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耶路撒冷/德黑兰8月9日电 现场直击|中东紧张局势下以伊街头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君清 王卓伦 沙达提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7月31日在伊朗境内遭暗杀身亡。此前一天,以色列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一处真主党目标,打死真主党高级军事指挥官福阿德·舒库尔和多名平民。
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誓言对以色列进行报复,人们担心大规模冲突一触即发。紧张局势下,新华社记者走上以色列和伊朗两国街头,探访当地社会生活所受影响。
以色列:生活井然有序 部署应急救援力量
以色列人久处“战争状态”,他们对可能到来的冲突似乎习以为常,但对战事久拖不决感到厌烦。
在以色列大部分城市,铁路等公共交通仍正常运营,商场、市场、餐馆也继续营业,超市的肉、蛋、奶、蔬菜水果等供应充足,物价平稳。
以色列经济中心特拉维夫的海边仍聚集着消夏的人。一名经营饮品店的以色列人告诉记者,街头的人群和顾客如今明显减少,大多数人并非感到害怕,而是对战事感到厌倦。
这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7月19日视察部队的画面。新华社发(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记者走访了以色列北部军事和工业重镇海法,黎巴嫩真主党曾多次威胁将袭击当地军事和重要民用设施。海法最大的两家酒店目前几乎被订满,酒店住客主要是追寻“新闻热点”的媒体人士和从以色列北部边境转移的居民。
从酒店房间俯瞰海法港,可以看到以色列海军舰艇和潜艇在海面和港口游弋,另有几艘装载“铁穹”防御系统的舰艇停泊在靠近港口的海面。
记者在酒店遇到许多从以色列北部边境撤离的家庭。一位父亲告诉记者,他和家人已经撤离9个月了,如今,位于北部边境的家里种的葡萄、柚子都已成熟,可自己无法回家,只能让别人帮忙采摘后带到酒店来,品尝一下“家的味道”。
目前,以色列国防军已在主要城市部署应急救援力量,以应对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可能发动的袭击。一种新型公共警告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可在大规模紧急事件发生时向受影响地区的用户手机推送警报。除边境的一些城镇外,以色列大部分地区仍为“绿区”,对人群活动、聚集规模未做任何限制。
伊朗:安保措施加强 反以反美情绪高涨
哈尼亚遭暗杀事件发生以来,伊朗政府加强了安保措施。首都德黑兰的街道上增设了临时检查点,巡逻安保人员也有所增加。整体来看,当地民众的反以反美情绪高涨。
哈尼亚遇害当天,德黑兰、大不里士、马什哈德、克尔曼等多个大城市举行民众集会游行,谴责暗杀事件,表达对巴勒斯坦的支持。伊朗民众对西方的沉默和双重标准表示愤怒,高喊反以反美口号,要求伸张正义并追究责任。
这是7月30日在伊朗德黑兰拍摄的伊斯梅尔·哈尼亚(中)。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8月1日,伊朗为哈尼亚举行葬礼。当灵车从德黑兰大学出发,缓缓驶向德黑兰市中心的阿扎迪广场时,上万人在德黑兰大学门前的路上列队向哈尼亚告别。民众挥舞伊朗和巴勒斯坦国旗,高呼谴责以色列和美国的口号。
德黑兰民众在街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暗杀行为是“恐怖主义举动,必将受到惩罚”。市民热伊扎伊说,暗杀行为侵犯伊朗主权,伊朗政府应对以色列进行适当回应。
伊朗人马赫卓说,哈尼亚在德黑兰“牺牲”是令人极其悲痛的事件,“相信其幕后策划者和实施者终将受到惩罚”。
两国民众:渴望回归正常生活
战事阴云笼罩下,两国民众心态虽有所不同,但很多人对尽快结束目前不正常的生活有着同样迫切的期待。
在特拉维夫经营饮品店的一名女士告诉记者,她的饮品店紧临地中海,店内监控记录下了也门胡塞武装对特拉维夫沿海建筑的一次无人机袭击。“我每天仍然坚持开店,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受影响,但战事如果继续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这里。”
7月25日,以色列民众在特拉维夫举行游行集会,要求政府尽快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协议,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并促使被扣押人员尽快获释。新华社发(贾马尔·阿瓦德摄)
在位于特拉维夫的以色列国防部对面广场上,反战人士经常集会呼吁停火、尽快释放被扣押人员。当地一名售卖咖啡的年轻人告诉记者:“我明年就要入伍,但我不希望战事持续下去。每天看到被扣押人员的家属心里很不好受,是时候达成加沙停火协议了。”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耶路撒冷老城的游客几乎销声匿迹,很多商店只能勉强维持营业。一名在当地长大的男子向记者吐起苦水:往日游客大排长龙的老城如今门可罗雀,没有了游客和收入,这样令人心碎的状况究竟还要持续多久?
