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知的原因,在国内一线城市,房租和用工成本高企,竞争的烈度和市场的饱和度非常充分,包括1點點的很多头部品牌已经放弃高举高打的战略,业务下沉,大力拓展二三线城市。
但这些区域的市场情况到底如何?我们选择了常州作为指标城市来进行观察。
1
为何说常州具有指标意义?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和通用标准,依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现代城市被分成六个级别:
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评估城市的商业魅力。
< class="pgc-img">>国内二线城市有30个,常州居于其中的第十三位,位于中间位置。在五个维度上,既没有赋值和加权,也没有被减权。
从商业价值的角度,为平均值水平,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一个区域的商业现状、活跃度和潜在价值。
所以从以上分析来看,常州具有指标意义。
2
这个城市奶茶到底有多火?
< class="pgc-img">>先来看一组数据:
大众点评数据
常州包括金坛、溧阳一共有4000多家奶茶店。2017年该市常住人口为471.7万,每万人奶茶店拥有量为8.5家。
这与国内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的有关数据还有较大差距,例如,长沙为76家,北京为34家,上海为51家,深圳为124家,广州为93家,等等。
口碑数据
2017年,常州人均奶茶消费达到80元,仅低于上海、杭州、宁波、贵阳、苏州、福州、南京、深圳和广州,在全国居于上游。
从以上两个维度分析,常州的奶茶消费力不小,市场空间巨大。广而论之,国内30个二线城市、70个三线城市是奶茶市场竞争的蓝海。
再开实地考察:
常州新北区万达金街
被奶茶爱好者戏称为新北区“奶茶一条街”,不到500米的商业街内,一共有23家奶茶店。不少排队购买奶茶的消费者笑称,“奶茶是我的续命水。”
< class="pgc-img">>兰陵九洲新世界地下一层
有16家奶茶店。这里自称为常州奶茶店密度最大的地方。
根据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不包括咖啡和水果鲜榨类水吧,目前常州大型商业综合体,奶茶店数量都超过15家。
不少资深奶茶粉反映,高峰时期,在商业体内要喝上一杯奶茶,一般要排队10分钟。
不仅是商业体,奶茶店已密布居民区、学校周边。例如,武进大学城附近的鸣新中路、老常工院门口的健身北路、河海大学附近的惠山路、大渡河路,等等。
< class="pgc-img">>市场品牌包括:
1點點、coco都可、蜜雪冰城、古茗、桂源铺、素匠泰茶、鹿角巷、答案茶、悸动烧仙草、宇治茶铺、一芳、黑泷堂、沪上阿姨、快乐柠檬、泰芒了、四云奶盖贡茶、丧茶、50岚和厝内小眷村,等等。
3
日营业额3000元算中等
加上外卖,每天可以卖出去200多杯奶茶,每天的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扣去房租人力成本,每天的盈利超过1000元。
这样的业绩只能算中等。
< class="pgc-img">>据当地媒体报道,万达金街生意最好的一家奶茶店,夏天平均每天卖出去1000多杯奶茶,周末的营业额在1.5万~2万元之间,工作日的营业额也至少有1万元。
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差的。据了解,在新北万达金街,从去年年底到今年6月,已经有超过一半奶茶店关门。最短寿的奶茶店,没到一个月就关门了。
< class="pgc-img">>据物业招商经理介绍,奶茶店的竞争越来越大,一些味道差的、颜值差的品牌相继被市场淘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沉之战,始于新茶饮,后拓展到餐饮领域。
去年9月10日,百胜中国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招股书提到百胜中国正在追踪800多个尚无肯德基或必胜客餐厅覆盖的城市,剑指下沉市场。
随着下沉市场潜力不断被挖掘,海底捞也进行策略。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为31%,这个占比正不断扩大。
内参记者从京沪两地回到各自的城市,一南一北,实际探访后,总结出11条下沉之道。这些抽象的下沉数字背后,暗藏着更细微的餐饮洞察。
总第 2630 期
餐饮老板内参 戴丽芬、七饭 | 文
一座小镇30多个茶饮品牌厮杀,农村买菜、就餐线上化
漳州是位于福建的三线城市,2020年GOP超4千亿元,常住人口516万人,与厦门、泉州接壤,同属闽南地区。
