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职业餐饮网 焦逸梦
“点11次外卖每次都吃出毛发,均申请全额退款”!
“没送赠品被投诉至关店”!
利用外卖平台的规则漏洞,进行恶意投诉,这种现象在餐饮行业越来越普遍!
近日,我们采访了十几位餐饮老板,他们都谈起了自己遇到过的外卖恶意投诉事件,既气愤又无奈!
< class="pgc-img">>一
外卖恶意投诉越来越多,商家损失上万元!
服务行业有消费者投诉很正常,本是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但当投诉变得太容易,恶意投诉就会层出不穷!
1、恶意敲诈类:利用老板“怕事儿”心理,敲诈餐饮人钱财
1)以外卖超范围经营为由,索要2000元“协商费”
一男子身在重庆却敲诈了上海30余家外卖商户。它的作案方式分三步走:
第一步,向其盯上的外卖商家发短信,称外卖超范围经营会被罚款5万;
你们店铺在美团(饿了么)网络外卖平台上超出经营范围,属于入网商品生产经营者未按许可类别范围经营食品,根据法律规定,你们至少被罚款五万元。我买到不符合标准的外卖食品,已经举报了,等着相关部门上门执法并处罚吧!
第二步,等到市监局上该外卖店检查后,接着发短信“挑衅”。
相关部门上门检查了吧?对于你们危害公共健康、经营不安全食品的行为,我会依法举报到底,也会监督相关部门对你们依法处罚。还不下架你们的不安全食品?等着处理和罚款吧。
第三步,给外卖商家打电话,称吃坏肚子了,提出索要2000元私了。
于是,该男子就用这种方式敲诈了上海30多家外卖商户,大多数商家没有理会,2家商户中招,分别支付给了他2000元和1500元的“协商费”。
< class="pgc-img">>2)伪造病历,敲诈外卖商家5000元
黄山菜饭骨头汤的一家门店,有天出了一批餐品,一位顾客打电话称自己吃坏肚子了,拿出了病历,要求外卖商家给赔偿,并且,同时在电话里威胁:“你的店铺值多少钱”?
最终,还是以外卖商家无奈赔付5000元私了。
3)将餐食带异物的照片,向一品牌多家店敲诈1000元
主打排骨饭外卖的犟骨头排骨饭的一家门店,也曾接到顾客电话投诉;
外卖商家加了顾客微信以后,顾客发来带苍蝇的照片,说食品里有苍蝇,要1000元赔偿,要不就向食药监举报;这时,外卖商家向其询问订单号或订餐电话,却无法提供,后来,酱骨头发现其多家门店都收到了这张照片!
2、恶意吃霸王餐类:利用平台规则漏洞,吃霸王餐
1)同一家店点单3-6次,每次都退单、差评
偶尔点一次外卖,退单退款还算正常;但如果同一家店点单3-6次,每次都要求退单,这就很奇怪了。
海南一顾客,点11次外卖9次吃出毛发,均申请了全额退款;
< class="pgc-img">>松哥油焖大虾,当时是靠最好的外卖服务在广州打响了知名度,顾客只要不满意就可以退,但后来发现有一个顾客,每次都点2-3人份的龙虾外卖,隔一个月退一次订单,一共退了五六次,明显是为了吃霸王餐,但因为不满意就退货的口号已经打出去了,松哥油焖大虾也不好做什么;
还有一家做焖饭快餐的焖菜青年,旗下一家门店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一个顾客连续3天都点同一份外卖餐食,三鲜豆腐汤和米饭,每次都给差评,理由是少送菜、实物和图片不符、有颗老鼠屎等等。
< class="pgc-img">>2)顾客自己问题,要求退单退款
除了上面那些奇葩案例,其实外卖商家们更常遇到以下这些事儿。
a,点炸鸡吃出长头发要求退单,但外卖店家却说,我们员工都是男的;
b,用户在美团买了花,1个半小时后要求退单,但外卖商家觉得1个半小时后才退有蹊跷;
c,某烧烤店的一顾客,以“餐品有些凉了”为由,要求退款;
d,某甜品店一顾客,下单之后发现商家活动已下架,要求商家必须恢复活动,又下了一次单;
e,某餐厅接到顾客电话,说有一次在该店点了餐却没送要求退钱,外卖商家询问具体日期,该顾客却无法提供,也不肯加外卖商家微信,要求其转支付宝;
f,某餐厅接到顾客投诉,说餐品有头发要求退款,商家表示为了表示歉意再送一份,这时顾客却不肯提供具体地址,只给了一个楼的地址,商家到了地方,给其打电话却无人接听。
< class="pgc-img">>3、恶意竞争引发的投诉
1)一个时间段点6-7单,分批次全部退单退款
眼看着外卖平台产生了十几笔订单,10分钟后,又眼睁睁地看着单子全被退掉了。
成都某蛋糕店的老板很郁闷,一周连续遭遇四五十笔退单,损失数千元!经观察后他发现,“这些外卖用户在一天一个时段连续下六七单,算好时间,估摸着蛋糕快做完了就点退款。”
最后发现一个订单地址就在同行蛋糕店附近,才查出原来是同行恶意攻击!