在德黑兰,很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葬礼的普通民众也盼望回归正常生活。一些人表示,不希望伊朗进一步卷入已经深陷泥潭的巴以冲突,希望政府能用更多精力优先解决国内问题。
月13日,在一内地面食品牌位于香港铜锣湾的门店前,顾客排队等候进店用餐。新华社记者 褚萌萌 摄
新华社香港3月31日电 题:“北店南下”加速:新兴消费品牌布局香港放眼世界
新华社记者褚萌萌
香港复活节小长假,不少港人来了一场“畅游”大江南北的味蕾之旅,在家门口饱尝内地美食:四川的酸菜鱼、湖南的辣椒炒肉、东北的泥炉烤肉……
在香港,继“港人北上”之后,“北店南下”蔚然成风:以餐饮为代表,众多兼具传统与时尚的内地消费品牌正在加速入驻香港,在铜锣湾、中环、尖沙咀等热门商圈掀起热潮,成为内地与香港融合的新范式。
加速市场布局 奔赴舌尖上的期待
在九龙半岛约3.6公里长的弥敦道上,一路从北到南,不时可遇见颇具人气的内地餐饮品牌。
假日傍晚,旺角地铁站出口,鲜红的蜜雪冰城招牌下排起长队,附近还有同样人气十足的茶救星球、茉酸奶等店;再往南,木屋烧烤店内,暖黄的灯光照亮约30张木桌,几乎座无虚席;道路尽头一家商场里,不少顾客在店外闻着酸香味等候许久,才能吃到嫩滑的太二酸菜鱼。
3月23日,在太二酸菜鱼位于尖沙咀一商场内的门店外,顾客排队等候进店用餐。新华社记者 褚萌萌 摄
“我们在香港是有群众基础的。”广州太二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总经理陈曦道出不少同行的心声。
自2023年初内地与香港全面恢复通关以来,瞄准潜在消费需求,内地餐饮品牌随后掀起来港经营风潮,一年多来已有20余家进驻,另有数十家品牌完成注册,涵盖中式快餐、地方特色菜、茶饮、糕点等丰富品类。一些品牌还结合香港食性做出调适,如增加港式花胶鸡的火锅汤底等。
太二酸菜鱼就是其一,公司于去年底在全港一连开了4家门店,还计划未来每年增开3至4家,最终达到约15家的规模。
“香港人越来越能吃辣了。”这是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旅游及款待行业总裁黄思敏近年来的直观感受。她在引进内地企业的过程中体会到,随着双向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港人乐意探索更多内地菜品和创意小吃。
加速消费升级 抢立全球时尚潮头
一只头戴皇冠、身着红色披风的白色雪人形人偶,去年底进行了一场快闪式的港风citywalk:坚尼地城的海边、烟火气十足的旺角街头、鳞次栉比的老式居民楼等处,都留下了它的身影。
在社交平台上,香港网友纷纷追随这一名叫“雪王”的蜜雪冰城品牌形象打卡同款拍照机位。带着憨态十足的微笑,“雪王”在该品牌香港首店开业期间完成了一场成功的营销。
3月23日,在蜜雪冰城位于旺角的一家门店外,顾客排队等候点餐。新华社记者 褚萌萌 摄
业界人士指出,这样独特的消费体验,是近期来港的内地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总体感受。这些新兴消费品牌拥有一系列共同特点,如关注消费需求及模式、产品的创新,具有较高的连锁化智能化水平,致力于品牌形象的打造并寻求在品牌与消费者间建立深度连接……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指出,近期来港的多数内地餐饮品牌在食材供应、餐品制作、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很重视标准化,且多使用电子支付、自助点餐机等设备,既有利于提升利润,也能够丰富消费体验。
和美食共享“来港热”的还有引领消费时尚的多样化内地品牌,如盲盒品牌泡泡玛特、电动汽车品牌比亚迪、潮流网购平台得物等。这些品牌在时尚荟萃的香港,正赢得全球潮流达人的青睐。
“香港人很爱赶时髦的。”黄家和说,相信内地品牌能够在满足香港消费者之余,激发本地业界革新动力,为香港经济增添活力。
加速融合出海 联通内外放眼世界
在繁华的铜锣湾,一家名为绝味的小店当立街头,店内一盒盒色香俱全的中华卤味小吃,挑逗着往来的世界各国旅客的胃口。
“我们在协助推广时惊讶地发现,很多居港欧美人士喜欢吃麻辣的鸭舌鸭脖。”黄思敏说,自2017年,这家来自湖南的品牌在投资推广署帮助下已在港开设40余家门店,并从此出发入驻新加坡、加拿大等地。
3月23日,在一内地麻辣烫品牌位于香港中环的门店内,几名外国顾客在用餐。新华社记者 褚萌萌 摄
“作为较早出海的新兴企业,我们在向其他品牌介绍经验时都会指出,香港是出海布局最好的第一站。”陈曦说。
黄思敏介绍,对于内地品牌来说,香港通道具有多重优势:拥有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和商业环境;展会、论坛等活动丰富,有机会与全球行业伙伴达成合作;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融资能力强大,如泡泡玛特、海底捞等品牌均在进驻香港后于港交所挂牌上市……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程度不断增强,企业出海获得更为协同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撑。陈曦介绍,太二酸菜鱼香港门店采用与内地统一的采购渠道,大部分食材都直接来自大湾区内地城市。
