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65天
一天24小时
在你最需要的时刻
在我们看不到的黑暗中
他们的警徽总会闪光
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防控
和维护安全稳定工作中
他们不辱使命、担当作为
疫情就是警情
在这场战役中
169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
————————————————————
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收官之年
他们始终奋战在扫黑除恶一线
黑恶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累累战果令人鼓舞
截至目前
“逃犯清零”专项行动
境内目标逃犯全部归案
推动攻克2015年前
陈年积案命案8万余件
4.09万名黑恶势力犯罪嫌疑人
慑于强大攻势而投案自首!
————————————————————
2020年,不一样的高考
在疫情和汛情叠加的双重压力下
他们严厉打击涉考违法犯罪
为考生开辟身份证办理
等绿色服务通道
全力护航平安高考
————————————————————
每一次执行任务
几乎都是血雨腥风
每一次告别
都可能有去无回
————————————————————
他们是警察
一生却几乎不穿警装
他们会以
不同面目出现在你面前
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一支维护国家安全的
“隐蔽尖兵”
————————————————————
他们是老百姓需要帮助时
能及时出现的那束光
————————————————————
帅只是表象
责任与担当才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据不完全统计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全国仅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
就有1.6万余名民警因公牺牲
其中3700余人被评为烈士
明天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让我们一起致敬
这些时刻用生命和热血
守护你我平安的平凡英雄!
————————————————————
监制:朱永磊 翟子赫
策划、文字:卢俊宇
海报设计:程媛媛
山,奇秀结庐在人境,山河历史共见,中外文明交织,更浸润着中国人温暖浪漫的爱情记忆。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庐山将如何续写关于爱情的记忆长篇?将于9月19日-9月25日在江西庐山举办的第五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会给你答案。
本届电影周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电影局)、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共庐山市委(庐山管理局党委)、庐山市人民政府(庐山管理局)承办,中国电影资料馆、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西省影视家协会大力支持,活动全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呈现,旨在以央地联动模式打造专属“庐式”浪漫,助力九江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力做实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
影旅融合,焕新经典
第五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以“影旅融合”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了有情绪价值、互动传播价值的主题——“庐山,做你的爱情靠山”,从“初相爱”、“长相依”、“终相守”3个爱情的不同阶段结合庐山诗词文化,与庐山文旅场景进行呼应。围绕庐山的“爱情靠山”视角,本届电影周还策划了新意十足的“山盟海誓光影启动会”、“庐山爱情电影之夜盛典晚会”、汇聚中外光影佳作的系列爱情主题电影展映、全新亮相的“新片推介会”、“庐山国际影人论坛”、“央视频会客厅”等精彩内容,以及紧密结合庐山文化与电影产业展开的一系列线上线下联动的活动,邀请观众、游客在山盟海誓之中汇聚古往今来的浪漫,共同缔造“观众的电影周、游客的电影周、庐山的电影周”。
在庐山,以影遇爱、以影续爱。通过“影旅融合”的策划思路,本届电影周将为庐山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成为传播庐山文化、助力庐山电影产业文化发展的新引擎和实现“影视+旅游”双向奔赴的新典范。
视影融合,总台助力
今年,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舰新媒体平台央视频为“根据地”创新打造一系列电影活动,在线上线下全方位为广大影迷朋友们掀起一场浪漫狂欢。
9月初,第五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专属央视频H5专题页将率先上线,为影迷实时更新相关电影活动最新动态及精彩视频,在增强电影周活动互动性的同时,集中展现庐山风采。此外,电影周还将为线上观众提供一个参加系列爱情主题电影展映的“窗口”,在第五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央视频H5专题页内邀全网观众抢“鲜”看经典中外爱情影片,享受秋日浪漫。
