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5日晚间,美团点评(3690.HK)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受今年1月下旬以来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团一季度营业收入16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12.6%,经营亏损为17亿元。
受疫情影响,美团本季度两大主体业务面临严峻挑战。其中,餐饮外卖一季度收入同比减少11.4%至95亿元。到店、酒旅业务受影响收入同比下降31.1%至31亿元,经营利润同比环比均出现下降。以生鲜零售为代表的非餐类消费需求迅速增多,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9%至42亿元。
备受外界关注的佣金话题,财报显示,到店业务佣金收入同比和环比分别大幅下降50.6%及62.6%。
餐饮外卖营收下滑11.4%
餐饮外卖是美团起家业务,但受疫情影响,营收出现下滑。财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美团餐饮外卖业务的交易金额715亿元,同比减少5.4%。 餐饮外卖日均交易笔数15.1百万笔,同比减少18.2%。每笔餐饮外卖业务订单的平均价值同比增长14.4%。
因此,餐饮外卖业务第一季度,收入95亿元,同比减少11.4%。录得经营亏损7090万元,而2019年第四季度则录得经营溢利4.83亿元,而经营利润率则由正值3.1%转为负值 0.7%。不过,餐饮外卖业务经营亏损同比收窄,经营利润率同比改善了0.7 个百分点。
财报显示,受疫情影响,自1月20日至2月20日,餐饮外卖业务的订单量急剧下跌。2月20日之后,随着全国各地有序复工,越来越多餐饮商家开始恢复营业,而消费者的需求亦逐渐恢复。但订单量在3月底前仍未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餐饮外卖日均订单量同比下跌18.2%至1510万笔。
疫情期间,整个餐饮行业都面临挑战。美团介绍,仍选择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优质商户提供免佣返佣、补贴及免费流量等多种支持;同时,通过加快更新产品服务,协助商户以数字化运营及营销手段降低损失。在特殊时期,外卖业务成为广大餐厅主要收入来源,更多的品牌餐厅开始通过美团开展外卖服务,仅一季度就有超过五成必吃榜餐厅上线外卖,行业线上化趋势明显提升。
近期数据显示,美团推出的一系列助复苏举措开始显现效果。3月底最后一周,已有超7成商户的外卖单量恢复至疫情前的60%以上,还有3成商户外卖单量完全超过疫情前。
到店、酒旅业务营收下降31.1%,到店佣金同比下滑50.6%
疫情之下,到店、酒旅业务影响巨大。一季度,美团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收入 31亿元,同比下降31.1%。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经营溢利6.8亿元,同比下降57.3%、环比下降70.8%,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7个百分点至22.0%。
疫情期间,与餐饮外卖部分相比,到店业务面对更严峻的挑战,并且该部分的恢复明显落后于餐饮外卖业务。对于外界关心的佣金部分,面对疫情影响,美团到店业务佣金收入同比和环比分别大幅下降50.6%及62.6%。
此外,到店商家在线营销的需求也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尤其点击付费类在线营销产品的销售受到了阻力,而该产品上一个季度贡献大部分到店在线营销服务收入。相比之下,订阅类在线营销服务收入所受影响较小,贡献2020年第一季度在线营销服务总收入的大部分。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下降8.2%,环比下降39.8%。
疫情重创旅游行业,美团酒店业务亦受疫情严重影响。一季度,美团国内酒店消费间夜量同比下降45.5%,环比下降61.0%至4280万。
到店、酒旅方面,美团持续与更多城市联合推出消费券,发放领域也从餐饮不断扩大到酒店、住宿、商圈等更多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数据显示,在“安心”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全国优质商户的订单量增长达61.6%;平台“安心住”酒店商户间夜量3月底同比已恢复约九成。
美团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联合酒店、民宿及景区,积极促进旅游行业复苏。此外,美团近期启动了“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通过数字化助力小店实现复苏,其中5月首周平台上小店订单量相比2月首周就增长了28倍。
买菜、闪购等新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9%
在餐饮外卖,到店、酒旅业务双双下滑的情况下,以生鲜买菜、共享出行为代表的新业务逆势增长。一季度,美团新业务及其他部分的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4.9%。此消彼长,新业务营收超过到店、酒旅业务。