2)多个订单被退、还给好评,商家被平台强制下线
一外卖餐厅发现有段时间,一下来了十几个订单,但过几分钟就全退单了,更让人疑惑的是都给的是好评。
但是没过几天,该外卖餐厅就被平台强制下线了,理由是恶意刷单!
< class="pgc-img">>二
利用平台“自动赔付机制”,“有心者”趁漏打劫
外卖行业日渐成熟,但为什么恶意投诉的现象却越来越多了呢?
除了外卖交易有时差,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平台有漏洞,让有心者钻了空子:
外卖平台漏洞一:自动赔付机制
外卖平台有个自动赔付机制,消费者在申请全额退款后,如果半小时内商家未作出回应,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赔付!
本来是为了更好服务顾客的,但一些恶意投诉的外卖用户,恰恰就钻了这个空子,比如,有些外卖用户专门挑选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退单,凌晨4点发起,半小时后就能获得自动赔付。
< class="pgc-img">>外卖平台漏洞二:虚拟电话
为了保护顾客的隐私安全,顾客在外卖平台的电话是虚拟的,也没有实名,外卖员和外卖商家都只能通过虚拟电话联系顾客,而且虚拟电话有时效性,过几个月就没法拨通了。
但这虽然保证了顾客的体验,却也让“外卖恶意用户”的犯错成本变得很低,随便给差评、随便退单、随便投诉,商家也无法找到他。
有些“较真”的外卖商家,以“为了表示歉意,再送您一份餐”为由,试图找到真相,却往往出现打了电话没人接,到了指定地点却发现只是一个路口,人流如织,却死活联系不上那位顾客。
当然针对这些恶意投诉的现象,很多餐企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有一些自己的应对措施。
< class="pgc-img">>1、商家提供充足资料,平台封号
一餐厅,也遇到了吃外卖霸王餐的情况,跟顾客苦口婆心沟通却无效,最后,这个外卖商家就跟平台沟通,准备了充足的资料,最后,平台不仅把差评消了,还把恶意差评的顾客进行了封号处理!
< class="pgc-img">>2、“再写差评就当证据”,警告有奇效
犟骨头的创始人王艺伟,也遇到过外卖用户的恶意行为!
第一次跟顾客沟通,是理性的态度:“如果真的喜欢吃又吃不起可以到店里来,一份产品没什么,可以请你吃,但不要用这种手段诋毁门店”,但没用;
第二次沟通,他的态度就变得严肃:“有本事你再给我写条差评,那样我的证据就更足了”!
没想到这个顾客既没写差评,也再也不来碰瓷了,最后王艺伟和平台申诉,提供了相关证据,平台监测后发现该顾客就是个惯犯,于是就将其进行了封号处理。
他分析到,好好说没用,干了坏事儿就心虚,直接告诉他,他反而会心虚,再也不敢”作案“了!
小结:
外卖恶意投诉屡禁不止,一则是人性弱点,二则是平台漏洞。
外卖平台也是时候该完善投诉机制,维护商家合法权益,保持生态平衡了!只有这样,外卖行业才能良性运转下去!
>餐厅经营中,难免会遭遇个别顾客投诉。遇到投诉,餐饮人到底该怎么处理才恰当?处理顾客投诉又有什么秘籍呢?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红餐编辑部。
如果你问一个餐饮老板最害怕什么,答案很有可能是:顾客的投诉或是差评。很多餐饮老板知道客诉和差评的危害性,但却鲜少有人认真琢磨过顾客投诉以及应对顾客投诉的逻辑。
今天,红餐网就和大家说一说针对顾客投诉的处理技巧。
< class="pgc-img">>为什么要重视顾客投诉?