可以预见,本次央地合作不仅将放大电影周的知名度、影响力,还将开创庐山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局面。
一机游庐山,诚意满满
为邀请更多年轻朋友来庐山相会,庐山秉持开放办节理念,将在电影周活动期间在庐山风景区“一机游庐山”微信小程序发布多种优惠福利,开放线上预约,邀请观众、游客参与到电影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
系列爱情主题电影展映将通过“初遇爱·以影遇爱”、“长相依·以影予爱”、“终相守·以影续爱”三大主题,汇聚20部中外爱情电影佳作,带给观众贯穿不同爱情周期的感官体验,让观众领略跨越国界的浪漫韵味。观众、游客可通过电影周官方票务服务平台猫眼APP进行购票。
2002年,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作为影片放映影院的庐山恋电影院也由此闻名。本届电影周中,庐山恋电影院也将焕新回归,展映多部中外影片。电影周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也让本届电影周汇聚了多国影片,观众将在系列爱情主题电影展映中体会不同国家独特的爱情表达。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法文化旅游年这个特别年份,电影周主办方还将诚意邀请法国多部影片来庐山展映,其主创及代表团队也将进行现场交流,让观众体验“庐式浪漫”与“法式浪漫”的璀璨碰撞。
新片推介会,除了将让观众提前感受全新的国产爱情电影,倾听主创们对当代爱情电影、中式浪漫美学的解读分享,还将进行法国爱情电影中国首映,让观众领会“中法”不同的爱情哲学。
“庐山国际影人论坛”将为庐山汇聚中外名家,打造专家智库,以“影旅融合”为主题,分享经典案例,推动中外各国在爱情电影、影视与文旅协同发展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庐山爱情电影之夜盛典晚会”将在庐山实景中致敬经典,以电影音乐为线索,引领观众穿越古今中外,开启星光璀璨浪漫之旅,走近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庐式浪漫”。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推出的独家官方访谈节目央视频会客厅“第五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特辑”,将以庐山为客厅,广邀影视名人嘉宾,感受庐山的悠然之美、触摸庐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今情缘·陶渊明谈现代爱情观”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专题播客节目将为观众揭秘陶渊明千年前的诗文里蕴藏着中式爱情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对庐山的一见倾心;白居易在庐山大林寺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或许可以代表着兜兜转转但终将到来的爱;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选择另一半,何尝不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当银幕经典遇上庐山文化,会碰撞出什么样的中式浪漫呢?9月19日-9月25日,让我们期待纯美的爱情故事、动人的中外文化、浪漫的家国情怀,在庐山光影之中交相辉映,顶峰相见!
来源:第五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
原标题:《“庐山,做你的爱情靠山”——第五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9月19日浪漫启幕!》
士给人的第一印象大致是美丽的山水、精密的钟表、发达的银行,瑞士文化的名声虽不及旅游、钟表和银行业响亮,但是文化对经济社会,特别是对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瑞士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还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文化产业:重振仍有挑战
据瑞士联邦统计局资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2018年,瑞士文化产业(文化经济)领域共有63639家文化企业、66122个工作场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文化企业约占企业总数量的10.5%,工作场所约占9.6%。在文化企业中,占比较多的是造型艺术类企业,约为30%,其次为建筑类,占21%,表演艺术类,占16%。在文化行业中,男女不平等现象还比较明显,表现在女性收入普遍低于男性。
在文化经营领域(即没有公共财政支持的企业和私人企业),2018年创造价值共约152亿瑞士法郎,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2017年欧盟27个国家的相应数据为2.3%)。最大的创收领域是图书和报刊出版、音像和多媒体、文化遗产和建筑业。
文化活动丰富,民众参与热情高。2018年,全国1100多个博物馆吸引了1330万人次参观,近30个主要剧院吸引观众140万人次;2019年,10个大型音乐艺术节共有120万人次参加;根据2020年瑞士文化统计手册,截至2020年,瑞士共有世界遗产12项,总共有3920个基金会参与到文化和休闲行业中去。
