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总觉得火锅不健康,其实关键看你怎么吃。我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营养专业,前段时间我回成都,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胡雯主任拉上我搞了一次科室聚餐,几十位营养师一起吃了顿火锅。
饭桌上,我的一位同班同学(地道的川妹子)向我科普了制作火锅的详细技法,不同底料如何搭配、炒制很有讲究,最后提到,“而且火锅还是挺健康的”,其他营养师纷纷点头。
< class="pgc-img">>1. 火锅营养分析
从加工方法的角度来说,火锅是很有优势的,毕竟火锅本质上就是“开水煮一切”,然后立刻食用,比较新鲜。
水煮更健康
虽然水煮对热敏感性维生素的破坏比急火快炒要多,但是一般炒完的菜也不是立刻就吃,如果再等一会儿,营养素照样会被破坏。
另外水煮的温度最高也就100℃,不会像油炸、高温焙烤一样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从这个角度来说火锅还是不错的。
食材更多样
相信火锅爱好者都深有体会,即使是一人食小火锅,也很容易实现食材多样化。
酱料很可控
煮完菜之后蘸酱料,酱料不会渗入到食物里边,因此可以放得相对少一些,总体摄入量低一点,也能有滋有味。
肉汤不要喝
吃火锅难免摄入比较多的油脂,肉汤里脂肪、亚硝酸盐、嘌呤含量也都比较高,一般不建议喝肉汤,原汤也“化”不了原食。尤其是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不要喝汤,更不要喝酒,因为酒精会抑制尿酸的排出,可能诱发痛风。
辣味不可怕
有些人可能觉得火锅的最大问题在于辣。辣本身只是一种痛觉,最多促进你的肠道蠕动,诱发腹泻。
但是如果你不吃到会腹泻的程度,一般的辣味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甚至富含辣椒素的食材往往维生素也比较多,挺健康的。
原料安全性
如果黑心商家用辣味来掩盖食材的不新鲜,这个风险倒是值得考虑。
另外火锅底料安全性也是要注意的。曾经有抽检发现,有个别商家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来做火锅底料,包括像罂粟壳、罂粟粉、工业石蜡等等。
如果在外就餐,一定要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比较整洁的火锅店。
速食小火锅
除了在外就餐以外,现在一种速食小火锅也比较流行。
这种火锅包有点像方便面,里边有火锅底料、调料包、蘸料包,以及食品专用的自发热包。
撕开之后,通过加热包里的生石灰等成分的反应,就可以加热火锅底料和配菜。吃的时候除了需要注意容器的隔热,避免烫伤以外,还是非常方便的。
但是从营养角度,这种速食火锅往往油盐偏多,而且食材种类相对单一。如果想在家吃火锅,最好还是现买新鲜的食材,自己来涮。
< class="pgc-img">>2. 在家里吃火锅
我家经常自己买食材涮火锅。下面讲一讲在家里吃火锅的具体建议。
锅底
锅底尽量选择轻清汤或其它简单食材的锅底。
特别要提一句酸菜锅,虽然味道比较好,但是亚硝酸盐含量也会高,不建议经常吃。
蘸料
蘸料方面因人而异。
从健康角度,由于大多数蘸料脂肪都很多,所以尽量少放,也可以用醋来代替。
我自己一般多放葱花香菜提味儿,盐和豉油之类的酱料都会少放。
蛋白质类
首先肉自然是肥一点的口感会更好,但是为了健康还是需要权衡一下。比如我这次在春播买的牛肉就肥瘦适中,兼顾了口感和健康。
各种鱼虾之类的食材,包括优质的蟹肉棒,从健康角度真的比肥肉要好。
而肉丸类的食材,往往脂肪含量不会太低。
各种肉类一定要注意做熟,保证安全。
全血类的制品,营养价值也很高,对于女性很有意义,其中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高,铁也很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如果通过安全正规的渠道购买,自然也不用担心黑作坊会出现的假鸭血问题。
我个人比较建议多用豆制品来代替火锅中的肉类,既可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又可以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
蔬菜
记得放蔬菜。
火锅比较适合的是各种含水量高的清爽蔬菜,尤其是各种绿叶菜,包括像油麦菜、茼蒿、豆苗这些都不错,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
菌菇类的食物也别忘了放,比如金针菇等等。
