="pgc-img">>这可谓是茶饮业的“黄金时代“。凭借柠檬水这一爆品,不少门店在夏季迅速爆发,一天的销量轻松达到上百甚至数百杯。对于一些新入行的创业者而言,柠檬茶的热销更是成就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富贵不能长,柠檬水的光环也终将褪去。
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行涌入这个“香饽饽“市场,柠檬水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从最初的4元,到后来的3元、2元,甚至一元的超低价,各路茶饮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断拉低价格。这对于一向依靠柠檬水作为“现金牛“的蜜雪冰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一价格战的恶劣影响,正在逐步蔓延到整个茶饮行业。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各大品牌纷纷采取各种手段:缩短营业时长、频繁推出新品、甚至干脆将柠檬水作为“炮灰“单品来引流。但这些做法无一例外地加剧了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让本就微利的茶饮市场雪上加霜。
有业内人士忧心地表示,这场针对柠檬水的价格战,恐怕只是茶饮行业整体陷入困境的冰山一角。从增量到存量的转变,使得各大品牌为了抢夺有限的市场蛋糕,不得不展开了一场以价格为主导的恶性竞争。
更糟糕的是,这并非茶饮行业独有的问题。当下不少消费领域,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在经济下行压力中,企业不得不拼命压低价格,试图从价格战中争夺客户,但结果却常常南辕北辙,陷入内卷的恶性循环。
所以,茶饮行业如何摆脱当前困境,亟需从根本上进行反思和调整。
一种可能的出路,就是向更高端的市场发力。毕竟,在红利消失、增量难求的大环境下,单纯依赖价格战很难再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相反,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面向更有消费潜力的中高端客群,或许能为茶饮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譬如,可以借鉴那些成功转型的案例。比如曾经的“白酒大佬“五粮液,如今已经成功塑造了高端品牌形象,成为消费升级的受益者。再比如,一些高端轿车品牌,也通过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成功在“价格战“中“逆流而上“。
当然,这需要茶饮企业在产品研发、营销宣传等方面,下大功夫进行转型。但相信只要能抓住消费需求的变化,树立差异化优势,茶饮业也一定能够找到新的增长曲线。
毕竟,热爱生活的人从来都不会因为价格而放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正如赵晓雨所说,哪怕在酷热难耐的夏日,只要手中捧着一杯清凉的柠檬水,她就能感受到夏天的清爽和舒适。
这或许就是茶饮企业未来应该关注的,不仅是价格,更是如何通过优质产品与服务,让消费者获得更丰富的生活体验。只有做到这一点,茶饮行业才能真正实现久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