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后小崔常用的三种催收方式。
说说逾期后小崔最常用的三种催收方式。
1. 首先,逾期之后小崔会用电话以及短信等各种方式来吓唬你、忽悠你,这是他们最常见的方式。所以在逾期后如果没有钱还,就不用去理会小崔发的那些短信,也不用接他们的电话,更不用跟他们谈任何事情,因为他们目的就是让你立马还钱,可你没钱,注定谈不成什么。既然谈不了什么,解决不了什么,何必去理他?也不用去研究他发的短信是真是假,反正都是假的,这就是逾期后小崔对我们砍的第一板斧。
< class="pgc-img">>2. 小崔的第二板斧,有些老铁受不了,比较害怕,因为他会给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同事,甚至个别会打电话给公司骚扰公司同事或前台,目的就是想办法让你凑点钱,能还一点是一点。有人会说小崔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把工作搅黄了,把电话打到单位。其实小崔根本不在乎,因为他只负责你一个月,只要这个月能拿到业绩,有还款就有业绩提成,满足了,管你下个月怎样,有没有饭吃,有没有工作,跟他没关系,根本不会在乎这些。所以在他负责期间,他这一个月就会疯狂催你,会一直打电话联系你的父母、联系公司。所以解决办法就是提前跟父母讲一下,不要去接这种电话,一个都不要接,包括公司或你的同事,也就是那些紧急联系人,也不要去搭理他,只要坚持半个月左右。因为小崔就负责你一个月,从负责催你到催亲朋好友、公司也就半个月,基本上只要能扛住这前半个月,后面就没什么事了。
< class="pgc-img">>3. 第三个,小崔的第三个板斧就是会套路你,一不小心就会损失很多,他目的还是一样,就是为了忽悠你还一个最低或者怎样,然后他会说不起诉你,或者说下一期你可以自由还款,想还多少还多少等等,甚至直接承诺减免罚息等乱七八糟的,反正他下个月又不负责你了。他给你减免的承诺,下个月找他还有用吗?根本没用,对吧?所以和小崔谈协商、谈减免也是可以的,但首先口袋里要有钱。如果你有了,可以和他谈,因为有的小崔确实有官方授权,你可以和他谈协商减免,只要和官方客服沟通好还款方式、还款金额、还款账户,都确定好后就可以放心还了。所以只要能扛住小崔的三板斧,其实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也不用太担心,很多事都是我们自己吓唬自己,整天给自己找难受,没钱还的时候根本不用在乎,只要知道负债逾期只是民事纠纷就行,他也不会让你去踩缝纫机。只要懂这个,明白这一点,就安安心心赚钱,有钱了去谈协商,像前面说的怎么减免都不是问题。所以,不要整天提心吊胆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好吧。
店主卑微”催要1400元餐费2年,追讨欠款不该这么难
钱不是问题,信任才是关键
当一位女店主不得不以"卑微"的方式反复催讨1400元欠款时,我们应该反思的不仅仅是欠款人的不诚信行为,更应该深究这种猖獗的"老赖"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
2年前,一位顾客在这家店里消费了价值1440元的帝王蟹,却至今未能偿还。即便店主几乎每个月都耐心提醒,甚至用"哥"字来称呼对方,并用各种谦逊的语气乞求对方还款,但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推脱和借口。从聊天记录中我们不难看出,欠款人丝毫没有还款的诚意和责任心。
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恐怕与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和社会信用机制存在一些问题有关。一方面,目前的法律法规对欠款人的处置并不严厉,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另一方面,社会上的"老赖"越来越多,他们可以逃避信用惩罚,肆意拖欠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欠款人的道德风险。
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全国法院累积判决执行案件已超过1亿件,而仍有大量案件难以得到有效执行。这不仅给广大交易当事人带来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信力。作为一个民主法治的现代文明国家,我们必须坚决遏制这种不法行为的泛滥,为正直诚信的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店主的聊天记录我们可以看到,她已经尽到了最大的耐心和礼貌,但欠款人却视而不见、毫无诚意。这种情况下,也许店主应该开始采取更加坚决的维权手段,比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令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商家的合法权益,让这些"老赖"付出应有代价。
同时,我们社会也必须加快构建更加严密的信用体系和征信机制,对那些恶意拖欠债务的人实施联合惩戒,让他们无处遁形。我们要让所有的交易主体都能感受到诚信的力量,让那些违背诺言的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公平公正、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环境。
这位女店主的遭遇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反思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源,并为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打造诚信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定能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共同书写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不愿还钱的人 终将付出代价
