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6日白天还在正常上课,没想到当天晚上11点左右,游泳馆突然宣布“闭馆一天”,看到群里的消息,刚打算继续充值的焦先生内心感到一阵不安。
果不其然,一直到8月28日,泳乐云间游泳馆在上海松江的所有门店再未营业,近千名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
社交平台上
不少网友开始维权
白天正常上课
深夜突然闭馆
“各位亲爱的泳客及学员,由于场馆内部检修,泳乐云间游泳馆云间店、西外店、三湘店将于2024年8月27日临时闭馆1天。”8月26日晚上10点52分,一则关于泳乐云间三家门店集体闭馆一天的消息在消费者的微信群炸开了锅。
“我白天还在正常游泳,什么风声都没有听到,深夜传来一个临时闭馆的消息,怎么看都觉得奇怪。”焦先生和大多数消费者一样,对于这样“毫无预兆”而临时闭馆一天的行为无法理解,在他看来,“一天”或许是一种托词,更大的可能性是游泳馆经营出现了问题。
次日,当焦先生再次尝试联系游泳馆负责人,想要确认开馆时间时才发现,对方已经没有任何回复消息。“我还剩近50节课没有上,价值在3700元左右。而上个礼拜,教练竟然还在问我要不要续费。”
和焦先生一样深感无力的还有游泳馆的老顾客葛女士,她告诉记者,早从2020年开始自己便在泳乐云间游泳馆西外店充值消费,看着门店一步步拓展到三家分店,舒适的环境和服务态度让她一直是游泳馆的忠实消费者。“我不仅自己游,还带着全家一起,课时不多了就直接续费,比较方便,性价比也高。”葛女士说。基于对游泳馆的信任,今年7月,葛女士更是一下子充值了8万多元,却没想到,竟连一节课都没上到。
一时之间,“泳乐云间游泳馆老板跑路”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消费者们自发组建了一个个维权群,人数高达上千人。
经营者失联
授课教练称去年就开始欠薪
8月31日上午,记者在泳乐云间游泳馆云间店看到,游泳馆大门紧闭,关于“临时闭馆一天”的通知还张贴在门口。在一名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记者进入馆内看到,灯光昏暗,虽然整体环境尚算整洁但已是空无一人。在游泳馆外,一张信息登记桌已经安置完毕,现场保安人员透露,课时还未结清的消费者可排队在此进行登记,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便有近20名消费者前来,只是,对于大家关心的“是否会退费”等疑问,还需等待进一步消息。
现场,记者还遇到了不少泳乐云间游泳馆的兼职教练,称游泳馆已欠薪数月。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曾负责管理游泳馆所有兼职教练的招募工作,“今年暑期3个游泳馆除了招了7名兼职教练,还有12名大学生救生员,这些人的工资都是一天天在水里泡出来的,现在一分钱都没有”。
据该工作人员透露,由于暑期是游泳高峰期,兼职教练一天要上8-10小时的课,平均一节课可赚约90元,“课时多的教练一个月就能赚3万多”。迟迟未结的不仅是今年暑假的费用,其实,早在去年秋季班后,游泳馆就一直拖欠着兼职教练的课时费。“去年10-12月的课时费一直没结,平均每个人一个月2.5万左右。”该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某点评软件上看到,门店还处于“营业”状态,但在最新评论中,均充斥着消费者们对维权的呼吁,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各大社交平台上。记者尝试拨打游泳馆客服电话、负责人手机,均无人接听。
相关部门已介入
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权益
泳乐云间闭馆的消息一出,消费者们纷纷通过报警、拨打12345等方式进行维权。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相比退费,更多消费者希望游泳馆能够找到新的经营主体接手,继续经营。
消费者胡女士告诉记者,今年7月27日她为自家孩子购买了近4000元的自由泳、仰泳课程,虽然上课的时间不过一个月,但不论是体验感受还是教学质量,都得到了家里人的认可,“而且这家游泳馆的位置正好在松江老城的中心区域,通勤也很方便,周边根本找不出比这里更好的游泳馆了”。
公开信息显示,泳乐云间游泳馆经营机构为上海酷学体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2023年松江区体育局公布的“松江区64家持证(备案)泳池名单”中,泳乐云间名列其中,还曾被评为2023年夏季游泳场所开放先进游泳场所。此次闭馆,则是因为内部存在经营不善、法人失联等问题。
目前,松江区体育局以及游泳馆所在街道、属地派出所已展开相关约谈工作,并在厘清事实后,指导经营主体解决相关问题。9月2日,记者获悉,多部门正在协商处理泳乐云间后续事宜,争取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费者利益。
不少网友表示:
预付费风险太大了
你有在什么机构充过钱吗?
留言说说吧
综合丨上观新闻、上海松江、小红书网友
来源: 看看新闻Knews
常生病未必是好事?