对于脆弱的餐饮企业来说,任何一个小小的投诉都是一个大大的隐患,忽视不得。
此前,上海某餐厅,主打小清新路线,装修很好,出品颜值也高,口碑一直都不错。但是,某一天有位顾客在他们的公号和微博上留言,说吃了他们店的食物出现了中毒现象。
顾客原本也就是出于一种寻求解决问题的态度,结果这家门店的管理者一直不重视,让对方提供医院的检查报告走常规流程处理。顾客的诉求得不到重视,一怒之下就向媒体曝光,并且拨打了食品药监局的电话投诉。
原本可以小事化了的事,一经曝光,事件发酵,有关部门一查,餐厅被勒令停业整顿。一个原本发展势头很好的品牌,几乎所有的门店都受到了影响,慢慢地就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了。
< class="pgc-img">>顾客投诉的原因有哪些?
餐厅被顾客投诉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以下6种: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顾客投诉应该找谁处理
处理抱怨的前提是,先学会分级,区分好是属于第一类还是第二类,再决定该由谁处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顾客投诉处理的流程
处理投诉时,餐厅可以遵循以下流程,循序渐进,以求取得最好的处理效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处理顾客投诉的技巧
处理顾客投诉的技巧,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大部分不会脱离以下基本原则:
< class="pgc-img">>总结起来就是:
< class="pgc-img">>小 结
顾客投诉不是无的放矢的,有投诉说明餐厅肯定有问题。千万不要想着是顾客鸡蛋里挑骨头而置之不理,小投诉不重视,等事情发酵了就不好办了。
总而言之,客诉无小事,餐厅一定要重视。
<>先生在北京市昌平区经营一家餐馆
2019年5月31日
食品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突然找到他
说有人举报餐馆涉嫌超范围经营
售卖保健食品
< class="pgc-img">>此时
张先生才得知红牛属于功能性饮品
属于保健食品
随后几天里
张先生接到一名自称是举报人的电话
他告诉张先生
超范围经营保健品会被处以5万到10万元的罚款
如果选择交5千元和他私了
他就会撤诉
< class="pgc-img">>三天前
举报人通过外卖平台在张先生的餐馆买了红牛和其他食品
消费了几十元
在保留证据后向食品监管部门举报
< class="pgc-img">>张先生说
罚款5至10万元
对于一个普通的餐馆
不是一个小数目
无奈之下
张先生选择和举报人私了
经过商量
他转给举报人3500元
< class="pgc-img">>张先生说
事情虽然得到了解决
但是整个过程感觉被对方敲诈了
< class="pgc-img">>杨女士也经营一家餐馆
近日
食品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告知她
餐馆被人举报超范围经营凉菜
杨女士觉得很奇怪
餐馆在半年前就停止做凉菜了
怎么如今又被人举报了呢?
杨女士经营这家餐馆有6年时间
取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里
不包括经营凉菜
2018年10月
餐馆曾被人举报过超范围经营凉菜
当时
举报人以餐馆将被处以5万元以上罚款作为要挟
要求杨女士和他私了
< class="pgc-img">>从此以后
杨女士再也没有经营过凉菜
可就在今年5月份
有人再次以相同的名义举报了杨女士的餐馆
同样提出了私了
价格涨到1万元
< class="pgc-img">>杨女士说
跟上次相比
这个举报人更加谨慎
不仅不露面
就连电话也不打
只是通过电子邮件和杨女士联系
杨女士觉得
这些人不是普通的消费者
而是一伙“职业举报人”
< class="pgc-img">>记者了解到
这些职业举报人往往会抓住商户不懂法的心理
向商户夸大违法事实
以此来向商户要钱
< class="pgc-img">>北京市律师协会的刘凝律师表示
这种“付款就撤诉”的行为
已经涉嫌犯罪
< class="pgc-img">>刘凝律师说
发现违法行为
举报到有关部门是每个公民的权力
但是说利用举报索要钱财
那就构成犯罪了
< class="pgc-img">>按照我们国家刑法的规定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以威胁的方法
索要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他们先是向相关部门举报
或者以向相关部门举报为由
来要挟受害人
这种行为已经涉嫌敲诈勒索罪了
< class="pgc-img">>据了解
一般行政执法部门在接到举报后
执法人员会先期进行调查
有违法事实
会要求商户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
拒不改正的才会涉及到罚款
因此
商户的经营者不要危言耸听
盲目向举报人打款、转账
< class="pgc-img">>来源:法治进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