这些蔬菜最好放到清汤锅里,否则如果在红油锅中会裹挟更多的脂肪,还不如不吃。
如果是选择四季豆或者鲜黄花菜一类的,一定要充分加热做透,否则会有中毒的风险。
主食
主食方面推荐吃粗粮或者是杂豆类。
如果是下在火锅里,要注意及时地捞起,避免淀粉溶解在火锅汤中。我猜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最后涮淀粉类的食材,其实次序换一换的话,可以帮你控制肉的摄入量。
如果选择加工好的花卷、葱花饼,往往含油比较多。自己在家吃可以买全麦馒头之类的粗粮制品,放在冰箱里冷冻起来,需要的时候热一热吃。你会发现这种冷冻馒头仍然可以保持还不错的口感,这是因为已经糊化的淀粉类食物冷冻后不容易老化回生。
饮品
喝至于吃火锅时候搭配的饮料,原则上是选择低糖的饮品,一般的茶水就已经很好了。
如果你胃肠功能比较差,也可以考虑喝酸奶或者是乳酸饮品。
如果在自己家里,新鲜清甜的完整水果也不错,哦对了还有上次说过的椰子水。
< class="pgc-img">>不需要费心烹调,一顿家庭健康火锅就搞定啦!~ 你快来试试吧!~
最后再提醒三条~:
火锅刚从锅里捞出来,温度可能比较高,最好先放在碗中晾一晾,等凉了再吃。
聚在一起吃火锅很容易吃多,需要有意识控制一下,每一顿饭吃个七分饱也就可以了。
吃完火锅之后的下一顿饭,可以适当清淡。比如杂粮粥蔬菜之类的,和火锅更相配。
作者:顾中一,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微博2018十大影响力健康医疗大V,人民日报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八年三甲医院营养师经验,头条号签约作者,所著科普图书已销售十余万册。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defaultNoSetting " id="js_content">季天气寒冷
各种各样的取暖行为
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发
意外一旦发生
常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这些事故案例
一起来看
案例一
12月22日
河南安阳白璧镇一餐馆内
6名男子在吃火锅过程中
3人不幸身亡
另外3人被送医急救
经初步了解
几人系一氧化碳中毒
案例二
12月4日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一住宅楼中
一对夫妻煤气中毒
事故起因是二人在家做饭时
使用煤气罐操作不当
导致煤气泄漏
事故造成1人死亡
案例三
11月25日
浙江杭州某小区一房屋内
有4人一氧化碳中毒
致2死2伤
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称
此次事故是由于烧炭取暖引发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症状
1
轻度中毒:最初感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头痛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晕厥。一般神志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消失。
2
中度中毒: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搐、昏迷、前胸皮肤呈樱桃红色等症状。
3
重度中毒: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凉、瞳孔放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大多数会遗留后遗症如痴呆、癫、肢体僵硬或瘫软或心律失常。
贵贵提醒
大家在保暖同时
也要提高安全意识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
这些常见误区和潜在风险要警惕
如何正确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紧急处理原则
▌来 源:综合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江西消防、武汉市应急管理局等
▌制 作:贵州消防全媒体中心
▌编 辑:卢艺婵
▌一 审:丁居聪
▌二 审:陈迎红
天(11月7日)
迎来立冬节气
天气渐寒
一觉醒来
是不是觉得世界都冷了
没关系
天冷了
火锅走起啊
很多爱吃火锅的朋友们
这些你真的知道吗?
1毛肚涮10秒?