但毛利率依旧不高,财报显示,按季计算,新业务及其他部分的经营亏损由2019年第四季度的13亿元扩大3.4% 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14亿元。经营利润率由2019年第四季度的负值21.7% 扩大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负值32.7%。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经营亏损同比收窄, 经营利润率改善了32.3个百分点。
财报提到,该部分营收主要由于美团闪购及小额贷款业务收入增加所致,部分被网约车服务及B2B餐饮供应链服务收入减少(皆受疫情影响)所抵消。
财报称,疫情对大部分新业务造成严重干扰,包括共享单车服务、网约车服务及B2B 餐饮供应链服务。然而,食杂零售业务继续向消费者提供稳定的供应, 并高效地配送高质量的新鲜农产品和其他日用品。
第一季度,在平台模式下推出一个独立的品牌,名为“菜大全”,赋能传统农产品市场进行数字化运营,并更高效率地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生鲜食品。
5月19日,美团配送魏巍在接受新京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非餐饮品类占比在疫情期间创下了新高,而生鲜会成为下一个爆发点。疫情让到家业务、跑腿业务按了提速键,现在整体看来发展还是非常好。
目前,美团旗下有美团买菜、小象生鲜等生鲜业务。此外,随着国内疫情趋缓,美团加码共享充电宝业务,加快共享电单车业务布局,未来或许也会为新业务营收贡献力量。
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世辉
今,外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外卖商家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许多商家都面临订单量骤减的难题。在此,我将向大家揭示外卖订单量下降的原因,希望各位商家能牢记在心。
< class="pgc-img">>首要原因:负面评价聚集过多。
首先,我想分享两个关于差评的重要信息。第一个是,平台评估差评的标准是差评所占比例,而不是具体数量。第二个是,差评的影响是短期的,只会持续约7天左右。由于店铺运营时间越长,难免会遇到几次差评。这种情况有时是偶然的,但也有可能是由于某一天后厨房出现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此外,天气原因导致超时订单增多也会引起差评。特别是一星差评对商家的短期销售影响最大。根据业内人士的统计数据,一家每日销售60单的外卖店,如果一天内收到两次差评,曝光率就会从第二天开始下降10-20%。但对于每天销售100单的店铺来说,同样数量的差评属于正常范围,对店铺的影响较小。
商家可以积极争取更多的好评,通过提高好评数量来弥补因差评带来的影响,因为曝光率是根据差评比例来确定的。通常来说,好评数量是差评数量的两倍。此外,商家应该在7天内加强管理工作,避免差评再次出现,并将不良影响控制在7天之内。
< class="pgc-img">>第二个原因是,出现了新的竞争对手。
如果商家自己的经营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是外部因素对问题产生了主要影响。
最近,周围涌现出一些实力强大的新商家。尽管现在同价位和同口味的商家都可能成为竞争对手,但对商家影响最大的往往是同一品类且菜品重叠较高的店铺。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可以利用分类和搜索功能进行比较研究。
在外卖平台上,商家若购买店长功能,便可使用“同行对比”和“行情看板”功能。这样商家能随时了解自己在同行中的排名情况,并通过这一功能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商家可从多个方面,如优惠活动、菜价等,考虑更多维度的对比。
提议:我们不推荐参与价格战,而是应根据商家的实际情况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错位满减、调整热销商品的价格、扩充产品种类等,来解决订单量下降的问题。
< class="pgc-img">>第三个原因:长假结束后,没有及时调整运营节奏导致排名权重下降
在节假日期间,消费者和商家的日常生活习惯都会发生改变。这段短暂的时间也可能导致店铺失去一些老顾客。以春节长假为例,那些决定继续营业的商家将在节后获得更好的排名。
我们建议商家推出全新的产品和套餐,增强店铺的营销活动并提高其多样性。同时,采用精准的营销策略来有针对性地吸引老客户回归。例如,可以在广告投放中实施定向召回,吸引老顾客回到店铺。
< class="pgc-img">>第四个因素是外卖进入淡季,导致整体订单量下降。
一般而言,外卖行业在夏季(7-9月)和冬季(12-2月)会迎来高峰期,因为顾客更倾向于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如雨天、雪天、大风天等)点外卖。而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外卖订单的数量相对较少。此外,周末和节假日对以办公楼用户为主的外卖商家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老板积极与当地经理进行沟通,了解商圈单量整体下降的情况。如果其他商家的生意也在下滑,那么对于一些同时提供堂食的商家来说,需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发挥互补作用,以实现店铺利润最大化。另外,依靠外卖为主的商家也可以考虑增加促销活动,调整菜单,增加应季菜品,提升服务质量,并做好评价管理等措施。
< class="pgc-img">>如果您想获取更多有关外卖运营的技巧,请关注我们。
<>炒饭为主的品牌创始人张龙,国庆节后的第一天,订单量从500降到15单,外卖排名也下降了不少,连续2天后,自己的外卖客单量逐渐下滑,从15到7再到2,外卖做不下去了,闭店!!!