有人平时不生病,甚至连感冒都很难沾身,可一旦得病就是重疾。仔细一想,身边不乏此类案例。
有网友认为,长年不生病很可能是“免疫力低下并放弃抵抗”的表现:免疫力与病毒或细菌共存了,直到累积成癌症等大病才被发现,所以平时不生病未必是好事。
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王爽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长年疾病难沾身肯定不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与是否易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也没有直接关系。
免疫力有三大主要功能
要想了解“一般不病,得病要命”的现象是怎么回事,首先要了解免疫力是什么。
王爽表示,人们通常所说的免疫力,医学上是指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大多数疾病和健康状况与免疫力密切相关。因此,免疫健康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状态,是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变化与适应,同时还要保持区域动态平衡的状态。免疫功能低下、亢进或失衡都是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免疫力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三类:
一是免疫防御。主要是对外,防止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入侵,同时还清除已经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物质。
包括感冒在内,一般疾病很难沾身的人,往往是这方面比较强大。
二是免疫监视。主要是对内,免疫系统要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比如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死亡细胞等。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肿瘤甚至恶性肿瘤的发生。
如果仅是第一点强大,这方面较弱,恶性肿瘤如癌症发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三是免疫自稳。主要是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来达到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
这项功能主要是保证免疫系统“分清敌我”,否则免疫系统就有可能攻击自己的身体,导致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风险增加或其他健康状态异常。
不得病也不能忽视健康
有网友感到疑惑,在日常生活中,平时不生病的人一旦得病就很严重,这样的案例不少。难道免疫防御功能强大的人,免疫监视功能就会变弱?
王爽表示,那些平时就疾病缠身的人病情逐渐发展和恶化,家属和身边人更多具备一定心理准备。而平时不得病的人一旦罹患重疾,身边人会因没有心理准备而觉得意外,这些现象更容易在认知上被强化,从而觉得平时不生病的人更容易得重病。
另外,王爽还认为,肿瘤本身发病机制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除免疫系统外,它还与遗传、饮食习惯、环境和职业等多个因素相关。
所以,所谓“不易生病”和发生肿瘤的可能性大小并没有相关性。不易生病的人往往会一直认为自己健康情况很好,从而更容易忽视对身体的定期检查和一些重大疾病的早期危险信号。
谈及如何加强自身免疫力,王爽表示,对于婴幼儿、体质较虚弱的人和老年朋友,可以通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以及保持乐观情绪等方法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另外,对于有适应证的群体,还可以通过及时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接种措施来提高特异性免疫水平,减少疾病对身体和免疫力的伤害。
提升免疫力注意这些误区
冬虫夏草、人参、灵芝孢子粉.....如今各种宣称可提升免疫力的保健品广告充斥各个角落,且往往都价格不菲。这些产品对提升免疫力真的有用吗?
王爽表示,冬虫夏草、人参等中药材是一些中成药的组成成分,临床应用有严格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和禁忌证等。对于一些目前缺乏严谨临床试验和有力证据证明其效果、却宣称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保健品,其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请大家不要盲目应用。而且,片面地将免疫力提高至超出正常水平状态,也可能带来更大副作用。像人参等中药材的运用就有着较严格机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盲目使用有可能损害健康。
另外,不科学的减肥方法也会损害人体免疫力。
王爽强调,人体健康状况对免疫系统能否正常工作非常重要。比如蛋白质、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通过节食减肥有可能因为机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如此看来,国是直通车此前《吃素减肥,怎么反而会得脂肪肝?》一文中,一女子半年只吃“水煮菜+蒸杂粮”减肥,不仅因蛋白质缺乏而让脂肪肝加重,还有伤害自身免疫力的风险。
至于如何评估自身免疫力,王爽表示,随着免疫学研究深入和免疫技术发展,目前医学上有一些方法可以检测和评估部分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常见的有: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基因分析、抗体、补体以及细胞因子等。
但这些检测评估手段都有一定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全面的免疫细胞功能状态评估体系尚不完善,还需要更多临床验证和更广泛的应用经验。如果感觉自己经常感染各种疾病或长时间浑身乏力、精神欠佳等,就要考虑身体是否出了问题,并及时就医。
