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还记得义美厚奶茶风暴席卷全台的盛况吗?当时几乎每天都有长长人龙驻点好市多,抢着搬运一车又一车的厚奶茶,掀起了一股抢购热潮,而厚奶茶好喝的祕密就在于标榜无添加奶精和香料,以高达五成含量的纯鲜奶俘虏男女老少的味蕾,醇厚滋味也牢牢圈住粉丝的心。如今厚奶茶可不只有义美单一通路,全台各地的手摇饮料也纷纷跟进,想知道哪里喝厚奶茶,又不用挤好市多?跟着来看看就对了!
一手私藏世界红茶 太厚奶茶
以种类齐全、风味独特的各国红茶闻名的手摇饮料店-一手私藏世界红茶,曾经推出奶茶控必点的“太厚奶茶”,是高浓度的纯鲜奶和锡兰红茶调制而成,散发清雅茶香和迷人奶香,更棒的是整整一大瓶,售价只要 55 元(台南价格),实在是十分感心。小碎冰形成的纹路看得让人透心凉呀!
▼太厚奶茶还有无糖和微糖两种选择,喜欢稍微淡口的朋友们也可以试试三峡蜜香鲜奶茶。
老虎堂 波霸厚奶茶
有台中最狂饮料店之称的老虎堂,招牌的虎纹波霸厚奶茶绝对是许多台中民众的心头好,毕竟这款饮料可是你花再多钱也买不到的啊!今年过年也再次出现长长人龙抢着一亲虎纹波霸的芳泽,再次强势登上新闻版面。
▼每天新鲜熬煮的黑糖在杯中形成特殊纹路,乍看就如同老虎斑纹一样,黑糖和鲜奶的完美比例让奶味浓得更加香甜,搭配软 Q 弹牙的波霸,咬起来或喝起来都还会飘散浓醇黑糖香。
福芳号 恶魔珍珠厚鲜奶
黑糖控绝对不能错过的是,标榜手炒黑糖的“福芳号 恶魔珍珠厚鲜奶”,特选新竹宝山的黑糖手工现炒,与鲜奶融合出曼妙滋味。加上波霸满满一杯之外,还会淋上肥死人不偿命的奶霜,与老虎堂一样奶霜不用加钱,养出一批死忠客户。
▼除了黑糖的特有香气之外,品尝恶魔珍珠厚鲜奶之余甚至还喝得到尚未融化的细微糖粒,是一款带给人满满惊喜和幸福感的恶魔厚奶茶啊?
良辰吉时 啵爆黑糖厚奶
黑糖和鲜奶还能蹦出什么新滋味?艺人纳豆投资的“良辰吉时”,在整杯饮料的浓厚奶泡上洒上黑糖粉,让上下层的滋味更加分明,拍起照的效果也相当浮夸,成为许多人在 IG 上的打卡新宠。
▼啵爆黑糖厚奶由古早味黑糖和丰乐牧场国产鲜乳调制而成,乳香、黑糖香以外还有绽放淡淡果香。
>管不是初来乍到,但奶茶从来没有像这个夏天这么“疯狂”过。
在红星路二段地铁口路段,不到300米的道路范围内,1个月就新开了6家品牌各异的奶茶店。如果把路线拉到1公里,这一数量会达到超过10家。
据不完全统计,成都今年以来新开的奶茶品牌数量达到数十家。除了老品牌加开、新品牌大举入驻外,连火锅店也跨行业杀入。
疯狂扩张的背后,奶茶真的这么赚钱?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顾客在成都一点点奶茶店购买饮品
【现象】
奶茶店扎堆开业
连小龙坎都开奶茶店了
如果你在IFS一号办公楼打开外卖软件,可以发现令人惊讶的事实:周围1公里范围内,至少有38家奶茶店可供选择,在这些门店中,有的主打传统港式奶茶,有的主打新鲜果茶,有的主打奶盖特饮……数字背后,意味着“奶茶热”已经成为成都饮品市场的事实。
为探查成都奶茶店运营情况,记者连续多日走访了从春熙路到市二医院地铁站之间的商圈。从市二医院地铁站E出口出来,街对面就有两家奶茶店:“一点点”和“厝内小眷村”。这两个门店间仅间隔着一个铺面,但这并没有妨碍各自的生意,上午10:30,两家都已开门,并陆续有顾客和外卖光临。
“厝内小眷村”是7月新开业的门店。该铺面此前是一家杂货铺,平时生意寥寥;而随着网红奶茶店的开业,店门口逐渐热闹起来,门口经常有人排队买餐,不时还有外卖配送员提走十余杯外卖订单。
仅仅几十米外的红星路二段上,还同时分布着2家“末茶”和1家“答案茶”奶茶门店。再往前走的“蜀都大道大慈寺路”,6个相邻门面中竟然分布着3家奶茶品牌。
除了行业内的新老混战,餐饮业其他品类的大腕也正在加入。
龙小茶奶茶店吧台上摆放的外卖
位于蜀都大道大慈寺路上,一家中国风的“龙小茶”奶茶门店上月开业。它隶属于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母公司四川仁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小龙坎如今在成都已拥有数十家火锅直营店以及分布在全国其他省市的近500多家火锅加盟店,而奶茶是其在火锅之外进入的首个餐饮跨界领域,大慈寺路的这家“龙小茶”就是集团旗下的首家奶茶直营门店。