这是一座蕴藏着古早味的千年古城。以当地小吃为主的夫妻店,占据了这里主流的餐饮市场,极具闽南风情的蚵仔煎、沙茶面等小馆随处可见,海鲜大排档沸腾至深夜。与新式茶饮同样流行的,是街头现榨果汁摊、四果汤小店。
近几年,餐饮连锁品牌正在搅动这座安逸的南方小城。
1、茶饮、火锅、西式快餐三大品类连锁品牌最多。在漳州,一条街上很多家茶饮店的局面向来有之,以往多是当地品牌,有几家连锁店,或者就是夫妻店,如今跨区域品牌成为主流。
肯德基等西式快餐,以及豪客来等牛排店,早早便进入当地市场。火锅连锁品牌八合里海记、小龙坎、谭鸭血也逐渐进入这座城市。
2、另一波连锁品牌来自当地。厦门的快乐番薯、福州的华莱士、玛格丽塔、周麻婆等品牌,渗透到了这座城市的一个个小镇街头。
在下沉市场,性价比仍要排在首位。从本土茶饮品牌快乐番薯来看,它盘踞在大大小小的商超,从市区的大商场,到小镇的小超市。门店经营的品类也非常广泛,从热肉香肠、烤番薯,到6块钱一杯的茶饮,在快乐番薯可以买到各种想吃的小食。
3、闽式肯德基开业,成为年轻人打卡地。在这座城市的第16家肯德基,坐落在一个闽式古厝,燕尾脊建筑流光溢彩,在形式实现了本土化,颇受年轻人喜爱。
除了位于市区的8家门店,另外8家肯德基全都开在县城,2019、2020年开业的居多,可以窥见百胜中国下沉的决心。
4、年轻人对海底捞期待满满,开业即爆满,等位时间1-4小时不等。海底捞从2020年来到漳州,至近一年来,海底捞在漳州已经开出2家门店,另外有2家门店已经在筹备中。
在天虹商场店,店员告诉内参君,开业至今20多天,每天能排400多号。在同一个商场的其他餐饮店,消费者都没有坐满,有些店甚至顾客寥寥无几。
5、千店奶茶品牌进入小镇厮杀,本土茶饮也更重品牌化。
每一次假期回到这座城市,都要见证茶饮品牌的疯狂入侵。这两年,古茗开遍了大街小巷,隔着一两条街道就可以看到一家古茗。蜜雪冰城喜欢多家店开在同一条街上。在今年春节前不久,茶百道也加入了这座小城的奶茶大战.......
在漳州一个叫做山城的小镇,据内参君不完全统计,有30多个奶茶品牌。这里的茶饮店基本上可以分为3类:一是古茗、蜜雪冰城、一芳等全国、跨区域的连锁加盟品牌;二是快乐番薯、萃春疯这类本土加盟品牌;三是没有品牌的休闲餐厅,兼顾茶饮、汉堡等品类。前几年尚且活跃的本土休闲餐厅,如今已经被新兴茶饮、西式快餐品牌抢食。
6、数字化渗透进了小镇餐饮。内参君曾在国庆期间蹲点一家小镇上的古茗门店,由于小程序扫码有优惠, 顾客基本上都是扫码下单。
拼多多、抖音、快手之后,社区团购正在以一种极度下沉的方式,把农村用户拉到网上。2020年,漳州市的某一个村庄,出现了10多个十荟团、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的自提点。
外卖当然没有错过这个市场。在村里,深夜10点想吃外卖的时候,打开美团和饿了么,也可以点上一杯奶茶,一串烧烤。这样的便利大概从2018年便已开启。
海底捞来到小县城,年轻人捧场,可没有复购率
莱州,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人口约为88.42万人,2019年GDP为663.6亿,临近青岛。主城区并不大,文化东西两条街贯穿主城区,新旧三四个商场都在这条路上,也是餐饮下沉市场的主站区。
莱州的餐饮市场一直不算活跃,以本地风味的炒菜、饺子馆为主。大约在08、09年,开了两家肯德基,成为了年轻人聚会的好去处。2020年,大量茶饮品牌“入侵”莱州。伴随着新商场开业,第三家肯德基和首家麦当劳隔着一条街开了起来。下半年,首家海底捞开业。
沉寂已久的县城餐饮,终于活泛起来了。
7、占据地理优势,奶茶扎堆出现。在上文提到的文化西街&文化东街上,奶茶店扎堆出现,约有9家奶茶店,繁华的商场对面,就有5家奶茶店,蜜雪冰城和沪上阿姨算了县城里的头部品牌了。巨大的人流量是开店主因。
8、品牌影响力有限,环境影响力也有限,口味是绝对影响因素。在内参君“蹲守”奶茶店时,遇到了一组刚刚工作的小姐妹,他们对品牌并无太多概念,“就换了个牌子,长得俊点”。问到决定因素时,很多消费者都说,口味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9、县城茶饮正在经历消费升级。
“10元已经喝不到奶茶了,加上自己工作后,这20块钱已经不算什么了。”
价格突破10元线,集中在15—20元,县城奶茶店并非低价比拼区,加上消费者认知增强,消费能力提升,只要在合理区间内,价格不是大问题。
10、县城奶茶店的第三空间缺失。前文提到的奶茶店多是一个简单的铺位,没有座位,随买随走。另一家开在莱州初代肯德基旁边的沪上阿姨,窗明几净,很是亮堂。2个能坐三四个人的长沙发,3个高脚凳,是全部位置,但很少有人在空间里喝奶茶,聊聊天,社交主阵地是隔壁的麦当劳、肯德基。偶尔会有逛商场的人来歇歇脚,或者等奶茶做好。
星巴克提到的“第三空间”,奈雪的茶提倡为年轻人营造的舒适愉悦的分享空间,在这里都为高效运营让步。
11、下沉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依旧是年轻人。在内参君观察的沪上阿姨1个小时内,成交了34单,全部是年轻人,几乎没有中老年客群。
