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90后一代大部分已经步入社会,有了自己的收入,毅然成为了当下餐饮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我们的消费受众已经是90后居多了,那么如何吸引呢?
今天,小编君就来给各位商家解析一下,90后的消费心理与特征,助您更好的针对年轻群体做营销。
?
要理解90后的消费观,我们必须理解他们与上一代的成长背景是完全不同的。用今天的话说,“上一代知道什么是困难时期”,他们经历了物质生活的匮乏阶段
由于成长环境的剧烈变化,90后的构成和经历有很大的不同:
有些人一出生就不需要奋斗,有些人成长过程中见证了家庭财富的增加,有些人来自偏远的山区,之后去经济发达地区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90后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需要通过心理诉求来解读:
(1)想与众不同,但又渴望引起深处的共鸣和认可;
(2)在保证了生存的基础后,收入不足以抵御房价的压力,但在兴趣爱好上愿意花大价钱买开心;
(3)互联网已成为他们消费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他们表达意见和传播的主要阵地。
?
01
餐饮商家要怎样获取90后的生意?
在过去的两年里,商家都说这个餐饮行业变得浮躁,变得不好把握年轻人的口味。新的热点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了,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但其实,热点变化只是表面现象,主要还是核心的消费主力发生了变化。
他们热衷于标榜自己是“吃货”,喜欢给食物打卡,奶茶也变成了一种社交工具,他们的收入有限,但他们却可以通过食物来展示自己的富裕。
这样看起来,90年代后的餐饮行业与他们的上一代是完全不同的。
与90后的成长相比,基本的食物和衣服都已经不成问题,对食物的需求已经从“吃饱”演变为“吃好”。
因此,餐饮的场景变得更加多样化,餐饮的动机脱离了功能需求,消费的判断因素除了熟人的推荐,还有网络推荐,他们也热衷于在上面分享和表达意见。
大家都说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深层次的原因是从供不应求的时候逐渐走向了精细化经营的市场。
?
02
究竟要怎么做才能把握住90后的生意?
从交易产生的那天起,做好生意的方法就没有改变:了解行业细分;建立方法论,触及本质;然后,深入你的用户。
好比茶饮市场的火热,究竟戳中了年轻人的哪类痛点?比较90后新消费主义的特征,我们来分析一下 。
1、想与众不同,但又渴望引起深处的共鸣和认可
奶茶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工具,围绕奶茶,他们可以进行长达半小时交流和分享。
相比粗略地说“我爱啤酒”、“我能喝白酒”...奶茶足够个性化了:甜度、冷热、不同的口味和配料搭配。
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独特秘方,每个人都能很容易跟上这样一个话题。他们渴望的是安全范围内的差异。
?
2、局部富裕与局部贫穷共存,兴趣爱好上舍得花钱
90后的爱好更加多样化,他们愿意花钱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杯20元的奶茶,情感上的因素都已经大于性价比这一条。也就是所谓的花钱买开心。
在他们不感兴趣的领域,他们可能会询问各种折扣方法,进行多平台价格比较,而在他们喜欢的领域,他们会慷慨地花钱。
喝奶茶不再是单纯的解渴选项,而是变成了增进社交的工具,甚至变成了一种自我奖励的方式,他们甚至愿意支付心理溢价。
3、互联网是消费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表达意见和传播的主要阵地。
90后话语体系中有一些特殊的词汇:宅、丧、佛。些年轻人产生共鸣的词语,实际上是对他们心理状态的描述。
网络让90后有了一个更好的方式来寻找兴趣相投的人,并通过网络建立自己的社交。
因此,他们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上展示宅、丧、佛。而这恰恰相反,他们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上社交,线下面基。他们对信息获取和表达同样被线上化。
?
