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提客单,增收益!揭秘餐饮店增收的五大神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餐饮行业中,如何提升客单价(即平均每位顾客的消费额)成为众多餐饮老板关注的焦点。提高客单价不仅能增加收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餐厅的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以下是五大策略,帮助餐饮业者实现客单价的提升,从而增加整体收益。
一、优化菜单设计
菜单是餐厅与顾客沟通的重要桥梁。一个设计精良的菜单能引导顾客点选更高价值的商品。首先,可以通过突出高毛利的菜品,如将它们放在菜单的显眼位置,使用醒目的图片或标注“推荐”字样。其次,设置套餐组合,鼓励顾客选择更多种类的餐品,从而提高客单价。最后,定期更新菜单,引入新品,激发顾客的好奇心和消费欲望。
二、提升服务质量
优质的服务能够增强顾客的就餐体验,从而促使他们愿意为高品质的服务支付更多。这包括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对菜单了如指掌,能够向顾客提供合适的推荐。同时,保持环境的整洁舒适,以及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都能让顾客感受到价值,进而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三、推出特色菜品
每家餐厅都应有自己的招牌菜或者特色菜品。这些菜品往往成本适中,但因为独特性,可以定价较高。通过打造特色菜品,不仅可以吸引食客的目光,还能提高餐厅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从而间接提高其他菜品的价值感。
四、利用科技手段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餐饮业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例如,通过建立线上订餐平台,提供外卖服务,可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额外的收入来源。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顾客的消费习惯,可以更精准地推荐菜品,提高转化率。智能点餐系统的应用也能减少错误率,提高效率,从而提升顾客的整体就餐体验。
五、举办主题活动
通过定期举办主题活动或节日庆典,可以吸引新顾客,增加老顾客的回头率。这些活动可以是美食节、文化周、主题派对等,不仅能为顾客提供独特的就餐体验,还能通过活动期间的特色菜单或限定产品来提高客单价。同时,活动的举办也是提升餐厅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总结:
提高餐饮店的客单价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餐饮经营者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菜单设计、服务质量、特色菜品、科技应用以及主题活动等因素。通过上述五大策略的实施,餐饮店不仅能提升客单价,还能增强顾客忠诚度,最终实现收益的增长。在细节上下功夫,用心经营,每一位餐饮业者都有可能打造出自己的餐饮帝国,实现业绩的飞跃。
益于客流增加和门店网络扩张等有利因素,高增长成为餐饮企业的共同特点,渠道快速增长成为餐饮企业增长的关键之一,消费复苏背景下,客单价下降已是大势所趋。
杨现华/文
随着业绩披露日期的到来,多家上市企业纷纷预喜。就餐饮企业而言,包括百胜中国、海底捞等一众企业发布的2023年业绩预告及财报显示,受益于客流增加和门店网络扩张等有利因素,高增长成为餐饮企业的共同特点,这将之前三季报时市场的担忧一扫而空。
2023年疫情恢复常态化管理,线下经济迅速活跃,餐饮、旅游等受益最为明显。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其中餐饮是唯一收入增长超过20%的行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期间受访餐企日均收入仍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由于2022年仍处于疫情管控期间,因此在低基数下2023年餐饮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在目前消费复苏背景下,性价比趋势即降低客单价和渠道扩张等将是企业增长的主要途径。
业绩预喜
百胜中国2023年实现营收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实现公司应占净利润8.27亿美元,同比增长87.1%。
若不计外币换算的影响,2023年百胜中国系统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1%。
百胜中国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净新增门店贡献9%、肯德基及必胜客的同店销售额分别增加7%及6%,及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门店暂时停业影响带来的低基数效应。
从新开门店看,2023年百胜中国净新增门店1697家,公司门店达到14644家。2023年9月份,百胜中国将原本年内净新增门店目标从之前的1100-1300家提高至1400-1600家。
在新开门店接连超预期情况下,2024年百胜中国计划净新增门店1500-1700家。对于远期目标,百胜中国计划到2026年达到2万家门店,公司力争在2024年至2026年三年间,系统销售额和经营利润实现高单位数至双位数的年均复合增长,每股盈利实现双位数年均复合增长。
截至2023年年底,百胜中国的门店数量接近1.5万家,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公司年均需要净新增约1785家门店。显然,在实现创纪录的新增门店后,未来三年百胜中国开店的速度还将加速。
门店数量在快速增长,同店销售也在迅速恢复。2023年百胜中国同店销售增长了7%,其中肯德基和必胜客分别增长了7%和6%。疫情期间的2020-2022年,百胜中国同店销售分别下降了9%、1%和7%,2018-2019年分别增长了1%和3%。
除了百胜中国外,其他上市餐饮企业的业绩也都纷纷上涨。海底捞公告,2023年公司持续营收预计超414亿元,涨幅不低于33.3%;净利润预计超44亿元,2022年公司净利润不到14亿元。即使与疫情前即2019年25.6亿元的净利润相比,海底捞2023年净利润也有望实现70%以上的增长。
海底捞表示,业绩增加主要由于公司餐厅的翻台率提升及营运效率改善,收入增长则受益于疫情管控措施的取消及经济复苏,公司餐厅客流增加,因此经营表现好转。
相对于2019年,海底捞2023年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有望实现65.9%和71.8%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餐厅网络的扩张”。