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瑞士文化产业受到严重影响。据瑞士联邦统计局2021年5月的数据,2019年文化产业从业人数为31.2万,2020年下降到29.8万,下降幅度为4.7%。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之前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平均每年增加幅度为1.3%。该统计数据还指出,其中女性从业人数下降了4.8%,男性下降了4.5%;短时工作制人数下降了8.5%,全时工作制人数下降了3.1%。文化产业从业人数的下降幅度是201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
在上述统计中,文化部门的文化工作者,如乐团的音乐家,数量下降了1.8%;文化部门的非文化工作者,如剧院的财务人员,下降了6%;非文化部门的文化工作者,如银行的设计师,下降了7.8%,且第三类人群所受影响最大。
统计数据显示,文化产业中的兼职人员、短期合同者、入职不久的新人所受影响很大。城市文化工作者与乡村同行相比,其所受损失约为后者的1/3,城市文化工作者如音乐界人士,可从剧院、歌剧院或音乐厅得到公共财政补助。瑞士联邦统计局负责文化事务的负责人称,瑞士已有15%的文化工作者转行,对疫情后他们是否重归文化行业并不乐观。
实际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瑞士联邦政府就较为迅速地采取了应对措施,2020年3月13日,政府公布了用于文化行业的紧急救助资金计划,拨出2.8亿瑞士法郎,以减轻疫情对文化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据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用于文化产业的紧急救助资金计划具体构成包括三部分:一是紧急援助,其中的1亿法郎用于非经营性文化企业,其余2500万法郎用于文化工作者;二是停演补偿,1.45亿法郎用于经营性、非经营性文化企业和文化工作者个人;三是社会项目,1000万法郎用于补助各类业余文化协会。
据瑞士信息网报道,文化救助资金在实际发放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政策信息的不明确、不透明,政府部门的官僚作风,自由职业文化工作者无资格获补、补助额过低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发放的实际执行效果。
旅游业:复苏还要靠文化
对游客而言,瑞士之所以吸引人,除了以阿尔卑斯山为中心的自然山地风光,多样性的文化活动也为其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对于到瑞士旅游的外国游客来说,较受欢迎的旅游项目是参观名胜古迹,占外国游客总数的27%,其他依次为:参观教堂占26%,参观博物馆和展览占21%,参观宫殿和城堡占19%,参加其他文化活动占7%。
各地通过举办艺术展览、音乐会、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发展特色文化,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巴塞尔是一座以工业和贸易出名的城市,近年来打出了“文化无极限”的对外宣传口号,以创建瑞士“艺术之都”和“建筑之都”为目标。在3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建有40多家博物馆和艺术馆。由知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的贝耶勒美术馆、汀格勒博物馆、绍拉格展览馆等,使巴塞尔一跃成为欧洲最有文艺气息的城市之一。巴塞尔艺术展还吸引了全球数千家画廊和收藏家。据巴塞尔旅游局统计,文化旅游与会展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博物馆每年吸引游客100多万人次。
自2000年以后,卢塞恩就将文化纳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随着卢塞恩文化和会议中心开张、3个艺术节整合、卢塞恩音乐节乐团组建,卢塞恩不但奉献了更丰富的音乐系列产品,还不断举办各种现代艺术展,为游客提供了更有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
凭借两座摄影博物馆、两个现代艺术馆,温特图尔市旅游局与文化机构建立了密切的网络合作。旅游部门从开始就介入具体文化项目,参与策划、提建议,将文化项目纳入当地旅游产品整体营销方案,比如,与铁路公司合作、售票以及国际媒体宣传推广等。
一些缺少艺术资源或古建筑的城市会通过挖掘本地资源,举办文化娱乐活动,如举办露天音乐节、传统艺术节等吸引国内外游客。据统计,总面积仅4.13万平方公里的瑞士共有400多个露天音乐节,位居欧洲国家前列。据瑞士演出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举办商业性音乐节1900场,吸引国内外观众550万人次,营业额达3.82亿法郎。同年举办的非商业性音乐节共计1000场,吸引观众共57万人次,其中,知名的卢塞恩音乐节就吸引了古典音乐观众近10万人次。
后疫情时代,瑞士希望更多地发挥文化的作用,加强文化宣传,以文化产品、文化景观吸引国际游客,促进旅游业复苏。
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