小心寄生虫
“
一到冬季,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火锅又成了大热的美食。又麻又辣的口味那才叫爽。网上也流传多个版本“火锅秘籍”。比如,“毛肚涮10秒,七上八下;鸭肠提三下摆三下,不超过10秒;虾涮5分钟最鲜嫩。此外,“火锅秘籍”还介绍了五花肉、肥牛、猪脑花等肉类的烹煮时间表,这种极鲜吃法也备注火锅“吃货”们的推崇。
对此,南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专家王淳良表示,所谓的火锅涮菜“时间表”并一定能将生食完全烫熟,如果是半熟的肉类、海鲜直接下肚,可能因为含有未被消灭的寄生虫等引发肠胃感染。
“不管是吃火锅,还是麻辣烫、烧烤、铁板烧等其他烹饪方式,最重要的是把食物烹熟再入口,切忌追求嫩滑的口感而吃半生半熟的食物。”王淳良说,吃火锅煮食物没有严格的时间表,但前提是要煮熟。
2爱吃烧烤火锅
男子脑部长活虫
“
前段时间,江西籍患者小刘身体突然出现癫痫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不见效果,也查不出病因。后来到省城大医院检查发现,他血液中查出有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一种寄生虫)的抗体,是阳性的。通过各项检查,发现其颅内有寄生虫,医生随后给小刘脑部做了手术,发现颅内病灶里藏有一条约10厘米长的活虫子。
王淳良主任医师介绍,后经了解,患者平时很喜欢吃烧烤火锅,其颅内感染寄生虫,和他这种生活习性有很大关系,极有可能吃过未烤熟的肉类。“江西寄生虫病发病率不高,但这样的患者时常还是会有。”王淳良介绍,因为寄生虫适应性很强,胃肠道环境也无法将其杀死,寄生虫幼虫会通过血液进入身体各个器官。寄生虫经常出没的地方一般有皮下、眼睛、肺部、脑部等。
3半生不熟的肉类风险大
“
王淳良介绍,牛羊等肉类中各种寄生虫很常见,经过高温烹饪一般都可以杀死,有些寄生虫耐高温,食用未完全烤熟的肉类会存在感染寄生虫病的风险。病从口入,医生也提醒吃货们管好自己的嘴,不管是怎样的烹饪方式,肉类一定要充分烹熟。另外不少人认为像虾蟹等可以生吃的肉类或海鲜产品,食用时也要注意,所谓的“原汁原味”可能藏有安全隐患。
进入冬季,南昌市疾控中心也发布了健康提示,提醒市民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食品要煮熟煮透。千万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新鲜生食,不吃生肉或半生肉,切生、熟食的刀、砧板要分开,把好“安全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
4不吃太烫食物
不喝冰冻饮料
“
不少人吃火锅,追求一个“爽”字,“重口味”往往是不少人的偏爱,又烫又辣的食物吃到嘴里感觉才爽,甚至滚烫的食物没怎么咀嚼吞下去都烧心。医生介绍,食道正常的耐受温度一般是40℃左右,一旦遭受到50℃-60℃以上的热刺激,就很容易对口腔、食道及胃黏膜造成损伤,尤其是麻辣火锅中的麻辣成分具有很强的刺激性,也会对消化道造成充血和水肿。长期食用温度过高的食物容易诱发食道癌。医生提醒,特别是油多的食物,温度都比较高,相对散热慢,这种食物夹起来最好稍微凉一凉再吃。
此外,吃火锅配冰啤酒或者冰饮料也是不合适的,因为热的火锅遇到冰的饮料,一冷一热,对肠胃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很容易诱发腹泻、便秘、痔疮等肛肠疾病。一般情况下,每月吃火锅最好不要超过2-3次,饮食上还是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少油少盐。
专家提醒,秋冬天气干燥,辛辣食物可能会使脾胃消化功能失调,一般认为,清汤、海鲜锅底比“重口味”锅底更吃的安全健康。
江南君说
原来网传的火锅秘籍
不一定靠谱
现在知道了吗?
天气变冷了
赶紧转给身边
爱吃火锅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