“通过我们事先进行的调研,茶饮市场潜在规模约为500亿元,消费群体约为5亿人。”四川仁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热爱尝试新事物的成都人将为奶茶生意带来更多流量,这亦是公司进入该行业的主要原因。据悉,龙小茶将借鉴学习小龙坎的成功经验,未来将基于试营业店铺的情况,以直营店+加盟店的模式逐步在成都投放。
【探因】
多品牌加盟背后系同一招商者
网络推手助推“网红奶茶”
奶茶店疯狂开业的背后,是网络上众多的奶茶店创富神话。
记者尝试在网络搜索栏中输入“奶茶”等关键词,立马跳出了各种眼花缭乱的奶茶加盟品牌及加盟网址,随意点开一个网址,随即弹出“投资几万元,一年赚几十万”、“小投入、高回报”等字眼。
奶茶品牌的迭代,加上不断涌入的新晋品牌的竞争压力,使得品牌商及招商公司更多参与到策划及网络推手行业中,助力奶茶品牌的网络造势,从而吸引“粉丝”或加盟商。前段时间,网上盛传某网红奶茶店雇佣兼职人员扮演“顾客”排队刷口碑的事件,引发网络热议发酵。而另一个大热的段子手品牌“丧茶”,其文案里各种“丧”式自白也引发了众多年轻人拍照转发朋友圈、微博,“网红奶茶”实至名归。
奶茶品牌“答案茶”由于“抖音”软件着实火了一把。“第三代奶茶品牌”用传统方式花数年才能达到加盟数量的井喷式爆发,这款网红奶茶仅用了短短几个月。据“答案茶”官方微博显示,从1月14日开业截止3月14日,2个月内就签约了250多家加盟商。
如果说传统网站加盟方式使得客户创业加盟信息眼花缭乱,选择增多的话,那么网络推手的介入则使得奶茶品牌的传播面及受众面大大增加,也加速了人们对奶茶的消费热情及奶茶加盟人士的增多。一系列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风险】
品牌迭代加速“生命周期”
单店投入飙升至几十万元
记者了解到,奶茶店的扩张模式主要分为直营和加盟。目前,直营模式以KOI奶茶、喜茶、鹿角巷、奈雪的茶为代表。加盟模式以一点点、CoCo都可、贡茶、皇茶等为代表。
“奶茶加盟品牌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第一代奶茶是由奶精简单调兑而成,口感一般。第二代奶茶口感有所改进,且逐渐有“品牌”概念,注重门店整体形象及包装的设计。2009年引进中国大陆招商的“CoCo都可”,便是第二代奶茶的代表。第三代奶茶在2012年前后从台湾地区传到大陆,初露头角开始招商,以“奶盖茶”为噱头,如“贡茶”和“一点点”等品牌。“网络推手助推众多网红奶茶品牌的诞生,品牌迭代速度也因此加快。”该业内人士表示。
“拿第三代奶茶‘一点点’来说,如果在前中期适当的时候介入,前期单店投入费用可能只需要几万元到十多万元不等,几个月就可以回本。但当2016年达到爆发期后,单店投入费用迅速上升至40多万,盈利空间因此受到挤压。很多后入局的加盟商日子并不好过。”
该人士解释称,太晚加盟,意味着投入成本的上升。“而太早介入,也存在着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不被市场所接受的风险。”
在世邦魏理仕华西区商业部主管江南看来,奶茶品牌扎堆的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是在于奶茶店的开店门槛相对较低。
“奶茶店可以开店的地方很多,不需要非常特殊的环境。”江南认为,通常奶茶店所需要的面积通常比较小,一般不超过20平米即可开店,而其产品基本都是半成品加工,所以出品及翻台很快。这意味着,奶茶店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复制、加盟。
“从需求端来看,我们的父辈喜欢喝茶而不是咖啡,但我们现在就不一定喝茶了,也喝果汁和咖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生长环境和全新的消费意识,造就了他全新的消费观,甚至是一些中年人,也开始愿意去尝试这些新事物。”江南认为,奶茶店以以往可能只针对某一个年龄群体,而现在的客群就更加广而全。在他看来,消费端的刺激又会反过来促进奶茶品牌、门店的迅速扩张。“我对这个行业未来趋于乐观。并且这个行业也会越来越标准化,这个行业也会逐渐寻求自己的标准,并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邹悦 实习记者 唐思思 摄影记者 张士博 实习编辑 刘宇鹏