我们必须承认,当前我国在法律执行、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导致一些不诚信的"老赖"肆无忌惮,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但我相信,只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必将能够彻底遏制这种行为的蔓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治。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失信惩戒制度更好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了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比如,对于严重失信的个人,将限制其参与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国家重大项目,甚至限制其购买机票和乘坐高铁等。
这些举措无疑是对那些肆意欠债逃逸的人的一记重拳。可以预见,一旦这些"老赖"被列入失信名单,他们将难逃法律的制裁,不仅在经济上蒙受重创,甚至还可能面临就业、出行等多方面的限制。
此外,近年来,各地也在不断健全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比如在湖北,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已经与公积金、社保等系统实现了全面对接,从而确保这些人无法逃脱惩罚。可以说,只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切实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相信一个更加诚信的社会就一定能够呼之欲出。
当然,仅靠法律和制度的硬性约束还远远不够。我们更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让诚实守信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追求。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斯文."只有让这种美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走向更加公平正义的未来。
这位女店主的遭遇无疑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行动,切实维护商家和普通民众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恶意拖欠债务的人无处遁形,为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这样的"老赖"现象必将从我们的社会中彻底消失。
中年危机,害怕失业、裁员怎么办?#
45岁,又经历了人生的再次离职。详情请看上篇。
临下班前接到老同学敏的微信,说约了东莞的另一位同学文,特地上来广州聚一聚。
我回复明天还需要上班,下班可以过去,约晚餐比较合适,并主动拉了小群,发了一些推荐餐厅,询问大家喜欢哪家菜系,地点是否合适汇合?
敏还奇怪我还在上班,问我的离职交接还没办完吗?
文才知道我被辞退处于离职交接过渡期间。
聚会地点订在了跑马场的一间素菜馆,毕竟是好久不见了,同学见面实在是分外亲热又有点生份,我们三人从事的是三种不同的职业方向,彼此间实在是各忙各的。但随着谈天开始又渐渐投机热络起来,再没有比校内更单纯的友谊,可以毫无防备和顾忌地倾诉各种话题。
我承认这些日子我是有些不快,毕竟这个年纪遭遇裁员,后面的工作和生活都不知何去何从?
面对敏和文,我也狠狠地吐糟了一把前期离职补偿公司的一些骚操作,并感慨不是不能翻脸走仲裁,只是实在是耗不起时间和精力成本,我自诩还是做了功课并在协商上做了一定的让步,拿到一部份可接受的条件圆润滚出去......
谈笑间一副稍有不甘,又不得不放下,不计较的的心态。
< class="pgc-img">>冷不防敏突然说其实我公司已经算厚道了,她上份工作之前也是遭遇裁员,但是经历非常不堪,不仅根本没有拿到补偿,还因原公司没有及时安排好对接人,被拖了两个月才交接离职。
暗升明抑,看起来甜的瓜早就烂了
敏在公司待了好几年了,对工作尽职尽责,尽管是单休,是还是经常需要在休息日琐碎地处理一些案例,虽然工作压力大,但也收到过不少感激的锦旗,这也是她总有点理想主义的坚持。
但是几次调薪升职总是轮不上她,当领导找她述职谈话,并明里暗里表示近期会有一些提职机会,提名她也需要一些实绩,可以先承担一些提职后工作相关经验,HR方面会同步向公司走升职流程。
这么一听,敏想终于等到机会了,领导语气这事就是定下来了,就是公司流程没这么快把职级发公告,但工作实际上可以按升任职级进行执行,团队人员也会安排调配给她带队。
HR很快安排了新的办公室工位,并告诉她因现在的人员手上都有要跟进的案例,她团队需要的助理还在招聘中,组员目前还需要调配。
当时她满心欢喜,并没有想到这个偏僻的办公室实际上已将她和原有的同事隔阂开来,除了手上原有的工作,领导下发了更多的项目事项,该有的团队组员却迟迟不到位。多次询问HR,都说正在安排,升职公告也迟迟没有公布。
领导却越来越严厉,敏面对一摊子事焦头烂额,要人手要人手,领导却脸色更不好看,一面说会跟HR那边催促配齐,一面又说敏这边事务积压会影响升职提报,马上需要项目进度让敏尽快安排,逼得敏没日没夜地加班。
< class="pgc-img">>小心成为背瓜的猹
短短半月,敏像吸干了精气。
偏偏这时领导又说总部这边马上会有人下来巡察,让敏将项目尽快上马。
敏气极,忍不住硬梆梆地怼回去,人手不到位,一个人也运作不起来啊!