总结:
总体而言,90后的消费观念更加多元化、成熟和独立。他们逐渐摆脱上一代对大品牌的迷恋,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决定消费。
小编君认为,商家要想要生意永远持续下去,你不妨试着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并拥抱这90后庞大市场的新机遇。
本文来源公众号:餐饮行业时讯
021年,餐饮赛道在创投圈火了,从茶饮、咖啡、面食到串串、卤味、烘焙甜品等,各种小吃不断崛起,热门细分赛道一个接一个。统计显示,2021年餐饮赛道的平均投资额达3.61亿元,接近10年前的14倍;头部品牌店的品牌估值、单店估值不断刷新纪录。
尽管餐饮作为高频刚需的消费,获得资本青睐有一定的逻辑,不过,资本关注度高也会导致赛道过热。若继续按照传统“以烧钱换规模、以营销冲营收”的模式竞争,且不说能否持续获得食客的倾心,就餐饮赛道不断堆积的估值“泡沫”而言,很可能会被刺破,毕竟优质的创业者和公司是有限的。
餐饮融资持续火热
2022年开年不久,便有多家餐饮企业获得私募机构的融资。 1月9日,某酸菜鱼连锁餐饮店宣布获得A轮融资1亿元; 1月6日,某主打鸡肉餐饮的快餐品牌宣布完成Pre-IPO轮融资; 1月1日,四川某肥肠粉连锁店宣布获得A轮融资。
近期融资频现是餐饮赛道过去一年来融资火热行情的延续。《2021中国餐饮投融资大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餐饮业投融资额达到近年高峰,平均投资额达3.61亿元,接近10年前的14倍。另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食品饮料领域共发生投融资事件374起,占整个新消费领域投融资总数的45%,位居第一;融资金额超过431亿元,占新消费领域总融资金额的52%左右。
从餐饮赛道的投资方向来看,资本的重点已从2020年的线上品牌混战转向2021年的线下餐饮。如面食界的和府捞面、陈香贵,奶茶界的蜜雪冰城、沪上阿姨,小吃圈的喜姐炸串、夸父炸串,点心界的墨茉点心局等,均获得了大笔投资。企查查发布的《2021年五大“新餐饮”赛道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面食米粉融资事件超12起,新茶饮融资事件超14起,烘焙赛道融资事件超15起。
若将时间线拉长,资本并不是近两年才开始关注餐饮赛道,只不过此前并没有像现如今那么火热。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从融资金额看,2018年以前,餐饮行业投融资呈现整体增长趋势,自2018年开始投融资热度逐渐下降,但是在经历2020年疫情后资本热情再度高涨。从融资数量看,2015年是餐饮行业投融资交易笔数的高峰,此后一直呈下滑趋势;2021年交易金额超越2020年,但是交易笔数增幅有限,说明当前资本在餐饮行业的投资更加偏向单笔金额较大且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标准化易复制成为资本关注点
餐饮缘何再度受到资本追捧?那些受资本关注企业背后有哪些共性?标准化、易复制这两个关键词或许是答案。
从中西餐特点的对比看,中式餐饮通常面临“烹饪技术复杂”和“地域口味差异”问题,中餐的素材、菜系、菜品极其丰富,烹饪手法、工序复杂,口味区域性强难以全国推广,且多数公司的治理能力不强,现代化管理企业较少,导致中式餐饮集中度低,连锁化、迅速扩张难。
中式粉面、火锅、烧烤、卤制品等有望率先在标准化方面取得突破。资本的投资就是一个侧面印证。《2021中国餐饮投融资大数据报告》显示,从融资数量来看,快餐小吃,如粉面、卤味、米饭简餐等是资本最为青睐的品类。
以面食为例,2021年牛肉面最“香”。公开资料显示,从2021年5月到12月,仅陈香贵、马记永、张拉拉3个牛肉面品牌融资合计就超过5次,每轮融资金额均在1亿元以上。企查查数据分析师夏琼表示,涌入面食赛道的投资者中,不乏红杉资本、IDG这些实力雄厚的投资者。中式面食属于中餐中可标准化的极少数品类,极具规模化优势,但目前市场还未有面食餐饮巨头诞生,资本如此看好也许是带着一分“赌注”心理。
此外,数字化也在助力餐饮企业朝着标准化管理变革。有消费行业投资人表示,中国餐饮的数字化变革正在发生,餐饮企业的组织建设与经营效率日渐提高,尤其是数字化为门店的标准化管理带来了新的工具,促使其在供应链管理、预约消费、门店收银、会员运营、连锁能力、培训服务等方面,逐步发展为成熟的企业,帮助门店的管理从人工向数字化转型。
警惕投资过热带来“泡沫”
然而,受到资本热捧并不能代表这些餐饮品牌接下来可以高枕无忧。
对私募投资机构而言,任何赛道都没有常青树,餐饮产品需要不断升级,自身品牌也需要不断进化。分析人士认为,打造一家连锁餐饮企业,通常需要3种重要能力:极致单品打造能力、单店模型打造能力、扩张连锁能力,且还需要在不同发展阶段中不断迭代,仅具备其中一种能力很难持续在餐饮行业取得成功。
同时,资本也是把“双刃剑”。餐饮企业拥抱资本市场以后,除去本身的经营波动外,还会被资本市场的情绪左右,利弊因素可能均会被放大。如在新茶饮赛道投资最为火热时,2021年“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在港交所上市,然而其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也让投资机构们对消费投资的态度变得理性起来。
此外,单一赛道投资过热大概率会形成估值“泡沫”。目前,餐饮赛道已经经历过一轮早期项目筛选,优质标的已都被挑选过一遍,后进入者面临着较高估值“泡沫”。未来,一旦资本红利期结束,市场中仍存续着大量公司,它们之间可能会形成激烈竞争,届时“裸泳者将浮出水面”。
事实上,网红店一个接一个。面对餐饮消费市场的不断变迁,餐饮企业唯有持续探索新的事物、注入新鲜的文化和精神,在经营上做出改变,持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才能不被抛弃。私募投资机构应该做好投后管理,通过对被投资企业的帮扶,确保其在发展过程中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应以长远的目光看待企业发展,既不用过于悲观,也不用过于乐观,帮助企业穿越经济周期,实现持续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时报
饮生意人必读:餐饮店为什么要重视营销活动?
