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不少奶茶爱好者发现,身边的“一字头奶茶”悄悄涨价了。
所谓“一字头奶茶”,有别于以喜茶、奈雪、乐乐茶这类价格30+爬上的“高端”奶茶,价格多在10~20块之间,选择多样、口感不赖、性价比还高,成为了奶茶爱好者钟爱的“平替”。
前有一点点、COCO,后有古茗和茶百道,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字头奶茶”。
但你发现他们最近开始“悄悄”涨价了吗?
茶百道杨枝甘露上调2元,大杯要22块了
最近,有网友爆料称,茶百道的杨枝甘露涨价了,吃货妹子通过茶百道的微信小程序,发现现在的杨枝甘露中杯是18块钱,大杯是22块钱。
而在一个月前,4月13日,吃货妹子在体育场路的茶百道点的中杯杨枝甘露,是16块钱一杯,价格上涨了2块钱。
茶百道体育场路店店员声称,5月之后茶百道门店统一调价了,“很多饮品都涨价了,也不止我们一家(涨价),根据总部的要求统一上调价格了。”杨枝甘露、黄金椰椰乌龙、1L水果茶等招牌产品价格均上调了2元。
至于价格上调的原因,店员解释称每次“改版之后”价格都会做出调整,“以杨枝甘露为例,配方做了升级,口感比之前更好了。”至于在哪些方面升级,店员表示不便透露。
网络上流传着茶百道创始人王霄锟在朋友圈发的一封“致茶粉的信”,其中提到:受大环境的影响,水果设备、包装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浮,将会进行饮品价格的微调。
COCO部分产品上调1元,就连小料都涨价了
无独有偶,在4月底,不少CoCo都可粉丝在社交平台提到其更改了菜单,杨枝甘露、红果小姐姐、百香果双响炮等产品都上调了1元。
吃货妹子走进体育场路的COCO门店,这里现在几乎很少看到完整的纸质菜单,只能通过手机小程序点单,对于涨价情况,店员声称4月底确实进行了一波价格上调,至于上涨幅度和之前的单品售价,店员避称并不知情。
以COCO的经典百香果双响炮为例,经吃货妹子查证,之前售价是16块钱一杯——
现在进入小程序下单,已经要17块钱一杯了,价格上涨了1块钱。
不仅奶茶价格上涨,就连珍珠、椰果这些小料的价格,都从1块钱上涨到2块,涨幅100%。
与此同时,吃货妹子还注意到店里的推荐饮品,价格多爬上了2字头,甚至有直冲30+的架势,不由感慨一句,“这已经不是我记忆里的COCO了。”
甚至有消费者总结道,“我的经济能力已经跟不上奶茶涨价的速度了。”
1点点、古茗2月就涨了,传原料“涨价”是主因
其实早在2月初,1点点全线产品就上调1元——
并在门店给出公告,目的是“为了持续提供优质的饮品与服务”,但据其门店负责人表示:“提价的原因是原料价格上涨。”
古茗也在2月初被网友质疑涨价,甚至有网友感慨,“放眼望去都20来块一杯了,感觉有点喝不起。”
不过,不少网友也是最近才发现古茗上调了价格。
以古茗点击率颇高的多肉葡萄为例,去年售价是18块钱一杯,现在售价在19块,价格上调了一元。
在古茗益乐路门店,店员表示从今年2月份以来,多肉葡萄的价格就已经调整到19块钱一杯,“是所有门店的统一定价,具体原因和价格调整幅度,并不是很清楚。”
有网友生气地表示,“奶茶价格也互相攀着上涨,气的再也不想喝奶茶了。”
延伸阅读
年初,咖门就报道过,铜、不锈钢、铝、PC、塑料粒子等材料都在涨价——这些都是茶饮设备、杯子、外卖包装的重要原料。这些涨价也许对茶饮品牌的影响还相对滞后,但每天用的食材原料的涨价让很多品牌扛不住了。
受国际贸易的影响,西柚、凤梨这些主要依赖进口的水果价格居高不下。今年元旦开始的“吸管禁塑令”,也给很多门店“沉痛一击”。成本相对较低的纸吸管,招来各种差评:一泡就软、扎不开、有异味……多次被骂上热搜。面对客诉,很多品牌“咬牙”换上了PLA吸管,但是PLA吸管的成本可比纸吸管高多了。有饮品店老板算了一笔账:他现在使用的PLA吸管,平均一根比之前的塑料吸管要贵一毛多,加上损耗,相当于每个月至少要多出3000多元的“硬成本”——对一家小店来说,这不是个小数字。种种成本上涨之后,涨价也就变成了很多品牌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不可否认,茶饮品牌正在经历一波涨价潮,并且这一轮价格调整集中在10~20元价格带。而这一价格带,承载了奶茶消费中最多的消费者,他们既追求品质,同时又要物超所值,对价格相对敏感。
网友评论:
你感受到这一波涨价潮了吗?