在新开的海底捞,依旧如此,店里大多是爱尝试、爱聚会的年轻人,但仍未有大排长队的现象。但复购率偏低,很多消费者觉得性价比偏低,除了服务好点,吃不到啥东西,不实惠。
直接复制到消费力较低的小县城,或许并不是好的下沉策略。像肯德基在河南新乡市封丘县开出的“小镇模式”店,除了精选部分肯德基常规菜单外,还加入了独有菜品,如盐酥鸡和香辣脆皮鸡腿、九珍冰茉莉等。产品定价和市场推广策略上,也有个性化调整,来以贴近县域消费者的需求。
总结
据《瞭望》新闻周刊发布的《小镇青年消费研究报告》,小镇青年将成为今后10年消费市场的主力军,预计到2030年,三四线城市居民消费将达45万亿元人民币。
在三四线城市的餐饮市场,连锁品牌并不多,仍存在非常广泛的发展空间。即使在下沉市场,年轻一代依然是餐饮消费的风向标。伴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数字化、品牌化正在驱动下沉市场的餐饮革命。
而周知的原因,在国内一线城市,房租和用工成本高企,竞争的烈度和市场的饱和度非常充分,包括1點點的很多头部品牌已经放弃高举高打的战略,业务下沉,大力拓展二三线城市。
但这些区域的市场情况到底如何?我们选择了常州作为指标城市来进行观察。
< class="pgc-img">>为何说常州具有指标意义?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和通用标准,依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现代城市被分成六个级别:
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评估城市的商业魅力。
< class="pgc-img">>国内二线城市有30个,常州居于其中的第十三位,位于中间位置。在五个维度上,既没有赋值和加权,也没有被减权。
从商业价值的角度,为平均值水平,能客观、公允地反映一个区域的商业现状、活跃度和潜在价值。
所以从以上分析来看,常州具有指标意义。
< class="pgc-img">>这个城市奶茶到底有多火?
1、先来看一组数据:
大众点评数据
常州包括金坛、溧阳一共有4000多家奶茶店。2017年该市常住人口为471.7万,每万人奶茶店拥有量为8.5家。
这与国内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的有关数据还有较大差距,例如,长沙为76家,北京为34家,上海为51家,深圳为124家,广州为93家,等等。
口碑数据
2017年,常州人均奶茶消费达到80元,仅低于上海、杭州、宁波、贵阳、苏州、福州、南京、深圳和广州,在全国居于上游。
从以上两个维度分析,常州的奶茶消费力不小,市场空间巨大。广而论之,国内30个二线城市、70个三线城市是奶茶市场竞争的蓝海。
2、再来实地考察:
常州新北区万达金街
被奶茶爱好者戏称为新北区“奶茶一条街”,不到500米的商业街内,一共有23家奶茶店。不少排队购买奶茶的消费者笑称,“奶茶是我的续命水。”
< class="pgc-img">>兰陵九洲新世界地下一层
有16家奶茶店。这里自称为常州奶茶店密度最大的地方。
根据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不包括咖啡和水果鲜榨类水吧,目前常州大型商业综合体,奶茶店数量都超过15家。
不少资深奶茶粉反映,高峰时期,在商业体内要喝上一杯奶茶,一般要排队10分钟。
不仅是商业体,奶茶店已密布居民区、学校周边。例如,武进大学城附近的鸣新中路、老常工院门口的健身北路、河海大学附近的惠山路、大渡河路,等等。
< class="pgc-img">>市场品牌包括:
1點點、coco都可、蜜雪冰城、古茗、桂源铺、素匠泰茶、鹿角巷、答案茶、悸动烧仙草、宇治茶铺、一芳、黑泷堂、沪上阿姨、快乐柠檬、泰芒了、四云奶盖贡茶、丧茶、50岚和厝内小眷村,等等。
日营业额3000元算中等
加上外卖,每天可以卖出去200多杯奶茶,每天的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扣去房租人力成本,每天的盈利超过1000元。
这样的业绩只能算中等。
< class="pgc-img">>据当地媒体报道,万达金街生意最好的一家奶茶店,夏天平均每天卖出去1000多杯奶茶,周末的营业额在1.5万~2万元之间,工作日的营业额也至少有1万元。
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差的。据了解,在新北万达金街,从去年年底到今年6月,已经有超过一半奶茶店关门。最短寿的奶茶店,没到一个月就关门了。
< class="pgc-img">>据物业招商经理介绍,奶茶店的竞争越来越大,一些味道差的、颜值差的品牌相继被市场淘汰。
【关注餐饮大白,回复关键词“我要进群”,加入餐饮老板微信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