这是2017年国庆节过后发生的事情
是不是有人做了手脚,有人恶意破坏?
被竞争对手击败了?
平台数据出现问题?
像这样问题的,2018年国庆节,会不会再次重现?
国庆7天,什么原因导致了我的排名突然降低?
国庆期间,该不该营业相信很多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面对大把大把的客流量,正好趁此机会提升知名度,增加客户存量。因此做了很多优惠活动,提前宣传,发动周边。然而,节假日,你注意到商户排名情况吗?
国庆期间,对商户而言,外卖销量的多少、转化率、评价等对节后的排名影响很大。
稻草爸爸外卖代运营区域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在国庆7天内不会冻结商家评分和销量。因此国庆关不关店将影响商家排名:
①外卖平台上平均7天一个周期更新商家排名。
②同一时间内交易订单和交易额减少,平台会自动降低排名权重;
③商家营业状态——“营业中”or“休息”,影响排名权重和推荐量;
④营业数据,平台大数据会综合很多维度,据此评价商家店铺质量,如果假期内营业数据为0,影响平台判定店铺质量的高低,后期的曝光和推荐量会减少。
因此,国庆期间,店铺的排名降低,严重影响店铺的排名和订单量。
国庆后,店铺排名降低,我该怎么办?
假期运营,各个商家都备有策略,综合各方面我们总结了提升排名的几大要点:交易订单、转化率、售后服务等
1 尽量保证营业状态设置为“营业中”
尽量在国庆营业,当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识别你的营业状态,会积极关注推荐和给予评分。
2 打折促销,更加注重服务
考虑到国庆假期人们的休闲心理,举办能使顾客积极参与的活动,拉动顾客眼球,带动订单和交易额。
其中主打轻食的超能鹿战队,品牌创始人穆子龙告诉记者:放假期间,外卖客单量会减少,但是依然会保持营业。做贺卡、节日祝福类的活动保持活跃度,等国庆假期过后就正常营业。
3 国庆假期后两天提前开业,线上线下齐发力,加强推广
在假期即将结束的前两天,积极开业营业,同时扩大宣传,增加流量渠道,比如微博、微信、短信、邮箱、传单、海报,各种通讯平台,全部发动。
前期的预热,中期的推广,后期的执行,环环相扣,把握每一个消费群体。吸引目标客户群,增加点击量,同时发动忠实客户群,建立共有朋友圈,时刻推送商家活动信息。
4 保证配送团队
假期期间,沟通好配送站运送情况,考虑到部分配送员因休假导致的人手不够问题,进行前期协调,保障配送服务体验。
针对配送问题的解决,其中魏蒸品牌创始人魏英明就表示,国庆节长假期间我们大部分店会受到放假影响,以往国庆长假外卖订单多来自新客户,因此,针对外卖将提前沟通配送站运力情况,如有配送站人手不够(放假)每个店会自配1-2人的应急配送小团队。重点在线上宣传方面,配备关于国庆节的宣传素材和文案,来吸引长假的新客户和旅游人群。
5优化推出产品菜单,增加服务体验
根据假期的天气状况、优惠力度、消费人群,适时调整菜单,更新店铺界面,吸引顾客下单。
一面派总经理黄总告诉记者,以往的数据相当可观,因此许多客户要求我们正常营业,近期一面派正在筹划推出产品结构策略,包括服务体验以及常态管理机制,再加上提升服务,调整常态管理。
假期对外卖商家来说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忙的不可开交的人流充斥着整个行业市场;另一方面,如何保证节后外卖平台上排名的进一步提升则是面临的难题。总之,积极应对,做好管理和各方面的配合,才能保证问题不再重来。
2
国庆小贴士
1. 备好货源,提前开业,保证产品供应
2. 做好B计划,一旦骑手配送出现问题立即拿出第二方案
3. 与老客户建立群聊,发布活动通知,调动客户积极参与度
4. 根据天气状况,合理优化菜品,增加服务体验
5. 关注平台营业状况,时刻为运营状态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