来源:杭州吃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源:海报新闻
天气愈发炎热,气温直飙30°,烈日下热浪簇拥着热汗涔涔,更是衍生出了“无奶茶,不夏天”的说法。
可是最近有网友发现,奶茶悄悄涨价了,还不止一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奶茶全线喊涨新品价格都开始“保20争30”
茶百道,杨枝甘露、黄金椰椰乌龙、1L水果茶等招牌产品价格均上调2元。
CoCo都可,茉香奶茶、红果小姐姐、百香果双响炮等产品价格上调了1-3元,珍珠、椰果等小料的价格由之前的1元上调到2元。
一点点,大多数奶茶价格均有1-4元的上涨,中杯四季春茶从原来的7元涨到了9元,中杯冰淇淋红茶从13元涨到了17元。
此前主打平价、对标蜜雪冰城的益禾堂,招牌产品益禾烤奶从6元涨到了8元。
这些茶饮品牌原本处于“10元+”价格带,品质与价格的博弈就在一、两元之间,如今全线喊涨,让敏感的目标客户群体吐槽:“新品价格都开始‘保20争30’了”“我的经济能力已经跟不上奶茶涨价的速度了”。
原料成本上升+禁塑令导致涨价
家家高举“品质升级”的大旗招徕客户
这并不是奶茶第一波涨价潮。今年初,奶茶品牌一点点门店贴出通告,自2月1日微调饮品售价。基础款奶茶售价从10元涨到了11元,纯茶和果茶也都涨了1元。
数据显示,我国经营范围包含奶茶的企业超过14万家。如果按照价格来分,在茶饮界大概分为以下三类:25元以上的偏高端品牌,如奈雪的茶、喜茶;10元-20元价格的中端饮品,如coco、书亦烧仙草、一点点等;10元左右的平民饮品,如蜜雪冰城、益禾堂等。可见,涨价潮从偏高端饮品推向中端、平民饮品,至此覆盖了茶饮界的三条“赛道”。
涨价的原因是什么?网络上流传着茶百道创始人王霄锟在朋友圈发的一封“致茶粉的信”,其中提到:受大环境的影响,水果设备、包装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浮,将会进行饮品价格的微调。
总的来说,和可口可乐公司CEO将其酝酿涨价归因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一样,奶茶这一波涨价的原因也是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之风从上游原料供应链刮到了每个消费者的奶茶杯。
2021年年初,“吸管禁塑令”施行,成本较低的纸吸管因为容易泡烂等弊端,屡获差评。如今大多品牌换上了PLA(聚乳酸)吸管,但成本也上去了。“店里平均每天消耗成百上千根吸管。每根PLA吸管的成本比塑料吸管贵一毛钱左右,比纸吸管贵几分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新茶饮的竞争格局又升维了。确实“内卷”,连锁品牌也到了不升级就被淘汰的阶段。家家都要高举“品质升级”的大旗招徕客户,营销成本、人工成本又居高不下,涨价也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网友:我的快乐都是奶茶给的
1988年时年台湾发明的珍珠奶茶后,随着新潮茶饮的浪潮,被推进了内地市场,引发不小浪潮。
那时候,无论在几线城市,大部分女孩的快乐,都是奶茶给的。
宅家追剧喝奶茶,出门逛街喝奶茶,下午茶奶茶更是奶茶爱好者的狂欢,代替咖啡成为不少人午后瞌睡的“续命”神器。几乎每个公司都有一个“快乐奶茶群”,原本风平浪静的群中没到下午就开始暗潮汹涌,只需一句“喝否”,便能掀起群内的浪潮。
在职场,每天下午的奶茶拼单时刻,便是拉近同事关系的最佳的方式,只需一句“我下楼拿”便能拉近距离感。
不管是销售开单,还是同事升职加薪、甚至是恋爱都要点杯奶茶庆祝一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甜食在舌尖瞬间绽放,大脑分泌多巴胺,这种微妙的快乐是奶茶才能带来的。网友表示:办公室几位同事半年奶茶订单金额,凑起来能买一台新能源车小汽车。
毕竟奶茶的这种高热量的食品对于大家日常的身体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这个时候选择降低一部分奶茶的摄入,无疑是更加有助于大家身体的健康的。如同有网友所说:奶茶涨价,我就戒了……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胡玥姣 综合光明网、央视财经、中国新闻网、微博评论等)
责编:王乐双
审核:辛 然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