京报快讯(记者 张晓荣)继凑凑、小龙坎、巴奴等火锅企业推出茶饮之后,海底捞也坐不住了,上线了多款奶茶、鲜果饮等多款饮品,这也是其在自有饮品领域的第二次尝试,之前还曾推出乳酸菌饮料,并进行升级。
其实,“火锅+茶饮”已不是新鲜事,新茶饮市场的火爆也给了传统火锅餐企掘金茶饮市场、尝试做独立品牌的信心,此次海底捞推茶饮有何考虑?与其他火锅企业的茶饮有何不同?未来又是否会成立独立的茶饮品牌呢?
海底捞推4款饮品
近日,有消费者称,海底捞也推出了茶饮,在多家门店都可以买到。6月10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海底捞中骏世界城店,该门店共有3款现制饮品,分别为凤梨百香果茶、鲜奶茶、茉莉奶绿,其中奶茶为纸杯装,鲜果茶为塑料杯装,即使不进去吃火锅,也可以点一杯奶茶带走。
摄影/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不过,当天该门店并不能购买鲜奶茶,服务员称“这款现在还没上。”根据服务员的说法,茶饮产品上线不久,还处于试点阶段,并非所有门店都有,之后可能会推出一些新品。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海底捞现制饮品的价格均为12元/杯,价格与凑凑的手摇茶、巴奴火锅的鲜榨果汁相比便宜不少,但产品种类有限、包装也相对粗糙。此外,与海底捞中骏世界城(智慧门店)内火锅口味可自选辣度和盐味等不同,茶饮产品不能自选甜度和温度等,无法进行个性化选择。
那么,海底捞目前一共有多少种自制饮品?之后是否会增加新的品类?未来又有什么发展规划呢?对此,海底捞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今年4月推出茶饮,一共有茉莉奶绿、锡兰奶茶、凤梨百香果茶、金桔茉莉茶四款,目前在48个城市部分门店销售,其中北京地区有26家店在售。对于未来的新产品和体验感,海底捞方面称,会继续在奶茶、水果茶两个品类上拓展新品,并结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做改进和完善。但茶饮的定位和未来是否会推出独立的茶饮品牌,海底捞方面则表示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并未给出明确回应。
摄影/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其实,这并非海底捞第一次试水自有饮品,2017年海底捞推出了自有品牌啤酒,2018年则推出乳酸菌饮品“火锅伴饮”,此后,海底捞对上述乳酸菌产品进行了外包装上的升级,更方便消费者携带。
拓新品类谋利润增长点
2018年全年,海底捞实现收入169.69亿元,利润为16.49亿元,其中,餐厅经营收入为海底捞的重要收入来源,贡献收入比例为97.2%。对于海底捞而言,目前茶饮仍在进一步探索阶段。但可以明确的是,靠餐厅营收撑起业绩的海底捞,目前正在探索多元化发展方向。
今年3月底,海底捞以2.04亿元购买了其关联公司北京优鼎优的全部股权,根据海底捞发布的公告,目标集团(优鼎优)的业务能够为集团业务提供协同效应,并符合集团的战略方向及发展计划。海底捞方面称,作为集团整体增长策略的一部分,集团计划在横向领域收购优质资源,增强其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一直想要切入外卖市场。2010年,海底捞“Hi捞送”推出火锅外卖业务,该项业务营收由2017年2.19亿元升至2018年3.24亿元,但受制于消费场景、消费习惯等因素,海底捞外卖业务所占比重仍然很低。而相对于火锅,冒菜是适合外卖的品类,北京优鼎优成立于2012年7月30日,主营业务是“U鼎”品牌的连锁冒菜餐厅,截至2018年底有餐厅45家,同时该公司还投资了海盗虾饭等快餐品牌,此次海底捞回收U鼎冒菜也被认为是其多元化发展的进一步尝试。