“在香港开一家店就相当于开设一个橱窗,可以向全世界展示内地品牌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黄思敏说。
岛网7月18日讯(记者 孙贴静)今年以来,市南区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有事找代表”品牌创建活动,将企业发展所需、社区居民所急、百姓群众所盼与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充分融合,实现了“有事找代表”和“代表有作为”的一体化推进。
找代表,助发展所需
随着辖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持续推进和商文旅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辖区住宿餐饮商户对企业经营相关法规政策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此,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主动联系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以“携手普法入户 助力企业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专题宣传、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
此次活动先后走进地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海边客老街客栈等重点住宿餐饮企业,向商家赠送《民法典》和《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围绕依法经营、依法维权开展政策宣传,解答日常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听取了他们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既是围绕企业商家需求的一次精准服务,更是对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老城复兴的一次问诊把脉,为街道社区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打开思路、提供助力。
找代表,迎群众所盼
“社区的活动非常丰富,我们还希望能有更多红色文化活动走进社区。”市人大代表、青岛市文化馆馆长陆玲在观海山社区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中了解到群众所盼,发挥所在单位青岛市文化馆的资源优势,以《音乐经典里的“中国红”》为主题,策划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文化馆服务宣传进社区活动。
活动中,陆玲代表邀请社区居民走进文化馆大讲堂参加互动式讲座《毛泽东诗词的音乐意象》,居民们踊跃发言背诵毛泽东诗词,老师配合诗词深入剖析毛主席的伟人精神和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陆玲代表表示,通过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参加接待日活动,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群众在文化方面的期盼与诉求,并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找代表,解居民所急
近日,区人大代表、中山路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惠玲近日接到社区居民来电,天津路32号楼上有石块掉落,将楼下雨篷打碎,希望能及时排查问题原因。王惠玲马上前往现场,经了解,因三楼的酒店外墙造型为突出石材,年久发生风化导致了石块掉落。
王惠玲立即联系酒店负责人,要求其连夜联系吊车及施工人员,尽快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造型。为避免吊车施工堵塞交通,王惠玲又现场联系交警部门配合疏导车辆,组织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做好周边商户及居民安抚和引导,当晚彻底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履职为民始终是我们的初心所在,不管到多晚,群众的忧心事解决了,我才能安心回家,才能对得起‘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承诺。”王惠玲代表表示。
下一步,市南区人大常委会将通持续搭建好代表联系群众平台载体,丰富代表依法履职形式,深化“有事找代表”品牌内涵,优化代表反映事项办理质效,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