同样在港上市的九毛九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营收约59.86亿元,同比增长49.4%;股东应占净利润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3倍。
餐厅渠道的增长、同店销售的提升和运营效率提升是盈利改善的主要原因。
A股上市的餐饮企业不多,但业绩也都明显增长或减亏。全聚德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00万-6600万元,上一年公司亏损2.78亿元,即2023年大幅实现扭亏为盈。
同庆楼预计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73亿元至3.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91.45%至242.13%。疫情后消费复苏和新开门店增长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西安饮食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900万元-1.38亿元,较上一年的2.21亿元减亏约一半;公司预计营收7.3亿元-8.3亿元,较上一年的4.85亿元至少增长50%。
复苏两条路径
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这其中,餐饮收入52890亿元,增长20.4%,是唯一一个实现20%以上增长的行业。
餐饮收入涨幅领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涨幅13.2个百分点,且破5万亿元的收入创历史新高。即便与疫情前即2019年全年餐饮收入46721亿元相对比,2023年餐饮收入增长仍超过13%,表现仍然出色。
不得不提的是,2023年餐饮行业收入增长较高与2022年的基数较低直接相关,疫情期间线下餐饮需求受到压制,管控取消后,2023年线下消费出现恢复性增长。
在2023年增长的基础上,2024年餐饮企业的增长将迎来考验。从假期看,餐饮增长开局不错。中国烹饪协会调研显示,春节期间(除夕至正月初八)受访餐饮企业日均营业收入与上年春节相比上涨12%,日均客流量上涨11%。
在保持同店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上市餐饮企业收入增长的一大推动力是网络渠道的增长。如前所述,2023年百胜中国净新增门店数量创下历史新高的1697家。按照公司2026年开设门店2万家的愿景,公司2024-2026年净新增门店接近1800家,百胜中国开店速度还需要加快。
不仅仅是拥有肯德基的百胜中国开店速度在加快,麦当劳也是如此。2023年麦当劳中国有5903家门店,全年新增门店数量为925家,开店速度实现了历史新高。中国市场的新增门店数量,贡献了麦当劳国际特许市场部门67%的新店份额。
2024年麦当劳预计在全球开设2100多家餐厅,国际特许市场将开设1600多家门店,其中中国市场将开设大约1000家。
不难发现,餐饮企业的网络渠道仍然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加速门店拓展和发展下沉市场成为连锁餐饮企业的主要发力点。
疫情初期海底捞曾加速拓展门店,但由于疫情反复致使公司放缓扩张步伐,随着疫情结束公司再度开始扩张。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共经营1382家餐厅,较2022年年底的1349家门店再度开始净增长。而在门店最高峰的2022年,海底捞拥有1443家门店。
在疫情过后,其他餐饮企业也都纷纷加快了开店步伐。九毛九将收入和盈利增长的首功归结于公司餐厅网络的扩张。2023年公司门店从年初的556家增加至年末的726家,门店数量增长了170家。
与此相对应,2019-2022年年末九毛九餐厅数量分别为336家、381家、470家和556家。餐厅数量增长最快的2021年新增也不过89家。
开店仍是部分餐饮企业成长性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性价比改变成大势所趋。在消费复苏背景下,餐饮企业客单价的缓慢下降成为方向性选择,主要源于当下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攀升,消费者更加追求性价比。
以九毛九为例,2023年上半年,公司旗下的太二火锅顾客的人均消费为75元,与2019年相一致。疫情期间即2020-2022年,太二火锅的人均消费为79元、80元和77元,已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2020-2022年,公司旗下另一品牌-九毛九的人均消费为60元、59元和55元。
海底捞的人均消费也有着类似的变化。2020年,公司人均消费上升至阶段性新高的110.1元,之后呈回落趋势。2021年和2022年,公司人均消费分别为102.3元和104.9元,与2019年的105.2元人均消费水平相接近。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人均消费下降至102.9元,与2018年的101.1元相仿。
虽然客流量在恢复,但人均消费的下降还是会对同店销售带来不利影响。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同店日均收入为7.7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92万元有一成以上的增长,但与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8.72万元和8.48万元的日均收入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因此,浙商证券指出,餐饮品牌如何在价格下探的同时实现更优盈利,一方面取决于品牌力的背书,另一方面取决于内功修炼,即门店模型优化的程度较大且可持续。
在套餐消费在餐饮中很常见,我们在门店消费时,一是看招牌菜品,二是看店内套餐。套餐设置也是餐厅常用的销售方式。那为什么餐饮店推出菜品时一定要设置套餐呢?
< class="pgc-img">>提高消费者下单速度,提高翻台率
餐饮门店一般套餐会在大众平台上售卖,顾客到店就能上菜,省去了顾客点菜和厨房备菜的时间,减少服务流程,翻台率也能提升。
< class="pgc-img">>捆绑销售,提升客单价
多种不同的菜品打包组合,荤素搭配,进行售卖,是一种变相的捆绑式销售,虽然说现在团购平台上的套餐看似比门店单点便宜,但是一般门店都将招牌菜品+冷门小吃+饮料结合起来,减少库存压力,提升客单价。
< class="pgc-img">>那餐饮门店该如何设置套餐呢?小茗总结了以下几种模板,各位经营者可根据门店情况设置套餐。
第一种:“新旧搭配”,将门店推出的新品和老款菜品进行组合,以此来试试新品的受欢迎程度。
< class="pgc-img">>第二种:阶梯套餐,餐饮店可以根据本店菜品形式,将同一主食或招牌菜品和不同菜品进行搭配,做成简易套餐、招牌套餐、标准套餐和超值套餐等多种套餐形式。
第三种:利用餐饮管理系统中的商品报表和效率排行表,把利润菜品、招牌菜品和冷门菜品结合,提升门店利润。
< class="pgc-img">>如今的餐饮行业很内卷,经营者在做营销活动需要别出心裁,利用好消费者的心理来持续引导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