无论是任何与大众消费相关的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做生意,再也不能向以前那样守株待兔,坐等顾客上门的方式了,已经行不通了。经营者必须要学会并懂得如何开展营销活动,这一点至关重要。
餐饮店开展营销活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1.?提高知名度:通过各种营销活动,能让更多潜在顾客了解到餐厅的存在、特色和优势,增加餐厅的曝光度,使其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2.?吸引新顾客:富有吸引力的营销活动,如特别的优惠、独特的菜品推广等,能够吸引原本可能未考虑过该餐厅的新顾客尝试,从而扩大顾客群体。
3.?增加客流量:有效的营销活动能够激发顾客的兴趣和欲望,促使他们走进餐厅,从而增加餐厅在特定时期的客流量。
4.?促进消费:例如套餐组合、满减优惠等活动,往往能鼓励顾客增加消费金额,提高单次消费的营业额。
5.?增强顾客粘性:通过会员制度、积分奖励、生日优惠等营销手段,可以增加顾客对餐厅的忠诚度和依赖度,使他们成为回头客。
6.?塑造品牌形象:精心策划的营销活动有助于传递餐厅的品牌理念、文化和价值观,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在顾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7.?应对竞争: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营销活动是一种积极的竞争策略,帮助餐厅保持竞争力,吸引顾客选择自己而非竞争对手。
8.?促进产品创新:为了配合营销活动,餐厅可能会不断研发新菜品或改进现有菜品,推动产品的创新和优化。
9.?灵活调整经营:根据不同季节、节日或市场变化开展的营销活动,使餐厅能够灵活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营销活动对于餐饮店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是提升业绩、塑造品牌和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以下为您提供一些餐厅营销活动的案例:
案例一:
某中餐厅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团圆饭套餐”营销活动。套餐包含了丰富的传统中式菜肴,如烤鸭、红烧狮子头、糖醋鲤鱼等。同时,凡预订团圆饭套餐的顾客,每桌均可获得一份特制的年糕和一瓶红酒,寓意着“年年高升”和“红红火火”。此外,餐厅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红包和小礼品。活动期间,餐厅通过社交媒体、线下传单以及会员短信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吸引了众多家庭前来预订,餐厅在春节期间座无虚席。
案例二:
一家西餐厅在情人节推出了“浪漫双人套餐”活动。套餐包括前菜、主菜、甜品和两杯特制的情侣鸡尾酒。提前预订的顾客还能获得一束玫瑰花和一张免费的情侣合影照片。餐厅精心布置了浪漫的用餐环境,播放着温馨的音乐。通过线上情侣互动活动和线下海报宣传,吸引了众多情侣前来共度情人节,营业额大幅增长。
案例三:
一家火锅店推出了“生日特惠”活动。在顾客生日当天,凭有效证件到店消费,可享受全单六折优惠,并且为生日顾客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生日蛋糕。同时,邀请顾客加入会员,积累消费积分,积分可兑换礼品或下次消费的优惠券。通过会员系统和社交媒体的宣传,吸引了大量顾客在生日时选择该火锅店庆祝,增加了顾客的忠诚度。
案例四:
某自助餐厅开展了“亲子周末自助餐”活动。每个周末,家长携带儿童就餐,儿童可享受半价优惠。餐厅还设置了儿童游乐区,提供儿童专属的美食摊位。通过在周边学校、幼儿园发放传单和在亲子相关的线上平台推广,吸引了众多家庭周末前来就餐,提升了餐厅周末的客流量。
案例五:
一家日本料理店举办了“美食挑战赛”活动。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吃完一份超大份量的寿司套餐,即可获得免单,并颁发“大胃王”证书。活动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和短视频宣传,吸引了众多美食爱好者前来挑战,不仅提高了餐厅的知名度,还带动了其他顾客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