这次领导倒是马上安排了两个人协办,却属于兼顾项目组,团队人员还是没有到位,并一再安抚敏,先把项目做出来。
敏无法,只能拉着这两个临时人员开始跑社区,这两人原也不是属于敏的组员,经常还有些其他事项被指派。
一次活动上,原本做为协作的两人,一个个被临时叫走了,现场人员开始混乱起来,起了推搡事件。
这次的事还是敏CALL了原来的同事过来救场,领导却大发脾气,要求写事件检讨。
这时敏已经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调职公告连个内部邮件通知都没有,人员迟迟不到位,不成熟的项目却被要求马上开展。
但HR将她拉到一旁,开始游说说这领导挺重视你的,一下出了这个事件也难怪,HR这边没安排上人员也是因为最近招聘不太理想,合适的人还没法到位。领导也是想出成绩,在升职提报时多给你争取,但这事出了,你毕竟是项目负责人,检讨报告也是要走个过场。也没什么大事,内部也是不上报的。
敏脑子也一下糊了,被HR好说歹说,在相关责任人那签字了。
< class="pgc-img">>绩效考核-变相降薪
季度考核,敏气疯了。
她拿着绩效考核表去找HR,HR却变了脸色,不紧不慢地盯着敏,手指敲了敲桌子上的绩效考核表,说上次检讨报告的事严重影响考评,并且这段时间虽然敏负担比较大,但是没出实效,原来的工作也停滞,这次考核也是从各方面综合了并且出了报告,都是有量有据的。
敏说她那瞬间简直想撕了HR,检讨报告的事情一环扣一环,敏相当被坑了。
这时原同事有看不下去的,暗示敏是不是得罪人了。
敏气不过,去找了领导,一开始还有点啜喏,毕竟从没跟上司理论过,也怕太生硬得罪人。
但想想这个季度的绩效工资奖金,不妨又感到委屈又心痛。
领导却反而指责敏没完成工作,造成项目失误,协调能力不足。
最后领导甩下一句,绩效考核结果已定,没有驳回的先例,况且敏是否也要反思下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 class="pgc-img">>原来有些逼辞早有预谋
从领导办公室出来,敏肉眼可见地颓靡,想想这段时间的付出,加班加到吐,竭尽全力却得到这么个结果。
想着能升职加薪,结果还一脚踩坑,扣了绩效等于变相降薪。
一时间对自己生起怀疑,是不是就是自己能力不足,才迟迟要不来人手,也没法强硬辖制管理好借调的协办人员......
午餐期间,原来同组的同事过来和她谈天,她忍不住吐了苦水,将领导说总部即将过来巡察,没人手没日没夜加班,还被逼上马不成熟的项目。
同事却很惊讶,因为这么多个部门根本就没收到过总部会过来巡察的消息或风闻,照说这种情况各组级之间肯定是要有预备整顿下风貌的。
敏心里喀噔一声,想起这段时间的事,处处透着不合规,不对劲的感觉。
可为什么呢?又不是宫斗,用得着这么对付她做吗?
同事又提起前段时间走的另一位同事,每季都被扣绩效,实在忍不下去自己离职的。
敏一愣,口里的饭菜顿时没了滋味。
< class="pgc-img">>图穷匕现
敏没想到,自己在公司工作多年,离开时会如此不堪。
HR终于还是约谈离职,并且态度强硬地以工作失职,摆出无赔偿方案。
所谓的把戏就是将上次的签名检讨证明工作失职,并提出不能胜任的解聘。
(这里插一句,敏也是没有详细了解劳动法,除非公司能证明造成重大损害,否则应该妥妥赔付2N)
前期公司搞的这一套阴谋,实在是让敏有点齿寒,这也是敏对公司心灰意冷的原因,这种手段敏自认玩不转,拖不起,不如另寻东家。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敏完全措手不及,完全没有邮件或书面性沟通工作量及人手不足方面的证据。同时根据劳动法如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也需要经过再次培训和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才能辞退)
我和文面面相觑,打工人打工人,非到万不得已怎么跟愿意跟公司杠上呢?更别说敏在这座城市异乡讨生活的女子。
虽然事情早已翻篇,敏也重新找到了工作,但我也认识到,我们平时对劳动法并没有深入了解,也缺乏保护自己权益不受侵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