此外,去年6月,海底捞在北京试水烧烤外卖业务,海底捞提供电烤炉,不会产生油烟,消费者可自行烧烤,外卖小哥还可以手把手教烧烤绝技,仅上线10天便暂停。当时,就暂停原因,海底捞Hi捞送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解释为“内部业务调整”。而此次的茶饮探索,也是在扩充品类、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方面做的新尝试。
餐饮企业掘金茶饮市场
嫁接茶饮几乎已成为火锅企业的共识,呷哺呷哺、小龙坎、巴奴火锅等均推出了自有饮品,其中呷哺呷哺和小龙坎还推出了茶饮品牌,设独立门店与茶饮企业“正面刚”。
最受关注的就是呷哺呷哺的手摇茶,2016年呷哺呷哺推出副品牌凑凑,引入台式手摇茶,以“茶饮+火锅”的模式入局中高端火锅市场,与呷哺呷哺本身快餐式小火锅差异化定位。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湊湊的门店中,茶饮的销售平均占比为18%,在夏秋季则会提升至22%,不少门店还专门做了茶饮吧台,供消费者外带。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凑凑的茶饮已全面复制到呷哺呷哺门店,约25元/杯的茶饮能有效帮助客单低消费的呷哺呷哺提升客单价。此外,呷哺呷哺还推出了新品牌茶米茶,专门销售茶饮和台湾小吃。
去年,小龙坎的母公司四川仁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推出了自己的茶饮品牌“龙小茶”,是一家独立于小龙坎的单独门店,首店开在成都春熙路商圈,包含奶茶、乳酸菌、鲜果茶等多个品类。当时,龙小茶项目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其特色是“中茶西做”,即用西式的方式做中式茶饮,产品定价为13元左右的中低价位。
此外,火锅之外的其他中餐企业也对茶饮市场表现出了很大兴趣。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旺顺阁代理了名为嚮茶的台湾珍珠奶茶品牌,在旺顺阁门店试水,等到模式成熟后将会单独开设门店;而新辣道旗下也有自身的港式奶茶品牌米芝莲;2016年,黄记煌也已经完成对香港老牌甜品连锁品牌许留山的全资收购......
为什么餐饮企业这么钟爱茶饮,纷纷向茶饮行业发力呢?茶饮市场低门槛、高毛利,是很多人眼里的好生意,再加上近两年资本的助推,茶饮市场火热。
美团点评2018年年底发布的《2019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茶饮市场全面爆发,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达到41万家,一年内增长74%,新增长主要来自消费者对常规饮料的替代和消费群体对“健康茶饮”的需求。随着消费升级、市场下沉,现制饮品业未来在二、三线城市拥有巨大市场空间。
而在资本市场上,自2016年下半年起,新式茶饮踏入融资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茶饮品牌融资已有数十起,总额超过13亿元。
此外,准入门槛低、毛利率较高也是餐饮企业布局这一市场的重要原因。之前,新京报记者曾以加盟商身份询问多个茶饮品牌,以“清沫茶颜”为例,加盟费最低为7万元,总投资14万元-15万元即可开店,毛利率高达80%,3-6个月就可基本回本。不过,由于准入门槛低、标准待规范等因素,现制奶茶行业淘汰率也较高。美团点评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18》显示,2015年下半年起饮品店关店数量逐渐增加;2017年饮品店新开店与关店数量持平,均为18万家,海底捞的茶饮产品能否做出差异化,在茶饮市场中分一杯羹还需市场检验。
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校对 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