王爽介绍,通常来讲,治疗的前提是明确诊断,免疫治疗作为某种疾病的一种治疗措施也不例外。免疫因素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内源性病因之一,免疫反应过强、免疫缺陷均可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而,一定要先看医生,明确诊断,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治疗。
作者:赵斌
来源: 国是直通车
武绍卫
1900年6月22日,封藏近900年的藏经洞再次被开启,这是敦煌文献流散世界的开始,也是敦煌学成为世界学问的开始,更是吾国学人满世界寻找敦煌的开始。敦煌文献的流散,让人心伤无奈;但寻回敦煌的史诗历程,更可歌可泣。荣新江先生的《满世界寻找敦煌》便全景式展现了近代以来敦煌文献的流散史,以及中国学人百廿年间对敦煌的艰苦追寻,给人以启迪,更给人以力量。
作者自大学阶段起便在张广达、王永兴等先生的培养下走上了以寻找敦煌、研究敦煌为志业的学术之路。但敦煌之于他,不仅是个人兴趣,更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敦煌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近代中国的落后、国人的无知,造就了敦煌文献的悲剧。但当中国最先进的学者听闻斯坦因、伯希和等人掠走敦煌宝物后,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很快醒悟过来。他们一方面将尚留在藏经洞的8000卷卷子运回学部,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途径影印、刊刻伯希和等所得“精要之本”。在罗振玉、王国维、董康等人的推动下,掀起了满世界寻找敦煌的第一个高潮。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走出国门,到欧洲抄敦煌卷子渐成最顶流的学问。抗战爆发前,向达、王重民等先生便在英法开展了大量工作。经过努力,所得甚多,尤其是在法国,得到了法藏敦煌文献一万余张照片,文献计1500余种。这是中国学者满世界寻找敦煌的第二个高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英法等敦煌文献主要收藏国陆续以缩微胶卷的方式向世界公布了自己的收藏,但受限于当时馆藏机构的技术能力以及整理和研究能力,各国公布的都是“部分”而不是所有文献。改革开放后,包括敦煌学在内的中国学术迎来了春天。以荣新江为代表的中国敦煌学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开启了寻找敦煌之旅。
除了让敦煌文献以“文字”和“影像”形式回归,荣新江还曾努力推动“实物”回归。在书中就有四次提及,他找到了伯希和等人掠夺中国文物是违背国际法的证据,甚至他还曾和英国律师严肃讨论过追讨中国文物的策略。
本书基于面向中国丝绸博物馆公众的讲座而成,这种形式奠定了本书通俗性和通识性的基调。作者讲故事也是行家里手,有时甚至一两个字词,亦可让人读得热血沸腾。比如2014年,荣新江经过多次尝试,方才获得第一次到杏雨书屋探访秘笈的机会,他讲到,“这天我和吉田豊早晨6点多从京都出发去大阪,一开门就冲到楼上赶紧看,要利用所有的时间来看”。一个“冲”字,把多年追求而不得的无奈、费尽周折突然获允的激动、试图尽快一览秘笈真容的急迫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书虽通俗,却又富含学术,想要真正读懂并不容易。根据笔者粗略统计,单是书中所举敦煌吐鲁番文献中的菁华便多达500余号,每一件都是理解古代历史乃至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文献。更值得一说的是,本书所配插图也值得学人留意,因为其中有一些是作者早年单独申请的,如S.9213A、B便是其中之一,此号虽已于IDP网站公布,但和此图相比可以发现S.9213A右上角的一丝残纸已经不见;又如日本国会藏《金箓晨夜十方忏》也是少见的彩图;Дx.17433《弘法藏大般若经》的照片虽在《俄藏敦煌文献》中有彩色照片,但本书提供的照片更加清晰;类似的还有Ф.229《景德传灯录》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彩图只见诸印数极少的内部图录,世界学人甚难一见,如《唐仪凤二年西州都督府北馆厨牒文》仅见于1990年印制的《古典籍下见展观大入札会目录》。
作者在本书中不仅追忆了过去40年的行脚,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总结过去,提出了学术前进方向。
专题研究方面,主要是针对具体文献,点出了可以切入的角度和讨论的话题。如Дx.234《圣地游记述》,之前学者认为是王玄策《中天竺国行记》残卷,但荣新江注意到“这件的字体比较偏古”,故认为大家可以继续讨论;又如MIK.III.520《文选》卷背琐罗亚斯德教风格的神像头部被毁,所以画虽然不完整,但很有继续研究的价值,他提出可以从图像组合角度进行研究。
个人规划方面,主要是继续增订和更新敦煌寻宝图。比如更新《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吐鲁番文书总目(欧美卷)》;推动翻译《法藏敦煌汉文写本目录》,同时增订和更新英藏法藏目录;找时机撰写《国宝与赝品》,为文献辨伪提供支持;总结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论》发表后几十年来西域文明史研究的新成果,撰写《西域文明史概论新编》等等。
集体推进工作方面,大致有三方面工作。第一,已公布的文献需要重新整理,比如全力推进“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出版适应现代学术需要的《敦煌文献全集》;组建团队,整理已有大谷文书以及中国国内馆藏吐鲁番文书的全部彩图,把所有文书重新缀合,并予以全新校录;吉美博物馆藏伯希和档案是敦煌学学术史的一大宝藏,需要尽快整理。
第二,未公布的文献,需要推进馆藏单位公布。比如俄罗斯藏克罗特科夫、奥登堡、马洛夫收集品(主要是吐鲁番文献),德国印度艺术博物馆藏吐鲁番文献、芬兰赫尔辛基藏吐鲁番资料以及天理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书等,需要继续大力探访,尤其是推动公布。新疆档案馆是个大宝藏,其与近代敦煌吐鲁番学相关的学术资料也值得打捞。
第三,历史上丢失的文献和文物,需要继续追寻。如叶昌炽所见31页的梵文(荣先生认为可能是于阗文)写经、沮渠安周碑、大谷探险队留在旅顺但后来不知所踪的八件文书、滨田德海旧藏的《神会语录》《历代法宝记》等多件重要文书。
学问如积薪,代代相传。自罗振玉、王国维以至向达、王重民,再至荣新江,120年间中国学人前赴后继,满世界寻找敦煌。这是一段充满坎坷但又充满激情的岁月。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来源: 文汇报